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先富起来的人而言,2001年后的财富路径可能是这样的:2001年离开自1999年“5·19”行情而爆发的股市,进入房地产市场,享受当时便宜的房价和低利率。2005年,在房价经过大爆发期之后,重新进入股市,享受“股改”后的大牛市行情。然后在2008年顺利逃顶,或者进入债券市场,或者重新进入房地产市场。通过上述接近10年的时间跨度,基本可以完成个人资产的原始积累。
对于很多人来说,财富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步骤和实施方法。需要提醒的是,在上述时间段中,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使得资产价格大幅度上涨,而同期的通货膨胀也有所加剧。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财富布局之中,这样一轮轮的财富机会和轨迹出现在大家面前,需要牢牢把握。如果说,在中国“入世”前国人的财富机会往往出现在相对狭小的领域的话,那么,在进入新的世纪之后,随着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居民理财意识以及行动将直接对各自的财富“量级”产生深远的意义。
把握系统性投资机会
有人说,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商品价格差价的存在(商品价格双轨制)及市场化改革造就了中国众多的百万富翁;20世纪90年代,由于货币差价(利率双轨制)的存在以及市场化改革造就了中国众多的千万富翁;20世纪90年代再往后,由于资产差价(资产价格双轨制)的存在以及资本化和市场化的改革将造就中国众多的亿万富翁。也就是说,管制下的利率改革为资产的短期套利和长期增值提供了极大可能性。总之,谋定而后动,当把路线图理清晰之后,按照规划步步执行,那么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A股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不可逆转
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和国际板的推出让中国资本市场“成人”,其对A股估值体系以及投资者赢利模式的重构都提出新的挑战。从历史经验看,全球化最大的特点是双向融合成为趋势。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来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往往是单向状态,比如,资金、货物、人才等方面都直接表现为单向输出,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贸易的顺差,因此有人戏言:中国人存钱,美国人花钱;中国人制造,美国人享受。这种“G2模式”是中国过去一段时间实现全球化的主要模式。不能否认的是,上述单向融合给中国崛起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在未来,以双向融合为标志的全球化将大行其道,令“中国通行的世界概念”和“国际通行的中国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
从资本市场角度解读全球化,中国资本市场同样应该与国际市场相融合,中国的资本总量、上市公司规模、市场估值,也只有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考量,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在此大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2010年之后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围绕中国资本市场全球化所开展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国际板、放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出海等诸多市场建设,不仅是一种必然趋势,更是在经历种种阵痛后中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一种表现。因此,中国市场投资者更需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
伴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的推出,A股将从之前单一、封闭、不健全的系统转变成多元、开放、健全的系统。由此产生的对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新洗牌以及投资者赢利模式的冲击,将逐步凸显并最终深入人心。比如,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做多股票赚钱,更可以通过做空股票赚钱,向“熊股”要利润!同时,全流通时代的来临,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博弈和融合将成为大趋势,并共同推动市场进入上市公司价值再发现的新时期。对于局部高估值板块而言,未来将有一个去泡沫化过程。
未来10年,上海是一匹可以长期关注的白马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是把“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资产”全新亮相的重要契机!无可厚非,“世博”主题将成为2010年最能确定的行情线索,上海本地股将活跃全年,交易型机会十分丰富。
随着今后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本地股大规模重组、大规模融资行为也将推升股价。全球化的步伐将在2010年更加鲜明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双中心”建设进程中,上海打造的蓝筹股主板市场也势必将极大缩短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距离。
通过以上三条主线,未来具有全球化竞争力、最能代表区域经济特点的龙头企业、龙头上市公司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战上海”成份股中此类品种比比皆是。
就A股运行历史看,“战上海”足以代表那些先知先觉的聪明钱的选择——几乎每一轮行情都是由上海本地股发动,后者是最能代表市场人气的最重要的行情线索之一。而当这种典型的周期性现象反复上演之后,人们必然会对其背后的原因详加研究和探询。很明显,正是因为“战上海”有着无穷魅力,才令一出出好戏周期性地上演,并成为A股市场永不过时的话题。把握这种周期性规律,恰恰体现了“战上海”抓主要矛盾的核心思维。
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比例
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是理财的三要素
根据海外人士的归纳,一般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风险承受能力逐步降低,需调整激进型理财工具(股票型基金)和稳健型理财工具(债券型基金、超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比例。
理财的三要素是指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这是现代商业银行对其自身资产进行管理的要求。为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银行必须保证资本充足率,并严格遵守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证资产的流动性,银行又必须及时控制信贷比例、存款准备金比例等;为了确保资产的收益性,银行一边致力于利存贷差获得利息收入,一边致力于开展各种中间业务获取非利息收入。但对投资而言,大到一家银行,小到一个家庭,都必须做到三性合一,有两个法则可以参考。
法则一:“伯顿·马尔基尔”法则
对于60岁以内的工薪族来说,100减自己的年龄,是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参考比例,其余资金可投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及混合型基金;
对于60岁以上、接近或已经退休的年长人士,不妨以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为主进行投资,投资股票型基金的比例最好不要长期超过20%。
以上是一种速算方法。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马尔基尔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后,向不同年龄的人提出了除不动产之外的财产投资建议:
20~30岁,生活节奏快,富进取心,有稳定的收入,风险承受力相当高。投资比例:现金5%、债券或储蓄25%、股票(主要指股票型基金)70%。
30~40岁面临中年危机,对无孩子的双职工而言,风险承受能力仍很高。投资比例:现金5%、债券40%、股票型基金55%。
40~60岁,该年龄组的人开始考虑退休计划及收入保护。投资比例:现金5%、债券或储蓄45%、股票(选择风险较小的股票型基金)50%。
60岁以上,享受闲暇活动,同时积极积攒大笔健康保护成本。无风险承受力或几乎没有。投资比例:现金10%、债券或储蓄60%、股票30%。
法则二:“年龄+40”法则
另一种更简便而较为保守的理财法则是“年龄+40”法则。把你的年龄加上40所得的和,也就是你应当用于投资的百分比,除掉这一部分后的余额才用于投机。换而言之,假设你现在32岁,你的年龄加上40后为72,那么你总资产的72%应当用于股票型基金等有固定收益的投资,而其余28%用于股票之类的投机。即使是用于投机部分的资产,也最好选择那些有过良好分红记录的绩优股。如果你现在50岁了,那么你应当把你90%的资产用来进行安全的投资,如果希望投机的话,就用余下的10%。年逾60之后,就不要去投机了。
投资者不妨根据各自情况,把权益类资产和债券类资产根据上述比例进行投放,在权益类资产方面,“战上海”个股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做资产配置?
在配置资产时一般遵循A、B、C的思路,即先从行业、板块入手选择值得看好的资产;再从这些行业、板块中寻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公司;最后,才进行资产配置,以保持投资组合的仓位比例。相对而言,这是我们所擅长的配置方法。
主动好?还是被动好?
第一节 财富行动计划和时间表(2)
在海外较成熟市场中,由于市场有效性相当充分,被动型的指数型基金有庞大市场,操作指数型基金的公募基金经理的基金业绩只要不比指数走得太差,投资者就可以接受,基金产品的销售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在类似于A股这样的“新兴+转轨”的市场之中,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市场的有效性不足、波动较大,因此,主动型的基金管理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应该说,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市场里,基金经理是容易跑赢指数的,但当市场结构突然发生变化,情况就很不一样了。
比如,2006~2007年A股市场爆发单边上涨行情时,公募基金的规模在大牛市背景下忽然被放大,面对源源不断涌进市场的资金,基金经理只能买那些跟得上指数、能对基金业绩提供帮助的大盘权重股。在实际中,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要跟踪对象的沪深300指数就比上证综指高出一筹。换个角度说,即使基金经理买了大量的小盘股,对规模骤然放大的基金的业绩也提供不了太多的帮助。不过,市场结构也是此一时,彼一时,拿2009年来说,如果基金经理因为投资者纷纷赎回而手中没有钱了,就要从原先那些大盘权重股“阵地”上撤退。这种市场情况对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可能有利。不过,在目前市场阶段,机构之间相互博弈很是激烈,过去指数单边上涨时,基金经理之间比的是谁的仓位重,而现在则在比谁的仓位轻。
其实,从目前全球范围看,被动型投资已经压倒了主动型投资。连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巴菲特也推荐投资者购买成本低廉、跟踪各种优质资产动向的指数基金。而“战上海”则把目前A股市场上最为值得关注的资产——与上海直接相关的公司股权进行归纳和总结。投资者只要“被动”地跟踪这些优秀资产的价格浮动,从长期看,还是能够获得不错的回报。这也恰是我们推荐“战上海”策略的出发点。
维持较低换手率是一种策略
维持长时间的较低换手率只是一种策略,因人而异。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个市场的容量已经大得超出想象,可以兼容各种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在这个市场中,无论是短炒型的基金经理,还是长期投资型的“选手”,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都能够做得很好,各得其所。市场既可以接受那些换手率很低的基金经理,也可以包容那些持股时间以小时来计算的基金经理,关键是策略和风格是否符合自身条件。
其实,控制股票换手率就是一种“预算”的概念。如果有这样的概念,资金管理人的脑子里就会有一根“弦”。比如,在下单前会下意识地考虑一下自己组合的换手率和交易量。这就要求资金管理人要“打有准备之仗”,要求基金经理在做股票投资时先了解这家公司的方方面面,然后再进行决策;要求资金管理人在作投资决策时,先想到自己是个长期投资者,投资目的是做公司的股东,而不是纯粹在市场上“短炒”一把。
适当与市场保持距离以及“预期管理”
对于长期投资来说,“预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即在一开始就针对投资者的回报预期进行合理引导。其实,对于像资产规模庞大的养老金等这类机构投资者而言,A股市场的配置仅仅占到很小的比例。比如,某家养老金机构已经把95%的资产配置在全球成熟市场,那剩余下来的5%的资产可以配置在风险相对大、不太容易把握的领域,以便获得一定的惊喜,比如A股市场。
不要去预测底部
一般意义上说,股市可以大致分为高估或者低估的市场,而市场本身的高点和低点其实是很难精确估算的。曾经有很多个人投资者或者机构投资者热衷于测算指数的高点或者低点,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做法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或者说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我们认为最好不要去预测市场的顶部或者底部,而是通过与市场保持适当的接触和试探性的操作,去判断市场的真实状态。具体而言,就是要保留有一定的风险接触,这样,当市场发生转折时,你就能及时应对,以免错失上涨行情。正如著名市场人士、上投摩根基金前投资总监、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投资总监吕俊所言,在行情处于低迷状态时,投资者与市场保持一定的接触,能保证不错失行情的底部,同时也能保证及时逃离市场。这些好处可能远远超过你所付出的成本。
经过实践检验在20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不少海外投资者通过基金定投,成功地摊低了成本,并很早处于“解套”状态。即便是在A股市场上,2008年在市场6124~1664点的大幅度下跌中,如果投资者在高位开始定投,到上证综指站上3000点一线时,也已经处于赢利状态。
永远有风险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