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动(2)

能出什么事呢?,李泰皱着眉头想着,按道理说像右卫大将军这样职务是不可能交给没有参加过北伐的将领的。随即又想到夜宴中言语反常的阎立德。

“陛下还说朝廷正在研究设立一些新的军府,南归很多将领都要到州府履职,这样一来地方的都督也要更换。

长孙顺德是军中元老由他先去署理洛阳的军务更为妥当,所以先由臣来掌管右卫军。”

看李泰在沉思,张亮就把他知道的消息儿都说了出来,希望这些消息儿能对他有所帮助。

“除了萧瑀那档子事儿外,朝廷看起来还算平静。郧国公,你经的事儿多又刚刚回来,旁观者清,你说说父皇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呢?”

连李泰这个亲王都不知道,那就真是个大事了,再联想到自己一路上的见闻,多年的戎马的张亮可不觉的这是平静。

“臣可不这么想,现在的长安和以往大有不同。左右金吾卫五府之兵比往日要整肃得多,城门、坊间的兵士、武侯也多于往日,绝对是在戒备着什么。”

张亮打了半辈子仗,对弈军队的调动则是更加敏感,自然是要比自己这个书生强上百倍。

“郧国公,咱们这么猜不是个办法,你去右卫军履职,本宫去阎大人问问。”......

“殿下问臣陛下最近在戒备着什么,你还今晚在庆善宫时臣所说过的话吗?”,老丈人阎立德正襟危坐,一边倒茶,一边问道。

“大人说,你闻到到了一股杀气......。”

阎立德抿了一口茶:“张亮和长孙顺德反常的调动就恰恰证明了臣的判断。为了保证北伐的胜利,朝廷去年多次征发府兵,发往定襄前线的高达到三十二万八千人。

为了给这些兵马提供粮草,朝廷可是这几年积蓄的库藏全都掏空了。”

“就眼下班师回朝屯驻在城外,等待遣散归府的那些府兵,每一天消耗的粮食就要八千石之多。

为了给他们运粮,朝廷就征了三万人后勤部队和劳役。殿下你说这种时候,陛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阎立德说的这些数字真是吓了她一跳,他只知道数量庞大,但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而且每天这么多消耗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那自然是让这些班师归来的府兵们尽速解散回家,朝廷那有那么多粮食养着他们啊。”

李泰的这个想法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战争每天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朝廷是勒紧裤腰带打赢的这场仗,自然是希望越早解决越好。

阎立德点了点头,随即又给李泰倒了一杯。

“你说的没错,可是陛下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又提出了抽调大批的将领和精壮充斥十六卫和建立新的军府呢。是因为军中的诸将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兵权,和张宝相有一样想法的可不止一个。”

“自西魏实行府兵之制以来,为什么历朝天子都把他奉为至宝呢,这奥妙就在于推行府兵制之后,朝中常备之军并没有多少。

主要是十六卫军和边兵,而十六卫军恰恰是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样就使军权不至于旁落,社稷也就没有危险。”

“而若施行募兵之法,则军队常年不散,皇帝对军队掌控力则逐年减弱,不管是那个人当皇帝都是不愿意看到的。

而陛下现在的作为就说明了军中一定是有人想接着这个机会逼迫朝廷推行募兵之法。”

见李泰没有说话,阎立德又进了杯茶,压了压酒气接着言道:

“前次张宝相谎报军情,李靖顺势弄出了个西征。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为的是给这些将领们谋一条好的出路。可朝廷现在那有多少好的位置给他们呢。

要是保不住兵权,你让这帮武将们往后怎么办。西征未成,军中有些人不甘心,所以他们就想出了一个新法子。”

阎立德分析让李泰目瞪口呆,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

要不怎么说人老成精呢,自己平时善于经营权术,和秦王府这些久经战火的老人是比不了的,看他这位老泰山就知道了。

“你是说,军中诸将已经串通好了要请朝廷实行募兵之法。父皇知道了这个情况后怕引起乱子,是以决定先发制人,用高阶军职和这些新的军府来稳住诸将。”

这些人的胆子也太大了吧,难道就因为父皇没有处置李靖和张宝相让他们起了轻谩之心了。

“从前,臣仅仅是猜测,可是张亮一回来就接管右卫军,长孙顺德又晋为洛阳都督。

这就足以证明了臣的猜测,在件事上一定是那些和蜀王亲近和跟李靖亲近的人站到了一起,而陛下则想用太子和你的人来制约他们。”

阎立德不亏是跟随李世民多年,皇帝的心思他都猜中了。之所以不让李承乾一系的人单独的面对这些武将,是不想他浴血奋战和这些人建立的香火情付诸东流。

可有了李泰的参与就不一样,这水混了,谁还能搞清楚呢。

“还是大人看的透彻,透彻啊。但是还是有一点小王不明白,父皇向来以强硬著称,他怎么能容忍这些将领来天子之权呢。

依他老人家的性子,那可是吃软不吃硬的,他怎么如此的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呢。”

对待杀才什么时候用威,什么时候用忍,什么时候又用德,那里是李泰这种连血都没见过的皇子能明白的呢。看看东宫那位就不一样,他可是把这里面的学问是吃透了。

古往今来,当天子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驭将,如果兵权旁落,那这个帝位可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第二百五十六章 爷今儿就想在这耍耍第八百一十六章 狭乡迁宽乡!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风变大风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贱人和败类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袭计划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过多了!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阵第二百九十九章 学子的屁股和温彦博的牙第八十四章 紧箍咒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这礼比郑家重!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个好儿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临海公主的最终决断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头,老子看错你了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一百六十八章 苏婉的真实身份第三百一十六章 谯公之殇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标-陈家?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声!第八十四章 紧箍咒第九百一十八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内卫在行动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击立止第一百九十四章 专业的事儿,还得找专业人士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宫第七百七十九章 这屁话到底是谁说的!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么是你亲叔叔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2)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调儿了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二百零五章 丽政殿里的小嘴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话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维谷的李绩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一战(2)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俭更不要脸的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标-陈家?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华第五百三十一章 萧瑀的新爸爸第八百四十六章 赏了一个大耳贴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还是砸折?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没听错,就是造反!第三十八章 出使风云(4)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请留步第八百二十三章 你话咋那么多呢!第三十八章 出使风云(4)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2)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劝你善良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一百七十八章 黄鼠狼来拜年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发现与小和尚第一百三十八章 长孙皇后是菩萨第一百五十八章 没人敢接的杀人案第八百零七章 《帝范》第三十三章 不服气,也有招(2)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祸得福第七百四十四章 请你牢牢地记住这一天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当成鹰熬的程妖精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业捉鬼三人组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二百二十三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五百七十二章 还有商量吗?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妇人心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四十三章 嚣张的孙少爷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对宗教的看法第一百二十一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2)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讯连连!第八十一章 论粮道(1)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还是砸折?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战(6)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见第五百三十三章 礼待谢氏的真正目的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标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第五百六十九章 议和?诚意不够!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烂肉!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间最恶莫过于此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马谡-刘仁轨第一百零七章 长安城弥漫的阴谋(2)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滚出去,开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李靖还是不放心啊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四百四十五章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