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十二)

河东的败阵,究竟是什么原因,种谔显然无心多说什么。只是要麾下众官回去各自用心做事。并要求加快筑城的速度,并保持缄默,不得泄露这个消息。

散场之后,韩冈转身就走,也不跟其他人私下里讨论。他对河东兵败的原因还是有兴趣的,但种谔看样子不想说,多半是有什么内情,韩冈还是决定不去探听究竟。不过,当韩冈回到疗养院,恍若无事地照常处理公事,转过头来,种建中却来找他。

种建中来找韩冈,是来要送回绥德的伤病员的名单。前日陕西转运判官李南公押守城军械来,今天午后就要回绥德去。在预定的计划中,他顺路也要把罗兀这里的伤病员都送回后方——即将开战的罗兀城,当然不是养病的好地方。

韩冈早已经把名单都列出来了,人也安排妥当,就等着送上马车。没费什么手尾,就把事情与种建中一起敲定了。种建中拿到名单,该回去跟种谔回报。但他却愣愣地在门口站了半天,最后转过身来,问韩冈:“玉昆,你当真不想知道河东军因何而败阵?”

韩冈不问,种建中却自己送上门来。他来这里,本就是有心理准备韩冈会追问河东惨败一事,谁料到韩冈根本就不提,老老实实地遵照种谔的将令,只专注自己的一份工作,其他根本都不打听。作为一名下属,韩冈的表现可以说是模范,但种建中很不适应,河东败阵的事,让他有话堵在心里,不说不痛快。

韩冈看了看年轻的种家十九哥,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从房间中的小火炉上拎了冒着热气的水壶下来,亲手给种建中和自己煎了两杯茶。把两杯茶在小几上对面放好,他这才坐下来慢悠悠地问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看见韩冈不紧不慢地摆出了畅谈的姿态,种建中紧锁的浓眉稍稍舒展开来一点,摇头笑了笑:“玉昆你还真是临到大事有静气,这养气的功夫着实让人佩服。”

他把手上的名单收进怀里,回过身来也跟着坐下。却也不喝茶,而是长吁短叹一阵,才说道:“因为韩相公给河东军的限期是五天!……所以在神堂道上中了埋伏。”

“十五天?!”种建中没说清,让韩冈给听岔了,当即皱眉道:“这还走神堂道做什么?绕道走南面永和关旧路不好?在西贼眼皮底下走路,这不是找死。有十五天的……”

“不是十五天,是五……是一二三四五的五天!”种建中无奈地打断韩冈的话,“韩相公下令要河东援军必须在五天内赶到,所以他们没有绕道永和关,而是走得北线的神堂道。不过在路上被西贼居中伏击,因此大败。就太原出来的那一队仗着有守太原的吕公弼撑腰,照走永和关,并没有中伏,不过现在也退回去了。”

听了种建中的更正,韩冈发了怔。原本气定神闲的姿态,荡然无存。有些发傻地张开手,把五根手指张开来:“就五天?!”

种建中叹了一口气,扭过头去,摸着粗瓷茶盏,不说话了。

韩冈却急起来了:“韩相公怎么这么糊涂?!发这道令文发出的时候,没人劝过他?!……赵公才【赵禼】难道眼睛花了不成?!就让这文书从自己手上过去?!”

韩冈责难的诘问一句接着一句,让种建中无比难堪。去信让韩绛催促河东出兵的,可是他的五叔种谔。虽然其中具体条文,种谔事先不知,但韩绛的所作所为,也是为了能尽快让罗兀城安稳下来。

可是,要河东的援军在五天内赶到罗兀……

这要多低的智商,或者说多疯狂的头脑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从河东往鄜延来,就算今次援军的集结地离着罗兀城稍远,其实也不过是一百多里地的距离。这点路程,如果走得是内地普通的官道,莫说五天,三天的时间也绰绰有余——也就是因为离得近,要不然,也不可能让河东出手修筑罗兀城的外围寨堡。

但那里几乎能算是敌境了!

神堂道所经过的地方,并不是大宋稳定的控制区,仅仅是近两年才因为宋夏两国的军势逆转,而被西夏放弃驻守的。但党项人的骑兵依然经常在其中飞驰而来,继而又飞驰而去。

西夏人驻守在左厢神勇军司的两万大军,能在河东和鄜延的夹缝中安然存在至今,其战力可想而知。今次河东出援,虽说北面的麟州府州那里,能牵制一部分神勇军司的兵力,但再怎么说,援军都是要在西夏人的眼皮底下行军的。

敌军随时可能出现,步步为营都嫌不够谨慎,韩绛竟然勒令他们要在五天内兼程赶到罗兀,在路上遭到了伏击还能怨西贼太狡猾吗?!

已经有不止一人说过,韩绛和种谔所制定的横山战略太过冒险。不论出兵罗兀,还是河东派援,都是走在钢丝绳上,一个不小心,就会摔下悬崖。第一次冒险,靠着种谔的能力,的确是成功了,但这不代表第二次也能成功。

韩冈也是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一次的战事,前面罗兀城成功得手,不过是出其不意罢了。而眼下河东败退,只是在夺取罗兀城后,兴奋的火焰上的第一瓢冷水。而后……当是陆续有来。

河东兵败,出去接应的高永能率军回返。而原定于由河东修筑的四座寨堡,自然也是不了了之。西夏的左厢神勇军司经此一战后,士气军心大振,而河东方面,大败之后,短时间内基本上不可能再次出兵。也因此,罗兀防线的右翼有了一个阔达百里的缺口,如果西夏人够大胆,甚至可以出兵抄小道直插绥德城下!

——这还不如河东军一开始就不出援军!只要把今次败阵的几万兵堆在边境,都可以让西夏军不敢深入,而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样的境地。

以河东军的情况,当支存在舰队都比出来丢人现眼有用。

韩冈拿起茶杯,毫无所觉地喝了口滚烫的茶水,立刻给烫得差点跳了起来。甩手把茶盏丢在地上,他也不管碎瓷片溅了满地:

“大帅什么时候回兵绥德?”韩冈单刀直入地问道。

种建中对韩冈的问题没有一点惊讶。眼下的局面,的确让种谔无法再继续留在罗兀城了。随着河东军的失败,罗兀防线的破局,使得即将到来的罗兀城守卫战,其关键点已经回转到绥德城处。

其实这也是明摆着的事,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大小道路众多,派出一军深入百里偷袭,都不是多难的一件事。这也是宋夏两国交战中很常见的一幕,宋军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被西夏人压着打,就是这个原因。而为了解决这个让人棘手的问题,宋人才开始不惜人力物力,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构筑起了一道连绵千里、纵深百里的筑垒地域,来堵住每一处可能供党项骑兵入侵腹地的道路——但神堂道所经过的地区,却是缺乏这样的防御体系。

如今在河东兵无法来援的时候,罗兀城要想保持无恙,后方的安全,尤其是绥德的安全,必须得到保证。

“至少要带五千人回去!”种建中也不向韩冈隐瞒机密军情,虽然是私下里种谔对他和种朴说的话,但在韩冈已经看透了的情况下,再行隐瞒,就未免太蠢了一点。

“鄜延精锐尽在罗兀,就算韩相公能从他处调兵过来,也是不堪战斗的居多。长安那边又有司马光在看笑话,韩相公要是从他手上调兵,反而会造成关中局势动荡。不过绥德城本就留了三千兵,再加上带回去的五千人,以家叔的手段,足以稳守。西贼想要偷袭,却要防着反过来被吃掉。”

种建中看看时候不早,他还要回去把名单回报给种谔。起身告辞,韩冈送他出门的时候,他却又在门口停步:“玉昆,过几天你还是和我们一起回绥德。”

“也好!我就跟你们一起回去,到时再去哪里,就视情况而定好了。”韩冈也不故作姿态,他始终不看好横山攻略的态度,让他就此离开罗兀城,丝毫不用担心被人小看。

而种建中见韩冈答得爽快,突然又展颜笑道,“玉昆还是放心好了。自来用兵,顺风顺水的事情,我们从来都没奢望过。敌强我弱的情况见得太多了,还不是一直打过来了?上阵时只要不怕死,总能挣出一条路来的。就算西贼大军皆至又如何,去年梁乙埋统领三十万军南侵,中军全力攻打大顺城,可曾打下来?只要尽早把罗兀城修起来,光靠这座城,就足以让西贼无功而返!”

韩冈微微颔首,种建中这番话其实是不错的。战场上,本就没有必胜必败之说,一点意外就能使得战局完全逆转。就算韩冈自己,也不能说罗兀城必然失守。

可是……眼下的风向已经变了啊!

战术上的胜利,真的能改变战略上的劣势吗?

韩冈拭目以待。

第五十八章 南北(十八)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八)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四十四章 南北(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八)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二十八章 临乱心难齐(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八)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三)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三)第二十七章 京师望远只千里(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三)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二十)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师(六)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五)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一)第四十一章 礼天祈民康(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二)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十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说服(中)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二)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上)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三)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四)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中)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十三)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七)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三)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七)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十一)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中)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鸦啄且嚎(中)第二十三章 虚实(三)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四十二章 潮至东崂触山回(下)第四十四章 文庙论文亦堂皇(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变故(八)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八)第一十五章 庙堂(六)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五)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八)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四)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连住多时(上)第二十二章 汉唐旧疆终克复(上)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议(九)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变迁(十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梳理(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十)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二)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岁期行旅(五)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八)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一)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箭(一)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一)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一)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二)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十七)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四)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四)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议(十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十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六)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五)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下)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三十章 众论何曾一(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暗潮(二)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四)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九)第三十五章 把盏相辞东行去(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