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八)

大公鼎低头看着刚刚从城下拖回来的伤兵。

脸上血肉模糊,让人看了就心中发怵。石子、铁屑一粒粒地嵌在血肉中,如同胡麻饼一般,还能看到烧焦的痕迹,是烤过头的胡麻饼——这一点,在他的衣甲上更为明显——但叫痛声却是中气十足,显然只是皮肉伤。

直起腰,大公鼎给随军医院的医工们让开了位置,让他们将这位新到的伤兵送进病房中。

“又是宋人那种能喷火的竹枪?”

“看他脸上的伤不就知道了。”

大公鼎的两个儿子大昌龄和大昌嗣在他的背后小声议论着。

“伤而不死,论威力远不如神臂弓,怎么南人还用?”大昌龄低声说着。

“就是伤而不死才麻烦。”大昌嗣比他的兄长多了份见识,“劈面挨了神臂弓一箭,一死百了,埋了烧了都方便。给竹枪烧一下,虽说死不了,却别想再上阵。南人的心肠可是歹毒得紧!”

大公鼎在前面不觉皱了下眉。长子没见识,次子虽有见识,就是爱卖弄,说话不看场合,都是不省心。

只不过二儿子说得也没错,士卒只伤不死的确是很麻烦。尽管不会像大昌嗣那样明说出来,但大公鼎同样觉得伤兵们还是一死百了比较好。人死了,拖到营地外远远地埋了就是。但换成是受伤,却要好生照料。

一声来自身后病房的凄厉惨叫否定了大公鼎的想法——军中的伤病,并没有得到所谓的“好生照料”,甚至不能叫做照料。

不是大公鼎他们这些高层将领忽视,而是实在缺乏合格的医疗人才,使得病房不远处,总能燃起焚烧尸体的火堆——幸好党项人死了之后就地埋了就可以,需要将骨灰带回家去的,只有大辽子民。

一声声嘶哑的叫声如同杀猪一般凄惨,大概是因为清洗伤口时的疼痛,大公鼎看看身边,连亲兵们都是一副不忍卒听的表情。

“应该将那些巫医丢进火堆烧掉才对。”大昌龄愤怒着,“士气全完了。”

一声声的惨叫仿佛是在印证大昌龄的正确性,幸而病房内的医工们做了些补救,惨叫声戛然而止,一下就变得安静了起来。

大公鼎父子自然是知道医工们是怎么做的,大昌龄冷哼着:“早用柳树皮塞住嘴不就没这么闹了!”

“塞嘴的是柳树枝,”大昌嗣更正道,“裹伤口才用柳树皮。”

大昌龄悻然道,“还不都一样。”

由于宋人种痘法的流行,宋军中的医疗制度,如今也被辽人仿效了起来,学着宋人设了随军医院和疗养院,连里面的章程,都是跟宋人一模一样。

但跟宋人军中的那些翰林医官不同,溥乐城外的随军医院中充斥着旧日的巫医。当一名伤员被抬进医院的病房后,巫医们会先用柳树根烧成的灰来止血,再抹上柳树叶炼出的药汁,然后用柳树皮裹好伤口,最后再往伤兵们嘴里塞一截柳树枝好让他们闭嘴。如果不管用,他们还会绕着火堆跳一段大神。

这就是全套的医治流程和医疗手段。

并不是说巫医们在国中时都是用柳树来医人,他们也会用其他药草,只是到了兴灵后,一时间还能找到的药材好像就剩柳树了。

而且在这么做之前,他们会先确认伤兵到底有救没救,以免浪费经过精心炮制的柳树皮。所有看起来快不行的士卒,不论是真的没救,还是看起来救不了,都会被干脆利落地放弃,除非这些伤兵有个奢遮的好后台。

这样的医工,当真是丢进火堆里烧了最好。

已经是入夜,不远处的溥乐城头上,灯火将城墙的轮廓在沉黑的夜色中勾勒了出来。

而围城的营地内,一堆堆柴堆也在熊熊燃烧着,热浪驱散了寒流。士兵们围在火堆边小声说着些什么。只看他们时不时回头望着充作病房的营帐,就知道多半是又在议论宋人这几天所用的新兵器。

大公鼎知道,由于八牛弩、神臂弓、板甲和飞船的关系,大辽军中其实十分忌惮宋人的各色新式兵器。从上到下,莫不如此。三个南人士兵才能抵得上一员辽兵,南朝之所以能跟大辽分庭抗礼,一个是每年按时送到的岁币,另一个,就是仗着手艺精巧,打造出来的各色兵器。

对宋人神兵利器的畏惧,澶渊之盟后,便有了八牛弩。宣宗驾崩后,多了飞船。到了兴灵,亲眼见证了板甲和神臂弓的作用。今天则又加上了火器。

宋军的火器绝不止竹火枪——这是前几日从城下回来的士兵起的名字——前些天党项人攻城的时候,大公鼎已经看见过城中守军使用了不少。

毒烟火球烧起的毒烟逼退了两次进攻,而猛火油柜更是给党项人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只是在大公鼎看来,都不算实用,远比不上神臂弓的威力。只是将汉人的手艺又表现了一番而已。

就如现在将人喷得满脸开花的竹枪,其实说起来也没多少用,随便拿面盾牌就能挡住了,隔得远了更不用担心。而神臂弓在近处的射击,不是厚重的橹盾根本防不住。

说起管用,还是前两日从城头上飞起来的火箭。这两天那种刺耳的尖啸声好歹是没了,顺带的,飘在天上的飞船也没了。两天前,绑着火药的长箭不停地从城头上飞起,一个劲地瞄准飞船的气囊,一日之内连射了三五十次,终于是给宋人射中了。

由丝麻织物缝制的飞船在火箭射穿之后,如果只是破个口子,还能修补一下,只是烧起来后就真的没办法了。虽说这飞船为了不间断地监视城中,本就是两具轮流上天,可烧了一具后,剩下的一具也不敢用了。这自然也让士兵们更加畏惧宋军的兵器。

这里的冬天冷得很啊。

大公鼎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淡淡的白雾弥散开来。望着磐石一般屹立在灵州川和瀚海之间的溥乐城,清晰地感受到了夜色中那深重的寒意。比起辽东和大定府,也差不太多了。

大公鼎。大姓,名公鼎,是渤海国王大祚荣传下来的血裔,世代居于辽阳。大辽定鼎,渤海国灭,他这一支依然在辽国做着高官显宦。到了统和年间,其祖以充实中京道的名义,被迁移至中京大定府。如今因为之前支持耶律乙辛,又被赏赐了兴灵的土地,一族上千口,一同移居到党项人的故土上。

如今大公鼎是安化州怀远军节度使——这个安化州,就是兴庆府。西夏灭亡,不再是国都,自然不方便保持兴庆府的名号。本来改回原名兴州也不差,可惜东京道那边已经有了一个兴州,所以便成了安化州——西夏旧都的军政之事皆由其掌握。也因此,他才会率部随大军南下。

虽说大公鼎执掌一州军政,且是西夏旧都,不过在他的头上,还有一个统掌西平府【灵州】、安化州、怀州、顺州、静州、定州等六州府军政之事的西平六州都管——耶律余里。

这个西平六州都管司管辖的范围正是贺兰山下的兴灵地区。

由于大漠阻隔,兴灵其实可以算是孤悬在外的飞地,能发来援军的只有黑山下尚父的斡鲁朵。而两地之间的距离,沿着黄河走,差不多有一千多里。说起来草原上的阻卜人其实离得还更近一点,但无论如何,奚族、渤海、契丹,甚至汉人,都不会去信任他们。

大公鼎心中隐隐忧虑着,这几日来感觉越来越不妙,但都管耶律余里一直都是有恃无恐,一门心思围着溥乐城。尽管耶律余里说是尊奉尚父之命,打压一下南人的气焰,顺便将兴灵的党项人清理干净,但谁都知道,耶律乙辛不过是为了给出使南朝的萧禧一壮行色。

“也许尚父并不在乎兴灵的得失,胜也好,败也好,都能逼宋人拿出好处来。”

大公鼎的低声自语,却被大昌嗣给听到了。

“父亲!区区南人,若不是据守坚城,我大辽精兵早就将他们踏平了!哪里会败?没看为了溥乐城这么多天,韦州没来援救,连银夏的种谔也没敢来!溥乐城里的可是他的亲生儿子!”

大公鼎闻言,脸色更加阴沉了几分。

如果是宫分军或是皮室军的详稳来说这番话倒也罢了,头下军说什么必胜?

大公鼎精通汉人之学,甚至能作汉诗。他清楚,耶律乙辛将西平六州分割授受,其实就是分封建制。能被分派到此处得到一片领地的,全是在宣宗皇帝出事之后,选择支持耶律乙辛的部族。但他们并不能算是耶律乙辛的嫡系,所以才会被迁移到兴灵来。这里是个田土肥沃,水草丰茂的好地方,只是跟宋人靠得太近,离本土太远。

“你要小瞧种谔,先挣下跟他差不多的功劳再说!”大公鼎厉声呵斥着儿子。

大昌嗣闻言不敢再辩,只是还小声地咕哝着:“不过是对党项人有些功劳,算得了什么?”

“奴瓜你第一次与人见面的时候,是先用鼻孔看人的吗?!”大公鼎叫着儿子的小名,显然已是怒极。

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五)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三)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门外(下)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四)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九)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一)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三)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七)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议(二十四)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六)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扬名(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九)第二百九十六章 并行(下)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九)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京师(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议(十)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变故(十九)第四十八章 浮云蔽日光(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六)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五)第三章 参商稻粱计(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九)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八)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二)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四)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二)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三)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七)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三)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下)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五)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七)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五)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三)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一)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八)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议(十七)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七)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十)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四)第一百四十四章 梳理(十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七)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议(十)第一十一章 诛心惑神幻真伪(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八)第三十五章 甘霖润万事(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五)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二)第三十九章 追忆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七)第一百三十章 后顾(下)第二十九章 坐感岁时歌慷慨(下)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二)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七)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二)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下)第六十四章 宴火(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四)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二)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三)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