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枚倒读的印章(1)

五月的北京是和煦的,夏天的脚步临近了。经多方打听,李无言一行得知巴傩巫铁路进入铁道部发展计划司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技术问题,担心这一带地理地质复杂,需要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研究;二是规模问题,因为这次调整,国家发改委只同意新增里程2万公里,也就是说,到“十一五”末全国达到12.6万公里,而全国要求修建的铁路总量已达到了17万公里,所以在操作层面上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三是这条铁路事关两省一市,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统一。因为渝市只同意作“巴傩”连接线上报,而W省则坚持“巴傩巫”和“安张巫”同时上报。李无言感到时间紧迫,形势严峻,丝毫不敢怠慢,于是和谢飞烟一起,又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一方面千方百计形成争取合力,尽快消除杂音;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做好规划研究,消除发展计划司的顾虑。

谢飞烟亲自出马,带领欧阳山、李无言、夏自溪、苟东方、易水寒等一行来到了鄂州,会见鄂州州委书记和州长。向他们介绍5月23日至26日Y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铁道部就巴傩巫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路网规划专题汇报的情况,还通报了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这次规划调整大约只新增里程2万公里,而全国各地申报并符合条件的已达5万公里;二是需要三省市的高度重视和联合争取;三是时间十分紧迫,铁道部于6月上旬将最后确定新进项目。所以他们建议,三省市尽快召开联席会议,统一认识,加大争取合力。鄂州州委书记和州长当即表示将全力支持,立即上报,争取突破。接着,谢飞烟一行又赶往巴郡,也如此这般地游说了一番,巴郡市委书记随后亲自向渝市市委、市政府汇报,要求支持巴傩巫铁路。

赶回傩城,谢飞烟再一次主持召开会议,要求迅速起草召开联席会议的请示报告。5月28日,李无言、夏自溪、苟东方立即赶到省城,给常务副省长陆和平汇报,陆副省长立即在报告上批示:请省发改委协调促成。省发改委于是积极与两省市发改委协调衔接,发函邀请。5月30日,谢飞烟又亲自部署召开联席会议的相关事宜。

刚刚从省城赶回来的李无言等人,在书记欧阳山的带领下再次跨省过界,与卯水县县委书记、县长、人大主任等一行来到丰县,共同商议推进争取工作,并就召开联席会议、两地积极争取W省政府支持巴傩巫铁路达成了共识。当晚,卯水县几位领导又连夜赶到鄂州向州领导作了汇报,并于6月3日将《鄂州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将巴郡至傩城(巫都)铁路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并列入国家“十一五”路网规划的请示》上报W省政府。“争铁”工作出现了全面启动的大好局面。

然而,真正的难关还在北京。这时候,北京方面传来了更为确切的消息,说铁道部经规院已正式将巴傩巫铁路纳入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准备6月13日与发展计划司共同研究上报方案。这一消息,无疑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同时又给大家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情报网于是迅速启动,他们得知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耿司长是大画家石千山的女婿,而石千山正是楚巴人。

这一消息无疑给李无言以巨大振奋,他立即向市委书记欧阳山汇报,又向行署专员谢飞烟汇报。谢飞烟说:“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地委宣传部叶荷莲部长跟石千山是老乡,在石老家乡当过书记,与石老关系非同一般。我们后天就上北京。”

自然,李无言也知道关于地委宣传部叶荷莲部长与大画家石千山之间的一些小道消息。据说,叶部长当苗阳县县委书记的时候,也是因为大搞旅游开发才使小县城成为了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只因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再加上石千山国画大师的出现,使得小县一夜之间成为一座文化古城、名城。这一功劳,与叶荷莲和石千山都不无关系。但也有人私下里传言,说他二人关系暧昧,有可能是情人关系。当然,这些小道消息纯属道听途说,抑或杜撰,不足为信,但也不能全然不信。毕竟别人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不像空穴来风。比如说苗阳县沿河街道的那块商业旺地,紧靠石千山家的老宅,开发商要出高价购买,可是叶荷莲无论如何也不同意,最后卖给了石千山,却少卖了1000万。而石千山修的那个文化园子——墨斋,据说有1/3门面是叶荷莲的。是真是假,不得证实。李无言当纪委书记的时候就知道此事,这话是从地区纪委传出来的,据说有人举报了,最后因查无实据而不了了之。

真正让人大开眼界的谣传,其实不是关于这个叫墨斋的文化园子,而是关于石千山作画的离奇风格。相传石千山作画与常人不同,他崇尚行为艺术,喜欢用身体作画。他赠送给叶荷莲的那副《荷莲图》可谓行为艺术的代表作品。那墨斋李无言曾去过,最经典的自然是那个基本不让人进入的画斋。画斋里有一墨池,池边有一巨砚,据说是国砚之最,高二点五米,宽一米,是方端砚,准备申报吉尼斯纪录的。而墨池里的墨,全是墨童们磨出来的,据说墨童磨出来的墨才有灵性和灵气。所以那墨池上的墨迹,一点一点地滴入池中后,又黑釉一般飘浮在池水里,糅染如丝如云。据说,石千山作那画的时候是夏天,在那个叫墨斋的园子里,他与叶荷莲巫山**后,忽然兴起,说道:“吾灵感来也。

”就铺开宣纸,跳进墨池,搅动涟漪,然后爬上来,一屁股坐在宣纸上,两扇荷叶就出来了。而中间的尘根一点,仿佛一莲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随之勾勒几笔,荷梗便跃然纸上。又寥寥数笔,点上粉红,一朵荷花又隐约可见。整个画面,便画龙点睛一般,顿时鲜活起来。而石千山作完画,把狼毫一扔,又道:“点墨之间见风骨。”叶荷莲见画面隐隐约约的,仿佛只有几团浓淡的墨迹,就说:“这画也太抽象了吧?”石千山哈哈大笑,说:“这画取的是意境,因为中国画最大的特点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于是拿出印章,哈上一口气,便盖了一方大印:千山石刻。可左看右看,觉得仍不够到位,随即又亲自出刀,雕了一枚新印,曰:石恋荷叶。恋也即莲之谐音也。这个同时也可以倒转来读,即为:叶荷恋(莲)石。

获得这一消息后,李无言立即给颜行书打了个电话。颜行书笑问:“李大主任忽然来电,又有何重要指示啊?”他一向爱开玩笑,李无言也便玩笑道:“找你还能有什么好事吗,借一墨宝者也。”彼此又玩笑了几句,颜行书才说:“我在书房,正在闭门造车呢。”李无言就径直过去了。

颜行书开门让李无言进了屋。李无言便直来直去地说:“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哦,我想请你帮我找一方好砚。”颜行书抬头,笑问:“送人啊?”李无言也不避讳,就将这砚要送与谁的事一五一十地全道了出来。颜行书说:“这事你应该早说才是,这忽然之间,我又哪里能找到好砚呢?”李无言便苦笑道:“不是没办法才来找你的嘛。”

颜行书哭笑不得,这就拿起手机拨了个电话。电话是打给傩城制砚大师的,颜行书问他手头如今还有好砚没有?对方说没有了,又说自己正在赶制一方砚台,要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去献礼。

颜行书只好挂了电话,说:“你应该早说。就是他手里这方砚,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再说这制砚,一共有采石、观察、绘图、落刀、抛光、质检、包装等等多道工序,制好一件也得两三个月,如果再讲究一点,半年也只制得出一方好砚来。”

李无言开始耍赖了,说:“不管怎么说,反正我要一方上好的砚台,你知道这事有多重要!”

“可人家手里没有啊。”颜行书也无奈,他摊开手说,“你自己再去想想办法吧,千万莫吊死在一棵树上。”

“可我认准了你有办法。”李无言依旧死皮赖脸地不肯松口。

第14章 能逮老鼠的猫猫(2)第28章 庙门搞错了(1)第43章 一个多事之秋(1)第38章 一张叫网络的网第19章 长辫子的故事(1)第16章 大林子里的鸟(1)第42章 又当叫花子了(2)第5章 狗不理的包子(1)第3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5章 一枚倒读的印章(1)第46章 风流的代价(2)第1章 被垂钓的闲人(1)第28章 庙门搞错了(1)第12章 傩城出了三只蛀虫第56章 山猪进行曲(2)第6章 狗不理的包子(2)第36章 一枚倒读的印章(2)第34章 叶子的光合作用(2)第6章 狗不理的包子(2)第27章 骨性寒的老爷子第2章 被垂钓的闲人(2)第53章 虚与实的较量(2)第2章 被垂钓的闲人(2)第23章 好一支冷箭(1)第41章 又当叫花子了(1)第6章 狗不理的包子(2)第54章 一方铁砚的启示第51章 又是一场大地震(2)第23章 好一支冷箭(1)第49章 一席变味的庆功宴第53章 虚与实的较量(2)第5章 狗不理的包子(1)第3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4章 叶子的光合作用(2)第14章 能逮老鼠的猫猫(2)第40章 近墨者新说(2)第38章 一张叫网络的网第15章 嫁女的烦恼第51章 又是一场大地震(2)第52章 虚与实的较量(1)第43章 一个多事之秋(1)第17章 大林子里的鸟(2)第36章 一枚倒读的印章(2)第1章 被垂钓的闲人(1)第31章 黄鹤,黄鹤(1)第3章 开个讲卵话的会(1)第31章 黄鹤,黄鹤(1)第8章 那一地风水(2)第19章 长辫子的故事(1)第10章 充满墨香的屋子(1)第54章 一方铁砚的启示第51章 又是一场大地震(2)第49章 一席变味的庆功宴第44章 一个多事之秋(2)第26章 涂上青漆的竹雕第27章 骨性寒的老爷子第48章 咱们的铁蛋蛋(2)第53章 虚与实的较量(2)第13章 能逮老鼠的猫猫(1)第50章 又是一场大地震(1)第6章 狗不理的包子(2)第9章 难念的巴傩经第25章 开启尘封的名片第50章 又是一场大地震(1)第55章 山猪进行曲(1)第15章 嫁女的烦恼第31章 黄鹤,黄鹤(1)第45章 风流的代价(1)第20章 长辫子的故事(2)第43章 一个多事之秋(1)第53章 虚与实的较量(2)第44章 一个多事之秋(2)第40章 近墨者新说(2)第54章 一方铁砚的启示第8章 那一地风水(2)第19章 长辫子的故事(1)第9章 难念的巴傩经第23章 好一支冷箭(1)第16章 大林子里的鸟(1)第10章 充满墨香的屋子(1)第33章 叶子的光合作用(1)第45章 风流的代价(1)第9章 难念的巴傩经第7章 那一地风水(1)第6章 狗不理的包子(2)第38章 一张叫网络的网第1章 被垂钓的闲人(1)第8章 那一地风水(2)第22章 无孔不入的记者(2)第19章 长辫子的故事(1)第50章 又是一场大地震(1)第9章 难念的巴傩经第49章 一席变味的庆功宴第35章 一枚倒读的印章(1)第7章 那一地风水(1)第41章 又当叫花子了(1)第42章 又当叫花子了(2)第45章 风流的代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