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六)

元祐元年腊月廿九,耶律乙辛登上禅让台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京城。

耶律乙辛的篡逆,大宋朝臣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当真被确认,还是有几分难以置信。

五代之后的大宋,能亲眼看到一个谋朝篡位的逆臣,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与此同时,辽国的新年号也一并传到了宋人的耳中。

“天统。”章惇咂着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好大的口气。”

曾孝宽笑道:“其实北虏大多不读书,起个正统为号更能让人明白。”

“正统……”章惇笑了起来,“耶律乙辛当真这么不要脸,还真的不好对付了。子容兄?”

“啊,说得是。”苏颂很是勉强地附和了一下。

苏颂心情显得更加沉重一点。

如今大宋朝野为攻辽还是不攻辽各执一端,争执不下,其肇因便是耶律乙辛篡位一事。之前,尚无确切消息,双方的争执一直拖了下来,可到了今日,已经到了不能不决断的时候了。

现在还只是孤证,再过两日,从不同渠道得到证实,如何对待耶律乙辛的辽国便再无拖延的余地。

开战,到底能不能打赢辽人,谁都没有把握,除了吕惠卿在外叫嚣之外,知兵的宰辅,都在担心粮草资源的问题。而支持开战的王安石,话里话外,也是寄希望于通过战争来引发辽国内乱,而后趁机胜之。

要说不开战,士林清议、民间舆论皆曰可战,几位宰辅如何压得住悠悠众口?即便不理会,可吕惠卿的独断独行,如何制止?多少战事,都是先从边境开始,最典型的就是交趾之战。至少大宋这边两任邕州知州先行整军备战,是确凿无疑的。

从宰相的角度,当然不希望在军国重事上被臣僚所挟持,但是要想变动吕惠卿这一宰辅级重臣的职位,就必须要有太后的许可。

之前向太后并没有对此做出决定。曾经通过对入寇辽人的反击,确立了自己在朝堂中的地位,向太后有很强的开战倾向。

韩冈尽管反对,却也没有主动去发挥他对太后的影响力,这让吕惠卿等支持开战的朝臣,得以安坐朝堂内外,继续鼓吹战争。

话说回来,王安石当朝元老,声望无人能比,吕惠卿在朝中也是根基深厚,整个新党在他们身后,急切之间,即便是先帝在位,想把此等重臣给打压下去,也没那么容易。

天下万民,如今都视此时为攻辽良机。而韩冈逆民心而动,名声不免受损。

对那些愚民来说,韩冈依然是需要顶礼膜拜的药王弟子,但在士林中,那些儒生又会如何想韩冈?他们可不是愚民,考中进士就能当成文曲星了,在士大夫眼中,韩冈在学术上,可算得上是自创一派的宗师,可绝不是什么神仙人物,没必要敬畏如神。

一旦韩冈的名声被破坏了,气学的地位不问可知。

“玉昆啊玉昆。”苏颂心中念叨着,“现在不是写书的时候吧。”

……

转脸就要是新年了,两府之一的枢密院要处理的事务比平日多了几倍。日常能聊天的时间也没有多少,何况枢密院中的几位枢密的交情,也没好到可以没事就聊天。

耶律乙辛正式登基的消息,虽然让决定开战与否成了近在眼前的急务,但毕竟还没到眼前。

聊了两句,几位枢密使就各自回去处理公事,曾孝宽进厅前,往苏颂的方向看了一眼,那一位枢密院中年岁最长的老臣,正皱着眉头,显得极为忧心。

而另一侧的章惇,却神色恬淡,完全没有困扰的样子。

章惇的反应,印证了曾孝宽一直以来的猜测,暗暗地点了点头。

……

章惇平平静静地走回自己的公厅,即便耶律乙辛已经做了皇帝,现在也还不是作出决定的时候。

这段时间以来,章惇对北上攻辽的态度始终暧昧难明,尽管他也反对出兵,可说道具体怎么应对战事时,章惇却退到了后面。万一事情有变,肯定会改弦更张。名垂青史的机会,没有哪位儒臣能够不动心。

当朝廷决定伐辽,到底谁为主帅?

韩冈对于不出兵的坚持,等于是退出了帅位的争夺。少了一个呼声最高的竞争者,其他人的机会立刻就大了许多。

平灭辽国的主帅,吕惠卿想做,章惇当也想做。

但这个主帅之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坐上去的,章惇和吕惠卿,谁能让北地军民心服口服?他们可比不上韩冈,亮亮名号就能让军中健儿奋勇争先,也比不上韩冈,一句话可让地方豪强都俯首帖耳,更比不上韩冈,将旗号一张,就可让北虏、西贼都望而生畏。

更何况这一战的准备还没开始,章惇岂是会愿意不明不白地上前线去。

一旦他上来前线,后方交给谁?韩冈吗?还是那些不靠谱的同僚?

说实话,十万级的举国之战,章惇不相信任何人。

河东、河北的资源远不足以支撑大战,就是韩冈这等巧媳妇也变不出钱来。

任何一场对外战争,都要一路、甚至几路的资源来支持。

对西夏时,陕西、河东以五倍、六倍于党项的人口,方才支撑起了连年战事。而为了封锁党项的铁鹞子,更是集中了举国之力,才在陕北崇山峻岭之间修建起了一条千里防线。

辽国的实力十倍于西夏,想要进攻这样的大国,没有中枢居中运作,聚合天下财赋,向前线输送,战事如何能支撑得下去?

吕惠卿好战,是他别有一番心思。都是带过兵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粮秣的重要性?对军需输送的底细也是门清。真要到两国鏖兵时,怕他也是避之不及。

……

曾孝宽回到公厅中坐下,摆在案头上的茶汤正冒着热气。

案头上的公文,依然厚厚一堆,似乎从早上开始就完全没有变动过。天知道,方才他出去之前,已经批复了不知多少本了。

曾孝宽很是难解吕惠卿的想法。

在过去,吕惠卿的心思还是很容易让人看透。比如他明明对经学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却偏偏要去为王安石修《三经新义》;当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推荐他进入东府后,便急切地推出了手实法——吕惠卿的想法,实在是太明显了。

相形之下,韩冈过去的行事风格才当得起渊深莫测四个字,或者说,总是与常人的思路拧着来,让人猜不到。

可这一回,吕惠卿的想法却同样的让人难以明白。

打仗的事,曾孝宽不觉得自己能胜过有经验又在边地的吕惠卿,可兵要吃粮却是不用多说的。

前方打仗,就要后方尽力供给,若后方不能供给得上,这一仗不用打也知道是输定了。

朝中中层如今充满了新党成员,若有王安石在朝中领导,说不定的确能保证前方的粮饷供给。

臣子能够架空皇帝,而几乎控制了在京百司的新党,加上王安石,或许可以保证一干反对出兵的宰辅,无法干扰前线的战局。

只是那其中有韩冈啊!

在军事上,韩冈一个人的破坏力比起其他宰辅加起来都要大。

虽说当年韩冈在罗兀城表现得很正直,可吕惠卿愿意将胜负放在韩冈的节操上?到了他这个位置,又有谁会相信其他同僚的品德?

正猜测着,曾孝宽随意翻动着公文的手,突然定住了。

这是从河东递上来的奏章,并代轨道通车后,军需转运节省下来的时间。

轨道?

河东的轨道,只修到了太原,从太原往京师来,是太行山,所以依照计划是往南修到关中去。韩冈的意见就有一条是要等联通关中和河东的轨道,以及京师通河北,京师通泗州的轨道全线通车之后,再去考虑对辽作战。

曾孝宽站了起来,走到架阁前自行翻找起来。

找了一阵,便翻到一叠抄写下来的副本。这是前段时间,他特意让人送过来的。

翻了一下,里面的纪录便印证了他的记忆。通过轨道,的确有可能解决粮秣军需的运输问题。

如果紧急修筑河北段的轨道,并不是不可能,至少有河东的先例。

河北有着足够的人力,甚至铺设的路线位置,也已经勘探了多年,调来能工巧匠,征发起民夫,直接就可以动工。

沿途虽然要征用民间田宅,可大义在前,即便是阀阅世家,也不敢阻拦片刻须臾。而且有韩冈提议的干线支线之分,恐怕相州韩家,巴不得轨道能早一点修到他家门口。

这是不是推动了吕惠卿开战想法的一个原因?

……

王旖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现前面的灯亮着,韩冈坐在桌前,正写着些什么。

“官人,怎么还不睡?”

“想到下一段怎么写了,就起来记下来,免得明天起来忘掉。”

王旖披了衣服起来,好奇地问道:“不是为了辽国?”

“吕惠卿能有几分是想真打仗?不过是想占点便宜罢了。”

王旖在韩冈身边坐下,“以北虏之势,岂有便宜可占?”

“在他的位置上,什么都不做就没有机会,只有先做了,才能找到回两府的机会。”韩冈停下笔,冷笑道,“左右败了也不过外任几年,还是跟现在一样,你说他赌还是不赌?”

“可爹爹呢?”王旖不相信自己的父亲是跟吕惠卿一样的想法。

“以吕吉甫的关系,要说服岳父可就简单了。”韩冈笑着,冲妻子招了招手,“来,看看为夫的这几段写得怎么样?”

王旖依言接了刚刚写好的一段字纸,韩冈在旁轻轻敲着桌子,吕惠卿的想法,现在看了一阵,还真的不难猜。

第四十章 骤风(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四)第六章 流水(下)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五)第一百一十一章 微雨(十八)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二)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故(二十五)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二)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九)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中)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二)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六)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八)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上)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上)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十一)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四)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上)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阻卜(上)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变迁(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第一十七章 夜顾茅庐访遗贤(上)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九)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变故(十)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第三章 岂得圣手扶炎宋(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五)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上)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三)第四十章 骤风(六)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一)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二)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一)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下)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七)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四)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八)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二)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三)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三)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五)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说服(上)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二)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五)第二十四章 虚实(四)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下)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上)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一)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下)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议(十三)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第二百二十八章 变故(二十五)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三)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五)第四十三章 亲屈天人九重问(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并行(中)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八)第二十六章 当潮立马夜弯弓(下)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八)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二十)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七)第一十六章 晚来谁复鸣鞭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