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

“都监!”

城垣之上,惊叫声一片响起。

“都监!”在秦琬拿起千里镜时,心中就开始不安的文嘉,大声叫道,“不要意气用事!”

“不是一时意气。”秦琬平和地说着,“我也曾读书,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个说法深得我心。就是朝廷和百姓之间就跟做买卖的一样,百姓交了税赋,那么朝廷就该他保们安享太平。不然朝廷凭什么要百姓交粮纳赋呢?”

“都监!”

秦琬突然间说起了什么朝廷百姓,好几个将校都见鬼一样看着他,觉得他是不是一下懵了心,变糊涂了。

秦琬却平静地说着,“既然朝廷拿了百姓的税赋,那么就应该保护百姓免受贼人所害。只收钱不回报这跟强盗有何区别?百姓也不会服从。自古以来,收了税赋却还不能保护治下百姓,没有不亡国的。而百姓也必须交纳税,否则就没资格享受朝廷的保护。”

文嘉皱起了眉头,他发现秦琬说话,是在理顺自己的思路,想要确认自己该做什么。这个边境上的寨主,并不是普通的只知厮杀的军汉,已经近于武学中所提倡的三代士人了。

秦琬继续说着,“我们厮杀汉也是一样。既然拿着朝廷的俸禄,就该为朝廷卖命。而朝廷给的俸禄,又是来自于百姓。那么就应该去保护百姓,抵御外寇。辽狗就在外边,杀我百姓,害我良民。”秦琬指着城外,已经有人扑腾进了护城河,奋力向城墙游来,“我们吃他们的,喝他们的。现在还要把他们拒之门外,这道理说不通,对不对?”

拿人的碗,受人的管,秦琬的说法如果只涉及朝廷和军汉,那并不奇特。拿了朝廷的告身,就是签了做买卖的契约,这么说也没什么不对。但论及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关系,却也跟签了契约一样,乍听之下,似有道理,却又似乎没有道理。

只有文嘉第一个听明白了,也理顺了,秦琬的说法在京师的学堂里并不罕见,国子学、武学、法学、工学、算学、医学,开封城几大学府之中,什么样的奇谈异论没有?更有许多人不敢公然说,而是写小说来宣传自己的离经叛道的想法。秦琬说的话,都是拾人牙慧。

在京师上万学子中浸淫多年的文嘉,有的是理由来反驳秦琬,“都监。我们的俸禄不全是来自于城外的百姓,更多的是来自于其他地方的百姓。河北、陕西、京畿、江南,天下税赋汇聚京师,再由朝廷分派下来。我们要保护的是天下间以亿万计的百姓。我们将他们拒之门外,也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百姓不受北虏所害!都监,你该明白的。”

秦琬笑了起来,“如果我能保住这一批百姓,也能保住其他地方的百姓那不是更好?我要做的也只是上阵杀敌罢了,既然吃了军粮,要上阵时就不能躲着。”

越来越多的百姓冲到了城壕边,秦琬瞥了一眼,大声道,“快去问一问,有多少人愿意跟随我秦琬阻击辽狗,救我百姓的。我需要两百人!”

“都监!”文嘉厉声叫道。

秦琬向文嘉伸出了手,掌心向外,五指外张,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对诸将吩咐道,“等我出城之后,城中守卫一切听从文走马的吩咐,如有不从,军法从事。即使文走马下令……”

他看向文嘉,“文嘉,待我出城后,可以射击城外附辽暴民,以保城防。”他再对诸将喝令,“你们都听清楚了,这是我的命令!”

文嘉急了,一把揪住秦琬,“秦琬,你是天门知寨,定州路都监。朝廷命你镇守天门,不是让你逞匹夫之勇!”

秦琬道,“之前正是因为有文兄弟你在,我才能去逞一把匹夫之勇。现在也是一样。”

文嘉冷笑道,“你是怕看见城外上万百姓被杀吧?”

“是啊,”秦琬承认,“人太多了。”

文嘉甩开秦琬衣襟,狠狠啐了一口,冷着脸,“我本以为你是英雄豪杰,杨、郭二太尉一般的人物,方才与你结交。不意你这厮竟是如此怯懦。区区一言不敢出,区区一事不敢当,我文嘉堂堂大丈夫,耻与你秦琬为伍!”

秦琬就当没听到文嘉的话,对众将道,“你们也知道文走马的才干,远在我秦琬之上,这天门寨,只有文走马来指挥,才有一线生机。”

他说完回头再对文嘉道,“文兄弟,你的口才要是有你的才干一般出色,这激将法说不定就有效了。”微微笑了一下,秦琬又道,“以文兄弟你的才干,我所素知,区区一城是委屈了,但只要过了此劫,日后必有身入三衙之日。”

文嘉仍是冷笑,“我不过一走马承受,如何守城,那是王寨主的事。”

“速去请副知寨来。”秦琬吩咐,“还有我方才的吩咐,速去问一问,谁跟我出去救人!”

副知寨人在城衙中,当他赶来的时候,五分钟已经过去了。

被辽人驱赶的百姓,此时已经有大半接近到护城河畔,护城河中全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城墙下的羊马墙内也尽是人。

辽人的火炮正在射击城墙,已经有好几次炮弹击中城墙后,砸到人群中,被惊吓到的百姓拼命闪出了一片空地,留在空地之中的,都少不了有一具或几具尸体。

更多的炮弹是直接落到了密集的人群中,拉出了一条深长的血道,让附近的百姓尖叫着逃离。城头上的火炮并没有闲着,而是在拼命射击,试图压制对面的炮兵阵地。

跨越护城河,通向城门的四座石桥上,更是挤满了人。后面的人挤不进去,甚至都开始攀着前人的肩膀,准备从上面翻过去,但才一动,就被人扯了下来。

跟在他们后面的数百辽兵,一边躲闪着城上的攻击,一边攻击他们视野中一切还在活动的宋人,试图制造出更大的混乱来。

城头上同样在设法对付这些灵活如鼬鼠的辽兵,燧发枪缺乏足够的准头,除了两支线膛枪外,反倒促成了弓箭重新登场。

天门寨内不缺神射手,河北边境地界,只要是身无残缺的男子,那是人人习射,便是女性,也有许多人有着不逊男儿的箭术。放在京营中都能算得上是百里挑一的神箭手,天门寨内随随便便都能找出三五百人来。

城中也不缺弓箭,大宋军中并不是所有军额都装备了燧发枪,只有神机营才是如此,天门寨中,到现在还残留有三个指挥,人数上千的使用旧日装备的步卒。

城头上已经组织起了弓箭手,只是人数暂时还不多,更多的弓箭手还没被招来,更多的箭矢也得去仓库临时提取。

一时间,只有几十人在持弓射击,箭矢急急离弦,闹得最欢的几个辽兵猝不及防,纷纷中箭。但辽兵们立刻就直接扯过一名百姓,为他挡了一箭。那辽兵得意地大笑起来,砰的一声响,他圆圆的脑壳只剩下了下半部。

“射得好!”秦琬击节叫好。

旁边的将校却都是默然无声,无人捧场。秦琬等了五分钟,他们也劝了五分钟,只是秦琬都拿定了注意,谁来劝说都没用。

秦琬并不在乎,又夸了神枪手几句,回头对气喘吁吁的副手道,“终于来了。”

副寨主板着脸,拱了拱手,“都监招下官来,究竟为了何事?”

秦琬开门见山,“请王七你陪我一同出城。”

“出城?”王七脸色骤变,他指着城外,惊声道,“现在如何出城?!”

城门的外侧,全都被流离失所、为辽人所利用的百姓占满,最前面的一群人争疯狂地捶着又高又厚的城门,带着哭声喊着开门开门。

此时又是一波辽军冲出坑道,又是只有三五百人,疏散的队形让城上的火炮无能为力。他们身上背着的包裹,则让拿着千里镜的宋人,全都不寒而栗。

秦琬脸色难看了下来,已经完全没有时间犹豫了,他一把抓住他的副手,“你是让我先杀了你再出去,还是跟我一起出去?!”

副知寨本是无能之辈,若是他留在城中,却会干扰到文嘉的指挥。万一他拉拢了两三个不服气的军官,在城中造起反来,那时候,当真是大势已去,不可挽救了。

如果把他一起拉出城,城中只有文嘉一人的官品最高。有秦琬之命,加上之前的表现,足以掌握住城中所有兵马。

副知寨被秦琬晾了多时,自来就任后就被秦琬排挤得只有三五个亲兵能指挥得动。开战之后,更是被秦琬晾在了城衙中,就连后勤补给、钱粮支派,也无从置喙。

之前秦琬出击夜袭,也是直接将指挥权交托给文嘉,根本不考虑本应顺理成章暂代职位的副手。堂堂副知寨,竟只有处理垃圾、粪水这等杂务的份。

这时候,秦琬倒是过来拉着他一同去出战了,副知寨怒发冲冠,双眼顿时血红一片,一拳砸向秦琬,“秦琬,你当我是何人?!”

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一)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七)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四)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七)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九)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二十九章 虚实(九)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十六)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八)第一十五章 经济四方属真宰(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九)第四章 素意兰心得君怜(下)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三)第五章 流水(中)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一十四章 庙堂(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十)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二)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四十七章 节礼千钧重(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第二十九章 君意开疆雪旧耻(下)第一章 劫后梦醒世事更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六)第四十七章 岂意繁华滋劫火(上)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六)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二)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八)第二十三章 天南铜柱今复立(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九)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师(五)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下)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二十二章 早趁东风掠马蹄(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八)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扰(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一)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八)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一)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中)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六)第一十四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上)第四十章 雁度长空迹不彰(下)第二百九十章 飞信(下)第一十四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上)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八)第二十一章 论学琼林上(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伎俩(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节早(六)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九)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十)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上)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二)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十一)第八十三章 尘嚣(十四)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三十一章 离乡难知处(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七)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二十二)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九)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四)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十一)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一)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十)第二章 边声连角不知眠(二)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七十八章 尘嚣(九)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中)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十)第一十四章 卧薪三载终逢春(中)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七)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二)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