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

王厚见韩冈事事为自己父亲着想,心中欣喜:“愚兄也是这么想的。家严已经有所准备。”

韩冈不似王厚那般乐观:“能证明机宜先明之见的,是不是就只有元旦时,发给经略司的两封急报?”

“三月初,两部调集族中大军时,家严当时在永宁寨,听说后又发文给李师中,提醒他加强防备。”

“也就三封啊。”韩冈沉吟了一下,道:“得去架阁库,把机宜这几封有关托硕隆博二部的文字,都拿出来保存好,以防莫名其妙就不见了。”

“家严已经做了。”王厚笑道:“吃了那么多亏,哪能再糊涂。没了文字,那就任李师中泼脏水了。”

对于王韶这么小心谨慎,韩冈可以理解。王韶的才智本高,自己能想到的,王韶当然也能想到。何况对于李师中和窦舜卿的阴毒手段,王韶可是切肤之痛,当然会预防着。

韩冈点点头:“既然机宜早有准备,我就放心了……”他也笑道:“机宜的先见之明,传到京中,让人知道他这蕃部提举也不是白做的。”

王厚失笑,韩冈拍马屁的时候可是难得,只是他的脸色又正经起来,“不过玉昆你有所不知,秦州的蕃部提举可是就要再多了一个。”

“再多一个?这话怎么说?”韩冈惊讶道。

如今管理秦州缘边蕃部的官员已经有三人,王韶是提举西路蕃部,向宝是管勾西路,张守约则是管勾东路。就这么点大的地方塞了三个人来管,张守约管着东部,那里没什么事,当然,功劳也少。但西路其实就是指的河湟开边的,王韶、向宝,一个提举、一个管勾,就是在为此争着。如果再添一人,不可能是在事少功少的东路,只会是在功劳多多的西路。

这是还觉得秦州不够乱吗?

“天子钦点西京左藏库副使,阁门通事舍人高遵裕,为秦州西路蕃部同提举。”王厚说道。

高遵裕这个名字韩冈好像在哪里听过。不过他最近接触过人多,说的话多,听过的名字也多,使得其中许多只留下一点模糊记忆。他问道:“这高遵裕是什么人?”

王厚反问:“太后姓什么?”

得到提醒,韩冈想起来了,是高太后家的人,“……是太后的叔叔。”

太后亲叔为秦州西路蕃部同提举,往好处想,赵顼把自家的舅公派来秦州,当然不会是为了跟王韶打擂台,相反,算是为王韶准备的一大助力。但坏处貌似也不少,外戚在士大夫中并不是很受待见,王韶即便得到高遵裕的支持,朝堂上反变法派的重臣们的立场也不会改变,反而会更加兴奋。

而且,为了满足高遵裕的功名心——能放弃京城的优厚生活,而到秦州喝西北风,他就不可能是个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人——王韶就必须在一些事情上迁就于他,还要推让功劳给他。而且高遵裕不会单人上任,他有门客、有幕僚,有亲友,这些人,同是会来分大饼的。

这下有好戏看了,韩冈想着。他从不怕与人争功,只怕没有立功的机会,反正高遵裕来秦州,第一个头疼的并不是他韩冈,也不是王韶,而是向宝。

……

韩冈和王厚说着闲话,而经略司中,李师中和他的属官们也都在商议着如何处理隆博、托硕两部的问题。

正厅上,李师中居中高座,右手边,窦舜卿坐在第一位,只是眯着眼似睡非睡。窦舜卿的对面是向宝,秦凤都钤辖双眼如电,神色中满是跃跃欲试,迫不及待。而后,参议、参谋、机宜等幕僚官坐了一片,王韶的位置就在他们中间。

李师中开门见山:“隆博、托硕以细故起大兵,渭源至古渭百数十里,皆有其兵马出没,厮杀无一日而绝。现今两部的使者在西北各部中四处奔走,厚赂求盟。如不及早平息乱势,秦州以西怕都免不了要烽火连绵。不知诸位对此有何高见?此二部又该如何处置?”

“管他们为得什么事,即乱我秦州,那就一个也不放过!”向宝豪气迫人,他对蕃部一向秉持着强硬的态度,对不恭顺的蕃部,总是想着先打一顿再说,“经略,且由末将带兵去,管把他们教训得服服帖帖。”

李师中不置可否,转去问王韶的意见:“子纯,你意下如何?”

王韶心中正骂着,两部即将开战的文报早早地就被呈到了经略使的案头上,若李师中早做准备,说不定今日两部之乱都可以消弭于无形。但李师中一拖几个月,连点预防都不做,现在事情闹大了,王韶觉得更应该先追究李师中的失察误事之罪。

当然,王韶知道自己的想法不现实。他只能提醒:“河州木征那边呢?他的弟弟董裕娶的是托硕部的女儿,他不会不出兵。”

“朝廷行事哪能顾忌那么多,瞻前顾后,岂不徒惹蕃人笑?!”

“子纯,”李师中唤起王韶的表字,亲热得就像叫着自己的老友,“你还是觉得该慎重起见?”

王韶不上当,“出兵与否,经略一言可决。但未虑胜,先虑败,夫庙算多者恒为胜。如今只是庙算而已,还要问问在座各位的意见。”

“子纯说的是。”李师中遂一个个地问起僚属们的意见,而他们见解,无外乎谨慎行事和大胆用兵两种看法。最后也就窦舜卿还没发言,只是看他花白的双眉下,一对眼睛紧闭着,让人觉得他的意见有不如无。

“好了,”李师中最后总结陈词,“皇城是要立刻出兵,王子纯则是觉得要谨慎一些……”

“不,”王韶突然打断李师中的话:“经略误会了。职部倒是同意向钤辖的意见,平乱以速战速决为上,但必须要防备好木征。”

听见王韶支持自己,向宝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满不在乎地笑道:“木征小儿辈,不足虑。即便他敢来插手两部之事,我也能让他丢盔弃甲而走。”

王韶当即反对:“真的要出兵,对付两部倒不需要钤辖出马,牛刀杀鸡反为不美。不如钤辖领军屯于永宁,以防备木征。古渭寨本有三千军,且西路都巡检刘昌祚素有威名,让他直接带兵去压服两部,也就足够了。”

“刘昌祚只箭射得好,一勇之夫,怕不如木征心机多。”窦舜卿今天第一次开口,在座一齐心道,原来他没睡着啊。

“不然,刘昌祚久历兵事,勇武智计皆为长才。木征不过一蕃人,如何跟我军大将相提并论?”

“老夫看他倒是寻常。”窦舜卿慢悠悠地说着。

秦州以西的蕃部,本归王韶、向宝两人统管,论地位,向宝一路都钤辖,当然在王韶之上。但放到蕃部这件事上,王韶的提举要比向宝的管勾高上一级,换句话说,在秦州西路蕃部事务上,王韶的话语权是要高于向宝的。但窦舜卿位高权重,他的话,分量犹在向宝、王韶之上。

“那此事就交予皇城了。”向宝的本官是皇城使,李师中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一直拿向宝的本官称呼他,而不是钤辖差遣,“最近西贼在环庆蠢蠢欲动,庆州的李复圭又是个好大喜功的性子,那里可能要出些乱子。秦州的兵要防着,一人一马都不能动。”

李师中以好大言著称,也就是一个大嘴巴,说起临路帅臣,一点也不避讳。在座的都在想,这话传到环庆经略使李复圭耳里,恐怕秦凤、环庆两路就要打起嘴仗来了。

李师中从不在乎这些,说完秦州不能调兵,继续道:“甘谷城要防贼,伏羌城又要支持甘谷,都不能轻动。本经略能给皇城的,就只有永宁、古渭二寨中的兵马。不过皇城还是管勾西路蕃部,有需要时可以征调周围诸部兵马。”

向宝耐着性子听着李师中絮絮叨叨地说了一通,只听到最后几句,闻之大喜。他一直能盼着出兵。

“不过,”李师中给出兵加上前提,“必须确认木征开始匡助托硕部时才可动手。如果只是两部相争,由得他们自去。本经略会传令缘边各部,让他们不得插手托硕隆博两部之事。如有蕃部敢违我帅命,本经略自会遣人理会。”

不得不说,李师中做事还是有些分寸,不是按照向宝的意见,将两个斗气的蕃部一齐处置,也不让他立刻动手,而是等待木征的行动。

向宝对此略略有些不满,但还是上前接令:“末将遵命。”

“对了。”李师中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韩冈不是精通军中医术吗?他在本路军中也颇有些名气,有他随军,应该能稍稍安定军中人心。正好这也是韩冈的职司,就让他跟着向皇城一起去古渭。”

“韩冈今天病了,恐怕近日无法随军同行。”王韶为韩冈开脱,不然他进了向宝帐下。向宝只要动动嘴,就能将他治了罪。

“那就请他抱病出征。”李师中的决定毫不动摇,“为国岂敢惜身,相信韩玉昆有这份忠心。”

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上)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七)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三)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五)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三)第五章 圣贤需承传人荐(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一)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二)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上)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变故(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五)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三)第二十章 千山红遍好凭栏(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四)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三百零八章 崩塌(下)第三百一十章 伪帝(中)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梳理(八)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中)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二)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八)第一百零一章 微雨(八)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上)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六)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九)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六)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五)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七)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与天违(上)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一)第五章 九州聚铁误错铸(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六)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一)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三)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七)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五)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三)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五)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八)第三十八章 心贼何可敌(中)第六十五章 宴火(七)第八章 欲谋旧地重兴兵(下)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长风(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七)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下)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上)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三)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中)第八十九章 尘嚣(二十)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五)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五)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三)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澜(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六)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二)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四)第二十一章 虚实(一)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