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八)

王韶现在很忙。

忙得不可开交。

在一个一切都已上了正轨、已经正常运转了数百年的职位上任官,与白手起家、把一个衙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这难度完全不同。

最直观的,就是胥吏的数量。在秦州州衙中奔走的胥吏人数,是官员数量的几十倍,多达三百,衙中几乎所有的庶务都是由他们完成。许多吏员都是父子传承,熟悉故事,贯通条令,公务到了他们手上一切都能做得妥妥当当,官员只需做好监督工作就足够了。

但古渭这边就不同,原本就是军寨。连书办、文员,都是吃着兵粮。衙前吏员的数量不是屈指可数,而是根本就是零。王韶奉旨设立缘边安抚司,就算把原来吃兵粮的文吏也统括进来,也是不敷使用——何况他们的编制属于古渭寨,而不是缘边安抚司。要不是新任寨主傅勍听话,王韶都没借口驱用他们——最后他想到的办法,就是从周围的千来户汉人弓箭手中招募。

做事的人少,能做事的人更少,这就是王韶所面临的现状。

偏偏王韶要头疼的不只是缘边安抚司的军事政事,管理屯田和市易都是需要大量人手去指挥。

屯田的工作,王韶很干脆地让给了高遵裕,让他手下的门客去头疼。而主管市易的人选早就确定,但元瓘能力毕竟不如韩冈。城寨外的榷场虽然早早地建立起来了,但王韶去看过几次,觉得里面乱糟糟的,没个应有的秩序。尤其是他从榷场回来后,顺道探望了几个来古渭养病的蕃部首酋,到了疗养院中转了一圈后,这样的感觉就更明显了。

刚刚把一个连九九口诀都背不好的应募文吏骂了下去,喝着凉茶,滋润着已经沙哑的喉咙,王韶越发地怀念起在秦州州衙中那群虽然总是少不了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但终究还是能做事的胥吏。

“也该找些门客来了。”王韶想着。在他还是机宜文字的时候,要养门客是浪费钱财。但现在他管着一个安抚司,若是没有些门客来帮着做事,光靠自己实在忙不过来。而且他在古渭,要把自家人安插进军中吃官饷,直接也比在秦州要容易。

王厚这时走进了厅中。王韶放下茶盏,问道:“韩家那边安顿好了?”

王厚点了点头,自家老子这两天火气见涨,让他说话声都轻了不少,“都已经住下了。孩儿遣了四个老兵去听候使唤,都是老实勤快有家室的。韩丈还让孩儿带话,要多谢爹爹关照。”

“韩玉昆说过他父亲精于农事,这事我已经跟高公绰提过了。明天……”王韶想了想,“还是后天。后天请他去高公绰那里,看看要开垦的荒地。韩家的那几顷田该从哪里划出来,任凭他挑选。”

“孩儿明白。”

“还有韩家的吃穿用度,你都要安排好,不要等他们自己去找人。”王韶继续叮嘱着。

王厚继续点头:“孩儿已经提前办好了,粮油肉蔬都让人送了上好新鲜的过去。韩家还有些不便携带的家当留在秦州没有带来,孩儿也早就安排了备用的。”

虽然已经从王舜臣那里听说了郭逵对韩冈的看重,父子两人在交谈时却绝口不提此事。韩家都搬到古渭了,两家也定了姻亲,韩冈的立场一般来说不可能轻易改变,并不是初来乍到的郭逵能动摇得了。

王厚倒是很佩服韩冈的魄力。官员上任最多带个妻妾儿女,把全家都搬到任上的很少见。此时官员调职很频繁得很,平均下来也就两年上下就得到另一处任官,带着全家老小奔走,其实是件很麻烦的事。就像王厚的继母和兄弟,都是被留在德安老家中,侍奉他的祖母,也就是王韶的亲娘。

“还算想得周全。”见儿子办事妥当,王韶口气松了一点,“跟韩家说,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提,自家人不需要客气。”

“孩儿知道了。”王厚应声后,等了一下,见王韶没有其他话吩咐。便又说道:“孩儿还有一件事要禀报大人。玉昆的表弟冯从义,现今在元瓘那里做得也挺卖力的,这几天,已经听说他已经联络上青唐部,就是……”

王韶打断了儿子的话:“此事韩玉昆已经跟为父说过了。不是要借钱嘛,他要借就让他借,不要超过千贯就成。但利息不能少,而且年底前至少要把半年的利息偿清。一切照规矩来,为父不会为他徇私。”

“孩儿会转告给冯从义的。”

王厚答得痛快,让王韶有些不放心起来,“冯从义年纪轻,见识少。这世上又是人心险恶,保不准就会被人骗了。我不便叮嘱他,你去与他说,凡事多于元瓘、黄察商量,不要妄信他人。”

王厚忙点头答应了。若是韩冈不在古渭的时候,让冯从义给人骗了,他们也不好见韩冈,“不过大人也无须担心,冯从义找的人是俞龙珂和瞎药担保的,谅他们也不敢诓骗玉昆的表弟。”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新开辟的榷场,古渭的官员自然都在此有份买卖。王韶的那份在元瓘处,韩冈则是找了冯从义,高遵裕也有自己的代理人,也就是王韶说的黄察。三人都不是清正古板之辈,既然占着这个位置,在为朝廷卖命之余,从中分润一部分利益,没人会觉得不对。只要不犯国法,自己不明着出头做买卖,谁也不能藉此说事。

说完韩家的事,王厚一句闲话也不说地就出去了。韩冈不在,他身上的大小事务等于凭空增添一倍,跟王韶一样忙得脚不沾地。

王韶继续处理他好像永远也忙不完的公务,过了一阵子,高遵裕找了过来。王韶放下手中笔,又与他说起公事来。

屯田的事虽然王韶说是全权委托给他,但高遵裕却不能不与王韶商议。而王韶手头上的重要事务,也得通报给高遵裕这个安抚司同管勾。不然时间长了,两人之间必生嫌隙。

两人互相交流了一阵各自手上的公事。高遵裕突然提起新任古渭寨主傅勍,“傅勍自从当了知寨后,做事勤勤恳恳,不辞辛劳,也不见他再酗酒,韩玉昆这个人选推荐得确不错,挑他接刘昌祚的任是挑对了……只是刘昌祚留下另一个职位——西路都巡检——却得商量出个对策。傅勍官位太低当不了,也不能让这个位子空着,不然总会被人惦记着。”

“可实在没人啊……”王韶在秦州虽有几年时间,但一直被压制,难以结交将领,在秦州军中也没个体己可信、够资格担任西路都巡检的武将。

王韶本来听了韩冈的建议,想让傅勍兼任西路都巡检一职。但给朝廷否决了,宁可空缺也不让他暂代——比起当初有资格直登朝堂的刘昌祚,傅勍的本官实在太低,即便让他暂代其职,冠一个“权发遣”的名目,也是不够资格。王舜臣现在倒是勉强够资格,“但他的资历实在太浅了。”王韶暗自叹着气。凭他个毛头小子,压不住手下的骄兵。

“我倒有个人选。”高遵裕突然道,“不知子纯意下如何?”

王韶略一犹豫,问道:“……是谁?”

“苗授。”

王韶听说过这个名字:“可是德顺军的苗授之【苗授字】?!”

“庆历元昊造反,苗授之父苗京死守麟州城,殁于王事,便因荫补而得官。他又是胡翼之【胡瑗】的学生,曾在国子监就学,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高遵裕说得王韶都知道,“可苗授的本官已是供备库副使,在德顺军作着兵马都监,秦州西路都巡检怕是安不下他。”

供备库副使是诸司官,从七品。犹在大使臣之上,比当初守的刘昌祚还要高上一等。向宝的本官皇城使也属于诸司官,不过是最高一级,供备库副使则是最低一级。一般来说,到了诸司官之后,就能统帅一州或是一军的军务。

“秦州是下府,而德顺军则仅仅是军,级别差得这么多,德顺军的都监也只比秦州西路都巡检高出一线而已。再加上又是驻扎在古渭,不愁没有军功,苗授岂有不愿之理?”

高遵裕说的一切,王韶当然知道,而且他更清楚,以眼下拓边河湟的热度,就连刘昌祚都不会介意高职低配,放弃秦凤路兵马都监一职,回来做个西路都巡。不为别的,只为军功。

王韶想要一个亲信来统率缘边安抚司的军队,但他手上实在没人。出色的将领王韶知道不少,可眼下能保证在他手下俯首帖耳的却找不出一个。要是找来个跟自己不对盘的对头来,岂不是让李师中他们笑掉大牙。

王韶不得不感叹,比起在军中的底蕴,他这个江西进士终究比不上三代将门的高遵裕——高遵裕会推荐苗授,便是因为他父亲高继宣就是当年领军援救麟州的主帅。苗京的功绩还是高继宣报上去的,苗授得到荫补,也得承高家的一份人情。

王韶权衡了半天,最后终于点头。这个位子给高遵裕的人,总比给别人要好,“我这就给秦州发文,请郭太尉把苗授之调来古渭。”

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四)第九章 鼙鼓声喧贯中国(五)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九)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六)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六)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十)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故(二十二)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下)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三)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三)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八)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三)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上)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说服(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七)第二十五章 晚来萧萧雨兼风(上)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八)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二)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一)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华心未阑(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六)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二)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六)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上)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七)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中)第一百零五章 微雨(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四)第十章 进退难知走金锣(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一)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一)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四)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一)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中)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下)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一)第一章 巩州(上)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二)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四)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六)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扑(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一)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九)第三十五章 愿随新心养新德(下)第一百零二章 微雨(九)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五)第一十七章 夜顾茅庐访遗贤(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下)第五章 平蛮克戎指掌上(三)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八)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谁为伸(五)第四十八章 斯人远去道且长(二)第四章 岂料虎啸返山陵(五)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中)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五)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下)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三)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七)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师(五)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二)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四)第二十章 廷对展玉华(中)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二十)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九)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