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二十)

高永能平躺在床上,蜡黄的脸上不见一丝血色,嘴唇都是惨白的。呼吸声细不可闻,胸膛不见起伏,仿佛一个死人。

随军疗养院中捆扎伤口专用的细麻布条在头上绕了一圈又一圈,黑糊糊的药膏就抹在麻布下的伤口上,但血水还是从包扎处不断地渗出来。只有从这里,才能看得出高永能他还有一口气吊着。

营中的医官对这样的伤势束手无策,和几个护工站在一边,不知该说什么,也不知该做什么。高家的几个在军中的子侄都跪在榻前,一个个哭红了眼。

“君举……高君举!”

曲珍俯下身子,在高永能耳畔连着唤了几声,见他始终没有反应,无奈地摇了摇头。

虽然常言说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但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看到高永能现在的惨状,曲珍连安慰人的话都没心情说了。直起了身,吩咐了医官好生照看,就大步地离开临时安置伤员的这间小庙。随军疗养院中的气氛让人感到十分的压抑,曲珍一刻都不愿意在其中多加停留。

高永能是一个时辰前,在城头上被一枚十几斤重的石弹击中了头盔,一句话也没有的就这么倒下去了。再坚固的头盔,也经受不起霹雳砲抛射出的石弹,就算是从敌楼的墙壁上反弹过来的也是一个结果。那是用来摧毁城墙的武器,血肉之躯挨了一下,砸中的还是头颅,没有当场阵亡,已经让人很是惊讶了。但高永能的脑袋还是跟着头盔一起陷了个坑下去,按照医官们的说法,这叫做颅骨骨折,无药可医,包扎一下,仅仅是尽人事而已,能不能活下来,得看老天爷的心情。

城外霹雳砲的目的不是伤人,造成的伤亡虽多,也只是附带。党项人平均每天都能新造出三架霹雳砲,以替换旧有霹雳砲损坏后的缺口。用霹雳砲来摧毁城墙,只要盯着一个点来轰击,刚刚修筑成功没有多久的墙体,根本支持不了多久。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经受了数日积累的伤害之后,盐州城的墙体,尤其是西壁的城墙,有很多地段的外侧都坍塌了下去。原本能供四马并行的城墙,只剩下一半的宽度。有几处更为严重的地方,都出现了从内到外的裂痕。

走出随军疗养院,石弹撞击城墙的轰鸣声重又在耳畔响起。都快入夜了,红霞已经映着半幅天空,可党项人的攻势还是没有停息,轰轰的震动,让人不由得忧心起那道已经千疮百孔的垒土墙。

曲珍停下脚步,怔怔地望了一阵声音传来的方向,猛不丁的出声唤道:“十四。”

“太尉有何吩咐。”

紧随在曲珍身后的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年闻声便上前一步,他有着一对跟曲珍相似的招风耳,这也是大部分陇干曲家族人的特征。

曲珍侧头看了一眼。族内排行十四的曲涣这个孩子,最让曲珍欣赏的就是他从来不拿自己的身份炫耀。在营中都是跟其他小校一般,叫着自家的官称,而不是喊着叔祖。

“你去找你三叔,让他准备好几条长一点的绳子。”曲珍吩咐着。

曲涣有点发愣,他年纪虽小,却聪明得很,否则曲珍也不会将他带在身边做侍从。他没想到曲珍竟转着离城而逃的想法。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跟着那个蠢货一同下黄泉,死都不能瞑目。”在侄孙单纯的目光注视下,曲珍没有半点羞愧之意,为了守住这座盐州城,他尽了心尽了力,守不住城池不是他的责任。

“城破之前,我会坚守到底。但城破之后,那就是各安天命了。”就算是在侄孙面前,曲珍都是问心无愧。

盐州城已经山穷水尽。

战前最担心的粮草问题,只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不用再吃饭,消耗的数量远少于预期,到现在还有不少剩下的。

从鄜延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全都消耗在了城头上。这是应该用在关键时候的尖刀,如今却是在一点点崩坏了刃口。

高遵裕败了,就在昨日,城外还有人挑着首级、旗帜和头盔之类的战利品在城墙下炫耀,试图动摇城中军心。

灵州之战后,已经被打断骨头的环庆军还没有经过彻底的休整,便又被强迫上阵。精气神全都完蛋的队伍,还有胆子跟西贼交上手,高遵裕的胆量让曲珍吃惊非小。

种谔还不知道在哪里,信使倒是派来了两次,都是要他们再支撑几日,援军不日即到。

可鬼才会相信他的话。

“恐怕种谔现在的打算就是想等我们死后再过来捡便宜。”曲珍边说边笑,曲涣看得心中直发毛。

收敛起笑容,曲珍又回头冷淡地看了侄孙一眼:“还耽搁什么?”

曲涣收摄心神,不再犹疑:“末将明白了。”

曲涣小跑着走远了。曲珍转身望着城墙又冷哼了一声。党项人布置在城外的包围圈,跟一面渔网差不多,捉的是能被网眼拦住的大鱼。大股的人马是跑不出去的,但人数少点,想走却并不难。

正要往西城的敌楼去指挥作战,却听到轰然一声巨响,前方尘头大起,紧接着就是一片声的在喊:城破了,城破了!

曲珍脸色一变,“怎么这么快!?”

徐禧已经没有了一个月前的意气风发。纷乱的须发很久没有打理,灰烟满面的一张脸,完全看不出重臣的气派,这是与士兵们同饮食同起居的结果,却也没有换来多少士兵们的信服——不能带来胜利的主帅,纵然爱兵如子,却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军心。

就在他面前,一枚石弹砸在了已经垮塌了一半的墙体上。当所有人还以为不过是跟之前一样,半毁的墙体还能支持一阵,整整六丈的城墙便全数垮塌了下来。待腾起的烟尘落定,变露出了只剩半丈高的残余。垮下来的黄土,则变为攻入城中的缓坡。巨大的缺口成了放在狼群面前的鲜肉,西贼蜂拥如潮水,瞬息间就淹没了试图堵住缺口的十几名士兵。

若是能立刻组织起守军中的精锐反击,或是设法调集几百名弩手用神臂弓封住缺口,还算有撑过去的希望。但城墙的垮塌,就如同弓弦的崩断,人心一下子就散了。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的时候,驻守在城内的官军就再也没有继续坚守城池的意志。

徐禧亲眼看见区区二十多名铁鹞子在缺口前下马,然后踏着浮土冲入城中。试图封死缺口的一队士卒,接战不过片刻,就被这群党项精兵斩尽杀绝。而那队党项人紧接着就转往城门口杀过去,没费吹灰之力就逐走了守军,趁势夺占了盐州的西门。

盐州城并不大,城墙边的混乱已经传到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

从上到下,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盐州城已经守不住了。

李舜举的手颤抖着。他用一柄匕首从衣袍的内衬上割下一块白绸。右手的食指在刀刃抹了一下,用着指尖在白绸上匆匆留下十几个字,权当作遗表交给护卫他来盐州的班直侍卫,“快带着遗表走吧,上京去,迟了就来不及了……”

班直不肯走:“都知。要逃一起逃!”

李舜举笑着,泪痕满面:“即受之王命,自当忠于王事。死便死尔,但恨不能为君分忧。”

“都知!”那班直眼圈也红了,抽着鼻子叫着。

“走吧,快走吧!”李舜举催促着,将班直推出了屋子,转回身,将门关上,“臣死不恨,唯愿官家勿轻此贼。”

班直侍卫亲眼看着门被关上。纵然心情苦涩,但他还是他跪下来磕了几个头,然后起身飞奔而出。

徐禧还站在城头上,身上早已是甲胄完全。站在一群护卫中间,举着刀向前与攻上城头的党项人拼杀着。护卫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抛下武器,只有徐禧还精神十足,病态一般地奋力战斗。

没有像样的武艺,只知道挥刀乱砍,但在亲兵们的护卫下,徐禧成了这一段的城墙上最后一名还站着的宋人。

毫无怯色地向着围过来的党项战士挥砍过去,但肚子突然一凉,迈出去的脚步突然就没了力气。徐禧疑惑地低下头,一根锋利的长枪不知何时突破了腹部的板甲,深深地刺进了小腹之中。

将长枪捅上去的党项兵放开手,同样在疑惑着:“看他身上的穿戴,怎么这般不济事?……他是大将吧?”

徐禧不懂党项语,他只感到全身的力气随着腹部的伤口向外流失。

不该是这样啊!

徐禧捂着肚子上的创口,只觉得这完全不合道理。

他还要领军攻克兴灵,他还要收复燕云。他还要晋身两府,他还想被人称为相公。满腔的雄心怎么能就在这里化为泡影?!

紧紧攥着枪杆,徐禧咬牙瞠目的模样,竟把几名党项士兵吓得连连后退。

但他的脑后突然一痛,一片晕眩的黑暗中,就听见一个百般不屑的声音:“装神弄鬼!”

“不该是这个结果!”

直到最后,也不甘相信这个结局。抱着深深的疑惑,徐禧的气息渐渐消失不见。

夜幕降临,盐州城终于完全被攻克。四座城门一个接一个地被打开。火光映红了天空,听到城中的喊杀声,城外的党项人全都在向四座城门冲去。

曲珍用根绳子从城墙上垂了下来,回首看了眼城头,便毫不犹豫转回身,带着寥寥数人,悄然向南,消失于黑暗之中。

第一十七章 观婿黄榜下(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十一)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二)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三)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上)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故(十九)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八)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长风(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三)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五)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四)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八)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下)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四)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九)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变故(十八)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三十一章 风火披拂覆坟典(三)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八)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二)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二)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七)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八)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上)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下)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九)第一百八十二章 变迁(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十一)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无疆(下)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八)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三)第二十三章 内外终身事(上)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五)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六)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师(三)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七)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五)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六)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二)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六)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长风(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五)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四)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五)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八)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一)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二)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下)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五)第三十四章 彩杖飞鞭度春牛(上)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变迁(十一)第一十一章 诛心惑神幻真伪(上)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一章 一年穷处已残冬(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扑(中)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中)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四)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庆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