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四)

伽利略设计出来的逻辑链,简单的只有三个环节,但却牢固得如同钢铁打造的一般。

没有人能提出异议,即便是杨绘,一时间也组织不起反驳的词句——想要胡搅蛮缠,弄混了水,也得先把前前后后想得通透。

而赵顼没有给他时间,想了一阵,觉得真是这番推论当真挑不出错来,“果然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对韩冈笑道,“这格物之说,果然有些意思。”

天子出言,不但确认了韩冈的胜利,更将格物摆上了台面。

韩冈低头谢过天子的赞许。可虽然胜了,他倒也没有得意洋洋起来。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并不代表自己的高度。对于那等在无尽的迷雾中,只靠着自己的双手而开辟出一条光辉道路的伟人,韩冈只有抬起头,高山仰止的资格。

而韩冈这种平静,却让天子更提高了对他的评价——宠辱不惊,从来都是一个难得的优点。

不过话说回来,赢了就是赢了。眼下的胜利,为韩冈接下来的要做的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是鸠占鹊巢的第一步终于走了出来,将科学包装上儒学的外皮,终于有了点成果。

虽然孔子若是能看到格物致知竟被如此解释,肯定要大摇其头,叱骂不已。但二程开创的理学,张载开创的关学,也与孔子的原始儒学根本不是一回事。反正都是一偏,偏向科学一边,韩冈觉得对华夏的未来更有好处。

赵顼拍着栏杆,迎着大道对面金明池上吹来的风,慢慢地点头赞着:“张载说虚空即气,想不到他已经将气和风精研到这般地步。气动成风,物落受风,最后不受风而轻重落速皆同,这么些事,他竟然都通过格物给格出来了。”

韩冈摇头,虽然有些冒犯,但他必须更正赵顼的错误观点:“启禀陛下,并非如此。”

“……那是什么?”

“虚空之气,乃是元始之气,万物之本源,无形无质,万物由其凝成。而气动成风的气,却是万物之一。虽说看不见摸不着,但呼吸皆气也,风一吹,很容易就能感触得到。”

其实气学最大的麻烦就在这里。张载说的虚空即气,指的是万物本源。但这个气,却又与空气重复了。同样一个字,却分别有两种不同的定义,解释起来很是麻烦。

赵顼听着也觉得麻烦,半懂不懂的,只能点头而已。

“臣有一事,要请教韩冈。”杨绘这时忽然开口。

在一旁得空,杨绘终于想出了一点破绽。虽然他打不断那条牢如精钢的逻辑链条,却能指出前面实验中不对劲的地方。他可不愿自认失败,就算死到临头,也要挣扎一下。

赵顼看看杨绘,想了一想,点头示意韩冈上前。虽然杨绘今天丢了大脸,连带着翰林学士都没了光彩,但皇帝不会不给自己的侍臣面子。

韩冈便道:“还请学士指教。”

杨绘走上前来,盯着韩冈:“前面你曾说过,鸿毛所以落得慢,乃是迎面受风的缘故。想那堵门石下落时也受风,所以慢了下来。而秤砣有石块在前面挡着风,却会落得快了,就压着堵门石上。”

“学士的意思是说,迎面受风被阻的堵门石,比起不受风的秤砣落得要慢?”韩冈问道。

“正是!”好不容易捉到的破绽,杨绘乃是一口咬住。

“这风可真大!三十斤的石头都能吹飞起来。”韩冈笑了,杨绘已经是黔驴技穷,下面可就是要穷追猛打,“学士可是想岔了。须知迎风面越大,受的力就越大。”

他视线移转,对人群之后,手上拢着一把折扇的余中道,“状元郎,可否借一下扇子一用。”

余中先是一愣,然后立刻上前来,先对天子一礼,又将扇子递给韩冈,“当然可以。”

韩冈眼下大占上风,当然是结好的时候。

韩冈接过扇子,手便是一沉。余中的扇子,扇面是纯白重绢,正面一幅泼墨山水,山水神秀凝于方寸之间,一看就是名家所作。背后题了一首小词,龙飞凤舞,亦是佳作。扇坠是指节大小的羊脂玉,而扇骨则是乌檀木。余中竟然用上这样精美的折扇,韩冈需要再确定一下:“有些太贵重了。”

余中知道韩冈要用扇子来做个验证,很洒脱地道:“但用无妨。”

“多谢!”

余中退后,就见着韩冈将扇子平展开来,一松手,就轻飘飘地落下去。又将其捡起来竖着一放手,啪嗒一声落地。两次下落,扇子都是展开的,但姿态一变,下落速度登时就变了。

这个小实验一做,旁听的都明白了韩冈的意思。同样一柄折扇,都是张开的,但迎风面不同,下落的速度也不一样。

只听韩冈道:“堵门石比起秤砣要大得多,受得风阻也大得多。当真两物分开来后,只要能同时放下。敢问学士,这结果会怎样?”

杨绘瞠目结舌,按韩冈的说法,甚至可能秤砣比石块落得还快!

赵顼也吃惊起来,原本从直觉上,他觉得越重的东西下落越快,后来从韩冈这来知道应是一样快,这还勉强能接受。可现在好了,反而是轻的下落得更快!

韩冈这是明着欺负杨绘。他说的其实是刻意忽略石头和秤砣本身的质量差距,而将问题不知不觉地转移到单纯的迎风面积和阻力的问题上。

如果杨绘能想透其中的破绽,韩冈可以趁机将质量和力之间关系的定义举出来,加上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牛顿力学第二定律就可正式在公开场合亮相。可惜杨绘却没有,沉湎于诗词歌赋和经义文章,在科学方面的思考能力还是不够水准,很容易就被弄糊涂了。

韩冈也没有失望。一次灌输得太多,反而会出问题。简简单单的一个实验,加上一条完美的思辨论述,已经足以将杨绘等反对者打得溃不成军。事理皆在眼前,容不得他嘴硬。

至于之后的事,可以慢慢来。总有聪明人能想透,到时再反驳,便可以将格物物理上的争论一波波地炒热!

这才是正道,比起去横渠书院单纯扯着勉强糅合起来的理论,而被吕大临问得近乎张口结舌的情况,接受了教训的韩冈,终于找到正确的路子。

现在韩冈要趁热打铁,将风阻的存在和影响,用事实再次确认:“正如人骑马,骑的越快,迎面而来的风就越大。这时就要低头弯腰,缩小迎风面,以减小阻力。”

“林管勾,还请再找两个一样的秤砣来。”

林深河前面押错了宝,现在哪敢再违抗韩冈,不移时,便让人找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秤砣来。

韩冈没动手,只是让人拿出一块丝巾,将四个角用细绳扎在其中一个秤砣顶部的孔洞上,绑成了降落伞的形状。

在天子的目光中,韩冈将两个秤砣同时丢下去。其中一个扑通一声落水。另一个则是靠绸巾兜着风,慢悠悠地落下去了。

等着天子的视线从降落伞上转回来,韩冈道:“绑了绸巾的秤砣比起另一个秤砣还要重一点,但就是落得慢。同样的实验,千万人都可以做,就是学士亦可以私下里做,都能得到同样的结论:落物的速度与轻重无关,只与阻力大小有关。”

他说话间不忘带一下杨绘,提醒人们,翰林学士杨元素的赌账尚没有还。

“不知此有何用。”杨绘冷然问着,他本来打定主意不开口了,防着继续丢脸,但韩冈挑衅似的带上他一句。他却不能继续做哑巴了:“就算知道是落物速度与轻重无关,只与阻力多少有关。敢问此一条又有何用?”

在没有亚里士多德的两千年权威压制,这个实验的意义,当然不如伽利略如同惊雷一般劈开中世纪的迷雾那般振聋发聩。但只要引起天子的兴趣,就已经够了。一旦赵顼对此有了兴趣,而要把格物致知的理论塞进经义局的新编教材中,便容易了许多。

——毕竟韩冈还有三棱镜分光实验,帕斯卡的木桶实验,甚至用来表现大气压力的虹吸管等一系列实验没有出手呢。初中物理上,看似简单的一系列实验,却是多少大智慧者才智的结晶,韩冈若是拿出来,嘴硬如杨绘的会问一句有什么用,但更多人却会去思考其中的原理。

不过现在杨绘就在眼前,还是要应付他一下。

韩冈的回答并不是语言,而是动作。似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杨绘的眼光也是居高临下,如同大人看着赌气不肯服输的小孩子。叹了一口气:“既然学士如此说,那也就罢了,权当无此赌注好了。”

“你!”

杨绘一下气得脸皮发紫,眼睛都红了。韩冈若跟他争辩,总有破绽出来。但韩冈竟然不肯辩论!

韩冈才不会跟杨绘斗嘴。姿态越高,杨绘就越丢脸。文人之间的争辩,尤其是这等已经是一方赌上一口气的意气之争,就像是后世论坛上争吵,根本不可能说服对方。只要设法能逼着对方失态,那就是赢了。

杨绘耍了赖皮,这对韩冈更是好事,真的在天子面前斗起气来,还会被咬上一个尊卑不分的罪名。而现在,丢尽脸的只有杨绘一个。

赵顼对杨绘的态度也有些不满,好歹也是翰林学士,怎么能这般无赖?可也因为杨绘是翰林学士,朝廷重臣的脸面要给他留着。

“今日之事已了,朕先行回宫。今次的琼林宴,也别拖得太久!”说着便自顾自地下去了。

恭送过天子圣驾,韩冈看看杨绘,又看看曾布。天子既然让琼林宴不要拖得太久,当然也就得听着,应该算是告一段落了。天子提前结束琼林宴,可见是不想让杨绘继续受气。但他离开时并不拉着杨绘,更可知并没有太过照顾杨绘的想法。

看着脸色一阵发青,一副快要吐血模样的杨元素。韩冈知道,他今天的胜利乃是实实在在。想来张载,离着经义局已经不远了。

第九章 君臣(下)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五)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六)第三十九章 遥观方城青霞举(五)第五章 冥冥冬云幸开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议(二十一)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十四)第六章 征近伐远方寸间(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八)第六十二章 宴火(四)第二十七章 宿怨难解杀机隐(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四)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下)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十一)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二)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贤能举(中)第三十八章 天孙渐隐近黄昏(下)第六章 千军齐发如奔洪(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九十章 尘嚣(二十一)第四十章 败敌逐远山林深(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八)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时至(一)第一十章 弹铗鸣鞘破中宸(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权相(上)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变迁(十)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九)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二)第三十七章 长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三章 巩州(下)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下)第三十九章 苦心难成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四)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四)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一)第八十一章 尘嚣(十二)第四十章 帝乡尘云迷(六)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变迁(十二)第六十八章 宴火(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二)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十七)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一)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六)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无须虑(四)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下)第一十八章 诸士孰为佳(上)第一十四章 贡院明月皎(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临民思惠养(上)第九章 君臣(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一)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十六)第六章 日暮别乡关(下)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六)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三)第二十四章 缭垣斜压紫云低(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十一)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二)第八章 战鼓尤酣忽已终(上)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九)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八)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六)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五)第一十七章 观婿黄榜下(下)第四十四章 本无全缺又何惭(上)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二十)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七)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九)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八)第三十章 臣戍边关觅封侯(二)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十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八)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上)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