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明年一起下场考乡试?

这一边厅堂里那张秀才试探着询问起那袁蝶儿的亲事来,而另一边张进、方志远和朱元旦出了厅堂,来到小院里,那方志远就是露出了些许担忧之色来。

小院里,他转头看了看那厅堂,就忍不住皱眉忧虑道:“师兄,你说袁老先生和袁老夫人会不会同意啊?”

说真的,张进心里也没什么把握,毕竟方志远即使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可自身条件还是差了点啊,主要是家境上穷困了点,这要说动袁老秀才和袁老夫人,那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毕竟谁愿意自家的宝贝孙女儿嫁给穷人家,跟着吃苦受累啊?谁也不愿意啊,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张进还是笑着安慰道:“志远,别担心!我爹在袁老先生和袁老夫人面前还是有些面子的,或许是能成的!”

“可要是不成呢?要是两位老人家不同意呢?师兄我又该怎么办?”方志远有些钻牛角尖地问道。

张进不由一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要是不成,要是两位老人家坚决不同意,那他们自然也是没办法的,总不能像土匪一般抢亲,又或者无耻的让方志远和袁蝶儿直接生米煮成熟饭吧?这可不行!再说张秀才和方志远也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张进心里想了想,忽的就是目光坚定地看着方志远,伸手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地喂心灵鸡汤道:“志远!要是两位老人家不同意,那你要么直接放弃,就算是你和袁家小姐有缘无分吧,要么你再努力一番,也准备明年跟着我和我爹一起下场考乡试吧,或许明年乡试你就中举了呢?到时候你再上门来提亲,袁老先生和袁老夫人他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你说是不是,志远?”

张进这话也就是给方志远一个念想了,就像去年说的等他通过了童子试,成了秀才,就说动张秀才来上门说亲是一样的,这念想就又被张进推到明年的乡试去了。

但其实,这乡试哪是那么容易考的呢?不说别的,其中的艰难肯定是要比童子试难的难的多了,毕竟参加童子试的考生还大多都是少年人,阅历不足,学问笔力都稚嫩的很,这是肯定的,最后通过童子试的人数也有六十之多,虽然淘汰了四分之三的大多数,但童子试还是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够顺利通过的。

可是乡试呢,那参加乡试的可就不都是稚嫩的少年郎了,甚至可以说少年郎是很少参加乡试的,大多数都是苦读了一二十年,甚至是三四十年的积年老秀才了,比如像张秀才这样的,肯定不少,那么相对于这些准备充分又阅历丰富,做文章笔力老辣的积年老秀才而言,张进和方志远他们这样稚嫩的小秀才又能有什么优势可言呢?

再说,乡试最后能通过的,能榜上有名的又能有多少人啊?多时二三十个,少时也不过一二十个了,这只需想想,就知道这乡试其中的竞争激烈和残酷了。

不过,方志远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还真把这话听了进去了,把这碗心灵鸡汤喝进了肚里。

当然,他当然是想着现在袁老秀才他们就能同意他和袁蝶儿的事情了,但要是他们不同意呢,或许他也只能如张进说的一般,明年也下场考乡试搏一搏了,等中了举再来登门提亲,想来那时袁老秀才他们自是会同意的。

这样想罢,方志远倒是神情和目光又是坚定起来了,看这样子就知道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了,也是,少年人嘛!少时谁不是热血沸腾,目标坚定不移,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也只有后来经过现实生活毒打了,这才慢慢被磨平了棱角,变的圆滑世故,再不曾有少年时的冲动热血了!

张进看着神情坚定的方志远,心里也是一阵感慨,感慨自己虽然披着一层少年郎的皮,但到底不复少年时了,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心理年龄经历摆在这里嘛!

而这时,那一直不曾说话的朱元旦忽然滴溜溜的转了转眼珠,就是笑道:“师兄,你明年真的准备要下场考乡试?那不是还要跟着先生去金陵城了?那我明年也下场吧,跟着你们一起去金陵城!”

张进瞥了他一眼,摇头失笑道:“你也下场?胖子!不是我瞧不起你,你说你这考童子试都只是勉强通过,名次吊在末尾,这乡试你有可能通过吗?想什么呢?”

被张进嘲讽,朱元旦也不恼,一张胖脸笑嘻嘻道:“师兄,我自是知道自己的学问的,乡试是没法通过的,可明年我跟着去金陵城,乡试只是顺便考考而已,我是冲着能不能跟着梁伯父学着做生意去的,还有那卫书家,听说他祖父早年也是走南闯北的做生意,我也去取取经,学些东西,毕竟以后我也是要做生意谋生,自立门户的!”

原来这胖子是这样的打算啊!他这打算打的还真够可以的了,居然把算盘都打到了梁仁和卫老爷子头上去了,想跟着他们学着做生意。

不过,仔细想想,他这打算还真不错,挺靠谱的,那梁仁也是秀才,后来科举无望,才转而学着做生意,朱元旦跟着他学习,肯定是能够学到一些东西的。

而卫老爷子呢,那更是不必说了,年轻时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一个人,硬是走南闯北地拼出了一番家业出来,这份阅历就是值得人跟着学习了。

所以,朱元旦瞄准了这两人,要跟着他们学习了,那还真可能少走不少弯路了,甚至直接就是走上了做生意发大财的康庄大道了,毕竟做生意嘛,也是要有人带着走一段的,才能慢慢学会了,并且走的更远了!

不过,虽然心里赞同朱元旦的想法吧,但张进还是忍不住问道:“胖子,你的想法是很好,我想梁伯父和卫老爷子也都是不错的人,会指点你一下,但你怎么不直接跟着你爹朱员外学着做生意呢?你家在石门县也是大财主了,也做着各种生意了,跟着你爹学习不是更方便吗?何必舍近求远呢?”

朱元旦却摇头笑道:“师兄,我本来是想着回来就跟着我爹学着做生意的,可是想想又觉得我是要分家搬出来另过的人,等分家搬出来之后,再随意地去朱家大院,跟着我爹学着做生意,我家夫人还不知道会怎么想我呢,还以为我就是分家搬出来了,还想着朱家的店铺财产呢,到时候又是一场风波,不知道她又会如何对付我呢,我何必惹这个麻烦?还不如舍近求远,明年和先生师兄一起去金陵城,跟着梁伯父和卫老爷子学着做生意了!”

闻言,张进不由无语,这又是涉及到朱家的事情了,张进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拍了拍朱元旦的肩膀,以示安慰了。

不过,要是如此说来,他们明年三个可能又要一起去金陵城,下场考乡试了?这样倒也好,这一路上也都有个伴,不然要是只有张进一个人跟着张秀才去,那多无聊啊,想想就知道张进肯定是会时不时就被要求严厉的张秀才训斥管教的,如此有方志远和朱元旦一起去金陵城,倒也是分担了张秀才的火力了。

第七十四章 关掉学馆?第三十八章 驯服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回顾和总结第十五章 张娴给的惊吓第十六章 田家少年郎第一百七十二章 撞了个正着第五十章 县衙一日游第一百五十七章 开考前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禀告第一百四十章 张进的亲事第二十一章 渊源关系第五十二章 交际第十四章 男大当婚第八十六章 一年之约第四十九章 八卦吃瓜第两百五十二章 宽松大方第一百九十八章 留了个好印象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自在第三百二十六章 迫不及待第三十二章 水到渠成第九章 要去走亲戚第一百一十章 考官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七章 倾诉交心第二十九章 刻薄泼辣的袁老夫人第两百八十一章 亲近之意第两百六十三章 取笑第三百三十章 攀炎附势第五章 夫妻夜话和偷听的放牛娃第四百一十三章 蒙混过关第两百六十章 告知和提醒第一章 五岁孩童第三十八章 我想要个温暖的家第七十章 新的提议第四百五十三章 权倾朝野第二十八章 登门拜访第一百八十一章 亲家初会第五百五十章 齐先生还书第一百八十八章 轻轻一吻第七章 我又不是外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金陵书院第两百九十八章 豆蔻胭脂第六十一章 为难第四百零九章 同船渡第四百六十九章 从点名开始第一百零三章 撩动少女心思第三百一十六章 忧国忧民第五百零二章 夜里的灯火第六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八面玲珑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待优待第一百七十三章 换位思考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番苦心(上)第一百零四章 宽宏第三百七十二章 了无痕迹第两百七十四章 都是好少年郎!第三百六十三章 棋艺不精第三百五十章 违背了本意?第一百三十五章 单独询问第两百五十九章 听墙角第一百九十五章 表现不佳第四章 小冲突第一百零八章 拜托第两百二十章 起早排队第四百四十一章 不舍第二章 科考冲刺第三百一十五章 夸赞第二十章 都是债!第九十九章 借宿广福寺第一百五十三章 搪塞第二十三章 秋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离开和安顿第两百八十五章 分开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后的议论第五百四十五章 规矩约束第二十六章 不同的处置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言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局者迷第二十六章 人情世故第两百六十章 告知和提醒第一百七十九章 初提第两百八十四章 张郎?蟑螂?第一百零九章 少年如梦第六十七章 先生,我好像没有家了第八章 问询和回答第一百一十九章 也是不听劝的第一百二十六章 蹲在家里苦读书第三百四十三章 好心规劝第两百五十一章 执迷不悟第五百二十九章 来齐第一百二十四章 四分之三的淘汰率第三百零一章 自杀自灭第二十一章 佩服和不甘心第六十七章 蹭席第五百三十一章 分组第五百二十一章 驸马爷齐先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陌生人才是最好相处的第二十三章 商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口是心非第五十三章 筵席第十五章 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