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二)

“不对?”

韩冈微微一笑,觉得不对就对了。

他拟定的那几道题根本就不能算是策问,韩绛用看策问的眼光去看这几道题,当然感觉不对。

“韩冈拟定这几道题的时候,的确是有些想法放在里面。”韩冈坦然相承。

韩冈的回答,正在韩绛的意料之中。

让韩冈去拟定考题的时候,韩绛本来就是对他将气学观点融入题目之中,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准备。

以如今气学、新学相争的局面,韩冈不可能不利用这一点。所以他和张璪才没有与韩冈争夺拟定考题的机会。

进士科省试、殿试的考题就是士林中的风向标。

其中决定贡生是否能金榜题名的省试更重要一点,也是接下来的三年里,天下士子都需要揣摩精研的方向。

而殿试的考题对朝臣的意义更大一点,这代表着天子目前最为关注的重点,也明示了近期的政治风向。

韩冈要体现气学的特点,将气学的影响力推广到天下,进士科的殿试考题,就是近期内他所能拿到的最好的机会。

不过韩绛没想到韩冈会这么出题,看到这几道题目,蹇周辅会甘心去洛阳吗?

“但这几道题的确不适合做策问啊。”韩绛叹道。

策问,是天子问政。是要考生们从朝廷的角度来看问题,然后向天子建言,该如何去处理策问中提出的问题。

熙宁三年议变法,熙宁六年问阙政,到了九年,殿试的内容就是跟北方与西北的敌人有关了。

说的是大局,议的是天下。

而韩冈所给出的题目,却是具体到地方上和京中百司内的政务,将之拿出来要求贡生们进行分析。触及到实务,却与过去的策问完全不是一个模式。

即便这只是初步尝试拟定新题,之后真正殿试中的考题肯定不会与现在一样,但也未免太过超乎想象了。

在太后无法亲自拟定题目的时候,由臣子们所进呈的考题,不应该过于别出心裁,甚至应该为了避免成为士论的焦点,为人所攻击,还必须平庸一点。韩冈却似乎完全没有理会到这些。

“相公,考试的作用在于简拔人才。韩冈之前之所以对蹇周辅等四人给黄裳的考题有所非议,便是因为这样的题目根本不可能选拔出作为边臣的人选。”

“玉昆,你这话的确没有错,但体例亦当注重。”

韩冈偏过头,用余光扫了下后面,其他的宰辅都十分明理地离得很远,让韩冈与韩绛可以没有太多顾忌地说话。

走了几步,他轻声问道:“殿试不一定只能是一道题吧?”

……

韩绛和韩冈似乎在议论些什么。

章惇在后面盯了几眼之后,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了一些。

除了殿试的考题,应该不会有别的需要在路上就讨论的问题了。

更重要的,是方才迎面来风时,章惇听到了前面几句断断续续的话,尽管很模糊,不过已经足够用来确认了。

韩冈想要借以发扬气学,他的目标不可能仅仅是殿试,之后的御试也肯定不会放手。

不知在他的主张下,会将殿试的考题变成什么样。

如果韩冈所出的试题不能服众,对前两天还坚持将蹇周辅等人赶出京城的韩冈来说,就是最大的讽刺,对气学,也同样是一个打击。

当然,要是太后自此之后,一直都坚持让韩冈出题,恐怕也没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前途,而与韩冈的考题顶撞到底。

章惇扬了扬眉,他发现,又走了几步之后,韩冈和韩绛的神色变得更加严肃了。

到底说到了什么?

对韩绛与韩冈的对话,章惇想多多少少地了解一些,不过这一回,不论风怎么吹,都没有迎面而来的风向,章惇也便没能再听到前方两人的议论。

……

“……当然。”

停了片刻,韩绛点头,明白了韩冈的用意。

在熙宁三年之前,进士殿试要为诗、赋、论各一,更早一点,是只有诗赋各一,而没有论。熙宁三年的殿试上,才变为了纯粹的一道策问。如今从一题再变回两题,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也许对考生们来说是大事,但在体例上,没有问题。

“但既然有两道题,便会分出轻重。”韩绛边走边说,“昔年殿试上需为诗赋论各一,其中以赋为重,论次之,诗最末。只要赋写得好,诗、论即便仅仅中平,也能拿状元。反过来说,赋中有过,就算诗、论再佳也无济于事。玉昆你的岳父,就是在赋中写了‘孺子其朋’,因而丢了状元。你岳父当时写的论与诗,事后流传出来,做了状元的杨审贤比不了,可一样没用。”

韩绛说着,笑了一下,“这个例子其实不太恰当,仁宗皇帝阅卷前,令岳还是被排在第一的。不过本朝多少状元,皆是以赋夺魁,远的有王文正曾的《有物混成赋》,稍近的也有章衡的《民监赋》,恐怕玉昆你也听过、读过,而以诗、论夺魁的,玉昆,记得几个?”

他说着,回头看了一下走在侧后半步的韩冈,就见韩冈默默地摇头。

韩绛莞尔一笑,能教训韩冈的时候当真不多,“玉昆,如果你想要多加一道题,这想法虽好,但恐怕就会变成诗赋论的翻版,考官与考生,都只重其一,另外一题,就不会太用心。”

“韩冈另有一点浅见,想供相公参考。”韩冈胸有成竹,解决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实在太容易,“以韩冈所想,不如以百分为满分,两道试题或六四,或七三,又或各居其半,待判卷之后,将两道题的得分加起来就是,总分高者优胜。这样给进士排序也简单。”

后世考试,韩冈经历得太多,一个百分制,就能解决韩绛的问题。只要将他所出的题目,折合进总分中,看哪个考生敢于放弃其中一题?

就算是三七开,韩冈的考题只占三十分,但对于考生们来说,另一道题做得再好也只可能拿到七十分,少了这三十分,或是只拿到了十几分,就不可能争得过两道题都拿到九成分数的对手。

……

苏颂离开前面的章惇有着几步的距离。

一直以来,苏颂都没有打算缩短这个距离。

对他来说,成为知枢密院事,是一个意外。不过苏颂并不清楚,对韩冈来说,这算不算是一桩意外。

太后对韩冈的信重,长了眼睛就能看见。不过要说韩冈在太后面前,推荐自己成为知枢密院事,倒是不好说了。

这一次的晋升,名义上是有了变化,算是枢密院的两位主官之一,但在实际上,与之前做枢密副使的时候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比章惇要低上一点。

从这一点来说,韩冈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除了俸禄等事上,苏颂的权柄和待遇与之前别无二致,以韩冈的性格,肯定不会这么做。韩冈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为了一个虚衔而与太后商量。为此耗费太后的信重,更加不值得。

而且韩冈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尽管最近并没有与韩冈商议过,不过之前韩冈乘机发落蹇周辅等四人,苏颂已经从中看到了一点苗头。

既然以考试题目不尽人意为由赶走了蹇周辅,那么以类似的理由,顺便插手进御试和殿试的考题中也就是顺理成章。

借助考题推广气学,韩冈会怎么做,苏颂也能想到。

不过他就是不清楚,韩冈想要在考题中体现的是张载的观点,还是韩冈他本人的见解。

苏颂对张载的观点,并不是完全赞同。而对韩冈的想法,苏颂却觉得合理处甚多。比起张载一系列的著作,韩冈对自然的研究,更合他的胃口一点。

望着前方,稍稍分了前后的韩绛与韩冈,苏颂觉得韩冈应该不会犯错。

……

“……还是玉昆你想得周到。”沉默地走了一阵,韩绛点头,他已经想通了韩冈的提议,的确有其效力,“不过玉昆你另外打算出什么题?”

韩冈已经出了不像是策问的策问,难道还能再出一个论不成?倒还真不是没有可能,韩绛想着。

气学之中也有对经义的诠释,通过论来对这些诠释进行传播、发扬,不失为一个很有想法的主意。

只是韩冈如果当真这么去做了,大概就能看见他的岳父、自己的老朋友大发雷霆的模样了。

这样的改变,比起之前清理了蹇周辅等四名考官,更能挑动王安石的脾气。

韩绛都可以想象那时候的场面,只要韩冈真的这么去做了,结果多半会如此。

但韩冈却是摇头,“韩冈想要出的题目,就是这一类。至于策问,就请相公多费心了。”

韩绛闻言,脚步一顿,惊诧地看着韩冈,“玉昆?……”

“策问当然得另出。韩冈一开始就这么在想。”韩冈低声对韩绛道,“方才相公也说了,这几道题不能算是策问。”

“不是策问,又是什么?”韩绛不解地问道。

“子曰,申而论之……申论!”

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七)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四)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二)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二)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三)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上)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九)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七)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五)第一十七章 夜顾茅庐访遗贤(上)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九)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说服(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六)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六)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四)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六)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中)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下)第三十三章 道远难襄理(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兴波(上)第三十二章 营中纷纷难止休(上)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悖(二)第四十八章 南北(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五)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七)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九)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四)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五)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扑朔(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六)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七)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七)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七)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九)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四)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上)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一)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十)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三)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下)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二)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一)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四)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一)第二十一章 克敌破虏展神臂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五)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下)第二十四章 南国万里亦诛除(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四)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三)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贲(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三)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三)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九)第一十章 霹雳弦动夙夜惊(下)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三)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四)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三)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下)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诱(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三)第一十九章 虎狼终至风声起(上)第六章 气贯文武与世争(上)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六)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