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六)

钦天监是天文学发展的祸害、死敌、绊脚石。

关于这一点,是韩冈、苏颂以及沈括的共同认识。

而且在这其中,沈括是有着切身体会的。当年他受命新修《奉元历》,便是被那群蛀虫东一个举报,西一个举报,害得未尽全功。

如今韩冈和苏颂,各自上书要废除以浑天说为核心理论的浑仪、浑象,并以天文望远镜为核心,重新制作新式的天文观测仪器。这些动议,都被他们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拖延。然后提出他们的一套方案来,只是在浑仪上的窥管加装镜片,变成千里镜的形式。

只是他们还不敢用鬼神天兆之说,招惹韩冈这个正当红的重臣。但韩冈则已经决定要抄他们的老底了。不趁眼下天子年幼,把宣夜日心说广布人心,难道等他成年后上来禁异说吗?

而韩冈做事的方法从来都不是斗嘴皮子,都是用事实说话。

这就是韩冈为什么上书制造天文望远镜,重修历法,并制造新型计时工具的原因。这三样,在天文学上,基本上就是一条线上的。有了一个,能拎出一串。

“望远镜最简单,只要朝廷同意,立刻就能造出来。等天子和太上皇后亲眼看见木星的四颗卫星,还有土星环……”沈括话到一半,停了下来,然后笑道:“现在看不见,得过阵子才行。”

能否看见木星的四颗卫星以及土星的外环,便是评价一具望远镜优劣的最直观的标准。但元丰四年的现在,土星环正好看不见,在无数观察土星的天文爱好者的眼中完全消失了。

不过在前几年,土星环和木星卫星刚刚被发现的时候,韩冈就已经预言了土星环的特征,并声称由于角度的原因,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消失,再也观测不到,等错过那个位置之后,才会再出现在世人面前。也就是周期性地消失和出现。

这是标准的作弊。先知道结果,然后编出一套理论来预言这个结果。不过既然观测的结果印证了预言的正确性,韩冈的理论当然也就是正确的。

“恒星、行星、卫星,三阶划分日月地,有木星的卫星作证明也就够了。只要朝廷同意将望远镜放进司天监……”苏颂侧头对韩冈道,“就算是赢了一半了。”

“的确如此。”韩冈点头。

大型的天文望远镜是最好解决的。但也是最难办的。

同为望远镜,军用的就叫千里镜,而民间的则是叫做望远镜。这是为了避之前朝廷将千里镜归入军器行列,禁止民间收藏的禁令。尽管后来加了个补充条款,大口径、不易携带的千里镜不算军器,但也已经成了习惯。千里镜全都是折射式的,直筒可以抽拉,望远镜则多是反射式,尤其是在玻璃镜出现之后,反射式望远镜就在天文爱好者中就更为普及了。

在这个时代,由苏颂所发明的折射望远镜,是大型的天文望远镜不二选择。由于结构早就在《自然》的第二期中公布,使得很多人可以选择自行制造。只要能过得了凹面镜的一关,其他部件都有渠道采购来解决问题。

只是相对于制造的简单,要让司天监同意将望远镜取代浑仪,却是最大的难题。那等于是承认浑天说的失败,司天监立足的基础就此崩塌。真要成功了,那就像苏颂所说,成功了一半。

“不把司天监中的五官正都清除掉,放进去了也能给弄坏掉。监中观天之事,还不是由他们说了算?”沈括怨言满满,当年的余恨犹然未了。

“这是肯定要做的。”韩冈也不打算留手,既然是绊脚石,就不能留在路上,“除掉他们才能重修历法。”

“那当然。”沈括恨恨地说着,“奉元历就是给他们害的!得匆匆忙忙收尾。”

望远镜之后,就是在日心说的基础上重修历法,给浑天说最后一击。但必须要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沈括覆辙,韩冈无意重蹈。

“还有时计。这是重中之重。”苏颂道。

沈括道:“通过摆动来计时,机关必须要设计得好才行。”

苏颂说道,“韩公廉那边,已经找他说过了,他那边没问题。只是需要军器监和将作监的工匠配合,制造时计零件。”

“这没问题。”韩冈说道。

可以说所有的生产安排都需要精准的时计,不仅仅局限于天文。而制造时计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寻找到一个能够稳定提供节律的标志物。

日晷是依靠地球稳定而有规律的运转进行计时。更漏则是靠了稳定持续的水流而计时。燃香计时也是一样,通过香烟的燃烧来计算时间的流动。

当人们掌握到了一个能够稳定运行的规律,便有了精确计时的可能。韩冈拿出来的便是摆动定律。

自然的创刊号上,就有了关于摆动等时性的论文。在自然的第四期上韩冈又作了更为详细的解释,也许在外界,满口物理术语会让人听得一头雾水。但动能、势能的概念,速度和加速度的分别。这些物理概念,通过韩冈多年来的宣讲,以及几期《自然》的不断重复,都是已经为很多人所了解。而苏颂和沈括,在经过了多年的交流之后,更是已经掌握了韩冈所定义的,一系列来自后世的名词和术语。

韩冈要制造新型时计,说明了原理之后,就得到了他们全力支持。这时计的用处,可比望远镜大多了。

韩冈与苏颂、沈括一番议论,到了放衙的时间,便起身各自散去。

从衙中出来,便是一阵冷风刮过。

韩冈紧了紧披风,抬头看了眼卷在半空中的落叶,心道冬天快到了。

风中的寒意越来越浓,卖皮袍棉袄的店铺,生意也开始好了起来,又到了棉行忙碌的时候了,不过如今的棉行,已经不是陇西一家独大了。

陇西的棉田日渐扩张,连带着巩州日渐繁华。至少是现在,棉布依然是陇西对外的经济支柱。只不过因为人口的匮乏,熙河路经济发展的速度已经慢了下来,眼看着就要被江南那些弃稻改棉的路份超过去了。

没有开垦的宜耕土地,在陇西还有不少。在熙河、甘凉二路的人口超过五百万之前,不愁土地不够使用。

只是人口的增长速度限制了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纵然如今陇西汉人的生育率,由于和平安定的局面,以及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说,十分完善的医疗卫生制度,在数年间有了飞速的增长,可是要等这批战后的新生儿能够参与到生产中来,至少要到十年之后。

这就是陇西现如今面临的困境。光靠青海湖中的鲟鱼干,还有蕃人的手工制作的马鞍、辔头,支撑不起来一路经济。私盐更是上不了台面。棉花才是重中之重。

但江南土产棉布,已经出现在市面上,而种植棉花的农家,人数也越发的多了。长此以往,熙河路是无法与江南竞争的。无论是从制造成本还是运输的量上都是如此。

各大蕃部,都坐地分赃,这几年享受了不少好处,开销也越发的大了。

之前冯从义还在京城的时候,韩冈让他回去,跟包顺、包约、还有赵思忠、赵保义这几个改名换姓的老朋友商量一下,试试看能不能从南面的藏地招揽些人手过来。

若在过去蕃部招募人丁,肯定是有异心的想法。但现在,只要看看被赶进棉田的底层蕃人,就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原本吐蕃诸部,还有一些原始社会的残余,上下层之间的差异并不是那么的大。但随着汉化的加深,青唐吐蕃的上层彻底投入了汉人奢华的生活中。而底层的蕃人,则都被赶进了棉田里面,开垦土地、种植棉花。棉花的平均收益远在种粮之上。有些部族,甚至将辖下的土地,大半都改种了棉花,不足的粮食依赖外购。

作为一个合格的盟友,韩冈不能不帮他们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一个是加大传教的力度,让蕃人去期盼来生,另一个,就要尽量补充人口,保证棉粮出产。

可另一方面,汉人的人口则要维持更大的增长率。除了新生儿,还有流放的罪犯。这些年,只要不是十恶不赦那一级的重罪,大部分罪囚都给送到了陇右。旧年因为流放而来的犯人太多,而不得不将犯人扔到沙门岛,如今看守的数量比犯人都多,京东东路的提点刑狱司半年前就开始上奏,要撤销沙门岛狱,把钱给省下来。

朝廷几番颁诏,潼关以东,两千里以上的流刑全数流放陇右。而关西,是个流放犯,其目的地都只会是熙河和甘凉。只是要赶上蕃人的数量,还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

另外天山那边的情形,也让韩冈担心。

王舜臣在西域即将面临第二个冬天。士兵们不免会思乡,还有新疆域的统治更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将纳入中国经济圈,才能保持稳定的向心力。

但那边要怎么做才合适?只是种棉和商业,真的就可以吗。韩冈不了解当地环境,现在也无法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八)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七)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无疆(下)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六)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六)第三十二章 营中纷纷难止休(上)第八章 四句千古传(下)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九)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四十五章 仁声已逐春风至(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九)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二十九章 雏龙初成觅花信(下)第一十六章 三载愿终了(下)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七)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九)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七)第三十四章 云庭降鹤宴华堂(下)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五)第七十一章 尘嚣(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变迁(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二)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六)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五)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九)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四)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八)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七)第二百八十三章 兴波(上)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九)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上)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三)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七)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六)第四十章 岁物皆新期时英(七)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俩(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七)第八十五章 尘嚣(十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四)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中)第二百六十七章 长风(四)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一)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九)第一百七十八章 变迁(五)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八)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六)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三)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五)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七)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上)第三百零五章 不悖(九)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七十三章 尘嚣(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梳理(二十三)第一十九章 波澜因风起(下)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八)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五)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二十)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中)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五)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六)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