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闲来居乡里(四)

为了避开四更天就起来上路,在午时之前,赶到了三十里铺,离着陇西城,也就剩三十里地。

看着天上的炎炎烈日,不论是一马当先的冯从义,还是成轩、刘广汉等几名来自秦州几大商号的主事者,都决定在这里歇上两个时辰。

铺,是军中驿传歇脚的地方。因为不是正经的驿站,不能换马,所以只有步递的铺兵才会在此停留。

三十里铺仅仅是一个挡风遮雨的棚子,商人们进来后,连着护卫二十多人,将这件长条棚子挤得满满当当。看着挤得不像样,护卫们自觉地都蹲到树荫下,将棚子留给主人。

十几辆车,几十匹马停在铺外,冯从义正在太阳下吩咐着下人,好生照管马匹。

坐在荫凉处,看着冯从义在外面忙碌。刘记的少东家刘广汉用力地摇着折扇,额头上的汗水涔涔往下淌着,低声抱怨着:“上次那一位纳妾,我们眼巴巴地上门送礼,都没带见一面。现在一句话,又要屁颠颠地跑过去。照我说,还不如另起山头!”

坐在身边的富态中年成轩,是怡和号的大掌柜,他摇着头,知道刘广汉只是在图个嘴皮子痛快。不过看在两家的关系上,还是低声劝道:“少说两句吧。脱不开的,也不看看韩家在陇西的势力。”

怡和号和刘记两家都是秦州的大商号,身后的家族也是代代有人做官,互相之间还有着姻亲。关系走得近,说起话来也没有太多的顾忌。

“韩家在陇西扎根才三年吧……”

“一年也一样,广锐军那群叛贼,还有青唐部的蕃人,哪一家他说的话没有分量?”

“广锐军叛贼倒罢了,哪有蕃人用钱买不过来的?”

成轩摇着头,他知道刘广汉是在嘴硬,蕃人最是难打交道的,一句话说不好就翻脸了。广锐军要承韩冈的人情,难道蕃人就不要?!这几年吐蕃贵人生了病不都是往疗养院里送,那是救命的恩德。若是哪家商行得罪了韩冈,他的一句话,就能让那一家的商队在蕃区寸步难行。

“别忘了,棉花采摘时耗用人手最多,没人支持根本拿地里的棉花没办法,更别说,大部分棉田都在韩家手上。而且就算有办法将棉花收上来,要是库房里失火出事又怎么办?你以为他不敢下黑手吗?”

得了提醒,刘广汉想起韩冈的那个让人畏惧的匪号,却仍是不服气,“难道就顺丰行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所以要去看一看。”成轩坐直了身子,望着西面,“看看韩官人的心胸如何,太贪心的人可都走不远。自己吃着肉,也得明白骨头要留给身边的人。若是连口汤都不分,哪个会跟着他?日后也不会有前途的。”

“仅仅是啃骨头喝汤吗?”

“若能细水长流,少赚一点也无所谓,银山哪如银水?”成轩笑道:“先慢慢来,时间长得很,谁也不知道几年后会有什么事。”

冯从义这时安顿好外面,走进来了。瞥了一眼坐在一角低声交谈的成轩和刘广汉,再看看其他几家商行的主事者。这一次棉纺上的谈判,几家都各自有着心思。只是最关键的种植和采摘,大部分都控制在自家手里,甚至是纺纱也是一样,实在不行甚至可以直接换个合作对象。要不是自家的三表哥想要早一步将棉布推广出去,就根本没有这些商行的机会。

歇了两个时辰,一群人东拉西扯地聊着天。看着日影西移,阳光也不再那般炽烈,准备上路继续行程。却听着东面的一片蹄声过来,几家商行的护卫们立刻紧张起来,纷纷拿起了朴刀和杆棒。

只是当一队吐蕃骑手来到近前,却都放心了下来。马身上拴着的一只只兔子、狐狸和山鸡,还有一头豹子被绑在一匹无人骑乘的空马上。还有两名鹰隼站在骑手肩膊上左右顾盼。就知道,这是一队打猎归来的队伍。

既然不干自家事,便都放松了下来。可这一队骑手越过三十里铺时,却停了马。只见领头的骑手拨马回头,操着口音浓重的官话:“这不是顺丰行的冯东主吗?!”

说话的人二十多岁,身高肩宽,有几分英武之气。冯从义一见,便连忙上前,用着吐蕃话跟他交谈起来——当初韩冈将与蕃部的交涉工作丢给冯从义之后,他只用了两个月就学的字正腔圆,一点都不带磕巴。

说了一阵,冯从义回身让伴当从车上捧了两匹上品的绸缎来,而那名骑手则将那头豹子作了回礼,学着汉人的礼仪拱了拱手,然后重新上路,一阵风地跑远。

冯从义让人将豹子抬上车,回来对好奇的众人道:“那位是阿里骨,湟州董毡的儿子,如今正在蕃学中。”

“是便宜儿子吧?”刘广汉笑道,又望望渐低的尘烟,眯起眼,“这一人,必要时可是能派得上大用的。”

便宜儿子也是儿子,董毡亲生的二子皆年幼,如果有外力扶持。阿里骨也可以坐上吐蕃赞普的位置。该怎么做,就要视情况而定。不过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得意洋洋地说出来,可不是什么聪明的举动。

在晚间的时候,赶在城门落锁之前,冯从义一行人终于进了陇西城。冯从义并不是直接到韩府,而是将他们带到自己家中安顿了下来。

一番梳洗之后,让管家好好招待客人,冯从义先一步去韩家拜见姨父姨妈,当然更重要的是要见韩冈。

韩家现在一团喜气。韩冈的大女儿已经能开口说话了,正含含糊糊地叫着爹娘。

韩冈抱着女儿,哄着她不停叫自己,笑容中一点也不见在官场让人畏惧的锋锐。白居易六个月能识之无。不过那是少有的特例。十个月的时候,能开口说话,已经很不错了。

“这一去东京,可真够长的。金娘都会说话了。”

冯从义从怀里掏出了两个佛像吊坠。来自于和田的羊脂白玉,被京城的名匠雕凿得精致无比。小指指节大小的吊坠,连下面的莲花座上的莲瓣都一片片地清晰可辨。

周南生的女儿长得玉雪可爱,眼睛乌溜溜地看着冯从义掏出来的小玉佛像。而素心生的韩家长子却是老老实实的,不哭不闹,在一边睡觉。

等到冯从义跟父母行礼问安之后,韩冈引着表弟到了书房。

坐下来寒暄了两句,韩冈便直接问道:“设立棉布行会的想法,他们是否都支持?”

贩牛的有牛行,贩马的有马行,卖肉的有肉行,甚至收粪的都有粪行,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会,只要做着生意,都要归属于一家行会。每一家行会,基本上都控制着一个州,甚至周围几个州的商贸往来,而各行各业中最大的行会,全都是在东京城中。

这些行会不仅仅是掌控着东京街面上的店铺,许多时候都控制着整条产业链。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都是融为一体。比如布行,从蚕茧收购,缫丝、纺织、印染,等各个作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之间的关系是盘根错节。

虽然东京城中把持商业流通的行首们被市易务强力打压,靠着行政手段夺取了流通渠道的控制权,但行会的势力依然广大。来自于陇西的棉布,只能在东京城的布匹铺中少量销售,想要扩大销售范围,不但难以得到布行行首们的支持,还会因为占据旧有的上品绸缎的市场空间,而受到布行的压制,这一点其实已经得到证实。

东京是天下中心,流行的风潮都从东京向全国扩散。如果不能得到东京的市场,就没办法辐射向全国。东京布行靠着这个优势,要将手插进棉花的种植和纺织上来。这是韩冈所不能答应的。要打破这条产业链对布匹市场的控制,只有独立出来,自成一套体系。

只是冯从义从东京回来,几番考量之后,有了另一个想法:“其实吉贝布,是黎人对棉布的称呼,只有来自琼崖的棉布,才能称为吉贝布。以小弟的想法,不如将棉布说成是吐蕃人的特产,设立专营蕃货的行会,与旧有的布行不冲突。”

“和气生财吗?”韩冈笑道,看破了冯从义的心思。

他原来准备甩开布行,自行其是设立棉布行会,与旧有的布行打擂台的用意很是明显。冯从义要将换成了蕃货行会,其实就是要缓和这个矛盾。可尽管披在外面的皮可以换,本质上的利益之争却不会改变。

“但有用吗?”韩冈问道。

“至少不会显得太针锋相对,如果这样对付我们,他们那边算是理亏。”冯从义对此考虑了很多:“而且还可以将其他蕃货一起包括进来,一起挂着蕃人的牌子,也会省去许多麻烦。”

世人都知道蕃人难以打交道,就算看上了其中的利润,会起意抢夺的也不会太多,的确能省去一些麻烦。

“那好,就按你说的办。”韩冈点头。冯从义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听从,这是他所乐意见到的。只要自己提出要求,就能给出回答,这才是合格的部下。

见到自己的意见终于得到了韩冈的首肯,冯从义很是高兴。停了停,又问道:“……三哥,要不要拨冗见一下他们?”

“不见!”韩冈一口否决。不会见他们这些商人。结交溷类,对自己的名声有损无益。通过冯从义作为中间人,才是正确的做法。讨论行会之事,让冯从义去处理就够了,讨价还价的事,自己没必要掺和进去。

“让他们去看棉田,已经安排人招待他们了。”

第一十四章 飞度关山望云箔(八)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十六)第二百四十章 新议(六)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二)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启昌运(下)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一)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四)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七)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九)第一十九章 此际风生翻离坎(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销祸知何补(十)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第三十五章 重峦千障望余雪(六)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八)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五)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五)第四十四章 闻说纷纷意迟疑(下)第二十九章 百虑救灾伤(十)第一十九章 萧萧马鸣乱真伪(八)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七)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长风(十三)第四十三章 南北(三)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议(十三)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变故(十)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八)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一)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八)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七)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六)第三十六章 骎骎载骤探寒温(七)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十二)第四十一章 辞章一封乱都堂(二)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六)第八章 太平调声传烽烟(二)第三十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一)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十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暗潮(三)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郁苍(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八)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三)第二十七章 虚实(七)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十四)第七章 惊闻东邻风声厉(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六)第四十七章 百战功成朝天阙(下)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箭(四)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二)第二十三章 铁骑连声压金鼓(九)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二十二)第八十二章 尘嚣(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五)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下)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六)第二十九章 顿尘回首望天阙(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变故(十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澜(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八)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七)第一十六章 夜凉如水无人酌(中)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二十七章 虚实(七)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剑履(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云(上)第一十一章 飞雷喧野传声教(二)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东行(上)第一十八章 向来问道渺多岐(一)第一十四章 庙堂(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四)第四十一章 诽诽谏垣鸣禁闱(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东行(上)第一十七章 观婿黄榜下(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二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二)第三十七章 相叹投残笔(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权相(下)第三章 墙成垣隳猿得意(中)第四十七章 气接瑶台骖帝御(下)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十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四)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变故(八)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四)第四十四章 一言镇关月燎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