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看法和评价

县衙衙门。

下午三四点左右,赵知县、吴学谕以及孙师爷回到了县衙衙门,又聚在书房里,三人在席上都喝了不少的酒,有些醉了,此时正在喝浓茶解酒。

那赵知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长出了一口气,微醉的脑子清醒了过来,忽然就是笑问吴学谕道:“如何?这今天这些秀才们,可都是我们石门县最好的读书种子了,吴大人觉得都如何?可能有几个出息的?”

吴学谕听问,忙是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沉吟了半晌,这才笑着答道:“与大人说句实话,要说出息的嘛,我也不知道有几个能有出息了!毕竟这科举之事也是难说,才华运道都要有,也说不清最后谁能有出息了!”

“哈哈哈!”赵知县手指点了点吴学谕,摇头失笑道,“你倒是回答的狡猾,但说的也没错,科举中才华运道都很重要,空有才华却没那个运道的才子我也是见过的,还不少,那真是可惜了!”

“是,大人说的是!”吴学谕附和了一句,就又是皱眉思索了一瞬,转而笑道,“大人问我这些读书种子将来谁能有出息,我是没办法回答了,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但要是大人问我最欣赏谁,却是能够回答大人了!”

“哦?”赵知县饶有兴趣地追问道,“那么,在这些学生中,吴大人又最欣赏谁呢?是那张进还是董元礼,又或者是刘文才呢?”

可不想,吴学谕都是摇头否认了,他笑道:“不是他们!我最欣赏的却是那方志远了,不是张进、董元礼或者刘文才了!”

这个答案让赵知县感到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又不觉得意外了,因为在之前张进、方志远、董元礼他们在县衙里进修时,这吴学谕就特别喜欢方志远写的文章了,刚才筵席上吴学谕也是和方志远相谈甚欢了,如此一来,吴学谕欣赏方志远也就不那么让人意外了,这都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赵知县沉吟了一瞬,就又是笑道:“方志远确实也不错,我知道吴学谕你比较喜欢他写的文章,花团锦簇的,文章里引经用典也是随手拈来,可见这方志远读书还是刻苦用功的,天赋也是极好的,也难怪吴学谕你欣赏他了!”

吴学谕则是笑道:“大人我欣赏他,可不只是因为喜欢他写的文章,更是因为这方志远出身于农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他身上有着一股韧劲,这才是我最看中的!”

“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吧,其实下官我也是出身于农家的农家子,所以对于方志远就有一种说不清的亲近感了,在这些秀才中,我自也是最欣赏他了!”

“原来如此!哈哈哈!”赵知县明了地点了点头,想了想他还是道,“吴学谕如此坦诚,我也不说假话,相对于方志远来说,我却是更欣赏张进了!张进这学生文才方面就不说了,我们都看得到的,很不错!不比方志远差了!不然也没法府试院试都夺得头名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这张进除了文才好以外,他为人品行,待人举止上也大方有礼,而且还极会钻营,人情世故上可比其他同龄人强的多了,这一点刚刚筵席上就可看出来了!别说方志远、董元礼等同龄人比不得他了,就是刘文才几个比他年长的秀才,可能也没他那么从容应对,能说会道的,哈哈哈!这一点却是我最欣赏的了!”

这赵知县却是没说错了,在钻营上,还有人情世故上,张进到底是个成熟的人,上辈子也是在体制内工作的,经验比较丰富,自然是比方志远、董元礼这些刚出来交际的同龄人强了,也比刘文才、秦原这些秀才们更老道一些了,这是上辈子带来的优势之一,如今张进长大了出来交际就显现出来了。

但是,好像吴学谕却不喜欢这点了,就见他皱了皱眉头,迟疑着道:“这,大人,这年纪半大不小的,这张进就有如此能钻营算计的心思,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吧?”

赵知县却摇头失笑道:“吴大人,会钻营也不是什么坏事!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这在官场上混的,不钻营算计,哪里能得上官的青睐呢?钻营不可怕,怕就怕没地方钻营了!就像我们这样的,我们倒是想钻营上进了,可上面没人看顾,又哪里有上进的机会了?在任上做出再多的成绩来,上面也当看不见的!”

“所以说,吴大人,这次却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了,听说那王知府是欣赏能做事的官员,我们要是能够抓住这机会,在王知府底下做出一番成绩来,要是能入了他的眼,不说立刻提拔吧,但想来对我们的前程也是极有好处的!如果能够靠上王知府,那就更好了,靠上了王知府,就是靠上了东宫太子,可以说也是正儿八经的太子一系了,等以后太子登基,我们自也是能够跟着沾点光的!”

然后,他们又是说起了这如何才能够入王知府的眼了,又如何能够靠上王知府,成为太子一系了,也是汲汲营营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正如赵知县所说的,在官场上混的,除了只想着混日子过的,只要心里想要上进的,谁不是汲汲营营呢?这也是官场上的常态了!

而与此同时,不仅赵知县和吴学谕评价了一番对张进、方志远等人的看法,另一边那告辞离去的刘文才、秦原和王宣等秀才也是说了说自己的看法了。

那秦原就摇头失笑道:“我却是感到惭愧了,没想到那张进接人待物,人情世故上比我可强多了,还有那钻营的心思,呵呵!这半大不小的小子就能有这份心思,真是厉害!今日真是长见识了!”

闻言,那耿直的王宣就是冷笑道:“这极会钻营算计,算什么好品行吗?我就不喜那张进,有这样钻营的心思,就可见这张进读圣贤书也只是口头上读读而已,完全忘了圣贤教的道理了!我不喜他!”

秦原哑然,闭嘴不言了,他可不是王宣这样耿直的人,有什么说什么的,口里没个把门的,况且他还是比较欣赏张进的那份人情世故了,却又不愿意与王宣争辩了,还不如闭嘴不说话的好,争辩也无用!

那刘文才则是笑道:“王兄话语还是如此尖锐锋利!不喜就是不喜!呵呵!但要我看来,这事情也没什么要紧的,固然张进多了几分钻营的心思,但也没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他也是为了能够求学,还有以后的乡试科举铺路而已,如此这样钻营的心思,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王兄你说呢?”

王宣却依旧是冷笑道:“可这半大不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心思,委实让人害怕!我尤为不喜,却是不愿与这样的人相交了!”

刘文才闻言,也不由无语了,只能摇了摇头,失笑一声,不再多说什么了。

而张进、方志远他们却是不知道赵知县、吴学谕还有刘文才、王宣等人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了,此时他们也是离开了沈家酒楼,一起往张家小院来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 改观?第三百五十四章 吹捧和恭维第五百三十五章 现实的张进第二章 又路过农家第一百零九章 揣摩心思第四百八十章 像老太师第十九章 归途第五百二十章 两个圈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终于是结束了!第一百零六章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第一百五十八章 出发第七章 点评和不喜第四百二十三章 清晨第三百六十二章 画眉第一百二十三章 查房宿管第三百四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十三章 张进是伪劣版的天才儿童第九十五章 半夜发烧第一百七十三章 换位思考第十章 点醒和明悟第十四章 生活日常第一百二十八章 搅和不到一起第两百三十五章 冷淡第一百七十二章 好友见面第九十四章 不让好人吃亏第三章 小姐姐的婚事第两百九十九章 再次帮着遮掩第一百四十七章 赠银第两百零七章 吃惊第两百四十八章 警醒第五百二十章 两个圈子第两百三十九章 顺利地报上名了第十七章 父母不慈,子孙不孝第一百零九章 少年如梦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导第六十章 难得放松第一百七十八章 小姑娘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爱惜名声第两百七十二章 初次上门第十三章 出神思索梦游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改观?第三十四章 由人及己,感同身受第三百二十一章 欣赏第一百三十九章 谈话第一百九十二章 院试如期而至第两百零二章 卫家小姐第七十二章 会钻营第十九章 做客第十五章 资助第两百二十七章 报名开始第二十三章 秋日第八十四章 责任第三百零二章 招生考试临近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错能改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顾小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一团乱麻第一百七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三十九章 改观第四百八十三章 制约第十八章 雷霆震怒第四百九十一章 议论第十八章 盘问第五十章 县衙一日游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路而行第十章 回到张家第四百九十九章 牵挂第一百零六章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第三百四十二章 官商勾结第二十四章 再看看第两百五十六章 接触详谈第一百五十八章 起早第一百一十二章 聚会第九十一章 做客农家第两百三十四章 真读书,假读书第五百五十一章 齐先生的考核第两百九十一章 为它发疯为它死第两百五十三章 先后第一百零三章 撩动少女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禀报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跟踪尾随第两百五十一章 执迷不悟第五章 夫妻夜话和偷听的放牛娃第四百三十二章 自我介绍第三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百九十八章 留了个好印象第十章 欲速则不达第四百三十九章 闲谈第一百一十八章 睡着第两百零二章 低落第十九章 又收一学生第两百零五章 招个夫婿当家做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诗词终是小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齐先生的考核第二十五章 你们欺负人!第三章 回门第五百三十五章 现实的张进第两百五十八章 逛青楼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自在第三十章 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第四百六十九章 从点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