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书名

信陵君磨蹭到粥熟了才出门。大概是被小奴教育过,盖聂只喝了那碗属于自己的粥(其实是小奴的),信陵君再要给他,他坚决不接受。信陵君早上只喝了半碗粥,饿得厉害,也就顾不得自己“怕伤食”,把那碗粥喝了。心里想着,盖聂如果按定量吃饭,在长成年前,只怕永远只能得到半碗粥。要如何才能让他尽量吃饱呢?

仲岳先生回得晚了。他端着碗过来找信陵君,道:“臣往中军,与大夫议。大夫乃命各营书名,俱呈将军。臣乃与诸先生议,营遣一人则用人三十,不堪其用;若少人用,则不堪其劳。帛与笔,亦差相也。”

信陵君道:“帛三十幅,笔三十支,墨三十丸,均非一时可办。”

仲岳先生道:“是故书牍非难也,所难者其在书名乎!喆公子计言,士卒十万,名二三十万书,一月而成,日得万书。用人十,日一营,三十日而周矣。”

信陵君道:“营非五百卒,书千余字?”

仲岳先生道:“武卒比此。民军虽亦三十营,营皆乡里,或千,或二三千,或五六千,皆非定也。喆公子所计者,盖其大率,非实数也。”

信陵君道:“如此三十日恐难定矣!”

仲岳先生道:“时限紧急,笔帛难备。惟愿宽限数日。”

信陵君道:“大夫所虑者,在遣军之难也。十万之众,一夜而散,设有奸猾作恶,难禁也。故必整军而前,至乡则散,方保无事。”

仲岳先生道:“民归乡里,报书后至,不亦可乎?”

信陵君道:“未可!大夫之意,民入乡里,功报先至,乡人欢呼,士则有荣焉。”

仲岳先生就着碗猛啜一口,道:“大夫所谋远大,臣所不及也!苟利国家,自当尽力。”

信陵君道:“一赖先生之力!”

仲岳先生道:“士尚易为,笔则难求。墨……”

信陵君道:“府中或有余墨。其未得者,就于营中取炭烬,或鼎灰为之亦得。”

仲岳先生道:“君之言是也。可令各营各备炭烬、鼎灰,以备书记。布帛……”

信陵君道:“若以旧衣为之……阵亡者……”

仲岳先生道:“阵亡者皆已入土,衣亦随其葬入。”

信陵君道:“前所言旧衣腐臭者,何以得之?”

仲岳先生哑然失笑道:“或得之裆下,或出自中衣。”

信陵君亦笑道:“是亦难也。一月不得中衣……”

仲岳先生道:“若军得胜而归,上下振奋,或得中衣、小衣,犹或有之。今天寒地冻,朝不保夕,而以书名,夺其内裆,实难能也。”

信陵君道:“市帛为之,奈何?”

仲岳先生道:“帛匹常300钱,以赐士卒,可也。以书报,或以为侈也。”

信陵君道:“以绔当帛,可乎?”

仲岳先生想了想,道:“或可行之!”

信陵君道:“就请先生策以行之。”

仲岳先生道:“复当遣人入梁与郑也,取笔墨等项,及市帛也。其数……待与诸公子计之。”

信陵君道:“先生辛劳,皆孤之罪也!”

仲岳先生三两口把剩下的粥喝完,相辞匆匆而去。

随着那日的寒风,天气骤凉。诸营感风寒者渐增。仲岳先生自然没有那么多姜枣汤,更没有葛根汤煎给他们喝,只能让他们少出阵,多喝热水。

晋鄙大夫断然否决了仲岳先生关于“市帛书战报”的建议,直接下令各营,“各书营卒名籍年貌以报,为较功劳故”。这一命令让死气沉沉的军营有了一些活力,大家纷纷猜测可能要有大的作战行动了!这令有些人兴奋,有些人紧张,有些人沮丧。各乡里长老则请来营中能书者,缮写本乡本里所有士卒的名册。这名册其实早已备就,只不过存放在各长老手中。——至于准不准确,只有天知道,反正没有谁核对,只要大差不差,就能过去。因为是“为较功劳故”,还有一些长老贿赂书者,故意把自己未到营的家人名籍添上,以期冒领功劳。

信陵君的正式奏报于五天后得到回复:“可!”随着批复一起来的是用车拉着的一大筐木牍,它们都被切割成标准形制,代表了魏王的无上权威。

魏齐私笺说明,笔墨等项,府库皆无,自己从私宅找到一丸墨和三支笔,“知不足用,且效犬马”。家老找到医官,备好药材;又从家中搜罗出三丸黑墨、两丸朱墨、五只砚、两块磨石和三支笔。药材各以小筐盛放,笔墨砚石也放在一个小筐里,一齐放在车上,出大梁往华阳而来。

信陵君头一天就得到报告,立即让梁尉公子次日派兵在半道迎接;自己则进驻白氏车行,和仲岳先生、曹先生一起部署保密和警卫工作。四位魏公子和芒申也同时进驻白氏车行,以协助工作。

在护卫武卒的引导下,运输物资的车乘先进了白氏车行,卸下简牍和笔墨,再转到伤营,卸下药材。华阳城里自然热闹了一番,各头面人物都聚齐了,招待大梁来的使者,并准备了一顿肉食。使者安歇一夜,第二天早餐后驾车回大梁。

郑地须贾大夫派来的车在大梁使者启程后不久也到了。车乘在城中卸下两匹粗布后,即转向伤营卸药材;粗布被迅速搬运到白氏车行。

白氏车行戒备森严。外围,三个武卒营各派一队轮流守护;内部,十几名书法较佳的门客充当写手,保卫他们的则是二百名武功精湛的门客。写手集中在一处较大的院子里,每人一间厢房,信陵君也住在这里,开了一间耳房。仲岳先生要把小奴二人派来,信陵君拒绝了,但他没有把剑佩在身上,而是交给盖聂保管。

各营自书的花名册就堆在院子的正房,所用的布帛果然污秽不堪,怪味扑鼻。有的是用正规的笔墨书写,有的干脆就是用未燃尽的木炭直接在布上划。字迹有清晰的,有不清晰的,所用的也并非都是魏国通用的标准字体,各种字体,各种书法,纷纭呈现。认清这些字,并转成魏国官方文字,就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一共只有六支笔,这意味着最多只能有六人同时工作。大家商量,门客分成两批,上下午轮换抄写;认字多的门客负责诵读名单。找车行借了六张几案,摆放在厢房的屋檐下,工作班子就算开工了。

公认在这群人中书法最优的索先生和闵先生被推出来,用朱墨书写简牍的标准格式部分,他们不需要去闻那些酸爽的气味;其他人则用黑墨,将花名册上的姓名缮写到统一的粗布上。写完一幅,切割一幅。

说来令人不可相信,车行房间的防风御寒功能比华阳尉府设计得要好,虽然也刮了几天风,天气也一天天寒冷,但对几位先生在车行里的生活影响不大。保卫工作由信陵君的门客和武卒们承担,后勤工作就由车行的主庸们承担,特别是庶子吕不韦,简直就是处理各种后勤事务的高手,好像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他。他似乎从来没有提出问题,只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好转,信陵君感冒虽然没有再吃药,也一天天好起来。他整天泡在这群写手中间,欣赏他们的书法;闲时与曹先生等门客,还有白艮等车行的人随意闲谈。白艮是见识很广的贾人,白氏也是商界有名的世家,与白艮的交谈让信陵君获益匪浅。正值战乱,车行没有什么生意,只能靠吃老本过活。信陵君征用他们的车行,被白氏一家看作是一个扩大业务的良好机会。白艮利用和信陵君交谈的机会,把信陵君给摸得透透的。

信陵君与吕不韦的关系更是非同寻常:两人在吕氏车行可是滴过心头血的兄弟。他把吕氏车行的事务安顿好后,就回到白氏车行。信陵君在车行中接触最多就吕不韦。吕不韦小信陵君几岁,两人算是同龄人,各有怀抱,都是一时的人精,自有说不完的话。这也方便了吕不韦,时不时一句,“旦日籴粟”“旦日市柴”“旦日贾肉”甚至“旦日沽酒”,信陵君无一不允。钱自然是从柜上领,但账都算在信陵君头上。自然连带着信陵君及一班门客,伙食改善了不少,不像在华阳城内,一切定量供应。信陵君有时想,如果把盖聂叫来,也许能让他吃几天饱饭,这武勇,长得还要快吧。

军营的事务一概交给仲岳先生处理。张辄病也好了很多,但任不了劳累,还不能处理具体事务,只能在仲岳先生身边帮帮忙。每天仲岳先生都来白氏车行一趟,汇报每天工作进展。

秦人并没有展开军事行动。郭先生的四至图已经画完了,目前集中力量监视启封秦军动态,甚至派出门客住在启封附近。但想进入启封居住的设想没有成功,因为秦人的警戒实在太严。据郭先生综合分析,秦人可能也遇到了麻烦,至少疾病正在军营中流行,已经没有力量组织大规模军事行动。

第337章 祭礼之问第37章 点兵第33章 出城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二章 战警第106章 破家为国第222章 善后第368章 五伦之首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42章 失机第154章 博学的家老第242章 扑空第11章 离城第235章 贵公子第104章 夜访第334章 访友第244章 慰功第320章 封赏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01章 信义所在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1章 郑安平第139章 华阳商事第170章 远迎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61章 席议第271章 明劝赏罚第325章 管邑之众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59章 拜将第206章 洗尘第9章 有刺客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30章 陷城第236章 后军议事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84章 侯嬴第118章 刺杀现场第207章 多方叙事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307章 北邙点穴第247章 魏使第219章 夜袭第56章 计谋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63章 商贾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58章 蓝田玉第238章 议兵第366章 宁治第34章 又见尸身第74章 将相和第347章 为人所陷第160章 青楼老丈第57章 梁尉公子第71章 吹台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294章 阴谋第271章 明劝赏罚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174章 华阳四行第40章 励士第204章 赚华阳尉第205章 武卒归营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142章 刺探第85章 军市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178章 惊讯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9章 邂逅第156章 过桥第9章 有刺客第299章 城外遇袭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64章 布衣第156章 过桥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63章 商贾第85章 军市第246章 使命难达第264章 击公子以动魏王第170章 远迎第51章 弃民第138章 席次第320章 封赏第52章 私议第353章 圃田之众第171章 信用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221章 除警第94章 再入小城第229章 初战第70章 蔡泽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174章 华阳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