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失机

芒卯离开后不久,信陵君接到大营传来紧急商议的命令。信陵君将小城的军务交给武卒校率暂管,自己带着门客们赶往废城。

到会的只有三军军将,他们同时也是各军武卒左偏的偏俾。除他们外,其他偏俾都未与会。三军主将均报告说,他们派出的哨探并未发现秦军,而瞭望哨则发现南边有警号狼烟。

晋鄙总结道:“目下,秦军已神鬼不觉地离我军而去,进至长城南端。那里邻近韩郑,诸将以为后将如何?”

前军主将道:“我等被秦人摆了一道!我等全力准备与秦军会战,他却向南去了,置我等于无用武之地。”

中军主将道:“我等本非为秦军而来。秦军离我而去,我等正好继续挥师北上,攻城略地,不必在此死等。”

后军主将道:“依尔之见,当往何处攻略?”

中军主将道:“自然依原议,北过黄河攻略河内南阳。”

后军主将道:“各军只备十日糇粮,目下已过四日,进至南阳尚需四日,仅余两日能下城么?”

中军主将道:“依尔之见却当如何?”

后军主将道:“俾未有定见,只是提醒我军粮秣只余六日。无论如何,都要在六日内定夺!”

前军主将道:“还有一计是拔营都起,直拊秦军后背。兼程而行,二日可达。至则飨士卒,一鼓而击之。”

中军主将道:“敌先处战地,我兼程而行,则敌逸而我劳;至则攻之,以疲兵对强秦,不待计而成败之数已定矣!”

晋鄙将头转向信陵君:“公子之见如何?”

信陵君道:“我军目下取防御阵势,要南下则需转为攻击阵势。故若决意南进,则不可过速,当早定筹算,三军各依次序,缓缓而进,如此三四日接敌,方有成算。”

晋鄙道:“公子高明!臣即一面以军使急报大王,一面巡哨秦军,并筹划阵势。一旦王命下达,即行出兵!目下自当严整军阵,深沟高垒,远斥侯,以备不测。公子以为如何?”

信陵君只得道:“大夫老成之谋,我不及也!”

晋鄙随道:“诸军今日原地筑营,只半食,明日听令而动!”

诸将俱行礼而退。信陵君被晋鄙留在大营,道:“臣之奏报,尚请公子过目斟酌!”信陵君看过奏报,道声“善”。晋鄙封好,交给军使,加急回报大梁。

信陵君道:“大营之事,全凭大夫,我自回小城布阵。”

晋鄙道:“目今小城已无大事,公子可安卧营中,何必身犯险地!”

信陵君道:“我来之时,营中之事却未安排。明日有事,仓猝难齐。况我少不更事,尚容细细办去。”

晋鄙道:“如此,愿公子珍惜千金之躯,勿立危墙之下!”

信陵君道:“多承看顾!哦,张辄先生何在,烦请来一见!”

晋鄙道:“张先生能者多劳,目下正在各营忙于军务,不在营中。公子若要见,可稍等片刻,臣差人请来!”

信陵君道:“张先生既军务繁忙,不必劳动。吾并无大事,就此辞过!”

信陵君出营后,驱车再回小城,仲岳为车右。信陵君大致介绍了大帐中讨论的情况,以及晋鄙的决定。仲岳道:“晋大夫自是以大王为要,至于战机倒在其次。”

信陵君道:“王命恐要明后日方到,白白费去两天。”

仲岳道:“君上且论王命为何?”

信陵君道:“这却难论。敢闻先生之见!”

仲岳道:“王命总不出于芒将军之意。谋主岂是虚名。”

信陵君道:“芒将军意欲就地坚守,与大梁遥相呼应。”

仲岳道:“此处距大梁百里,缓急如何呼应?如欲与大梁呼应,我军当退至囿中,——但必为大王所不取。”

信陵君道:“为何?”

仲岳道:“十万饥民困于大梁城边,大王食不甘矣!”

信陵君道:“芒将军也道,十万民军入长城,恐变起肘腋,其祸尤甚秦军。”

“如此,十万大军空置于无用武之地,粮尽自散。”仲岳叹息道。

信陵君道:“依先生之见,但当如何?”

仲岳道:“此次秦军行为与往常不同,行踪诡秘,与穰候与武安君勇猛杀伐大异其趣,其主将当另有其人。”

信陵君道:“难道秦军又得一员虎将?穰候与武安君已令天下色变,再来一个,天下何安!”

仲岳道:“穰候与武安君但只杀伐,尚不足惧。如有人使之以大略,则天下危矣!”

信陵君道:“如此,吾当如何?”

仲岳道:“曹先生身率勇猛善走之精卒为前驱,而秦军已去,曹先生无功矣。靳先生善于地势,目下正教民军深沟高垒,又无用矣!目下只能再遣曹靳二先生率精卒远赴秦军,时时回报。吾等方能依秦动向,采取方略。此时最为紧要者,不能再失秦踪。”

信陵君道:“时已日晡,二位先生快回营了吧。且回营与二位先生见面再谈。”

不多时,战车已驶出大营,转到小城所在的防区。信陵君看到一队队民军正在沟里沟外掘壕垒墙,心里涌出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些人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费劲,敌人已经远去,而他们赖以养家糊口的战斗已经遥不可期。

“如果就此散军……”信陵君心中这么想,但又很快否定了。大战在即,大军岂能说散就散;何况散军后,这些人既无功赏,又无过罚,如何处置?难道说一声,没仗打了,散了吧!那不成了笑话!但如果不散军,这只大军如何维持,又要维持到什么时候呢?

心里这么想着,战车已经来到壕沟附近。信陵君几乎本能地说到:“停车!”战车停下。信陵君跳下车,向正在施工的民军走去。在沟上垒墙的民军首先望见一行人向自己走来,一时不知所措。好在附近一位长老有些见识,知道过来的不是一般人,赶紧跑过来躬身施礼:“恭迎公子!”。信陵君还礼道:“老父有礼!”而后走近长老:“老父乡里何处?”

长老诚惶诚恐地道:“小老儿户牖乡新阳里安身。”

“里中高邻来了几位?”

“里中青壮百人全都来了!”

“这里都是高邻?”

“正是正是!”一边说,一边带着信陵君走向一队正在垒墙的民军。

第75章 陈留司士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22章 善后第221章 除警第247章 魏使第16章 巡哨第98章 敌乎友乎第138章 席次第147章 尉氏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242章 扑空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209章 乘其隙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7章 圃田第320章 封赏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132章 晋见第180章 军使归国第305章 再遇秦军第231章 战后复盘第348章 管仲明第89章 壮行第374章 兵兴荥阳第262章 伤营第314章 芒卯谏连衡第26章 谋定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255章 苦痛与安慰第305章 再遇秦军第94章 再入小城第73章 樽俎折冲第229章 初战第131章 麻太公第42章 失机第113章 计粮第270章 赏罚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88章 武卒第322章 管邑之策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220章 乱中取闲第192章 信陵君门客第329章 豕三入驿第243章 伐兵第20章 行刺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217章 和秦罢兵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61章 席议第128章 阶父第28章 降服(二)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67章 再入郑地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104章 夜访第356章 访圃田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297章 会魏齐第24章 调兵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38章 席次第260章 议连衡第86章 尉府第52章 私议第86章 尉府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31章 陷城(二)第277章 再探启封第214章 剑道纵横第239章 伯阶外室第292章 书名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182章 争武卒第122章 豕三第360章 豕三复现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152章 贾匏第50章 防民第96章 只言片语第294章 阴谋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0章 麻三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62章 兵符第103章 危机第68章 城北驿第38章 列阵(一)第151章 汇合第290章 气候骤变第375章 利害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