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灭鲁国(第二更)

鲁国都城,曲阜。

曲阜是一座和鲁国一样历史悠久,充满了厚重气息的城池。它几乎是和周王朝在同一时间成立的,单纯以历史的厚度而言无疑远远超过了赵国。

但历史只能代表过去,在数百年后的现在,曾经被周武王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成为周王朝中原屏障的鲁国已经只能够龟缩于此,苟延残喘。

赵国大将廉颇于战车之上昂然直立,注视着远处的鲁国都城。

这座鲁国都城西侧城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塌陷和一个巨大的缺口,尘烟弥漫。

无数赵国士兵正在如同潮水通过这个刚刚出现的缺口,涌入了曲阜城中。

廉颇喜滋滋的搓了搓手,道:“大王鼓捣出来的这个重炮就是好用啊,才两天时间就把曲阜轰烂了。”

对此,廉颇身边的赵军诸将齐声赞同。

“是啊是啊,就连大梁城都抵挡不住,区区小小鲁国又如何能够抵挡呢?”

“有了重炮之后,怕是这天下再无任何城池能够抵挡大赵的攻伐了!”

“你们说,这城墙以后还有必要吗?不如干脆取消算了。”

“简直是胡言乱语,若是取消了城墙,城中的居民还如何管束?”

廉颇及时的咳嗽一声,中止了众人渐渐发散的讨论话题:“好了,都别说了,准备随本将军进城吧!”

正常来说,主将进城都应该是在大局已定的时候,这种刚刚破城还在开始巷战的情况其实还是颇为危险的。

但廉颇是什么人?对于这位赵国知名的勇将而言,没有能够亲自上阵杀敌就已经是已经非常让人心痒难耐的事情了,若是真的跳出什么不开眼的刺客或者残兵败将,廉颇将军完全不介意让自己的剑锋上染点血——就怕身边众多的侍卫们不给他这个机会。

一刻钟之后,当曲阜城的西门轰然打开,廉颇就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主力大军浩浩荡荡的入城了。

战斗并没有结束,赵军在杀入城池之后直接转向了西南方的宫城,那里才是整座城市真正的要害所在。

当廉颇抵挡之时,到达的赵军将士们正在忙碌的架起云梯,在宫城的城墙之上奋勇攀登。

让廉颇微微有些惊讶的是,即便已经破城,宫城之上依旧有着不少的鲁国士兵在奋勇守城。

廉颇眉头微微一挑,道:“传令下去,加快攻城进度!”

更多的赵军精锐投入了战场之中。

高大的郭城都已经被攻破了,比起郭城而言防御力量更加薄弱的宫城显然就更不在话下。

一刻钟之后,赵军成功登上了宫城的城墙,并且站稳了脚跟。

两刻钟之后,最后一名挥剑奋战的鲁国将军带着他的数十名亲卫也倒在了赵军的刀剑之下。

偌大的鲁国宫城终于如一名无力挣扎的少女一般,朝着廉颇所率领的赵国军队敞开了大门。

廉颇有些打不起精神的挥了挥手:“沈敬,你带三千人和我进去,记得把鲁国人的藏书室和宝库看好,大王可是叮嘱过的。其他人也不要在这里站着了,曲阜城那么大还没有你们抢功劳的地方?该杀的杀,别乱杀给军法官看到了,不然我也保不住你们。”

一番简单的交待完毕之后,廉颇进入了鲁国的宫城之中。

不得不说,这座宫城的外观建筑看上去确实是堂皇大气同时又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处处给人一种行走在历史之中的感觉。但走进来之后,这里面随处可见的一片狼藉和慌乱立刻就让这种观感大打折扣了。

这也是几乎每一座被征服的宫殿都必然出现的景象,廉颇对此早就已经见怪不怪,率领三千兵马直取宫城的主殿。

宫殿再好也分不到给廉颇住,还是踏踏实实的捉住鲁国国君才是对廉颇和所有赵国将士们来说最好的立功方式。

在大殿之中,廉颇见到了鲁国的当代国君姬贾。

让廉颇有些意外的是,这位国君看上并没有什么惊惧的神情,而是显得颇为平静。

这让廉颇心中暗自感觉到有些不妙。

根据廉颇多年的经验,这种大难临头却十分平静的家伙一般心里都是抱着死志的。

大王赵何可是专门叮嘱过廉颇,活的姬贾比死掉的姬贾更有价值,也能让廉颇获得更多的功劳。

廉颇咳嗽一声,朝着姬贾拱了拱手:“廉颇见过鲁候。”

鲁国毕竟是周天子姬姓宗室,而且还是其中最守周礼的那一个,所以鲁国的国君并没有如同七大战国那般自行称王,依旧保持着周朝侯爵国的地位。

姬贾的年纪看上去应该在三十岁左右,说话之时的语气也是不疾不徐:“廉颇,你乃外臣,见了本侯就这么拱手一礼吗?”

廉颇昂首道:“回鲁候,末将乃是胜者,拱手一礼已然是极为客气的了。”

姬贾楞了一下,随即大笑:“你说的没错,当年我大周灭商之时,何尝不是让那些旧商贵族屈膝下跪呢?如此说来,你还能对本侯拱一拱手,倒是颇为有礼的了。”

廉颇道:“鲁候谬赞了。若是无其他事项,还请鲁候随末将前往邯郸一行吧。”

在廉颇略微有些期待的目光之中,姬贾轻轻的摇了摇头,道:“亡国之君,又如何能苟且偷生?还是让本侯去地下和历代先祖请罪吧。”

廉颇有些失望的叹了一口气,但并没有阻拦。

姬贾抬起手,指着身边一名大约十三四岁的少年,对着廉颇道:“此乃本侯嫡长子仇,本侯死后,仇儿可入邯郸拜见赵王。至于其他夫人儿女,廉颇将军想要便要,想杀……杀完便是了。”

廉颇看了一眼那个名叫姬仇的少年,慢慢点头。

看来这位鲁国国君之所以等到现在,就是为了要和廉颇交代这么一句话。

廉颇沉声道:“鲁候放心吧,廉颇并非嗜杀之人。所有夫人和公子公主都会前往邯郸,听候吾王处置。”

姬贾松了一口气,站起来朝着廉颇行了一礼:“那便多谢将军了。”

廉颇不敢怠慢,再还一礼。

鲁候笑着坐了下来,举起面前桌案上早就已经备好的一杯毒酒,一饮而尽。

又一个诸侯国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分隔线以下不要钱,以后不再重复,有人说作者的话字体看不舒服,所以写在这里)

《战国杂记·鲁候贾篇》:帝命廉颇灭鲁,鲁候贾不欲往邯郸为质,当殿指长子姬仇为候,服毒酒而亡。十年后赵修列国史,修鲁史者为旧鲁国之儒,曾受鲁候贾之恩,欲以姬仇为亡国之君,定鲁候贾谥号曰“文”。帝闻之大怒,曰:“姬仇不过一少年耳,何能使其背负亡国之恶名?”遂废鲁候贾之谥号。

第487章 不愧是你(第一更)第215章 临淄破,齐王获(4.5k,第一更)第324章 蒙骜入陇西(第二更)第113章 赵何的阳谋第214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4.5K章节,第二更)第204章 短兵相接(第一更)第357章 昭雎亡(第二更)第416章 继续打赵国!(第五更,求订阅)第436章 儒法争锋,迷途知返(第一更)第369章 与和氏璧齐名的垂棘壁(第一更)第49章 哪个年轻人不犯错?第405章 白氏袭北关(第一更)第523章 秦亡(第二更)第89章 乐毅,行不行?第459章 破新郑(第一更)第215章 临淄破,齐王获(4.5k,第一更)第435章 荀况简直胡作非为!(竟然还有四更)第350章 赵何斥楚王(第二更)第201章 骑兵,那是什么东西(第一更)第63章 孟尝君的怒火,赵何的纠结第417章 西羌乱(第一更)第19章 寡父欲分封二子于赵、代第354章 赵国好强,选择好多,赵何好难(第二更)第530章 战月氏(第一更)第102章 大王,必须要打败赵国,收复失地!第243章 赵国人有阴谋!(第一更)第452章 白起的惊人计划(第二更)第371章 薛公与候各有计(第三更,万更完毕求订阅)第523章 秦亡(第二更)第68章 来自大王的十六字真言第230章 诸卿,寡人打算亲征(万更求订阅)第303章 苏代使魏(第二更)第365章 苏代遇刺(第二更)第64章 田甲之乱第42章 收尾第296章 廉颇北上,白起南下(第一更)第210章 燕王,你这点东西让寡人很难办事啊(第二更)第32章 发动第63章 孟尝君的怒火,赵何的纠结第279章 新旧更替,苏秦使赵(第一更)第141章 和氏璧第457章 昭齐大逃亡(第一更)第30章 安阳君来下跪道歉了第274章 韩魏随于后第417章 西羌乱(第一更)第366章 肥义求见(第一更)第170章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第八更,求订阅!)第45章 十六岁的大王,懂什么兵事?第295章 赵分兵,燕王狂(第三更,一万二更新完毕求订阅)第166章 你看什么看(第四更)第373章 薛国乱(第二更)第15章 安阳君的五百甲士第39章 主父,你养了一个好儿子第491章 失败的消息传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第284章 韩王怒,燕王惊(第一更)第32章 发动第110章 秦国吃瘪第1章 穿越成赵惠文王第299章 蓟都破,燕王亡(第二更)第442章 霸王之论(第一更)第179章 赵何的一番布置(第一更)第474章 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上一个时辰(第四更)第463章 寿春破(第一更)第215章 临淄破,齐王获(4.5k,第一更)第210章 燕王,你这点东西让寡人很难办事啊(第二更)第96章 上郡战报至第139章 楼缓信期,宴无好宴第230章 诸卿,寡人打算亲征(万更求订阅)第421章 繆贤见昭齐(第一更)第280章 燕王求和,廉颇求战(第二更)第60章 主父出兵,苏秦到访第195章 大王,这样下去不行啊(第二更)第104章 巫术破赵人邪术!第481章 宛城之战揭幕(第一更)第327章 败蒙骜(第一更)第254章 首战(第二更)第101章 白起VS乐毅,前奏第10章 寡人有一言第330章 屈原夺宛城(第二更)第155章 秦王的态度第164章 四王聚渑池(第二更)第440章 要不要趁机进攻楚国?(第一更)第227章 田单将军,战吧!(6K章节,第一更)第469章 赵何南下,汉中开战(第一更)第71章 敌驻我扰第275章 秦军败,燕人惊(第一更)第211章 燕王,你要看清楚局势(4.5K章节,第一更)第320章 廉颇要搞事?(第一更)第244章 时机未到(第二更)第35章 大王,有主父之风啊第93章 龙骧军五百主廉颇第490章 战后清点,三路进军(第一更)第329章 大梁惊变,君臣失和(第一更)第472章 攻占上蔡郡(第二更)第135章 邹衍的五行之秘第485章 龙骧军显威,机会到了(第三更)第70章 敌进我退第330章 屈原夺宛城(第二更)第396章 屈原亡(第二更)第530章 战月氏(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