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银行家”们的反击(上)

第317章 “银行家”们的反击(上)

奥地利,维也纳。

在帝国首都一场金融风暴正在酝酿中。自从帝国铁路二期工程远景规划出台后,其部分路段的股票价格呈一路高升的趋势。

很快就从刚发行时的5弗罗林涨到了15弗罗林。这种股票发行模式和股价增长都不属于正常现象。

速度过快和炒作过热在专家们的眼中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当超过发行价120%的时候,阿佳妮就和手下们开始着手打压股价。

当然具体的操作肯定是由专门的交易人员和经济学家研讨之后得出的,可是弗兰茨聘请的专家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根本压不住股价上涨的走向;因此很容易就越过了120%的红线,而越过200%也仅是时间问题。

并不同于以往,这一次股票上涨并不是由某几个银行家或者某几个家族主导的缘故,而是一次全民性质的跟投。

专家们觉得既然无法阻止这次的过热,不如选择在高点卖出,低点购回,效仿弗兰茨大公的做法。

理论上这倒是没有任何问题,反正皇室不是受损失的一方,毕竟资本市场的特点是强者恒强;哪怕是承担风险的能力,手握大量资本的皇室也远强于其他投机者。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向阿佳妮保证这会是一次稳赚不赔的买卖,可她还是有些担心,直觉告诉她这将是一场危机.

凯撒大酒店,三层的一间会议室里,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最欣赏的后辈夸夸其谈,这一场将会席卷整个中欧的金融风暴就出自眼前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之手。

“请诸位放心,这一次我们和各国的王室和贵族都会全身而退。从此以后中欧便是我们犹太人的天下,那些王侯将相们对我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深,离开了我们他们什么都不是…

我们可以依靠我们的聪明才智征服欧洲,根本就没有必要千里迢迢地去中东和该死的奥斯曼人去争夺那片可怜的沙漠!”

(1840年2月5号天方教宰牲节,奥斯曼数个教团对耶路撒冷附近的犹太移民进行大规模屠杀,造成数万人伤亡。)

与此同时,在另外一处场所一个一身阿拉伯装束的青年正在对着前面的听众们侃侃而谈;台下坐着一众奥地利、德意志、意大利地区的金融巨鳄,当然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共同特点–都有高利贷业务。

由于弗兰茨和手下经济学家协商后推出的一项金融革新政策-分期付款的横空出世极大地打击了中欧地区的高利贷行业。

这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措施解决了很多人的燃眉之急,而且给帝国经济带来了正能量,让其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地向上发展的同时,也让不同阶层群体看到了一丝光明与希望。

选择铤而走险与饮鸩止渴的人数大大减少,他们大多都选择了一个可以预期的明天。

虽然此时帝国仍然没有立法规定高利贷违法的限额,但是”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使得更多普通人都开始明白它是一种不合理的金融产品。

毕竟皇室不超过5%的分期付款年利率就摆在那,有谁还会选择年利率超过40%甚至50%的高利贷呢?

哪怕是擅长公关和包装的“良心”高利贷商人的罗斯柴尔德等几个大家族划定的利率也通常维持在25%以上。

而分期付款这种新型金融模式的问世就是对付这些贪婪的金融家们的武器,立刻就把这帮放高利贷的家伙们打得魂飞魄散,其业务量和利润都呈断崖式下跌。

虽说他们有背后势力作为后盾,但又有谁敢在皇室面前逞英雄?可笑的是,他们给官僚们和黑恶势力的供奉又丝毫不能断。

这样一来高利贷商人卖儿卖女,甚至投河自杀的现象反倒是频频发生。

虽然有些不太长眼的人通过花大价钱,在报纸上购买头条等途径用来论证高利贷的合理之处和好处,试图给皇室和政府施压逼他们就范。

但是弗兰茨一方的攻势每每都能驳得那些所谓的金融专家体无完肤,更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直接给他们定性为祸国殃民分子。

支持高利贷一方的观点无非是以下几种。

第一,借用并扭曲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为自己辩护。

《圣经·旧约》中有关于高利贷的描述是“我民中有贫穷人与你同往,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者向他取利。”

第二,将高利贷和慈善挂钩。

从银行还是皇室提供的分期付款所需要个人财产或者可预期收入做担保作为出入点,得出没人会借钱给穷人的论点,来彰显自己“为可怜人着想”的形象。

另一方面巧言令色地指出那些真正需要钱的人却不一定具备和符合皇室提出的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讨厌高利贷,但是又都需要它的主因。

第三,错的既不是提供高利贷的人,也不是还不起的人;是因为那些愚蠢的人不懂经济内在运行规律,错估了自己的还钱能力。

而那些”善良”的高利贷商人不应被责罚,因为他们只是“好心”办了坏事。

第四,借高利贷更能提高人的创造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它产生的大量利息会给欠钱的群体一个自己最大可能赚钱的良好机遇,有助于那些懒惰的人突破自我极限。

同样获得了大量收入的商人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会主动购买更多产品,这样一来还能刺激消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最符合市场规律的做法,应该被颂扬,而不是被贬低。

第五,优化资源配置,让资金到它该去的地方。

穷人们只懂吃喝,对赚钱一窍不通,大量资本集中在银行家手中意味着更多数量的工厂,重大公共工程还有铁路建设,对于国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那些没钱的人正好可以作为人口红利反过来继续刺激经济发展。

第六,如英法这样的列强都有着十分先进的金融银行产业,所以他们才能位居世界强国之列。

对方雇用的笔杆子洋洋洒洒地写了大概几十条的“益处”,不过核心就是三点,第一、存在即合理,第二、符合经济规律,第三,还不上钱的人素质不行(懒惰,愚蠢,没有见识,格局太小)

对付这些人的论调办法也很简单,就是拿出100万弗罗林作为奖金。

只要有哪位金融家能在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任意一间工厂或者码头中干满一年,并且赚到50英镑就可以拿走这100万。

当然也可以拿出相应的抵押物,然后进行投资,只要3年后赚到的钱可以偿还利息加本金就能拿到这笔奖金。

结果当然是零成功。

选择碰碰运气的32位金融专家之中,有15人在一个星期之内退出,剩下的17有10人在一个月内退出,剩下的7个人中有六个人死在工厂之中,还有一个进了精神病院。

出现死伤完全在弗兰茨的预料之内,毕竟以当时英国工厂的安全状况和工作强度,不死几个都属于不正常了。

有五名十分富有的金融专家选择了用第二种方式证明自己,其中有两个人在第一年的投资中就损失了本金,最后不得不变卖自己抵押的财产。

还有一位专家因为作弊,直接享受到了维也纳版“西冰库大酒店”的优厚套餐待遇。

剩下的二人由于想翻身借了高利贷,最后不得不走上了“天台”。

个人觉得自己兰芳写得不错,剧情设计也算精巧,现在这样没头没尾的,让我自己看着都难受。

接下来主角会回欧洲,路上会写主角是怎么航行过来的,免得再被说成是超时空移动。

但估计也就是这一次,毕竟我写的是历史文,并不是旅行日志,或者是日记。

我现在对自己写书的初衷产生了动摇,本书到目前为止,我设计过六段主线剧情,但最后我不得不砍了其中的五段。

唯一写完的是备受诟病的土埃战争。

我不太喜欢抱怨,但是海量的负能量让我整个人都十分阴郁,让我说了很多不理智的话,做了很多无意义的事。

今天更完之后,明天大概率会选择休息一天。

就是这样,祝诸君武运昌隆、笑口常开

(本章完)

第55章 不醉第423章 赏光(下)第1214章 围城(下)第166章 左支右拙第128章 战后处理第194章 偷鸡不成第911章 杀!第405章 南洋,南明。第279章 化妆品第634章 雨果来了(2)第1110章 波兰?波兰!第979章 深信不疑第1209章 故人相见第1074章 魔法对决第403章 暗流汹涌第331章 勇者胜第597章 出兵阿尔巴尼亚第284章 约瑟夫主义第537章 亮相第343章 一场谋杀第163章 意外(上)第662章 挑战者第621章 分一杯羹第526章 尾声第1279章 一百万雷亚尔第62章 蝴蝶第242章 打野结束第511章 愁第461章 大朝会第125章 阿克琉斯之踵第1026章 梦想与现实第340章 各奔前程第133章 放火烧山第345章 酒道第294章 反击第1197章 税收和人口(下)第296章 蒂罗尔兵工厂第473章 第一次加里曼丹之战(中2)第13章 内忧(上)第2章 这是一个启示第546章 甩包袱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530章 “难”民第74章 白痴 天才和疯子第475章 两则新闻第904章 罗马王第1123章 群雄逐鹿or墙倒众人推?第672章 一拳打在棉花上第117章 北美三兄弟第1132章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1147章 老人与海第80章 亚历山大的任务第375章 人的梦想是不会终结的第816章 种国王第56章 烂地鸡肋第1122章 五路齐出第434章 一地鸡毛第979章 深信不疑第1204章 小有收获第629章 香浓河畔的爱尔兰人第801章 路易菲利普大灾难第419章 卡尔大公第1310章 丧钟为谁而鸣修复一个BUG第1253章 虽远必诛第408章 试点教育(N)第1242章 成绩公布第645章 新三角贸易第912章 反面教材第966章 上一课?第1108章 普雷斯堡战役第878章 匈牙利第70章 余波(一)第1155章 开幕雷击第1108章 普雷斯堡战役第1068章 乱入第399章 和平之国的内战第581章 干草堆第1079章 《皇帝四重奏》第295章 普鲁士人的前途第100章 第二次投资第1266章 改造第207章 大洋彼岸第1315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224章 罪魁祸首第921章 重建罗马(上)第29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62章 议会纵火案第375章 人的梦想是不会终结的第747章 “故人”第1300章 夏尔第1225章 底牌第1215章 弄虚作假第198章 求学的巫女(上)第1292章 撤军第975章 进城第412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第662章 挑战者第390章 灾疫扩散(上)第761章 真正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