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797【吕宋总督回京】

第800章 797【吕宋总督回京】

一只船队,航行在长江水面,不断有船工用长杆推开浮冰。

行船速度极慢,生怕跟浮冰撞上。

郑国忠站于甲板,双手拢袖,冻得直打哆嗦,他望着四处结冰的长江:“这怎么冷得比崇祯年间还厉害?年年都是如此?”

长江水师将领张雄,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郑总宪着实运气好,出海多年,一回来就碰上长江结冰。前些年可没这么冷,今年真是日怪了。我们长江水师,前段时间全军出动,只是为了把长江水道打通。不过还好,能赚些辛苦钱,沿江都有富人买冰块。”

“啊嚏!”

郑国忠打出一个喷嚏,连忙钻回船舱躲着。天可怜见,他担任吕宋总督好几年,如今卸任回京,突然就从热带来到冰封的长江。

郑国忠感慨道:“幸好在福建补给时,遇到福州下雪,我买了两套棉袄,否则非被冻出病不可。”

他从吕宋一路回国,全程乘坐兵舰。在海上坐海军的军舰,在长江坐水师的兵舰,这么隆重高规格,并非只为他的安全,还要保障随船金银的安全。

抵达南京时,已经快到冬至了。

望着久违的南京城墙,郑国忠思绪无限。

一听说他回京了,各部纷纷派来官员,而且是侍郎级别的官员,大张旗鼓到码头来热烈欢迎。

同样的,不是郑国忠架子有多大,只是他随船带着金银财宝——朝廷各个衙门,都能分得一杯羹!

述职之后,郑国忠受到皇帝召见。

“臣郑国忠,拜见吾皇陛下!”郑国忠的激动,不是装出来的。在吕宋超期任职,足足做了七年总督,他早就想回京了,早就想念皇帝了。

“赐座。”

赵瀚一脸微笑,说道:“郑卿辛苦了。”

郑国忠连忙说:“为国办事,为君分忧,不觉辛苦。”

赵瀚说道:“吕宋那边,还有什么需要改变的,郑卿不妨畅所欲言。”

郑国忠说道:“一切已经理顺,吕宋今后必然日趋繁荣……只是,那里的大地主越来越多。虽然土地越多,税额就越多,但地主可以想法子避税。朝廷规定,吕宋的地主,田产百亩以内正常收税。每多出二十亩,税率就提升一等。但现在全是田产百亩,就没见过一个超过百亩的地主。”

“超出百亩的田产,登记在族人名下?”赵瀚问道。

郑国忠说:“是的!吕宋多蛮夷,汉人必须抱团,因此宗族和同乡势力很强。出了什么事情,也是动用宗法或者乡规,很少请官府介入断案。所以,被寄托田产的族人,虽然名义上拥有田产,但从没想过靠打官司真正拿到手。一旦跟主家闹翻,在官府介入之后,田产或许能得到,却要被族人和同乡排斥。”

赵瀚也不痛恨这种现象,只说道:“吕宋的汉民太少,今后慢慢来吧。”

再过二十年,吕宋的汉人繁衍得更多,就可以着手处理此事了。到时候,全面清查田亩状况——没有在官府登记的土地,直接收归国有。寄托在别人名下的田产,官府登记是谁的名字,就按田册把土地判给谁。

毕竟属于殖民地,田政不能跟本土一样,那会极大阻碍殖民地的发展。

但又需要限制土地兼并,每人顶多拥有一百亩地,一户十口最多拥有一千亩地。超过十口人,就要分家分户。超过一百亩地,也不强行收走,只是阶梯式增税。

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造成两种后果:

第一,殖民地的土地兼并严重,出现许多海外大家族,最后甚至能控制地方,不把殖民地官员放在眼里。直至,闹出殖民地独立运动!

第二,不抑制土地兼并,那么殖民地的大地主,首先想的不是如何开拓,而是想着如何兼并同胞的土地。毕竟,从汉人同胞手里兼并土地,比向土著蛮夷索取土地更简单安全。这样就会在殖民地,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被逼着爆发起义,总督能够镇压,受益的是大地主,百姓跟朝廷离心离德。总督不能够镇压,那么殖民地起义成功,受益的还是大地主。大地主会引导舆论,给朝廷泼脏水,然后趁机夺取起义果实,大地主成为殖民地独立后的实际统治者。

郑国忠开始汇报工作情况:

“臣在吕宋履任的第一年,主要是汉民登记落户,确认土地的归属权。西班牙人留下的土地很多,每个汉民都能分到土地。就连一些立功的土著,也能分到部分土地。第一年,没有任何收益,驻扎吕宋的三千大同军,军费也要朝廷来承担。”

“第二年,田赋和商税已有结余,特别是港口关税进项颇多。大同军的军费,还有吕宋官员的俸禄,已经可以自行承担。”

“第三年,税收变得更多,臣开始组织扩建港口,开始增加吕宋的学校数量。”

“第四年,臣开始组织人手修路,鼓励地主开挖水渠。当年,向朝廷输送税银一万两。”

“第五年,福建来的自发移民颇多,这些福建移民,既在老家有户籍,也在吕宋有临时户籍。臣建议增设两个县,并开始教化附近的土著。总督府拨发银两,雇佣读书人教导土著孩童读书,还雇佣汉人农民,教导土著耕种技术。当年,向朝廷输送税银三万两。”

“第六年,马尼拉周边的邦板牙人,全部放弃耶教,改信道教的妈祖。至今,已有2000多邦板牙人,学会了简单汉话,在官府登记归化为汉人。当年,向朝廷输送税银十一万两。”

“第七年,臣调遣驻扎吕宋的大同军,出兵八百,帮助吕宋岛北部的伊富高人作战,有六个伊富高部落拥护官府,并同意官府在其部落建立学校。这些伊富高人,懂得开辟梯田,还懂得水利灌溉,水稻的产量极高。另外,吕宋岛中部也有三个部落,由于跟汉人接触上百年之久,他们亲近汉人,也学会了种粮食,许多土著甚至会说福建话,这三个部落全部服从官府治理。”

“今年,臣运回了二十四万两税银,还有许多吕宋的特产。有珍珠、玳瑁、香料、珊瑚等等。”

那么大的吕宋岛,治理七年,总共才运回税银39万两白银。

相比于西班牙殖民政府,说实话有点太少了。

但好在逐年倍增,仅第七年的税银,就有24万两之多,今后肯定还能增涨。并且,吕宋各级官员,驻扎吕宋的大同军,俸禄和军饷都是吕宋自行承担,不需要朝廷再输血过去。

另外,郑国忠治理殖民地,明显跟西班牙不一样。

不管是对吕宋土著,还是对吕宋的汉人,西班牙总督都是疯狂盘剥,只要还没压榨到死,就继续往死里压榨!

而郑国忠呢?

大部分时间,都在建设港口,修建道路,修建水利,推广教化,传播农耕技术……官府跟土著的关系,明显大为改善。不用整天防备土著,不用隔三差五打仗,军费开支远远低于西班牙。

西班牙在吕宋建的学校,全是传教士出面,带着军队打下一块。传教士成为那里最大的地主,抓捕土著当奴隶,接着在村子里建学校。而郑国忠建学校,直接建到土著部落里,雇佣读书人去土著部落当老师。

郑国忠根本不是去搞殖民的,而是把吕宋岛的土著,当成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完全把殖民地视为本土来治理!

这是中国官员的传统思维,已经刻在骨子里,已经融入血液中,很难去转变过来。

郑国忠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请。”

赵瀚说道:“但讲无妨。”

郑国忠说:“与官府为善的吕宋土著部落,其首领子女,可在金陵大学免费读书。而且来往的花费,读书期间的费用,皆由吕宋官府承担。这些部落首领的子女,一旦见识了天朝繁华,必然更加仰慕天朝。臣觉得,吕宋的土著,与云贵土著并无二致,只要不歧视压迫,都是可以讲道理的。”

“依卿所言,此事可行,”赵瀚问道,“吕宋的部落首领,他们愿意送子女来南京吗?会不会觉得是人质?”

郑国忠说:“不会。臣已跟各部首领说好,他们相信朝廷。”

赵瀚问道:“吕宋土著真那么好说话?”

郑国忠说:“也有不好说话的。七年来,吕宋大同军只出动了一次。那次出征,灭了好几个部落,斩杀千余人,俘虏2800多人。俘虏全抓回来,卖与汉人地主做佃户(其实就是农奴)。”

这才对嘛,这才像殖民地,郑国忠不是什么腐儒。

郑国忠又说:“吕宋总兵铁宏,其长子已读完中学课程。吕宋还没有升学考试,甚至只有一所中学,铁宏请求把儿子送来金陵大学读书。”

铁宏就是个那个黑哥们儿,被扔去吕宋带兵好几年了。

赵瀚点头说:“该当如此。我会传旨礼部官员,今后没有升学考试的地方,不只是海外领土,还包括北边的都护府。但凡在那些地方任职的文武官员,只要是七品以上,都可保举一个子女,直接就读于各省的大学。”

赵瀚问道:“吕宋现在有多少汉民?”

郑国忠回答:“吕宋户籍6万3千余(12岁以上汉人,包括汉人的土著配偶)。持有国内户籍,但在吕宋长期定居的汉人,自愿到官府登记的已有5万多。另外,还有3000多土著,学了汉话,改了汉名,已归化为汉人。”

这么点人口,还是太少啊。

吕宋的税收,也不是以田赋为主,商税和关税才是真正的大头。

吕宋就是一块试验田,每年运回朝廷的税银,现在也重新划定了:皇室独拿四成,三成归财部管理,剩下三成扔给其他的部院衙门。

反正全都能分润到银子,皇室有钱,各部院也有钱。

为了能多赚钱,皇帝和大臣会一起努力,今后多多的开创殖民地。

刚开始那三五年,朝中大臣对吕宋都不太上心。

当吕宋的税银,一年就送来11万两,大臣们终于正视起来。

又听闻吕宋的税银,今年相比去年能翻倍。好家伙,各部院直接派侍郎级别的官员,前去南京城外热烈欢迎郑国忠回京。

如果吕宋每年的税银超过一百万两,估计各部尚书都会亲自出面迎接。

(本章完)

第1041章 1037【女天皇与和尚太上皇】第640章 637【战场切腹】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袭】第625章 622【皇帝要纳妃】第25章 025【小少爷】第1003章 999【封王】第535章 532【试探】第533章 530【大案】第258章 256【铸币计划】第475章 473【细作】第1007章 1003【会说汉语的墨西哥总督】第1002章 998【占领北海】第1025章 1021【财政充裕】第840章 836【遍地桃源】第1025章 1021【财政充裕】第304章 302【喊话结束战斗】(为企鹅大佬加第204章 202【溃】(为盟主“恒沣”加更)第346章 344【曹操】第393章 391【郑芝龙脱教】第32章 032【失心疯】第212章 210【招抚?】(为盟主“KevinDu12第656章 653【广南政策】第885章 881【人形小强】第767章 764【格物学派】第332章 330【大同正音】(为上仙齐天大佬加第776章 773【三十一岁的布政使】第880章 876【孙传庭出手】第419章 417【河南战场】第153章 151【诛心】第36章 036【脑溢血】第162章 160【剿匪捞钱】第547章 544【黄河血战】第77章 上架感言第531章 528【大同神学】第36章 036【脑溢血】第585章 582【又是大灾】第460章 458【认怂的钱谦益】第927章 923【捅了天了】第577章 574【满清迁都?】第525章 522【一城两关,我全都要】第722章 719【大国是什么概念】第1023章 1019【新广城】第128章 126【就抱一会儿】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259章 257【军票?纸币?】第451章 449【赵菩萨的信徒】第309章 307【顾炎武】第870章 866【杀爹乞降而不得】第368章 366【骑战】第608章 605【岁入二千五百万两】第570章 567【追击】第252章 250【广东战局】第78章 076【跟少夫人有染?】第982章 978【军改】第378章 376【大同镇大捷】第781章 778【国之基石】第996章 992【杀俘】第315章 313【殉国者多】(为企鹅大佬加更)第497章 494【外交祖宗】第1039章 1035【尊王讨贼】第1055章 1051【大宛,大宛!】第694章 691【惊弓之鸟】第638章 635【攻城】第757章 754【英荷战争】第5章 005【篦虱子】第571章 568【逃兵】第764章 761【殖民地做嫁妆?】第352章 350【法统】第1073章 【番外三】第200章 198【满地打滚费如鹤】第531章 528【大同神学】第573章 570【终究跑不掉】第267章 265【赵瀚的叫花子海军】第795章 792【处处受挫】第319章 317【养马构想】(为上仙齐天大佬加第339章 337【跟张献忠冲突】第471章 469【王子复国记——赵瀚的欧洲形象第891章 887【赵瀚是女主角】第916章 912【准格尔分裂】第322章 320【冲锋投降】第1005章 1001【故国他乡】第10章 010【夜袭】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钱途】第989章 985【橡胶与玛雅神庙】第222章 220【菩萨心肠,霹雳手段】第727章 724【征缅计划】第265章 263【封狼居胥的志向太小】第722章 719【大国是什么概念】第46章 045【古文观止】第42章 041【冬至大过年】第311章 309【勋贵】(为企鹅大佬加更)第1037章 1033【长州藩与住友家】第888章 884【法国使者眼里的中国乡村】第364章 362【还是那颗歪脖子树】第499章 496【马尼拉海战】第393章 391【郑芝龙脱教】第86章 084【洗劫钞关】(为企鹅大佬加更)第938章 934【吉大港】第723章 720【南京记事】第330章 328【只待新雷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