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日新月异的赵国(第二更)

接下来赵何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其繁忙的秋天和冬天。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由于在北方草原上夺得了太多的土地,因此赵国的疆域几乎是翻了一番,为了在这些土地上建立赵国的新统治秩序,赵何忙的不可开交。

又一年的科举顺利举行,这一次无论是考试人数还是录取人数都比去年有了显著的增长。

www★тTk án★¢O

不仅如此,在科举考试之中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大贵族的子弟,虽然都只是家族之中的边缘子弟,但他们能够出现在这里,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不行,肥相。寒门的名额绝对不能少于九成,这是寡人的底线。”赵何拍着桌子,十分不爽的对着面前的肥义说道。

肥义有些为难,道:“大王,这些家族能够派出子弟来本身就已经是对大王的支持,单单一成的录取人数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赵何冷笑一声,道:“这些个家伙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之前赵文他们搞风搞雨的时候真的就那么密不透风别人毫不知情?不可能的,只是他们不想禀报给寡人而已。既然他们这么不喜欢科举,那为什么还要来参加呢?寡人能给一成的名额给他们就已经算是考虑到他们先辈为大赵做出的功绩了,此事无需再提。”

肥义叹了一口气,道:“既然是大王说了,那就这么办吧。对了大王,改元大典已经开始准备了,不知大王想要将这次大典定在什么日子?”

赵何略微思索一下,原本想说十月一日,但话到嘴边还是改变了主意:“就定在明年的二月初三吧。你去让下面的人查一下历法,如果历法上说那一天不适合登基,就把历法改一下。”

肥义:“……”

这件事情只是赵何在这忙碌的秋天和冬天之中一个缩影罢了。

第二次的科举也圆满结束,这一次夺得状元的是一个赵何同样也颇为熟悉的名字——虞信。

年轻的赵国士子虞信以扎实的理论,十分具有战略眼光的看法提出了赵国对草原和西域控制的必要性,让赵何大为欣喜。

虞信其实是有挑战者的,另外一个名为公孙龙的中年士人以自己独特的名家理论成为了和虞信竞争到最后的那个人。然而公孙龙的理论过于偏激,认同者觉得十分出彩而不认同者觉得一无是处,仇液、蔺相如和周袑三位主考官因此人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赵何一锤定音,钦点虞信为第二届状元,公孙龙为榜眼。

科举结束之后,元旦也到来了。

元旦大朝议上,赵何宣布了新的一轮晋升。

除去乐毅、廉颇、蔺相如等已经有了封君爵位的人之外,这一轮荣升的还有:

赵奢:封马服君,以北方边骑军团长的身份入殿议政,军方地位在大将军乐毅、大司马廉颇之下。

仇液:封文信君。

乐乘:晋升上卿。

赵袑:升中卿。

沈敬:升下卿。

……

还有其他众多名单,以及诸多财物、田地、奴仆赏赐等等,除去上面的少部分人是以当殿宣布的方式之外,其他人都是以张榜的方式来进行公告。

除此之外,赵何还提拔了一大批的年轻官员前往新征服的各个地方为官,并且还当殿奖励了一批为官颇有成绩、治理地方有功的新锐官员。

第一次科举的三甲状元、邯郸令荀况赫然在列。

在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熟悉政务之后,年轻的荀况已经完全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治理大梁城的第二年之中不但各项政绩屡创新高,更是颁布了多项法令,将整个大梁城治理得欣欣向荣,获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赵何对此表示十分欣慰,并当场夸奖了一番荀况。

在历史上,荀况由于并没有获得过多少实践的机会,因此当人到中年在楚国出仕的时候已经有些施展不开手脚,最终只能黯然退出政坛专心做学问。

但这一世,由于有了赵何的慧眼识珠,这块璞玉终于脱去了青涩,完全呈现出了自己应该有的那道明亮光彩。

由于赵国的强大,邯郸城越发的繁华,邯郸之中的物价和房价也开始节节上涨并提升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地步,以至于有人感慨:“邯郸居,大不易!”

也不仅仅是邯郸,作为被赵国最早征服的他国都城,临淄城如今已经成为了赵国之中仅次于邯郸的第二大城,经济发展无比迅猛。

其他的,像陶邑、大梁、新郑、寿春、咸阳等城池也都开始快速的恢复元气。

战争固然给这些华夏大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当赵国的统治秩序确立起来之后,再无战争威胁的城市们发展的速度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华夏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们永远不缺少智慧和勤劳,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不仅如此,赵国的人口也开始出现了十分迅速的增长。

尤其是以邯郸和晋阳两座新旧都城附近,由于已经多年没有遭受战火,加上这里的大量人在八倍、十倍田亩的诱惑下选择了迁移到齐地、燕地、秦地等新征服的土地,给依旧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留下了更多的开垦地,因此人口的增长也就完全不值得意外了。

不仅仅是赵国原先的本土,包括比较早一些征服的土地如齐地、燕地如今同样也出现了人口大规模增长的趋势,像秦地、楚地还有韩地这些新征服的地方眼下虽然还没有什么动静,但人口的爆发也是迟早的事情。

从历史的规律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族的人口都将快速攀升,这将会给赵国带来足够的兵源和劳动力,为赵国接下来的发展和扩张提供足够动力。

毫不夸张的说,在完成了一统之后,赵国的每一天都是那么的日新月异!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渡过了秋天又渡过了冬天。

终于,在赵何登基的第十五年春天,二月初三这一天,邯郸城之中举行了筹备已久的庆典。

一次改朝换代的庆典!

第1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166章 你看什么看(第四更)第499章 葭萌关有点烦,寿春有点茫然(第二更)第476章 首先,我们把十门重炮抬上去(第二更)第477章 韩王的异动(第三更)第132章 怼信期第138章 蔺相如,寡人终于等到你了第255章 赵王穰侯来相会第149章 谁为大赵往咸阳一行?第1章 穿越成赵惠文王第231章 赵何要你我死,难道你我坐以待毙?(第一更)第88章 秦齐称帝,尔虞我诈第43章 大王,还是太年轻啊第300章 武阳降,燕国灭(第一更)第230章 诸卿,寡人打算亲征(万更求订阅)第469章 赵何南下,汉中开战(第一更)第299章 蓟都破,燕王亡(第二更)第18章 韩魏两国必败无疑第205章 给寡人打到临淄去(4K章节,一万二爆发完毕,求订阅)第489章 秦王之死(今天就三更了)第325章 遭遇战(第一更)第190章 可飞马跃城(第一更)第455章 昭齐出兵,景阳问计,白起下船(第一更)第301章 赵何劝主父,楚王忙迁都(第二更,万更完毕求订阅)第500章 天子,河东,寿春,屈氏(第一更)第347章 收尾关中(第二更)第39章 主父,你养了一个好儿子第426章 开科举(第一更)第10章 寡人有一言第92章 乐毅,不过如此第141章 和氏璧第82章 看看王儿究竟搞的什么名堂第72章 敌退我……不需要追了!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463章 寿春破(第一更)第66章 赵国人究竟用了什么邪物!第54章 赵何的两个计策第503章 廉颇退兵,乐毅进攻(第二更)第523章 秦亡(第二更)第266章 启封破(第二更)第314章 赵王很轻松,秦王很苦恼(第二更)第254章 首战(第二更)第198章 决战日第196章 苏秦应知我意(第一更)第302章 封赏分地,赵胜出燕(第一更)第414章 忙碌的赵何(第三更)第48章 伊阙之战第212章 临淄被围(6.2K章节,第二更,万更完毕求订阅)第153章 果然是天下第一宝玉第293章 秦国要求和?(第一更)第257章 吕氏未来,苏秦去卿(第一更)第254章 首战(第二更)第233章 赵国人撤军了?(今天就一更了)第79章 秦齐各有心思第237章 秦军出河东,孟尝入邯郸(第一更)第487章 不愧是你(第一更)第224章 尴尬的苏秦(一万五更新完毕,求订阅)第312章 廉颇去哪儿(第二更)第64章 田甲之乱第370章 薛公,我们赵国是讲道理的(第二更)第478章 率先打开僵局的地方(第四更)第319章 函谷关(第三更,万更完毕求订阅)第392章 咸阳居大不易,云阳令有赵周(第二更六千字大章,万更求订阅)第241章 大麻烦(第一更)第198章 决战日第430章 幸福的一天(第一更)第206章 齐燕震惊(4.2K章节,第一更)第357章 昭雎亡(第二更)第478章 率先打开僵局的地方(第四更)第154章 秦国危亡,便在大王一念之间第381章 赵人计穷?薛公亡(第二更)第162章 完璧归赵第243章 赵国人有阴谋!(第一更)第375章 平乱,候亡(今日一更,抱歉哈)第479章 败魏冉(第五更)第64章 田甲之乱第278章 魏冉罢相,苏秦复卿(第二更)第377章 寡人正愁找不到牌坊(第二更)第20章 齐稳,秦出(求推荐票)第71章 敌驻我扰第442章 霸王之论(第一更)第516章 破匈奴(第一更)第106章 会盟事成第284章 韩王怒,燕王惊(第一更)第48章 伊阙之战第357章 昭雎亡(第二更)第100章 会盟之问第293章 秦国要求和?(第一更)第461章 战鲁关(第三更)第31章 李兑,不要说寡人没有给你机会第277章 赵魏韩三王相会(第一更)第31章 李兑,不要说寡人没有给你机会第195章 匡章要反?(第一更)第128章 秦王门下一忠仆第458章 傀儡政府,赵丹的应对(第二更)第530章 战月氏(第一更)第286章 燕国大危机(第一更)第9章 臣,敢不为大王效死!第125章 大王,主父打义渠,行不行啊第351章 就这么放过魏王了?(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