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一)

韩冈自随着童贯两名内侍走进宫中之后,就感觉到了周围有着一股说不出怪异的气氛。一路上成了围观的对象,就是他献上牛痘后,第一次进宫,也没有说像今天这般受到众人瞩目。

童贯在前面侧身引路,仗着跟韩冈有交情,笑道:“龙图运筹帷幄,远隔万里毙虏酋,宫里面可是没人不吃惊。”

“那日后有人因飞船而亡,岂不都是我的罪过了?”

“两件事不一样啊……而且几十条人命换一个大辽皇帝,怎么都值得的,这可是禁军百万兵马都做不到的事。”童贯奉承着韩冈。但看到韩冈没有任何得色和笑意的眼睛,他就笑不出来了。干咳了两声,老老实实地回头在前面引路。

在通名声中,韩冈踏进崇政殿。

殿中的几位宰执投过来的眼神,倒是没有什么变化,这让韩冈松了一口气。但赵顼则是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

待韩冈拜后起身,已经耐不住性子的赵顼长声而笑:“韩卿,可听说了辽主因何而亡?通于天,绝于地,可都是韩卿的功劳!”

尚书中“绝地天通”一词,竟然是做了这等解释,耶律洪基可算是贻笑后世。王珪立刻就凑趣地笑了起来,但韩冈没笑。

“此事臣岂敢居功。”韩冈躬身,“汉质帝夭亡,事在梁冀,不在做肉饼的御厨。”

韩冈的比喻有趣,赵顼呵呵笑了两声,“韩卿说得也是,虽说少不了韩卿的一份,终究还是耶律乙辛的功劳。但也是辽宣宗失察之故。一家父子都亡命于此贼手中,现在连孙子都成了耶律乙辛的掌中傀儡……用人之误,一至于斯!”

“辽宣宗?”

韩冈疑惑的声音并不大,可同样处在兴奋中的王珪耳朵似乎比日常灵敏了十倍,立刻在旁解释:“就是追赠辽主的庙号。”

随着耶律洪基死因一起传来的是耶律阿果登基的消息,改名延禧。大行皇帝庙号宣宗,谥仁圣大孝文皇帝。

“以故辽主治国的功罪,自是当不起一个‘宣’字,但既然耶律乙辛既然受了所谓的遗诏,当然得给故辽主一个上佳的庙号。”

“坠自百仞高空,还来得及下遗诏?”

听到韩冈这么问,赵顼哼了一声:“据称辽宣宗弥留之际,留下遗诏,命魏王、太师、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辅政,处分军国重事。故而耶律延禧,晋封耶律乙辛为郑王,太师兼太傅,尚书令,赐铁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

这已经不仅仅是权臣这么简单了,耶律乙辛现在挟天子以令诸侯。过些日子,恐怕就是加九锡也说不定。

当然,辽宣宗不是病死,而是比坠马而亡更为无稽的坠天而亡,接下来辽国就肯定少不了内乱——是百分之百,而不是之前的八九成。

“说不定辽国内乱,两边打到最后,还会有一方求到朕的头上!”赵顼嘴角翘起,想起了儿皇帝石敬瑭。

“陛下!”枢密使吕公著站了出来,“澶渊之盟誓书犹在,宋辽乃兄弟之国,至今未改。今日陛下殿上之言,可能传到宫外?!”

吕公著很会扫人兴致,赵顼顿时就收敛了笑容:“吕卿说得是。等辽国告哀使抵京,便选使去吊祭。”

不过他的情绪很快就又高涨起来,“辽国内乱可期,必无暇西故。这一下,攻打西夏也就彻底安心,能够直捣兴灵。”

这下轮到韩冈来扫人兴致了,“陛下,兵法有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七百里瀚海难渡,粮秣难以供给,并不是辽国或是西夏内乱可以改变。”

“韩卿难道不知梁乙埋已经囚禁了秉常,梁氏复又垂帘听政?”

王珪附和着:“西夏权相囚其君上,国中亦当内乱。其即为大宋藩属,自不能坐视。当举师直入兴灵,以讨权奸!”

韩冈事前没想过梁氏下手会如此果决,毕竟给秉常找了辽国公主的还是梁氏兄妹。不仅仅是韩冈,就是同样深悉西事的郭逵也是一样没有想到——倒是有几篇请战的奏章中提到了,可与其说几篇奏章的作者是对西事的准确判断,还不如说是他们中了奖。

将做皇帝的儿子囚禁,自己出来掌权的过去只有一个武则天。东京城中的君臣,谁能想到梁氏敢这么做?再怎么说秉常都是梁氏唯一的儿子。

这半年来,除了景询之外,并没有听说其他属于梁氏一方的重臣被杀,韩冈一直认为西夏国的局势不至于有大变动。至于禹臧花麻说兴庆府中内乱的信,基本上半年一封,早就没人信了。

要说耶律洪基驾崩,辽国即将陷入内乱,这件事宋人能看出来,党项人当然也能看出来。让嫁过来的辽国公主也从飞船上掉下来,也不足为奇。但对梁氏直接囚禁秉常,韩冈还是很难理解。不怕国中也发生内乱,乃至各大部族人心离散。难道还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只是不论西夏的情况变得怎么样,韩冈都坚持他的观点,“陛下,粮草是变不出来的,万一西夏坚壁清野,毁弃沿途存粮,引诱官军深入至灵州城下。届时只要一支偏师骚扰粮道,官军的攻势便难以为继。总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全然放在西夏内乱上?”

赵顼很意外韩冈的坚持,皱着眉头,心中很是不快。韩冈是朝中屈指可数的擅长军事的文臣,领军经验也不缺,他的支持对讨伐西夏的灭国之战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他的反对,则就会被反对开战一派拿出来当作证据。

吕公著就是个好例子,他的观点与韩冈相同:“秉常一年送马、驼三万与辽国,国中民怨已深。梁氏政变,许是有恃无恐,不能认定其国中必有内乱。”

元绛反驳道:“没有了辽国为依仗,西夏国中人心定难安稳,如何会无内乱?”

吕公著回道:“敌国人心岂可恃?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官军攻入西夏境内,双方未必不会同仇敌忾!”

元绛冷笑道:“西贼贪于财货,朝廷以爵禄诱之,如何同仇敌忾?”

两边的争论,让赵顼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时,薛向站了出来。

“陛下。古语有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态度一直暧昧不明的新任枢密副使也终于开口,“如此良机不把握,日后还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吗?七百里瀚海的粮道的确不易输送,但维持到打下灵州,还是能够做到的……”

王珪随即接过话头:“灵州一下,试问兴庆府又如何保全?”

韩冈眼神瞥了薛向一下,不知他是不是跟王珪做了利益交换,今天终于表明了态度。薛向在粮秣转运之事上也是权威,他的支持,不啻是对韩冈说辞的反击。

一番争论,到最后也没有得出结果,只能各自散去。但从赵顼的态度上看,韩冈知道自己失败是必然的。

韩冈并不是很在意最后的结果。他被挡在两府之外,就是因为年轻,行事激进,不适合居于两府。现在他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稳重,而不是算无遗策。

但话说回来,不宜冒险进攻兴灵,也是他对战略局势的判断,并不因为自己的需要而改变。

……

吕惠卿回到家中的时候,吕升卿已经先回来了。

吕升卿今日回京,要留在家中过了年后再去继续他的工作。他今天下午在开封府述职时,也听说了辽主的死因。

听了兄长说了一遍今天崇政殿中的议论,吕升卿惊讶道,“想不到韩冈现在竟然还在反对直取兴灵。该不会是因为无法领兵,所以反对吧?”

“韩冈现在哪里还会想要功劳,往外推都来不及。”对弟弟的猜测,吕惠卿冷哼了一声,“若不是他的年纪,早就在两府中坐着了,何至于会去群牧司?”

“那他为什么还反对?眼下的局势千载难逢,一旦辽夏两国局势稳定下来,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韩冈前面都已经说了不能直攻兴灵,他怎么方便改弦更张?这不就显得他思虑不周吗?”吕惠卿眉头皱了一下:“而且,应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韩冈当真觉得直攻兴灵太过冒险了。”

“韩冈发明的飞船,使得辽主送了性命,还让辽国陷入内乱。总觉得巧合过了头。”吕升卿很是疑惑,今天午后听说了此事后,开封府衙中里面就没人办公了,全是在议论此事,“会不会真的是他的谋算?”

“韩冈要是真有这个本事,之前就会赞成攻打兴灵了。粮秣之事,不比谋算辽主更简单?”吕惠卿和韩冈抬头不见低头见,熟悉得很,韩冈的才智谋略皆是上上之选,这一点的确不假,可要说他能做到谋算惊鬼神的地步,吕惠卿哪里会相信。但他又沉吟起来,“……不过免不了天子会这么想,所以韩冈坚持不能直攻兴灵,当有这份心思在。前后如一,才能显得心中坦荡,以便化解天子暗地里的猜疑。”

自家兄长的判断,吕升卿从来不会怀疑,点头道:“想来应该就是这样。”又是一笑,“只是世人多愚,现如今,韩冈的名声恐怕又要更上一层了。”

第一十五章 一笔定黜陟(上)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四)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八)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上)第二十二章 明道华觜崖(三)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顷(下)第一十七章 庙堂(八)第一十四章 辘辘尘道犯胡兵(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九)第三章 时移机转关百虑(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后顾(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二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变制隳藩篱(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梳理(十五)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长风(一)第八十四章 尘嚣(十五)第一十二章 大厦将颓急遣行(中)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上)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十四)第七十五章 尘嚣(六)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七)第三章 收兵止戈留余恨(上)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二)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五)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八)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九)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载迷(八)第三十章 狂潮渐起何可施(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变故(二十三)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觉春风酣(下)第三十八章 岂与群蚁争毫芒(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火箭(二)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三十四)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七十七)第二章 天危欲倾何敬恭(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五)第二十四章 兵戈虽收战未宁(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三十章 回首云途路不遥(三)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三)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四)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十五)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上)第七章 苍原军锋薄战垒(五)第一十八章 秉烛待旦已忘眠(上)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错落天日近(十一)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四)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变故(十八)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五)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二十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十三)第二十六章 西山齐云古今长(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四五)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三)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绝迟(一)第二十一章 克敌破虏展神臂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六)第三十三章 女儿心思可知否(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议(十)第三十九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三十)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云霄思逐寇(十九)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二)第一十三章 赳赳铁骑寒贼胆(中)第三十五章 历历新事皆旧史(一)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中)第一章 一入宦海难得闲(四)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十)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六)第一十一章 五月鸣蜩闻羌曲(七)第三十二章 荣辱凭心无拘执(下)第四十三章 庙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三十一章 虚实(十一)第七章 君臣(上)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九)第三十七章 青山声碎觑后影(二)第四十章 何掌纶言奉帝尊(上)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四)第三十章 随阳雁飞各西东(五)第三十七章 朱台相望京关道(五)第二百九十四章 并行(上)第四十三章 竹纸知何物(上)第二十六章 鸿信飞报犹觉迟(三)第三章 岂得圣手扶炎宋(上)第二十二章 瞒天过海暗遣兵(一)第二十一章 欲寻佳木归圣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