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栖意欲迷(中)

章惇与韩冈稍作商议,便匆匆而出。

即使宫中有何异变,甚至能将韩冈也一并陷进去,只要有宰相在外,那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接下来,只要到了皇城落锁的入夜后,两位宰相,都会至少保证其中一人留在皇城之外。

“相公,医案在这边。”

在旁边等了半日的杨戬,这时候小心地凑了上来。他甚至没问一句要不要去太医局,而是知情识趣把手上的医案放了下来。

天子及后妃的医案,照规矩应当存在御药院中。韩冈直接带出大内,完全违反了制度的规定。

可惜赵煦终究无胆,当时在殿中的内侍和宫女,也没人敢为了讨好皇帝而触怒宰相。

韩冈翻了翻,一前一后的两份诊断书还在。

他看着被墨渍污损了的第一份诊断书,轻轻点了点头,对杨戬吩咐道:“你去一趟太医局,医官应该都到了,把他们都请过来。”

“小人遵命。”

杨戬行了一礼,没有二话,匆匆出了政事堂。

只要眼睛没瞎,就该知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只要太后的身体不能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那朝堂和天子之间,就会爆发直接的冲突。

韩冈现在明显的把皇帝当成了敌人,甚至怀疑皇帝母子会趁禁中无人镇守,而谋害太后。

杨戬是太后跟前得到重用的内宦之一,但他可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被卷入君臣争权的漩涡之中。

现在拿着医案出来,即使不是站在宰相这边,都会被认定是同党。

既然如此,那干脆就听着宰相的吩咐,至少,在过去重重突发事变中,眼前的这位宰相,还没有输过一次。

章惇走了,太医还没到,韩冈回到政事堂的正厅,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尽管早已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孤独地坐在宰辅们议事的正厅中,他的心口仿佛被压了一块巨石。

太后的病症不轻。

虽然韩冈没问,甚至逼两位医官向轻里说,但在医学界浸淫已久,韩冈的医术不行,可眼光还是有一些的。

也许太后就此过世,更适合朝臣们以力破局,不过韩冈还是希望向太后能够吉人天相。

只是这样一来,只要太后不能立刻康复,而是因病而渐渐失去对朝政的控制,那局面就会渐渐向韩冈所不愿看到的方向偏离。反而不如令人疑窦重重的暴毙来得痛快。

韩冈突然摇了摇头,他不喜欢这样的想法。

如果真被逼到了绝境,韩冈也会做出一些他并不喜欢的选择,但只是为了更简单痛快一点,那就完全没必要了。再怎么说,能有现在这副局面,也是多亏了太后全心全意地支持才得到了。

重新拿起医案,从里面抽出第一份诊断书来。

上面墨痕宛然,但雷简的“失手”并没有将字迹完全涂抹干净。

将仅剩的两行字半猜半蒙,韩冈稍稍放心下来。

瞳孔对光线有反应,脚底对针刺也有反应,可见并不是重度昏迷,大概明天,甚至可能在今晚就能够清醒。

或许局面不会太坏,但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原本的方针必须要改变了。

正思忖间,杨戬已经领了几名太医过来,主要是内科的翰林医官。

韩冈没有拿出第二份诊断书来,让医官们讨论医疗方案,而是很干脆地吩咐道,“今夜有安素之、雷简守着,明早你们进宫去。医案让雷简来写,具体怎么诊治,你们商量着办。不过有一点都要记清楚……”韩冈顿了一顿,眼神也冷了起来,“把那种吃不死人也医不好人的太平方子给我收一收,拿出真本事来!”

七八名翰林医官同时上阵,人多口杂,太后的真实病情到了明天后天就会泄露出去。但再怎么严防死守,一样会泄露,还不如不做这份无用功。想要蒙蔽世人,也不止封堵一条路。

让太医们回太医局等候吩咐,韩冈打了个哈欠。

“没什么大不了的。”

做了十年宰辅,若还斗不过区区黄口孺子,那近四十年的饭真是白吃了。即使离了太后的支持,也不至于会输。

“收拾一下,我要歇息一会儿。”韩冈把人叫进来,“如果宫里面有消息,就把我叫醒。”

被叫进来的几个堂吏,听到韩冈的吩咐,神色看着就放松了一点。韩冈能安心睡觉,事情就不会坏到哪里。

……

“辍朝?”

蒲宗孟几乎是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破口大骂。

“好大的胆子!”

比起普通朝臣需要到宣德门才能知道今日辍朝的消息,蒲宗孟是老牌的议政重臣,更早一步得到了准确的情报。

自三位宰臣先后入宫,东京城中,不知有多少人从睡梦中惊醒,心急如焚地四处探问真相。

蒲宗孟费了一番周折,从一个隐秘的渠道中得知了太后暴病的新闻,紧接着,就拿到了中书门下发文,以太后重病,天子需要侍疾为由,宣布辍朝五日的消息。

这是当真不给天子留下任何脸面了。

连举不举行朝会,都能由宰相们自己来决定,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看起来只是为了避免天子亲政而做的举动,但这可是大逆不道。

但这也是机会。

蒲宗孟重重地坐了回去。

连张璪都成了枢密使,熙宗中风和戾王宫变两件事中,只要站对了位置,那就是飞黄腾达之基。

是的,只要站对了位置。

……

这一夜,再也没有消息从禁中传出来。

王中正守在禁中,除非太后清醒过来,亲口指派,否则大内不会有人再出来。隔绝中外这件差事,这个晚上也只有王中正能做,而他也做得很好。

韩冈醒来时,刚刚卯初。

看着房内的座钟确认了一下时间,然后起身,步出房门,已经有几个熟悉的身影守在门外,都是韩府的亲信家仆,左右分列站在门前,宛如两排石像一般。

“相公。”

听到动静,原本如石像一般沉默凝固的几人,立刻活动起来,一起向韩冈行礼。

春寒料峭,早春的凌晨依然寒风习习,几名韩府下人早已冻得脸青唇白。头发上也尽是露水。

韩冈转回屋,把他们叫进来,“先进屋暖和一下再说话。”

家里面昨夜就有人出宫通报过了。王旖让人来传话,让韩冈不用担心家里。只是问韩冈今天能不能回去。

今天就是韩冈长子的婚礼,他这个做父亲的当然不方便缺席。

“中午就回去。”

韩冈想了一下,就让人回去通报。既然对外面说太后的病情不重,那自然是儿子的婚事更重要。

今天不用上朝,为了儿子的婚事,韩冈又告了假,等章惇等宰辅过来时,先入宫探问一下,就可以回去主持儿子的婚礼了。

章惇和其他几名宰辅没有让韩冈等待太久,赶在卯正前,陆陆续续地都到了。

朝臣到得都早,过去辍朝,都是提前一日或几日通知,这一次临时发布,绝大多数朝臣们直到宣德门前,才知道今日不用早朝,抱怨之余也不免疑惑。

“怎么就辍朝了?”

“说是太后有恙。”

“怎么是堂札,不是诏书?!”

“苏平章,章相公,韩相公联署。”

“此举置天子与何处?!”

“太后因何而病?”

宗泽还没走到宣德门前,无数议论就已充斥耳中。

“汝霖,你听说了没有?”

突然有人凑近了宗泽,低声说道。语气中甚至隐含兴奋。

宗泽回头,却见是在中书门下的同僚刘奎。

“听说什么?”宗泽问道。

“太后是被人下了毒。”

宗泽心头一颤,“是谁?!”

“你说是谁?”刘奎扬了一下眉,露出了一个你我心照的笑容。

“有人等不及了。”

宗泽全然不信,想要给太后下毒,哪有那么容易。

何况要当真确定了皇帝的罪名,就不会辍朝,而是要赶着上朝。就像当初戾王宫变,就想着在朝会上定下君臣之分。

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太后突发重症,而宰相们对皇帝失望透顶——这其中,或许皇帝当真做了些什么,又或许,是皇帝他生母朱太妃做了些什么。

但宰相们这么做,加上太后的突发恶疾,让有心人看到了机会。

当今宰辅与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只要对朝局有所了解,就一清二楚。

太后猝然发病,立刻就让人联想起了先帝熙宗。熙宗皇帝在中风后,不得不转交了国之权柄,现在太后发病,这朝局也自然要面临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小皇帝在民间的口碑并不高,他生母朱太妃则更差了许多,连先帝中风,都被联系到她身上。什么狐媚子勾引皇帝旦旦而伐,最后坏了御体的传言,几乎都成了公认的发病原因。

这其中自是有有心人推波助澜。有钱了就想要权,有权了还想要更多,人心苦不足,赵煦挡了路,就有人想要把他搬掉。

只不过,整件事到底是不是跟猜测的一样,宗泽也不敢确定。

而所谓的“有心人”到底能不能如愿以偿,那更是一个谜了。

宗泽只能确定一点,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平静了。

望着洞开的城门,宗泽一时却步。

那黑洞洞的城门口,仿佛就是一张吃人的嘴。

这一回,要吞下多少人才会甘心?

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六)第二十六章 仕宦岂为稻粱谋(下)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十二)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上)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一百四十八章 梳理(十八)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上)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三)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中)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八十)第二章 凡物偏能动世情(三)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议(二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议(二十九)第九章 长戈如林起纷纷(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八)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议(二十八)第二百三十章 变故(二十七)第四十章 雁度长空迹不彰(上)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七)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十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七)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中)第三十七章 骤风(四)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长风(十五)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四)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二十二)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一)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三)第二百零四章 变故(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九)第四十八章 辰星惊兆夷王戡(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变故(八)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三)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一)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下)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六)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一)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余恨(下)第二十二章 鼓角连声彩云南(上)第一十八章 弃财从义何需名(下)第一十七章 庙堂(八)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七)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三)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四十六章 南北(六)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九)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七)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十)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八)第九章 闹市纷纷人不宁(下)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一)第一十九章 庙堂(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七)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消息(中)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上)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愿(中)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四十二章 壮心全向笔端含(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九)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五)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三)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九)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八)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