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三)

从福宁宫中出来,韩冈眉心处的纹路更深了三分。

回头望了望灯火暗弱的殿堂,敞开的殿门内一片昏暗,仿佛巨兽的洞窟。

而里面的皇帝,就是那只让人恐惧的巨兽。尽管他不能再起来走上两步,可生杀予夺的权力还是他亲手交给皇后的。只要他活着一天,就有可能将之收回。那样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在崇政殿告退之后,韩冈又依常例去拜见了天子。

与领路的宋用臣对过口径,在赵顼面前,韩冈并没有露出什么破绽。

在皇帝面前,刚刚结束的宋辽战争是不存在的。而韩冈仅仅是奉旨处境坐镇北地。所以赵顼和韩冈的对话就显得平平无奇,只是正常的问候和安抚。

坐在床沿,跟赵顼聊着北方的局面——尽管是改编过的,但赵顼依然听得津津有味。至少表面上如此。

福宁宫的内侍和宫女,都经过太医局的护工培训,照料病人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或许是因为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赵顼面色红润,气色甚至比韩冈离开时还要好。只是原本比较消瘦的脸型,在床榻上躺了半年多,变得圆了起来。露在外面的手腕,也是略显肥胖。

“该不会有奇迹发生吧。”韩冈说话时心中都不免多了一层隐忧。而更多的忧虑则是因为赵顼的反应。

这位瘫了的皇帝,尽管依然只能动用一根手指在沙盘上询问,韩冈却还是不得不斟辞酌句,唯恐说错了一句话。

只是随着对话的进行,韩冈心中忧虑越来越重。

赵顼在对话中总是避开关键性的问题,比如代州的军备,官员的能力。也许以指划字很麻烦,但以赵顼过去的性格,不会这么怕麻烦。这一向是他关心的重点。

但赵顼偏偏没有问,也没有说,好像已经知道了一切。至少在这一点上,他并不像一个每天都在关注“奏章”的皇帝。

可是这仅仅是猜测。要是贸然告知皇后,说不定会惹起宫中的慌乱,反而不利于局势的稳定。

他瞥了一眼改送他出宫的石得一,觉得还是再等等,再看一看。反正还有时间来试探,没必要弄得宫中人心惶惶。

……

夜幕降临后,街市上反倒莫名闷热了起来。

空气也变得湿漉漉的,像是没拧干的手巾,感觉上就又是要下雨的样子。

扯了扯让人憋闷的领口,韩冈开始担心起今年京畿的水情。

黄河今年汛期的情况还好,开封这里的水势并不大,让他得以很顺利地过河——也就关中需要担心旱情,黄河水量不足,原因只会来自上游的雨水稀少。

但京畿连番降雨,却让人不免要操心起来。之前他跟皇后说因为雨水损坏了道路才绕道,其实也不算谎话。联通开封和洛阳的官道,有几处地方都变成了小河沟,马车过去,轮子都看不到了。

京畿一带,高出平地几丈的黄河河床,跟分水岭没有两样。开封的降雨就算雨量再大,除了本身落在河面上的,剩下的雨水最终都不会流入黄河。可是开封府界内,除了黄河金堤,其他河道的堤坝可没想象中的那么结实。

韩冈被石得一从皇城中送出来时,正好听到一名小黄门赶着向石得一报告,金水河已经漫上来了。

金水河原本是皇城的饮用水来源。穿过京城的河道,在河岸两侧,都修筑有矮墙。就算深井开始在京畿普及,石层下清冽甘甜的井水成了皇帝一家以及一些头面人物的饮用水,但皇城中大部分人和牲畜的日常饮食,还都要依靠金水河。

金水河一泛滥,就是皇帝也要头疼。

“希望不要闹成至和三年、治平二年那样的局面。”韩冈想着。

不论是“坏官私庐舍数万,社稷诸祠坛被浸损。”,还是“坏官私庐舍,漂人民畜产不可胜数”,都是这座城市中的住户所不愿意见到的。

不过这时候王安石应该不会糊涂,一个江西人不会不知道雨水成灾会是什么样的惨状。

还真只能依靠政事堂了,韩冈有些不甘心,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安全交托给别人,只是职权范围不是那么容易变动的。

韩冈新近得赐的宅邸,原本离得皇城不远,没等他多想一想水情的解决方案,就已经到了家门前巷子连通的大街了。

因为韩冈绕道进城,失望而归的百姓为数不少,方才一路过来,他就看到了好几批人从西十字大街的方向过来,而眼下街巷口处更是人多,幸好有不少人从人群中挤出来快速离开。

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着,韩冈此时又恢复了轻松的心情,“坏了京城军民的兴致,这一回罪过可就大了。都找上门来了。”

“枢密不知,他们方才可都涌到巷口来了。”被王旖派来迎接韩冈的家丁在旁边语气夸张地说着:“三丈多宽的巷子都被挡住,连着送拜帖来的官人们都没了立足的地方。幸好天色晚了,才被本厢的巡兵给赶走。”

东京城中,绝大多数的厢坊都取消了宵禁,不过在内城中,尤其是宰辅和宗室国戚的赐邸所在的坊中,管得就很严格了。巡夜的士兵一队接着一队,更夫的梆子也是绕着深宅大院响了一圈又一圈。来求见的官员倒也罢了,剩下的百姓都是看热闹的居多。巡夜的官兵一赶,都各自散去。

韩冈一行回来时,街巷中已变得比之前空旷了许多。

官员们大部分都知情识趣,拥挤在韩家家门口,想要做的仅仅是递拜帖,而不是想着在韩冈回来的第一天就能跟他说上话。

此外虽然还有些军民围观,也有几个抱着侥幸心思的官员,但旗牌喝道在前,青罗伞张举在后,当韩冈驭马走向家门,在宰执的威仪震慑下,巷中已变得鸦雀无声。

平日里都是紧闭着的朱色正门从内侧打开,韩家的管家领着两名仆人站在阶下,向着门内高喊:“枢密回来了。”

在门前甩镫下马,韩冈随即大步踏入了家门,久违的家人,让他抛开了所谓宰辅的稳重。

王旖领头,韩冈的妻妾子女,还有家中的仆婢都在照壁后的院中。一见韩冈便齐齐下拜。

“都起来吧。”韩冈上前搀起了王旖,一边打量着妻子,一边笑道:“这半年,可是辛苦贤妻了。”

韩冈话中调笑的味道居多,王旖横了他一眼:“没个正形。”

回到正堂坐下,韩冈把子女们都叫到了面前来。

时隔半年,韩冈的子女都还好,各个健健康康的。大部分都长高了一寸半寸。而且在韩冈去河东的这半年里,前后又添了两个,依然是儿子。

郭子仪九子八婿,在儿子的数目上算是打了平手,而且还有继续超越的可能——如果按《旧唐书》上的八子七婿的说法,更是已经超过了——可女婿的数量就差得远了。

大点的韩钲、韩钟和金娘,被招过来叩见韩冈。上了学,明了礼,礼节上让人挑不出刺来。而韩家最小的还都不会说话,在乳母怀里咿呀作声。

严素心生的小九仅仅三个月大,小脸胖乎乎,闭着眼睛睡觉。不过韩冈抱过来时就被惊醒了,一下大哭起来。小小的身子声音却大得很,在韩冈手中哭得撕心裂肺的,忙被乳母给接了过去,抱到旁边哄着。

周南搂着金娘,瞧见韩冈被闹得尴尬,笑道:“都是官人不在家,要是再迟点才回来,大哥、二哥都不认识你了。”

韩冈摇摇头,问严素心:“九哥是不是都这样?还是就见到我才哭?”

严素心叹气道:“九哥最是不让人省心,不论白天夜里,隔上一个半个时辰就肯定会闹起来,都没有好生睡觉的时候。其他的哥哥这么大时都只有两个乳母,偏偏就他还要多一个才服侍得过来。”

周南笑道:“照奴家看,九哥比他哥哥们精神多了,日后肯定跟官人一样文武双全。”

严素心摇头道:“文武双全是日后的事,如今可是吵得让人睡不好觉。八哥就比他安静多了。”

就这么说着,小九的吵闹也不见停,另外两个还在襁褓中的小子反倒被带着哭了起来,堂上顿时吵成一片。

王旖见韩冈皱眉头,忙对韩家最长的一对儿女道:“钲哥,金娘,你们爹爹也累了,先带着弟弟们下去,待会吃饭时再叫你们。”

金娘从周南怀里挤了出来,乖巧听话地向韩冈和王旖行了礼,跟韩钲一起带着弟弟们出去了。

耳边算是清静了下来,韩冈摇头苦笑。

初时儿女环绕还挺开心,但转眼就觉得闹心了,吵得慌。他真心是佩服周文王,生了那么多。也难怪周武王要伐纣,完全是被逼的。且不说那么多兄弟不给他们抢一块地安置,就要割自己的肉。就是全都养起来,也都会闹得人一刻不得安宁。

王旖又对韩冈道:“儿女多了也热闹,官人不在家,就靠孩子们解闷了。前日奴家去了宫里一趟,冷冷清清的,看着人多,人气却少得很。”

“说的也是。”韩冈进出皇城的次数也不少了,那种莫名阴冷的感觉体验过了不少次。

王旖说了两句闲话,又问韩冈:“官人下面几天怎么安排?什么时候开始上朝?”

“明天为夫得上殿,后日无事就去岳父那里打个招呼吧。”

王旖脸色一下白了,“后天?!”

“是啊。出远门回来,亲戚家难道不应该去走一走吗?”韩冈笑道。

之前韩冈无视政府,选择了强行回京,但事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和王安石之间的问题,他并不打算再拖下去,必须尽快解决。妻子脸上的忧愁,韩冈也看在眼中。差点就导致王旖拒绝婚事的问题,一直缠绕着他们这对本应是珠联璧合的夫妻。

韩冈探手过去握了握妻子的小手:“放心,为夫过去不是跟岳父吵架的。”

第三十四章 骤风(一)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议(八)第二十七章 宿怨难解杀机隐(上)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八)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二)第二章 摇红烛影忆平生(下)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七)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三)第三十五章 骤风(二)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七)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五)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四)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八十)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八)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六)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下)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故(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五)第三十八章 一夜惊涛撼孤城(上)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三)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五)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一)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八)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四)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上)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一)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六)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七)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一)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六)第一百七十四章 变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五)第二十一章 涉川无咎黄龙锁(下)第三十章 虚实(十)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别独骑归(上)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七)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二)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三)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上)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中)第二十五章 鸟鼠移穴营新巢(上)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六)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二十四章 携眷西返家(下)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六)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九)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一百零六章 微雨(十三)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中)第三十二章 虚实(十二)第七十二章 尘嚣(三)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二)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六)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九)第九十一章 尘嚣(二十二)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九)第四十二章 望断南山雁北飞(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九)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七)第二百一十四章 变故(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