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 独占大别山

“大别山急报!”

“随我来!”

郢都上演着“楚汉和睦”戏码的时候,顺着溠水以东的“汉阳故道”,骑传、舟传并用,汉军斥候无视了本地区的大大小小武装力量,用时两天,将大隧、冥阨的战况,终于传到了南方。

通传鳄人气喘吁吁,在渚宫见到李解之后,立刻将红漆蜡封密件奉上:“首李,商君急件!”

“赶紧躺下歇会儿。”

抬手指了指一张躺椅,大冬天的,这样赶路很容易死人。

躺椅上除了软垫之外,还有毯子可以裹着,人歇下来之后,哪怕身上还在发汗,也不至于一会儿就着凉。

“谢首李。”

通传鳄人也没有矫情,赶紧拿起一条毯子,裹在了身上,然后躺在躺椅上休息,呼吸过了好一会儿,才平缓下来。

而此时,李解也差不多把商无忌的密信看完了。

“这就牛逼了,原来斗尊老儿,居然就降了?这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李解没有特别激动,只是不曾想到这次伐楚,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好处。

南北两线作战,几乎都可以说是达成了最理想的战果。

整个大别山,现在算是彻底落在了他的手中。

加上柏举山口也早就为他掌控,整个大别山区,楚国人就算是想要打游击,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楚国那边。

此时的楚国的实际控制范围,已经退缩到了当初跟“汉阳诸姬”大战之前的规模,而且影响力还是走低的。

楚国人当初是以“筚路蓝缕”起家,硬要说一条楚国人的祖训,那大概就是“三年不战是不孝”,这一条,算是楚国为了争夺生存权,不得已做出的选择,最后成了“祖训”。

当初的“汉阳诸姬”,现如今还算得上是个角色的,也就是随唐两国,至于赖国之流,因为列国纷争的缘故,已经退化到了最初的“国野之别”,地方上的自治非常严重。

而且哪怕是随唐两国,也处于墙头草的境地,要不是楚国人灭国之后,手段实在是有点脏,随国上大夫曾善,也不会一咬牙,就选择了站队吴国。

然后又在吴国和李解之间,选择了李解。

可以这么说,现如今的随唐二国,那是真的菜。

汉阳诸姬作为当初晋楚争霸的最前线,早就不复存在,也没有了当年的威风和国际政治地位。

现在汉子国拿下了大别山,随唐两国更是没有太好的选择,当初曾善的选择,其实是有点借势的意思。

小国嘛,找个靠山威胁恐吓一下曾经的强敌,也就行了。

只是让汉阳诸姬有点心情糟糕的是,楚国这条狼是打趴下了,可来的汉国,那是妥妥的一头猛虎,一巴掌下来,楚国想要翻本的机会,几乎就是没有。

驱虎吞狼不是不行,但老虎来了不走,这就坐蜡了。

伴随着楚国大隧关守将斗尊的投降,那么随唐二国连暗中拉拢楚国军头,资助楚国强力人物的希望,都彻底破灭。

斗尊的投降,是彻底的投降,三关的一应权柄,都转交给了汉军。

这就对汉子国来说,有了一个极大的利好,随时可以吞并汉阳诸姬。

早晚的事情,而且不用遮掩,哪怕面对随国,都是如此。

无非就是多一道手续,扶持一个听话的随侯之子上台,然后借用随国公主的名义,就可以搞事。

实在不行,还能直接放斗尊出去,让斗尊把随国、唐国灭了,之后汉子国再来接收,全程还是无瑕疵,还能赚口碑。

至于说随唐二国跑去国际上,宣传什么李解跟斗尊早有默契,那也得有人信啊。

此时斗尊就算全面投降,可并没有公开,哪怕三关将士迁徙到了罗汭,也可以用楚汉已经和谈来解释。

现如今李解更是楚王熊生的“伯父”,那楚汉亲善,还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商无忌作为汉子国国君李解的左膀右臂,奉主君之命,招待一下友邦之臣,很正常嘛。

所以当商无忌的密信到了李解手中,让李解小小地惊讶了一把之后,李总裁就很清楚,汉子国这家公司,是真的要从乡镇企业,变成国际巨头了。

而且按照情报汇总来判断,加上子车氏的禀报,李总裁大胆揣测,把楚国摁下去之后,他之后要面对的,就是秦晋交战之后的赢家。

大概率,是晋国。

秦国想要打赢晋国,真的只能靠爆种,当然也不排除晋国自己出问题,让秦国打一个漂亮的反击。

而且即便秦国抓住了机会,也多半只能是惨胜。

已经称王的晋国,本就有着极为庞大的体量,现在为了“王号”的正确性、强大性,就不得不让战争机器疯狂地运转起来。

“你来得时候,商无忌是不是做了什么,才让斗尊老儿,乖乖地交出了大隧关、冥阨关?”

“禀首李,商君只是照例送了一些礼物给楚国斗尊。”

“礼物?”

“是。”

听到这个,李解略微分析了一下,“看来这应该是个重要原因了。”

没好处,谁愿意老老实实地投降啊。

只有好处给得到位,这投降投得才爽快干脆。

就跟“沧浪君”鄂沧一样,李解很爽快地就给他升职加薪,那么原本在楚国内部不得志的老倒霉蛋,自然愿意给李解效命办事。

且先不说效率高低问题,只说心甘情愿的态度,肯定是不差的。

鄂氏之后,好歹也是正经贵族,给谁卖命不是卖命?

“斗氏的人安排在罗汭,房舍数量够吗?”

“都是仿造‘大榭’的房型,商君在息城囤积大量毛竹,楚人的临时住房,还是够的。”

“内外墙除了竹排,还有什么?蒲草和竹编,开了天窗,有全家迁徙的,便在临时房舍中,开了火坑,架设煤炉。”

“嗯。”

李解满意地点了点头,“商无忌思虑倒是周到。”

通传鳄人想了想,又道:“楚人迁往罗汭,商君还请了随唐诸国的人前去做了见证,随国上大夫曾善,是亲自来的。”

“噢?”

李解一愣,“随国前往罗汭,走的是淮南还是山南?”

之所以这么问,那是因为当初随国借粮,是拼了老命,靠人把粮食背过大别山的。这条绕过楚国三关的路,并不好走,先要借道赖国的漂水,然后穿过大别山,再找到一条名叫油水的淮水支流,才能顺流直下,进入淮水。

接下来的水路,才会显得轻松。

当初随国能够借粮,除了随国下定决心之外,更因为蔡国落在李解手中,李解有那个人力资源来调配接应。

但总体算下来,借粮的主要损耗,都在路上民夫们的自我消耗。

拿下冥阨关、大隧关的意义,就在于随国东出大别山,就不必这样绕七绕八,往东虽然还是丘陵地带,但哪怕组织民夫,也只需要走百几十里山路,就能进入楚国的衡山三关。

以往淮、汉交流,非常的不便利,交通要道,不是被吴国搞成一团废墟,就是被楚国把持在手中,于汉阳诸姬而言,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其情况,多少有点像秦国想要东出函谷的意思。

但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也就只能窝在老家憋闷。

现如今的情况,那是大大的不同,至少汉子国对于关隘的管控,不可能跟楚国一样乱来。

“禀首李,走的是山南。”通传鳄人回答之后,又道,“随国上大夫曾善,还组织了马队。”

“嗯。”

李解点了点头,随国组织马队,那也是因为淮中城的扶持。

运输粮食的主力,山区就是要靠这种挽马,耐受性强,对优质粮食消耗不高,不过目前能够玩得转的国家,只有汉子国。

这年头的列国贵族,并非不知道长距离运动,会对马蹄有极大的磨损,只是他们没有钉马掌的技术,也不敢像李解那样败家,直接把大量的金属消耗在马蹄上。

所以通常列国贵族对马蹄的保护,就是“裹蹄”,马掌底部用木皮保护,然后用绳索绑在马腿上,有点类似绑腿,基本也起到了钉马掌的效果。

只是这到底不是真的钉了马掌,长距离运动之后,该磨掉的,还是得磨掉。

所以淮中城扶持随国组建马队,那是根本不怕随国马队跳反,成本太高,随国这样的体量,根本玩不起。

于是乎,听到通传鳄人对随国上大夫曾善的行为描述之后,李解顿时明白,这随国老儿,怕不是看到斗尊投降之后,有点急了。

241 伐蔡就是发财233 拯救公主517 淮水女神很重要第九十四章 别乱竖旗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破局第一百八十九章 超出预计的局势变化221 夜里献策832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524 融合425 正事要紧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和224 踊跃虐菜538 被中对670 最糟糕的情况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力增长564 中行大夫提不起精神471 串联起来458 子羽鉴李第一百零九章 割地294 摧枯拉朽579 宁有种乎第一百九十四章 威721 齐国版一鼓作气524 融合739 鲁侯的小老弟474 刺客来源386 皆是一声叹370 曾子献宝第一百三十八章 现实不讲道理(第一更)539 江东乱局759那么,代价呢?307 上蔡大夫558 卖鱼强723 表演个自取灭亡664 五阴币538 被中对第九章 前进599 这肯定是体制问题482 相当的纠结587 哪里不对的样子519 尊卑敬畏493 要啥妹妹?370 曾子献宝272 危机并存第九十章 加戏505 诡异的平衡第二十九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章 两开花679 寡人何惧哉372 沸腾(月票加更!顺便求月票!)第十三章 公子巴739 鲁侯的小老弟374 八字一封信791 我要全部拉满!741 阴阳人行径500 东郭白衣763 皇氏南台变南宫第四章 价值570 定个小目标753 老阴阳人带节奏279 楚国斗氏806 这个人很没有素质!508 说服的原因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消息754 阴阳人组合技671 陬邑大夫子纥第十四章 目标和计策第五十章 行事风格251 出兵585 着眼未来第一百六十四章 个人形象739 鲁侯的小老弟618 唱大风458 子羽鉴李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者盛宴(第二更)506 难以置信732 早已不是李工头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点利息697 超神的猪队友433 紫霄(为书友“滔滔不绝2”加更,8/10)306 贯彻上下第五十八章 佞臣797 君上总是英明的831 天行健704 吃烂钱不丢人254 中士田有功281 镀金失败353 谁的钞能力更强275 疑虑和决心352 我们到底在干什么434 还有我的事情没有(为书友“滔滔不绝2”加更,9/10)480 不见延陵客第四十一章 白嫮738 舞干戚240 人尽其才425 正事要紧第一百九十四章 威296 好刺激哦482 相当的纠结582 卫人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