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不会连区区河东都拿不下吧(第一更)

听完赵何的话之后,芒卯顿时愣住。

足足过了好几息时间之后,芒卯才道:“大王的意思是要、要外臣去收复河东?”

赵何面带笑容:“是啊,虽然说河东算是大赵的领土,但是寡人既然已经答应了魏王,那么该给的东西还是要给他的。不过嘛,芒卯将军想必也很清楚,现在寡人还要忙着对付秦国,确实是没有时间进军河东了。所以呢,河东郡这边的话,自然是要芒卯将军自己多多的费一番心思了。”

芒卯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在芒卯的理解里,难道不是应该三晋一起进军河东,夺下来之后再将河东归还给魏国吗?

现在这个赵王居然说要魏国自己去打?

赵何似乎看出了芒卯的顾虑,笑了起来:“芒卯将军放心吧,白起已经退到了崤函通道之中去了,他不可能在里面呆着,必然会继续退到函谷关。寡人会率领大军直逼函谷关,这样一来的话,秦军就不会有任何余力去防守河东了。你手底下可是有着将近十万大军,不会连区区一个河东都拿不下吧?”

芒卯哑然,心中却已经有些想要骂娘。

河东郡固然是魏国人经营了上百年的大本营,这一点是没有错的。

但是,在前几年秦国占领河东的时候,就已经将大批的河东郡军民,尤其是安邑之中那批对魏国最为忠心的河东郡居民统统赶回了魏国河内以及中原。

在那之后,秦国又征发了大量的移民和囚犯前往河东,由于关中土地紧张加上河东本身也属于“中原”的一部分,许多关中百姓都很乐意前往河东定居,因此秦国对于河东的移民是相当成功的。

至于当地所遗留的那些魏国底层平民,秦国也并没有大肆杀戮,而是依照秦国的法律重新统计了人口并且对土地进行了划分,除了要负担更繁重的劳役之外,河东郡之中的魏国人和秦国人的待遇几乎完全相等,甚至也可以参军来获取功劳。

根据商鞅变法的规定,秦国的一亩地是两百四十步,和赵国相当,比魏国的一亩地要更大,再加上秦国由于法律制度和吏治清廉度都要超越魏国,因此河东郡之中那些原魏国百姓他们实际上到手的土地要更多,赋税要更轻。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要重新学习秦国语言这么一个麻烦点之外,魏国那些底层的百姓们的生活比起原先魏国统治之时是要更好的。

老百姓们和士人们不同,他们大字不识一个,认识的最大的官可能只是某个奉命下来收税赋的小吏,一辈子的活动范围除了家基本上就是农田,更没有什么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这种东西。

他们想要的只是活下去。

他们并不在意王座上的是秦王魏王赵王或者是什么乱七八糟稀奇古怪的东西,谁能让他们活下去,活得更好,他们就支持谁。

而在秦国的治下,他们的生活确实变得更好。

在历史上,即便是到了秦国即将灭亡的时候,河东郡的叛乱也是相对较少的,六国旧贵族的反攻大多也集中在邯郸、大梁一带,这也侧面说明了秦国在此地的统治其实是相当稳固。

河东毕竟是魏国的“祖地”,因此在丢失了河东之后,魏国的间谍依旧大量活跃在河东之中,而作为这一次负责收复河东的主将,芒卯对于这些由间谍们传递回来的情报当然也是烂熟于心。

当人心不再归属魏国的时候,想要打下河东,就几乎等于是重新把这个地方给征服一遍了。

这就是相当麻烦的事情了。

芒卯对于自家的实力还是很清楚的,就以现在魏军这个样子,即便是秦军真的无力防守河东,就单单河东郡之中那么多城池,一座座的打下来没有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是很难的。

但问题在于,在出征之前芒卯就已经得到了魏王的授意,如果可以的话,尽快想办法搞定河东然后回师大梁。

魏王对于相邦田文的忍耐已经到了底线,他想要借助这一次彻底击溃秦国的声威将田文一举拿下。

只要拿下田文,芒卯就是新的相邦!

所以,芒卯是相当希望能够早点搞定河东的。

但现在……

芒卯努力的想要做最后的说服:“大王,函谷关乃是天下雄关,十分难以攻克。不如大王率领三晋联军从河东渡河,如此也能够顺利的绕到函谷关的后方,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赵何满不在意的一挥手,道:“芒卯将军多虑了。寡人的大赵乃是天下第一强国,又有暴鸢将军相助,区区函谷关算得了什么?匡章是大赵的手下败将,他能攻破函谷关,难道寡人还破不得了?行了,你且安心的去收复河东郡就是了,明白了吗?”

说到后来,赵何的目光渐渐的变得严厉了起来。

作为当今天下最强大的霸主国君,赵何这样的目光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承受的,别说是芒卯,就算是芒卯背后的魏王都不行。

芒卯在心中十分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点头道:“外臣明白了,这就清点军队,争取早日出发!”

没有再管满腹心事离去的芒卯,赵何转头看向了暴鸢:“暴鸢将军,接下来的函谷关之战,还需要你们韩国多多配合才是啊。”

暴鸢心想,其实你这赵王就是想要让我们韩国人替你去送死吧?

暴鸢脸上露出了奉承的笑容,恭声道:“请大王放心,吾王在之前早有吩咐,外臣必定尽力而为。”

赵何笑道:“那就好,你也回去准备一下,侦查工作都要做好,三日之后全军出发!”

看着暴鸢离去的身影,乐毅终于开口了:“大王,这韩魏两国各有私心,还请大王注意才是。”

赵何笑道:“这个寡人当然知道。韩国只想着借助大赵的力量收复宜阳,魏国则是想着借助大赵的力量收复河东,他们打心眼里是不希望大赵继续变得强大,甚至是像当年的齐国那样攻破函谷关的。”

“不过,那并不重要。现在寡人把芒卯打发去了河东郡,以魏国现在的情况,拖延个几个月问题应该不大。至于韩国嘛……暴鸢就在寡人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怕他翻了天去!”

乐毅点头道:“大王高见。”

赵何笑道:“好了,你也少在这里奉承寡人了,好好去准备一下吧,震天雷都已经安排好了?”

乐毅道:“回大王,都已经运到了,是乐乘亲自押运的。”

赵何点头道:“很好,你让乐乘好好的看守着这些震天雷,宜阳之战的时候寡人刻意没有动用震天雷,就是为了让它在函谷关之战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诸侯国看到寡人用了三个月才拿下宜阳,肯定会觉得寡人会在函谷关之中浪费更多的时间,到那个时候……哼哼,寡人就好好的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秦国南阳郡,宛城。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无数楚军带着冲车,云梯,楼车等等众多由楚军制造的攻城器械,犹如潮水一般的朝着宛城的城墙而来。

在城墙之上,黑色的大旗飘扬。

飘扬的不仅仅只有“秦”字旗,更有一面“芈”字旗迎风飞舞。

秦国新城君芈戎为了守住宛城,带着自己封地之中的数千门客精锐,征集了所有能够征集到的力量,亲自坐镇宛城,更放出话来,要和宛城共存亡!

这无疑对城中的守军是非常大的激励,秦军的将士们奋力厮杀,箭矢和滚石檑木不停落下,对楚军将士造成大量杀伤,阻止他们登上城墙。

城外高台之上,看着这一幕的楚军主将昭雎脸色极为阴沉。

楚军的攻势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楚军的攻城看似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大部分士兵都是做做样子,秦军稍微的反击一下,楚军士兵们就立刻屁滚尿流的撤下来了。

这种现象已经不是第一天了,甚至已经成为了楚军之中的常态。

否则的话,就这么区区一座兵力空虚,同时楚军又极为了解的城池,怎么可能三个月了还打不下来!

为了遏制这种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昭雎已经处死了上百名楚国军官和十几名将军,但是情况根本没有任何的好转。

真正愿意出力攻城的,只有昭雎自己所属的昭氏一族部队。

可是昭氏能够控制在部队也就这么一两万人,要是真的全部压上死命攻城的话,城是必然可以拿下来的,昭氏这边的力量也必然损失惨重。

这年头没有了兵马还怎么混?昭氏之所以能够长久的占据着楚国顶层的位置,能够力压景氏和屈氏成为国君之下的第一大家族数百年,靠的不就是众多的封地所培养出来的强大人脉和军队,所以这种赔本生意昭雎是万万不能干的。

这样一来,整个事情就完全陷入了死结。

思虑良久之后,昭雎恶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咒骂了几声芈戎这个可耻的大楚叛徒,然后沉声道:“罢了,你能守三个月,难道还能守一年半载不成?就算攻不下来,围也围死你!”

然而昭雎并没有想到的是,一场针对他的麻烦此刻正在后方悄然上演。

楚国都城,陈郢。

在临时宫殿之中,一场会议正在举行。

楚王顶着十分明显的黑眼圈,有气无力的坐在最上首,是不是的打一个大大的哈欠。

对此,楚国的几名大臣们都算得上是见怪不怪了。

如果说在郢都的时候楚王还有那么两三分雄心壮志,那么现在的楚王心中志向估计就剩下指甲盖大小这么一点了。

和商议国事相比,这位楚王现在更愿意做的是在宫殿之中和美人们厮混。

甚至于前些天还有一些风声传来,说什么楚王最近的喜好是聚集一群男男女女,在宫中先是纵情歌舞一番,然后大家再把殿门一关,一群人在里面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到天亮。

对此也不是没有人尝试劝谏,但当大司马屈原都被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人提起这件事情了。

屈原坐在楚王下首不远处,眼中带着明显的忧虑。

虽然曾经一度对楚国绝望甚至尝试过投江,但这位忧国忧民情怀无比强烈的大司马终究是在眼前这般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在几名好友的劝说下又一次的振作了起来,希望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来帮助楚国。

说起来,今天的这一次廷议,其实也是在屈原的极力主张之下召开的。

在不痛不痒的议了几件事情之后,屈原觉得时机已到,便站了起来,沉声道:“大王,如今宜阳城已经被三晋联军攻破,昭雎却连一个守备空虚的宛城都无法拿下,实在是过于无能。臣以为是时候另外派遣良将前往宛城,接替昭雎的主将之职了!”

屈原话音落下,满殿皆惊。

要知道,自从郢都陷落并且搞出了投江事件之后屈原就已经安静了很久,上一次有所动静那也只是劝谏楚王不要沉迷于酒色,属于常规操作罢了。

没想到这一次屈原卷土重来,居然一下子就搞出了大动静,目标直指如今楚国最强家族之主,上柱国昭雎。

昭雎虽然不在,但昭齐可是在的。

对于屈原的话,昭齐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驳:“大司马这句话就有意思了,上柱国如今已经收复了半个方城,宛城也是指日可待。如今大司马贸然提议换将,莫非是和秦国方面有了什么协议不成?”

屈原闻言顿时怒了,冷笑道:“是吗?宛城之中的秦国守军不到昭雎手中兵马的五分之一,昭雎却用了三个月都无法打下来,若是大楚每一个将领都如昭雎这般无能的话,那大楚的将来怕是难有希望了!”

昭齐反驳道:“秦军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是全部精锐集中在了宛城殊死一搏,一时间拿不下来也是正常。反正赵国还要继续攻打函谷关,只要赵国那边分不出胜负,宛城这边完全可以慢慢图之,你屈原明知道大楚这些年挫折不断军力不足,却又强要大军出击,这才是对大楚真正的不负责任!”

屈原重重的哼了一声,道:“时间还多?不,时间一点都不多,而且还十分的紧迫!赵国如今过于强大,并吞天下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为了遏制赵国继续扩张,大楚必须要尽快的收回方城和郢都,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修养生息,才有希望在接下来的大战之中和赵国相抗衡!如尔昭齐、昭雎之流,无能昏聩却又身居高位,鼠目寸光又分外无能,实在是大楚之毒瘤,千古之罪人!”

屈原站了起来,朝着楚王行了一礼,高声:“请大王为大楚存亡计,务必要除了昭氏此害!”

在场众人有些震惊的看着屈原。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位大司马经历过重重打击之后会变得一蹶不振,但现在才知道这样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屈原不仅没有因此而沉沦,反而在振作起来之后变得更加犀利。

这一上来,就是和要昭氏彻底撕破脸,不死不休啊!

第271章 相如夜入营(第一更)第147章 大王真乃当世之扁鹊也第256章 劝降,屠城第142章 人参是什么东西,能管用吗?第357章 昭雎亡(第二更)第242章 彻底击溃楚军的时候到了第85章 赵何大婚第165章 孟尝君求见(第三更)第373章 薛国乱(第二更)第202章 龙骧军发威(四千字二合一章节,第二更)第307章 赵何的突然暗示(第一更)第74章 寡人觉得,乐毅还是可以的第235章 叛变(第二更)第411章 白起动怒(第三更)第279章 新旧更替,苏秦使赵(第一更)第242章 彻底击溃楚军的时候到了第163章 且让王儿去渑池走一遭(第一更)第357章 昭雎亡(第二更)第38章 瞬息万变第428章 荀况赶考记(第三更)第246章 齐国亡了(第二更)第258章 问心有愧(第二更)第218章 寡人说的,就是一统天下(4.5K章节,第二更)第243章 赵国人有阴谋!(第一更)第372章 秦国人帮了大忙(第一更)第294章 奇怪的谈判,赵何的潜台词(第二更)第381章 赵人计穷?薛公亡(第二更)第44章 韩魏联军,胜算八成第384章 暴鸢之死(第二更)第270章 夜话,林胡(第二更)第145章 楼缓信期突然发难第457章 昭齐大逃亡(第一更)第205章 给寡人打到临淄去(4K章节,一万二爆发完毕,求订阅)第366章 肥义求见(第一更)第246章 齐国亡了(第二更)第470章 围住宛城,看他秦王这一次怎么跑(第二更)第440章 要不要趁机进攻楚国?(第一更)第77章 和秦国的谈判第54章 赵何的两个计策第511章 单单灭掉秦国好像没有什么挑战性(第二更)第257章 吕氏未来,苏秦去卿(第一更)第199章 车战(第一更)第93章 龙骧军五百主廉颇第89章 乐毅,行不行?第373章 薛国乱(第二更)第52章 正统和叛逆,两代人的交接第494章 巨阳城里的项氏(第一章)第289章 韩国千人主蒲杰(第二更)第367章 赵王楚王秦王,王王有计(第二更)第356章 秦王昭氏各有计(第一更)第204章 匡章亡(4.6K二合一章节,第二更)第391章 屈原的决定,赵何的信任(第一更)第270章 夜话,林胡(第二更)第302章 封赏分地,赵胜出燕(第一更)第266章 启封破(第二更)第415章 月氏侵赵(第四更)第323章 屈原立威,韩魏心计第300章 武阳降,燕国灭(第一更)第146章 神药见效第436章 儒法争锋,迷途知返(第一更)第7章 乐毅论霸第6章 不识抬举第275章 秦军败,燕人惊(第一更)第34章 赵何,你也该死得心甘了吧?第321章 给廉颇一个教训(第二更)第111章 秦王,咱们聊聊?第498章 廉颇征黔中(第一更)第30章 安阳君来下跪道歉了第270章 夜话,林胡(第二更)第502章 赵何平楚国(第一更)第212章 临淄被围(6.2K章节,第二更,万更完毕求订阅)第148章 齐国灭宋,秦王索玉第277章 赵魏韩三王相会(第一更)第412章 下一次,你可就不会这么威风了(第一更)第49章 哪个年轻人不犯错?第99章 乐毅VS白起?不如……第200章 白起攻,秦开守(第二更)第430章 幸福的一天(第一更)第116章 龙骧军的优劣,谁是蔺相如?第12章 安阳君第499章 葭萌关有点烦,寿春有点茫然(第二更)第441章 少年荀况的挣扎(第二更)第172章 谁才是真正赢家?(第二更)第131章 信期误我第16章 大王多虑了,绝无此事第481章 宛城之战揭幕(第一更)第1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345章 各有选择,无分对错(第三更,万更完毕求订阅)第116章 龙骧军的优劣,谁是蔺相如?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272章 暴鸢细无声(第二更)第101章 白起VS乐毅,前奏第310章 宜阳见韩王(第二更)第318章 屈原发难(第二更)第375章 平乱,候亡(今日一更,抱歉哈)第176章 赵何得子,苏秦使燕(第二更)第63章 孟尝君的怒火,赵何的纠结第128章 秦王门下一忠仆第331章 屈原的建议,四国共分秦!(第一更)第49章 哪个年轻人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