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的长子张震拜管宁为师是张辽的主意。其实按照“易子而教”的原则。张辽应该让张震拜舅舅曹操为师。不过在曹清提起此事时,张辽却以曹操公务繁忙,又不会像他一样偷懒,没有时间教授弟子,倒不如在长子年龄合适时直接送到曹操身边,以身教代替言传,至于能领悟多少便看张震自己的能力了。
张辽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曹操的认可,但曹操作为张震的母舅,自然也要对自己嫡亲的外甥将来的学业做出一番规划。于是在权衡了诸如荀彧、程昱、郭嘉、杨彪、孔融、陈琳等一批人之后,最终还是确定以张辽的老朋友,被青州、辽东及幽州百姓交口称颂的贤人,当代大儒管宁为张震正式的老师。
拜师的程序不复杂,按照老规矩,家长送上束脩,学生向老师行礼,老师收下束脩,接受了弟子的行礼,这师徒关系就正式成立了。也不用签订合同,更无须公证处公证,这种关系将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永远的维持下去。
“幼安兄,都说易子而教是古人的传统。你何时将儿子送到我这里来?”
拜师礼成之后,张辽便于管宁开始叙旧聊天,张震作为弟子则侍立在一旁服侍二人。
“免了!”管宁直接开口拒绝,他早已经习惯了张辽说话的风格,知道此时决不能含糊其辞,否则天知道张辽会折腾出什么结果,“犬子已经拜于根矩门下,就不劳文远你操心了。”
“你看看你,这就不对了嘛!”张辽见到管宁心中很是高兴,这完全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唯一能完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人除了郭嘉之外就只有管宁一人而已。所以他免不了又要满口“胡言乱语”一番,以示其高兴的心情。
“子曾今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令郎虽拜于根矩兄门下,但亦可在辽这里求学嘛!当初老师康成公不也是如此?”张辽笑眯眯的说道。
对张辽的搞怪管宁早就习以为常,也没精神与他纠缠。倒是张辽后面几句话让管宁颇为意动,博采众家之长,却是有利个人的修业和将来的成就。不要说是郑玄了,就是孔子不也一样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求学,最终博采众家所长而终成一代宗师。所以从古至今的各大学者无不如是,独尊了儒术后的学者们更是对孔子的这段经历大加赞赏并极力效仿。
“文远此言倒是没什么问题,曹丞相命宁主持太学,这意味着宁将来便将定居雒阳。故而宁也已经将家眷一同搬迁至雒阳居住,只不过此时他们去了青州老家收拾些东西。况且宁也对太学有些想法,将来一旦开课,或许还会请文远以及其他名士入学讲课。到时文远却莫要推辞才是!”管宁说道。
“只要是张辽力所能及,绝无推辞之理!”张辽肯定的回答。
坚持向太学的国子监派遣军中将士入学就是张辽一力坚持,除了借此影响学子而保住文士的血勇之性之外,还有借军中将士在太学建立起人脉关系。与文士圈子做好交融,同时还能够吸引部分文士从军,并有可能让军方势力渗透到文官集团中。所以即便是管宁不要求,张辽也会千方百计的到太学中去宣讲自己的那些学术观点。反正以他的脾气和幕后实力,除了一小部分读书读得脑袋僵化的书呆子之外,也不会有那个不开眼的个人和家族为此去找张辽的麻烦。
接下去两人之间谈论的可就不再是什么闲话了。管宁此次被曹操任命为太学祭酒,全面主持太学三部的日常教学以及教职工管理。这个职位若是放在后世,便等于全国唯一的一所大学的校长以及中央党校和全国后备干部培训学校的校长。虽然级别并不算高,比两千石而已,可是想一想将来全国大部分官员均出自太学,这位校长便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桃李满天下,他的威望以及将来的关系网却是无人能够相比的。若不是管宁的声望如今北方还无人能比,而且曹操也足够强势,同时管宁虽然与张辽交好却也并不完全赞同曹操的某些政治理念,这才使得那些士族世家没有全力阻碍曹操对管宁的任命。所以管宁一到雒阳,便需要张辽为其提供雒阳的真实情况,以免将来在不知情的时候惹出麻烦。
两人的谈话同时也没有对张震做出回避,作为张辽的长子,也是未来张家的当家之人,张震涉足政治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此时让他好好听听也对他有好处。张辽作为父亲。管宁作为老师,他们同时默契的做出了这个决定。
与管宁几乎一同进入雒阳的那群骑兵其实是夏侯渊率领的卫队,五大将军的幕府在征东、征北、镇军相继完善后,征西、征南两座将军府也要尽快将人员充实进去并立刻运转起来。夏侯渊与曹仁分别接到了曹操命他们回京组建幕府的命令,只不过曹仁因为宛城前线的荆州军有所异常而暂时脱不开身,只能让曹纯、曹操帮着先行组织起来,而夏侯渊在凉州不敢发难的情况下,亲自回到了雒阳。
“我就知道,回来晚了准没好事!”在曹家与夏侯家亲族的四人宴会上,夏侯渊大大咧咧的说道。
“妙才,你又有何不满?”夏侯惇问道。
“哼!回来晚了,最好的人才都让你们三人挑走了,合着我与子孝就是一捡破烂的。”夏侯渊略带不满的说道。
“胡说八道!”曹操声音不大,但却语气严厉的斥道。
“这些人都是各大家族的优秀子弟,以及各地招揽而来的才学之士,你岂能比之以破烂?”曹操可不愿让夏侯渊这种无心之语传出去,同时也对夏侯渊有口无心的大嘴巴深为无奈,只能提前先打打预防针。
“妙才不过是无心之言,主公无须苛责。若是妙才觉得有必要,我与元让、子和手下亦可由你挑走几人嘛。”张辽出来打圆场。
“别,别,别。”夏侯渊听张辽这么一说连连摆手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又不是真有意见。何况你文远幕府中那几位我要么不能挑,要么不敢挑,你这不是难为我吗?”
张辽一听顿觉好奇,笑着问道:“怎么?不能挑,不敢挑?难道还有你夏侯妙才不敢的?”
“笑话!”夏侯渊冲着张辽一瞪眼睛道:“那徐元直能得到程仲德、郭奉孝、荀公达、贾文和四人的认可,自然是大才。可惜他肩负着培训两家子弟的重任,我岂敢以一己之私而误了良家子弟的将来?而那荀衍、司马懿、杨修。都是世家子弟,背后家族势力极强,我又没有文远你的本事,没必要在自己身边安排几个大爷!”夏侯渊撇着嘴说道。
“哈哈哈!”曹操等人都笑了,但他们全都知道,这不过是夏侯渊的谦辞,就算是司马懿这几人的家族背景雄厚,可是遇到一个生性悍勇的武将,他们又能够掀起什么大浪?若说荀衍、杨修还要注意一点影响,司马懿若是真敢惹事,夏侯渊绝对敢杀人。
但是有一点夏侯渊没有说错,这些人都是心眼极多的聪明人,让夏侯渊去消耗精力跟他们玩心眼那绝对是为难夏侯渊了。曹操新任命的这五大将军中也只有张辽能不落下风的对付这些精明之人。看看张辽的职位安排就知道了,司马懿明面上是府中统领一切的总管,但是军方有徐庶,中军护卫有张新,文案有杨修,官员考核有荀衍,外交有蒋干。只要张辽愿意,随时可以架空他。而杨修和荀衍都是聪明人,还有孔融和荀彧的关系,他们更加明白张辽睚眦必报的性子,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的。
“对了。妙才。我这里最近闲着没事又琢磨出一套作战方式,你这次来的正好,咱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元让、子和,你们看呢?”张辽在众人的笑声停止后说道。
“哦?”曹操等人纷纷对张辽所说的东西表示出兴趣。
在座的都是曹操一系的高级核心层,更是从酸枣便与张辽相识,对于张辽那种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更是见识的多了,而张辽将后世的很多战术打法结合了汉代的军工现实进行了重新整合后制定的战术打法更是让曹军将领有耳目一新之感。而且这些新的战术还大都很有效,不但能够让曹军获得胜利,还能减少曹军的伤亡。如今一听到张辽又琢磨出来新的战术,一个个耳朵立刻竖起,眼睛也瞪得老大个的。一动不动的盯着张辽。
张辽见他们这般模样,不由得有点忍俊不止。在座的除了曹操、曹纯,其他几位哪里有高级将领的样子,分明就是一个饥渴之人见到了饮食时的表情。
还是曹操反应快,他虽然也对自己这几位重将的表现无可奈何,单也只能无奈的先让他们恢复正常。
“元让、妙才,文远就在雒阳,近期操也没有派文远出行的计划,你们完全可以到文远家中与其切磋嘛!”曹操没好气的说道。
“对!对对对!”夏侯惇回过神来说道:“既是如此,明日某便登门拜访文远,顺便也看看咱们的小妹和某家那几个外甥、外甥女。”
“嗯!同去,同去。某家亦是好久未见小妹一家了。”夏侯渊附和道。
“去就去吧!反正家里够大,也不在乎多你们两双筷子。”张辽说道。
张辽口中的新战术其实根本就不是他独创的,那根本就是根据后世二战时期德军的闪电战做出的修改版。其实以快速骑兵长距离奔袭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乏其战例,但骑兵于步兵要默契的配合,以骑兵攻击为先到,步兵巩固为后的战术却在汉代之前的战史上并不多见。所以张辽若要说这是独创倒也不能算错。
而这套战术中最关键的还不是骑兵的奔袭突击,反而是在骑兵与步兵的有效配合上。要知道,这个时代并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如何能让高速机动的骑兵与速度缓慢的步兵完美的配合作战,做到打下一处便巩固一处的完美战果,那就是相当考验张辽以及夏侯惇、夏侯渊等这个时代的将领们的智慧了。
第二天,夏侯惇、夏侯渊、曹纯都直接跑到了张辽的府中,同时徐晃、乐进、张颌、高览以及曹昂、曹丕、曹彰也纷纷赶来。新的战术对于一个身处战争环境下的利益集团而言,永远都是充满着吸引力的。
“时间!我的战术中首先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时间。”张辽一上来就完全摒弃了战争一打就是数月甚至经年累月都结束不了的现实情况。虽然这与流行趋势完全相反,可是却符合张辽一贯的战术思想。曹军的战斗很少有连续作战超过半年的,永远都是在选定目标并制定好战术以及应变计划,同时也做好了一切的后勤准备后,大战才会开始。而战争结束通常都在三个月左右,基本上不会拖长时间。
这并不是曹军不善于拖延时间,而是因为张辽的存在,曹军如今更加讲求效率以及作战成本。毫无节制的将一只大军屯扎在野外与低聚对峙,这无疑是会增加曹军的额外支出。所以即便是宛城地区的对峙,曹军也永远是在军营和城池中驻屯。
正因为如此,张辽一上来就强调时间便无人感到奇怪。不要忘记,攻取汉中张辽只用了半个月。虽然那其中也有政治解决的因素,可是没有张辽对时间、空间的把握使得张鲁无法获得援兵。张鲁哪里会投降的这般干脆?
“为了达到作战目的,在强调时间的前提下,这个战术的重要因素就是奇袭、集中和速度。奇袭毋庸解释,说的就是发动攻击的突然性,这其中也包括了战前足以乱真的欺骗,对开战时机以及战斗突破口的选择。而集中则是将所有拥有快速机动能力的骑兵统一的集合起来,已形成局部的骑兵优势。这一点在对韩遂时尤其重要……”
曹军在进行军改后就已经将大批的骑兵进行了独立编制,如今完成军改的军事集团中已经没有了五百人以上规模的骑兵与步兵进行混编了,步兵中的骑兵除了将领的卫队就是斥候。这一点上也让在场的将领充分感觉到了张辽的这个战术与军改似乎是息息相关的。
“……获得兵力优势的骑兵在合适的战术指挥下能够后发挥出多大的作用我就不再多言,在场的几乎都是沙场宿将,对此应该很清楚。我要说的就是在集中优势兵力,并发动了突然袭击之后,我们的骑兵就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速度优势,在敌军尚未反应过来之前,最大程度的获取战绩,最少也要取得约半数的战果。孙子曰:进而不可御者,速也。这就是孙武子在其兵法中对快速攻击的说法。正所谓:激水之急,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这就是速度所造成的冲击力和破坏力的绝佳比喻。”
张辽这一套完全是二战中德军装甲集团战术的翻版,只不过在不涉及到具体兵器应用的前提下,任何理论都是有其共同性的。张辽的这一番话让在场的将领们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张辽提到的高速、机动的战术原则,更能够激起这群好战分子们潜藏在心底深处的那股冲动和属于战场男儿的那股狠戾。
“一张纸,若要让它的长度和宽度变小,在不能够裁剪的前提下,用折叠的方式便可以达到效果。而在这套战术中,骑兵的高速机动就是尽可能的以缩短时间的办法在缩小空间的距离,换而言之,就是要达到折叠空间,尽快结束战争的目的。”张辽这时候拿出一张纸比划着。
以时间换取空间,这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上都是一个重要的原则。进攻有德军的闪电战,防守也有中国的抗日战争。就算是在汉代,也有霍去病对匈奴的战例可以套用。张辽的讲述并不难以理解。
“此战术并不负责,唯有一处需要重视,那便是步兵的配合。突破敌阵,歼灭敌军都可以由骑兵完成,而然占领城池却唯有步兵最为合适。我们此时要解决的就是步兵如何在骑兵告诉的突击之后与骑兵配合作战。”张辽说到最后终于点题。
在场的可是占据了曹军半数以上的大将,纷纷开动起自己的脑筋,为步兵与骑兵的配合作战出谋划策。
但是在他们尚未有结论之前却听到曹彰开口说道:“北方大地骑兵为尊,可是南方山川耸立,河道纵横,骑兵虽不至于无用,却因地势限制了兵力而作用大减。倒是山地步兵和水军所属步兵的作用更大。就是不知是否也能适用这套战术?”
众将扭头向曹彰看去,随即相互交换着眼神。不过他们的眼神中明显是一种兴奋和欣慰,曹彰的想法表明他也已经能够独立队战术进行思考和判断,这距离曹彰成熟也就不远了。
“这套战术的威力毋庸置疑,然而步兵与骑兵在速度上的巨大差异却很难弥补啊!”夏侯惇叹道。
“不然!”徐晃开口说道:“将军善用车,无论是平原行军还是山地行军,都可以用车来运送军械补给。那么是否可以将已经过时的战车重新拿出来呢?”
“可行!”张辽眼神一凝,徐晃这番话让他想到了骑马步兵和乘车步兵,这全权等同于后世德军中的装甲步兵,如此伴随骑兵一同战斗,速度上绝不会吃亏。但是其中也有难处,张辽说道:“不过这需要大量的驮马,却会对我军的军费造成极大的压力。而且用马车运载步兵伴随骑兵作战,这种战例从未有过,还需要咱们详细研究一番。”
“那干脆到城外的军营中先试试看,如何?”夏侯渊有些迫不及待。
“好!那就同去!”
一群人从张辽府中蜂拥而出,向城外奔去。
大郎求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