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 元部长要来视察

913元部长要来视察

副吴时熙微微撇了撇嘴,不客气地道:“轩轶同志此言差矣,宁海市的工作重要,汴州市的工作就不重要了吗?宋建国同志工作能力突出,任职经历丰富,长期在宁海市常务副市长一职上面任劳任怨,我看让他担任汴州市长是最合适的,至于宁海市,难道轩轶同志对蓝邺同志和韩东同志没有信心吗?我们要对宁海市的班子有信心嘛,我就不相信宁海市离开了宋建国,工作就干不下去了,就要走下坡路。”

吴时熙曾经和宋建国一起搭班子工作过好几年,关系很不错,后来吴时熙发展得好一些,但是两人之间的联系一直都没有断。上次为了能够让宋建国坐上宁海市市长一职,吴时熙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无奈王永宁背后的人影响力也不小,两人僵持不下,这才让中央直接干预,结果让韩东坐到了宁海市长的位置上。

现在汴州市长的位置空出来了,而王永宁又退出了竞争,因此宋建国的机会非常大,吴时熙这次决定全力以赴,也要把宋建国推上去。

“把宋建国调到汴州市来,对其他人来讲,也是有力的,除了少数一两个人,只怕没人希望韩东将宁海市掌握在手中。”吴时熙心中暗想着,因此这次他有信心,在省委常委会上确定宋建国的候选人,只要把候选人定下来,那么报到中组部去,基本上没有问题。

欧阳轩轶脸色不变,他道:“我对宁海市充满了信心,但是并不能因为对宁海市充满信心,就可以随意乱来啊。一方面宋建国对宁海市的情况很熟悉,他留下来,对保持宁海市的班子稳定,促进宁海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另外汴州市的市长一职,也可以从更为熟悉汴州市情况的另外两位同志中选拔啊,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怎么一定要从宁海市调过去呢。”

吴时熙针锋相对地道:“一个地方的干部,老是局限于一个地域,就那么大的地方,转来转去,情况是熟悉了,但是也不利于工作啊。”

“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什么地方不利呢?”欧阳轩轶反问道。

吴时熙一时语塞,脸一下子就涨红了,他喝了一大口茶,就要反驳。

不过这个时侯省委曹宏未开口了,他道:“好了,不要扯远了,大家就这三个人选进行探讨,主要是选拔出合适的汴州市市长候选人,当然其他的方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嘛。”

刚开始吴时熙和欧阳轩轶吵起来的时候,曹宏未感到头痛,不过很快他便想通了,吴时熙和欧阳轩轶斗起来也好,下面的人如果不和气,他这个省委的话语权才更重。

更何况,有些时候,矛盾激发出来,反而是好事,总比大家都偷偷摸摸地在下面搞小动作要好吧。

曹宏未发了话,吴时熙和欧阳轩轶的争吵便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另外两名副也分别发言,省长何永成和曹宏未早就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几个职位上面进行了交换,现在自然也同意宋建国调任汴州市市长。

纪委陈炎林倒是提出了另外一个人选,即现任汴州市副。

“大家都发表了意见,综合组织部考察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宋建国同志无疑是最适合的汴州市市长人选,当然了,现在我们讨论的只是候选人,还需要中央组织部批准,如果大家没有别的意见的话,那么汴州市市长候选人就定下来了,周四就上常委会进行决定,然后尽快报中组部批准。对于涉及到的人选变动,组织部也要尽快进行酝酿,到时候一并在常委会上讨论。”

“曹,我有一个建议。”欧阳轩轶道。

“轩逸同志请说。”曹宏未看着他道,不明白欧阳轩轶又要提出什么事情,他知道欧阳轩轶后面站着谁,当然也不希望和欧阳轩轶之间的关系搞得太僵。

欧阳轩轶道:“事情涉及到宁海市,众所周知,政法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宁海市的政法委一职,几年一职都没有任命为副,这对领导和指导等部门的工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也层出不穷,政法工作的作用尤为突出。既然省委这次的调整涉及到了宁海市,我看一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好。”

曹宏未心中一动,不由得看了欧阳轩轶一眼。

现在曹宏未明白了,原来欧阳轩轶的真正目的在这里,他应该知道碰头会上,就算他提出反对对宋建国的提名,也不能改变碰头会的局势,再说了省委常委会也是自己等人掌握着,所以他提出反对意见,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应该是宁海市的一个副的职位。

这个事情,主要是当初蓝邺为了更好地掌控宁海市的局势,硬生生地把这个副安在了分管高新区工作的市委常委朱新头上,而政法委就只好闲着了,从现在各方面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倒也需要解决。

“嗯,这个事情,到时候在常委会上面讨论吧。”曹宏未道,也没有表示反对或者支持,既然欧阳轩轶提出了这个想法,那么他肯定要自己去努力,到时候自己再看情况定夺,反正只是一个副的职位,调不调整,倒也简单。

省委碰头会的消息,很快便传了开来。

韩东得到这个消息,便知道宋建国基本上离开宁海市已经是定下来了,毕竟这次省委能够快速地达成一致意见,那么报到中组部去,应该不会有问题。

那么又将是谁来担任宁海市常务副市长呢?在韩东看来,宋建国走了,那么最好让雷友夏接替宋建国的职位,这样至少自己对市政府的控制不会改变。

至于市委常委会,变数就大了。

但仅仅一个宋建国走了,就算新来的市委常委站到蓝邺一边,那也不能让蓝邺改变局势。

“只是,省委也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决定啊。”韩东坐在办公室,心中很有些恼火。

如果仅仅是宁海市范围内的争斗,韩东倒也能够轻易地掌握住,但是省里面插手的话,他就有点束手无策了。毕竟韩系在江越省没有多大的势力,而中间隔了一个江越省委,就算韩系的大佬也不好过多的干预。

正想着,秘书王立平来汇报说宋建国来了。

韩东笑了笑,站起来迎到了门口。

“韩……”宋建国双手握着韩东的手,似乎有点不舍的样子。

“建国市长,恭喜你了啊,听说省委准备提名你担任汴州市市长,汴州市可是我们江越省的省会城市,建国市长到了汴州,一定能够大展拳脚啊。”

“韩市长,事情太突然了,我也想不到啊。”宋建国叹了一口气,道:“虽然和韩市长搭班子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我也曾经对韩市长有过误解,心中有过不愉快,但是通过搭班子工作,我觉得韩市长很多方面,值得我好好学习啊,我也希望能够多和韩市长一起工作啊。”

韩东哈哈笑道:“建国市长,你这次高升了,这是好事啊,虽然说我也舍不得,但是我为你感到高兴,以后我们作为兄弟城市,还是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和沟通的嘛。”

宋建国点头道:“韩市长说得是,一切都要朝前看,以后我还要多向韩市长请教、学习呢。”

他这些话可是发自肺腑的,他得到消息,自己这次进步问题不大,马上就要离开宁海市了,那么以后跟韩东产生冲突的机会基本上没有了,对于这个背景强大发展潜力无比的年轻的副部级官员,还是和他搞好关系为妙,说不定什么时候用得上呢。正好自己也跟他出于合作期,那么在离开之际,说点肺腑之语,把关系稍微拉近一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韩东感觉到宋建国的心态变了不少,微笑道:“建国市长,以后我们多多交流、互相探讨。”

人都要调离了,过往的种种,也就不足为道了。虽然一开始宋建国跟韩东不对付,也给韩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是后来宋建国还是很支持韩东的工作的。

两人聊了很久,宋建国离开没多久,韩东的电话响了,一看,是市委秘书长杨利东打来的。

接起电话,便听杨利东道:“韩市长,我是杨利东,请您马上到市委会议室参加紧急碰头会,刚刚得到通知,部元部长将于后天抵达宁海市视察工作。”

“好,我马上过去。”韩东道,放下电话,韩东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元恒健怎么会忽然到宁海市来视察工作?

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任部党委、部长,元恒健已经逐渐成为其所在一派力量的代言人,很多人认为他将进入下一届的中央常委。

因此对他的到来,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估计省委曹宏未也会专门赶过来见他。

只是元恒健来得太突然了,这中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韩东有点迷惑了。

.RO!~!

1179 离开前的布局977 转机085 欢迎考察637 交接063 责任制681 需要个搭档601 手伸得太长了283 靠大家一起努力852 请功299 不是冤家不聚头351 向韩东开刀了902 老部下发展得好745 回报1270 开始为韩东让路008 夺权860 算哪门子回事665 能力和态度241 又来了303 重大事件1110 低调和亲民316 落定756 贻笑大方1035 夫复何求250 代县长665 能力和态度964 当选候补委员1144 全省惊动602 小动作886 指桑骂槐104 娶媳妇用1142 提前准备1102 什么身份139 副处级509 市委书记感到头痛928 逼省委让步719 临别三句话1020 苏灿断臂945 没什么好谈的1145 顺势而为041 历史的微小改变1023 才女320 规划469 得意481 麻烦事708 重新认识154 大树底下好乘凉773 要撤了1117 蜜月期404 辞职959 反感525 阴魂不散005 谈话1273 候选人之一723 借刀杀人1099 脾气很大496 对付韩东756 贻笑大方414 一起服侍1038 省部级干部培训班549 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1078 不服284 临行安排667 太霸道了1273 候选人之一1208 任重道远434 少插手230 还是出问题了140 新的职务1202 钓到一条大鱼875 可惜了770 无法无天383 勾引151 燕琳求助056 做钉子1006 准备动手316 落定1150 很恼火很危险263 分别1127 且看其表演1255 突破口631 年轻和资历555 主政宾州983 低调行事363 想起来了442 不足之处179 电的问题599 全面夺权265 开拓者533 人心浮动1086 背后的人480 省委书记来撑腰018 局势1126 机会来了174 县委的压力很大383 勾引399 感情之殇1177 奇怪现象1106 相互交换的大戏1130 给个说法631 年轻和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