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私授

“实实昏愦!”众人纷纷指责。

芒卯道:“故当今应尽速让秦占启封,以便信陵君散军,迟则有变。”

“故父亲先绝秦军趋大梁之路,而尽开启封之路,此所谓我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芒寅赞叹道。

“不仅大梁,还有圃田。信陵君之所以不能动,为圃田故也。今明开秦人趋启封之道,实暗绝秦人趋圃田之念。”芒卯道。

车右先生沉吟不语,面无表情,看不出在想什么。

芒辰似还有不解:“父亲说的啥?大兄解解!”

芒寅一脸得意,却故意摆出一副不屑的势态:“申弟解说解说。”

芒申行礼道:“父亲妙计,申何以得解。尚请父亲细解。”

芒卯道:“两先生可得其计?为犬子解说解说。”

虎仲先生先道:“臣也不解,还请主上细解。”车右先生依然一脸沉默,一言不发。

芒卯道:“微贱暗嘱大梁尉,到军中后将庭议情形与信陵君细说。”

芒申问道:“此是何意?”

芒卯道:“为父度信陵君必能自散其财而救其军。”

座中传来一片“嘶嘶”的吸气声。

芒辰道:“父亲何以必之?”

芒卯道:“大魏气数尚旺,系于信陵君一身。故以知之。”

座中又是一片“哦”“啊”之声。

待座中赞叹之声稍息,车右先生道:“大梁尉既赴圃田军中,大梁之守非主上莫属矣!”

芒卯道:“且看大王如何定夺。”

车右先生道:“如主上守大梁,将如何用兵?”

芒卯道:“大略已在庭上议过,吾不过依计而行罢!”他见车右先生仍用眼望着他,便问道:“先生必有以教我!”

车右先生道:“大梁尉既出,其左右辅助必随行,主上继守大梁,必得辅佐之人而后可。”

芒卯道:“既以身许国,何得推脱,只有我父子亲上了;说不得还要诸位先生鼎力相助!”

车右先生道:“如此甚妙!不如今夜就分派下去,明日庭前方不匆忙。”

芒卯道:“先生此言甚合吾意。愿先生教我。”

车右先生道:“大梁守军大体可分为五:城外民军、城外武卒、城内民军、城内武卒,再加上从北门入城的民军。五位公子正堪其用。”

芒卯对下面的诸子道:“车右先生所言可听清了,谁当其任?”

芒寅道:“军前效力,吾等自不容辞。未审何人护卫父亲左右?”

芒卯道:“此不必忧虑。为父身在朝庭,身边哪用许多护卫!”

芒寅道:“不然。父亲既守大梁,群星拱之,群小嫉之,群恶攻之。左右焉得无护卫之人。”

芒卯道:“不必了。尔等均赴军前效力,好好统兵,就是护卫为父。”

芒寅于是道:“如此,儿等谨遵父训,惟父亲之命是从。”

芒卯道:“五路之中,城外武卒最当其锋,城外民军事务最杂。这两路安,则事可大定。不知谁愿任之。”

芒亥道:“儿最愚钝,不晓诸多事体,惟知以身犯难,为士卒先。愿护城外武卒。”

芒卯道:“亥儿壮气可嘉,堪当此任。”

芒辰道:“儿不才,愿护诸民军,令得安定。”

芒卯道:“事务庞杂,何以处之?”

芒辰道:“民军事虽杂,不过乌合之众耳,必以律齐之。”

芒卯道:“民素不习律,以律齐之,是杀之耳,不可!”

芒寅道:“教之以律,齐之以令,则庶几乎?”

芒卯道:“寅儿得其大略矣。可敢出城任之?”

芒寅道:“惟所愿也,不敢请耳!”

芒卯道:“汝二人出城后,当时时在一处,不可稍离;凡事相互辅佐,斟酌行之。”二人行礼道:“喏!”

芒卯道:“辰儿以律齐之之见,不可行于野,惟可行于国。可敢护国内民军?”

芒辰道:“攻防战守,军中定无匮乏之事!”

芒卯道:“一则保军前所需,二要清肃严整,勿令奸人有隙。”

芒辰行礼道:“喏!”

芒卯道:“余二事,尔二人如何?”

芒申道:“未审入城民军用之何地?”

芒卯道:“尔以为如何?”

芒申道:“民军入城,当为武卒出城后,被城内兵力之缺。”

芒卯道:“差矣,武卒之缺,国人尚不可被,而况野人乎!尔再试言之。”

芒申道:“不为补武卒之缺,则必为补城中之役。”

芒卯道:“庶几矣。野人入国,必分散役之,否则变生肘腋。”

芒申道:“如此,儿有计矣。”

芒卯道:“尔姑言之。”

芒申道:“入城之前,将各军以年为限,强壮者补武备,老成者充各府,幼稚者入各行。如此则父子不相保,乡里不相救,而劳力自裕。”

芒卯道:“申儿所计甚妙,可依计而行。入城民军就交由申儿处置。未儿虽未经阵战,事已至此,只得勉为护城中武卒。万事在意,不可轻易。”

芒未、芒申俱道:“城中大事由父亲主持,吾兄弟只依令而行,量无差池。”

芒卯又道:“两先生与微贱同车,望无相弃。”

两先生道:“臣等谨领命。”

芒卯道:“今分配已定,各宜依计而行。请尽饮一酌。”众人各端起案前木盏,各饮一口。

车右先生言道:“主上旦日入朝,意王能以几何付主上?”

芒卯怔道:“王如以大梁之守相托,何敢再多!”

车右先生道:“主上意秦军留大梁城下几时?”

芒卯道:“秦军不过掠于野而已,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来日必去。”

车右先生道:“主上意秦军自退亦或败退。”

芒卯道:“如韩王出兵,秦军掠劫已足,当以自退为多。”

车右先生道:“如秦军迁延不退,当战当和?”

芒卯一时语塞。车右先生道:“二公子统领城外诸军,如与秦战,二公子可以一战否?”

芒亥道:“某虽不才,愿以身陷阵,誓不皱眉。”

车后先生面沉如水,不发一言。芒卯叱道:“无智之言,还不闭嘴!”旋转向车右先生,“先生计及此,必有以教我。”

第183章 阴险狡诈信陵君第115章 评议三策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159章 启封令尉第334章 访友第237章 图秦第110章 圃田征粮第120章 侠士第17章 奸细第175章 车氏之奇第60章 糇粮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369章 赐婚第275章 和议第199章 归华阳第190章 须贾访计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31章 陷城(二)第89章 壮行第313章 贪而致败第82章 出城第303章 韩袭第262章 伤营第365章 执帚第172章 求粮于商第310章 囿中守备第60章 糇粮第346章 芒府拉拢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33章 出城第213章 赠剑第193章 将相和第95章 郭子仲谨第96章 只言片语第92章 整军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187章 老谋深算第218章 谋袭启封第25章 仲岳第360章 豕三复现第162章 离启封第61章 席议第90章 整顿军务第173章 夜议第279章 晋见魏齐第274章 大梁之状第224章 司莽授机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43章 等待第228章 战临第307章 北邙点穴第142章 刺探第161章 启封米铺第312章 孰为背盟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53章 匏瓠有助第124章 华阳城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314章 芒卯谏连衡第330章 入土为安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129章 草舍第250章 盘点情报第233章 次日再战第308章 救暴鸢第258章 陈筮连衡第258章 陈筮连衡第289章 坚持一月第182章 争武卒第223章 秦人来犯第5章 夜行第300章 梁西驿卒第91章 美酒美姬第185章 信陵君何人也第42章 失机第260章 议连衡第92章 整军第56章 计谋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28章 降服(二)第369章 赐婚第308章 救暴鸢第364章 戒备第85章 军市第126章 佣车第30章 陷城第182章 争武卒第229章 初战第35章 计议第335章 四子之变第257章 议论天下第297章 会魏齐第292章 书名第64章 布衣第136章 宴前第17章 奸细第48章 真心第252章 相持之计第143章 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