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前往赵国

到了三月后,寒冷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则盎然的春色。

邹国的驿卒,只用了二十日的工夫,便将孟子的回信送到了景亳,再由景亳蒙氏一族的族人,送到了庄子居。

当时庄子亦在向蒙仲等诸弟子讲述《宋子》的精要,便见庄伯表情古怪地走入了屋内,在对庄子低语了几句后,将一封竹简递给了后者。

看到竹简内的内容,庄子亦气地吹胡子瞪眼,他亦终止了当日的授业,挥笔疾书写了一封书信,叫人送还给孟子。

恐怕谁也没有想到,邹国的儒家圣人孟子,以及宋国的道家圣人庄子,借助竹简书信的往来,开始了隔空对骂,庄子骂孟子“盗轲”,孟子骂庄子“蔽周(即讽刺庄周受蔽于天而不知人)”,你来我往不亦说乎。

渐渐地,蒙仲等弟子发现庄子更精神了,而那边孟子的弟子们,亦渐渐发现老师最近精神抖擞,然而,谁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

大概是四月中旬,惠盎从彭城来到了商丘,然后再从商丘来到了庄子居。

不得不说,当惠盎亲自来到庄子居后,别说蒙仲,就连武婴、向缭、穆武、蒙遂等其余庄子的弟子们,亦忍不住心中的激动,谁让惠盎在宋国的名声实在太响亮呢。

值得一提的是,当惠盎亲耳听到庄子开口说话时,他亦愣了半响,跟当初蒙仲的反应一模一样。

然而,似乎庄子对惠盎却有诸般不满的样子,态度很是冷淡。

在彼此坐下之后,庄子第一句话就是指责惠盎:“惠盎,你带老夫的弟子去见孟轲做什么?”

看着庄子板着脸生气的模样,惠盎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当然知道孟子有心收蒙仲为儒家记名弟子,为此还赠送了半部《孟子》——除蒙仲以外,谁能有这待遇?

因此,当初孟子将信托付给惠盎时,惠盎就猜到庄子便因此而动怒,毕竟据他所知,庄子对儒家的印象是很差的。

他笑着解释道:“夫子息怒,晚辈只是想让阿仲增涨些见识而已。”

庄子闻言冷哼一声,不悦地说道:“在孟轲那边能增涨什么见识?巧伪的见识么?”

好说歹说,庄子这才逐渐平息心中的愤怒,继而询问惠盎的来意。

见此,惠盎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义弟蒙仲,恭谨地对庄子说道:“是这样的,大王欲遣大夫「李史」前往赵国,敦促赵王攻伐中山一事,晚辈与李史大夫有些交情,若是阿仲愿意趁此机会到赵国去看看瞧瞧,晚辈亦能为他安排。”

听闻此言,庄子的面色缓和了下来。

他必须承认,惠盎对待他弟子蒙仲确实真心,问题是,是否要让蒙仲这名弟子跟去赵国增涨见识呢?

若换做在一年前,恐怕庄子会竭力反对,但不可否认,弟子蒙仲在去了一趟滕国后,他的一些想法上的改变让庄子颇为惊讶,尤其是蒙仲能忍住自己的“痛快”而放弃亲手杀死滕虎。

就在庄子犹豫时,惠盎劝道:“夫子,晚辈以为,似阿仲这些年轻人,应当趁着年轻出去闯荡,增涨些见识,一家之言,怎么及得上百家之言呢?”

庄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转头问蒙仲道:“阿仲,你怎么认为?”

蒙仲当然想到赵国去看看瞧瞧,闻言小心翼翼地说道:“倘若夫子允许的话……”

庄子点点头说道:“出去见识见识也好。”

见此,惠盎高兴地说道:“既然如此,晚辈便立刻写信给李史大夫,请他前往赵国时,到景亳这边转一圈。”

次日,趁着等待士大夫李史的时候,蒙仲遵从族内的意思,将义兄惠盎请到了乡邑,由宗主蒙箪率领族人设宴盛情款待这位他宋国的治国谋臣。

在筵席中,宗主蒙箪与长老蒙荐、蒙羑等人,亦得知了惠盎的来意,一边感慨蒙仲运气不浅,一边暗自思量。

至于思量什么,自然就是“迁族”。

当然,这里所说的迁族,并不是说将族人全部迁到别的国家去,而是指迁一部分族人,也就是所谓的狡兔三窟——倘若宋国这边因为战争而导致家族面临倾覆的危险,蒙氏一族还能投奔别的国家,这样就不至于让整个家族都因此覆亡。

而赵国,在蒙箪、蒙荐、蒙羑等人看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首先,赵国是宋国的盟国,纵使他蒙氏一族将一部分族人迁到赵国,宋王也不至于会开罪他们——当然,前提是有正当的理由。

其次,赵国是现如今冉冉升起的强国,虽说世人仍普遍觉得当世最强的国家乃是齐国与秦国,可又有几人知晓,赵国在约十年前曾干涉秦国的王储之争,逼迫秦国在秦武王嬴荡过世后,迎接曾在燕国作为质子的嬴稷为君,即如今的秦王稷。

就连齐国,亦不敢与赵国交恶。

总而言之,若他蒙氏一族能在赵国立足,甚至得到一块封邑,蒙氏一族日后的路自然就会更宽。

回到自己家中后,蒙仲在用饭时,将这件事告诉了母亲葛氏与妹妹蒙嬿。

一听到兄长又要出远门,蒙嬿担心而不舍地说道:“阿兄,你才回家两个月,又要出门吗?能不能别去啊?”

“嬿儿。”葛氏打断了蒙嬿的话,旋即对蒙仲说道:“为娘认为夫子与惠大夫说得对,若有机会,男儿自当出去闯荡,只是听仲儿你说,赵国那边正在打仗……”

见此,蒙仲便解释道:“娘,孩儿时作为护送李史大人的一名卫士前往赵国,又不算是赵国的兵卒,赵国打不打仗,跟孩儿有什么关系?”

听到这话,葛氏这才释怀,连连点头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正说着,忽然院子里传来了长老蒙荐的声音:“阿仲,仲儿?宗主来了。”

听闻此言,蒙仲、葛氏、蒙嬿三人赶紧放下碗筷,到院门迎接,他们这才发现,宗主蒙箪与长老蒙荐、蒙羑三人,此刻就站在院中。

“宗主,两位长老,您几位……”

葛氏迎上前,有些不解地询问道。

“打搅了。”蒙箪笑呵呵地说道:“老夫有些事想拜托你家蒙仲。”

“拜托我?”

蒙仲有些不解。

片刻后,由于正屋内有葛氏、蒙嬿母女在,蒙箪、蒙荐、蒙羑几人索性就在院子里,将此行的来意告诉了蒙仲。

即希望蒙仲出面说项,让蒙鹜带一些族人,亦跟着前往赵国,看看能否有机会得到赵王的赏识而在赵国立足。

“这……”

蒙仲有些为难。

但考虑到家族内的族人素来和睦,且对待自己一家极好,他也不好推辞,于是就在次日,硬着头皮向义兄惠盎说起了这事。

然而对此,惠盎倒是并不在意,毕竟蒙氏一族虽说是景亳一带的大家族,但似这般的家族,宋国上上下下有几十上百,难道只是因为少了蒙氏一族,他宋国就无力再抗衡齐国了么?

不可能的事。

更何况,蒙氏一族并不舍得放弃他们在宋国的封邑,只是希望一部分族人到赵国发展,谋取封邑。

“无妨,只是小事而已。”

见蒙仲面色惭愧,惠盎笑着宽慰道:“相反,倘若你蒙氏一族能在赵国立足,并且取得赵王的信任,这对于我宋国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纵使是大王,亦乐见其成。”

“这话怎么说?”

蒙仲不解地说道:“难道这样不算人才流失么?”

惠盎笑了笑,旋即反问蒙仲道:“那你觉得,为何赵王会将仇赫派到我宋国来担任国相?难道仇赫不算人才么?”

“阿兄的意思是……”蒙仲渐渐有点明白了。

“人才在哪里,这不重要,关键在于他愿意为哪方谋利。就像仇赫,现如今由他担任国相,着手处理我宋国的政务,此人倒也胜任。在宋国与楚国之间,仇赫会选择我宋国的利益,而在事关赵国的利益上,仇赫则会偏袒赵国,因为他是赵国的遣臣,你明白我的意思么?”拍了拍蒙仲的肩膀,惠盎笑着说道:“倘若你蒙氏一族能得到赵王的赏识,并且受他信任,赵宋之盟或许就会更加稳固……”

“更加稳固?”蒙仲从惠盎的话听出了几分端倪,不解地问道:“难道赵国与宋国的盟约不稳固么?”

惠盎负背双手,微微摇了摇头,旋即,他皱着眉头说道:“在赵国,唯有赵王雍与寥寥一些士卿坚持「联宋抗齐」,其余,有很多人则希望「联齐抗秦」。现如今只因为赵王雍尚在,是故赵宋两国的盟约还能维持,倘若有朝一日赵王雍不在了,赵宋两国的关系恐怕就不得而知了。倘若你蒙氏能在赵国立足,对于维持「赵宋之盟」亦有助力。……是故,你也不必将为家族说项的事放在心上,这是一件于蒙氏、于国家都有益的事。”

听到惠盎这么说,蒙仲这才释怀。

但同时,他的心底亦产生了几许担忧,因为他今日才得知,原来赵国与宋国的盟约,并非如他想象的那般牢固。

数日后,年过六旬的士大夫李史来到了景亳,受到了蒙氏一族的盛情款待。

此后,在得到了惠盎与李史的默许后,蒙氏一族组织了一队族人,作为护送李史前往赵国的护卫。

这队人由少宗主蒙鹜率领,除了蒙仲、蒙虎、蒙遂、蒙横、蒙珉等族中子弟外,还有蒙仲同在庄子居学习的武婴、向缭、穆武、华虎、乐进、乐续等人——显然是因为庄子在听了惠盎的话后,亦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希望诸弟子能出去见见世面,增涨些见识。

四月二十七日,士大夫李史从景亳再次启程,在一干蒙氏、乐氏等家族子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前往赵国。

『赵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还有赵王雍,那又是一位怎样的君王呢?』

在前往赵国的途中,蒙仲坐在战车上,忍不住好奇地想道。

第318章:骑兵与骑兵的捉杀(二)【二合一】第131章:聊谈(二)第104章:攻高唐第209章:约见(二)【二合一】第175章:攻城!【二合一】第329章:白起后撤【二合一】第197章:蒙仲与田章(三)【二合一】第420章:战争的气氛第242章:对攻之战【二合一】第49章:抵达滕国(三)第80章:辛秘第307章:追击【二合一】第139章:薛公田文第441章:拜访孟子第276章:屈原(二)【二合一】第255章:追踪【二合一】第433章:王权让渡第91章:阳文君赵豹第380章:夜袭(二)【二合一】第322章:翟章【二合一】第10章:辩论第240章:反击的开端【二合一】第160章:窥营【二合一】第160章:窥营【二合一】第31章:噩耗第1章:宋国蒙氏第255章:追踪【二合一】第52章:墨者与井阑第87章:宫筵第40章:惠盎第324章:宛城遭袭【二合一】第366章:联军会议【二合一】第287章:方城大概【二合一】第295章:七月第1章:宋国蒙氏第9章:筹谋第169章:蒙仲与廉颇(七)【二合一】第221章:再会田文【二合一】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115章:夜袭【上架第五更求首订】第43章:宋王偃(二)第382章:商议【二合一】第179章:夜间的说说【二合一】第155章:沙丘事变(三)【二合一】第53章:墨者与井阑(二)第159章:来临的决战【二合一】第45章:宫筵(二)第4章:家境第127章:风起邯郸第394章:门水之战【二合一】第251章:新郑的反应【二合一】第440章:五国伐齐(三)第418章:大梁的考量第401章:迹象第205章:孤注一掷【二合一】第238章:转折点【二合一】第190章:返回宋国【二合一】第70章:回归(二)第266章:食邑之酬【二合一】第200章:僵持的六月【二合一】第300章:秦军暂退【二合一】第152章:肥义之死【二合一】第57章:攻城战(二)第417章:边境摩擦第275章:屈原【二合一】第272章:初抵方城【二合一】第15章:出游第2章:蒙仲第297章:大战前夕【二合一】第391章:夜袭【二合一】第102章:年末第347章:抽暇故里【二合一】说两句第348章:驰援郯城【二合一】第289章:出人意料的白起【二合一】第167章:蒙仲与廉颇(五)【二合一】第307章:追击【二合一】第223章:段干氏【二合一】第127章:风起邯郸第195章:蒙仲与田章【二合一】第419章:僵持第132章:聊谈(三)第268章:封赏【二合一】第71章:三月第445章:百年同盟、三国共帅第134章:蒙仲与赵王何(二)第385章:应对【二合一】第354章:乐毅见闻【二合一】第212章:男大当婚【二合一】第183章:万分之一的机会【二合一】第202章:逼阳之战(二)【二合一】第299章:调虎离山【二合一】第262章:交锋!(二)【二合一】第79章:公子赵章第399章:秦军后撤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248章:入夜【二合一】第51章:人心(二)第168章:蒙仲与廉颇(六)【补更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