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

“陛下,自我军大败颉利以后,北方的草原也经历了兵灾和旱灾,入秋以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据突利等首领给朝廷的求援抵报上说,现在已经到了日日饿死人的地步了,当然这和颉利多年来的穷兵黩武不无关系。

但现在他们已经是我大唐的子民了,朝廷总不能放任不管吧,万一因为饥荒再闹起来,北方将再起战火,生灵又遭涂炭啊。”

话间,长孙无忌将手里的奏本呈给了李世民后,又坐了回去。好不容易忙完了北伐的那些摊子,这又来个求援的,真是让人头疼啊。

“玄龄,各地官仓的存粮还有多少?”

“户部的账面上大概还有三百万石。”

打了这么一场打仗,朝廷没有多少存粮他是知道,没有想到是才剩下这么一点儿。

更让人担心的是,薛延陀部自定襄一役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收敛和吞并小的部族,到目前为之他可是拥有部众几十万。

要是他趁着这个时候跳出来煽动那些饥饿的草原百姓,那转眼间就是泼天的祸事啊。上次从他和张宝相在白道打那一仗就可以看出来,他想取颉利而代之的野心。

但只要夷男一天没有树起反帜就没有理由对他动手,毕竟在北伐的时候他也是大唐的盟友。

一旦朝廷对他用兵,那在草原上将再无诚信可言,恩服草原各族的抱负最终也将付诸东流。

看皇帝打算破财免灾,杜如晦也不得不提醒了一句:“就是把全部官粮都拿出来,赈济各部灾民,怕也支撑不过这个冬天啊。

再说也不能把全部的粮食都拿去赈灾,朝廷还养着那么多的军队还等着供给呢。”

草原上的灾民没粮吃,可能起来反抗朝廷。要是当兵的都没粮吃了,那才是真正的祸事。作为军方的首脑人物怎么保持军队稳定是他要考虑的第一要务。

“就是勒禁腰带挺过了今年,那明年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朝廷连年向这几百万人输送粮食吧,这么以来早晚有一天会把朝廷拖垮的。”,小胖子李泰总算是说了一句明白话,坐在上面的李世民赞赏的看了他一眼。

“这一点朝廷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仗打下来,府库空虚,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中原百姓根本就缓不过来,朝廷又上那给他们找这么粮食呢。”

岑文本再次的否定赈灾的想法,朝廷有多少家底,他这中书侍郎怎么能不知道呢。况且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饱肚子,那有闲粮给那些蛮子呢。

“恩,这么多灾民完全由朝廷养起来显然不行,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李世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

他当然知道这些说的都对,大唐养他们一年都养不起,更何况是连年的供给呢。

“陛下,臣以为,当今之计只能是将部分人口内迁,让他们在那些战乱荒弃之地上耕耘,那么到了明年秋天灾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这样既就可以使朝廷免除一笔沉重的负担,又可以削弱各部族的实力,可谓两全其美。”

“恩,这个办法可行。”

长孙无忌的谏言立马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只要能避免他们作乱在他看来都是好方法。

胡人内迁,自从五胡乱华以来,中原王朝的臣子没人有长孙无忌这个胆子。不管是君王还是大臣,无不怕引火烧身,对待这个事儿就像是碰见瘟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当着这么多重臣的面他竟然敢这个法子提出来,李承乾还真是佩服自己这个舅舅胆量。

“老臣认为万万不可,常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么多灾民南迁,三十年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这等于自己埋下祸根啊。

司马氏就曾经迁徙胡人于中原,最终导致永嘉之乱,这是前车之鉴,难道你还想再来一次神州陆沉,衣冠南渡吗?

做个粮官和做个良相毕竟不同,陛下赐你开府仪同三司这已经就是宰相了。

宰相是承担着朝廷的中枢决策,你做事情不要这么毛毛躁躁的,应该深谋远虑才是。

这么多灾民我看你怎么把他们都弄到长城里来,你又怎么能管得住他们?”

魏征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晋怀帝永嘉五年六月呼延晏与刘曜等人带领匈奴兵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纵兵烧掠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

永嘉之乱是异族首次入主中原,五胡乱华由此拉开了序幕,随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肆虐的乐土,令中原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人家喷的有礼,就算李世民是皇帝也不能把怎么样,只能坐在上面生着闷气。

听到魏征用前事来怼自己,长孙无忌气的青筋暴起,事关两族生存,怎么能把个人意气带到朝议上呢,这个田舍翁是要把那几百万草原百姓都逼起来和大唐拼命啊。

“魏玄成,老夫知道你不服我久矣,不要以为就只有你熟读史书,我长孙无忌也不输你。”

“陛下,臣不参议朝政了,臣就做一个粮官筹粮运米,总该可以了吧。

陛下是天下万民之主,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草原大灾,若不加怜悯,弃而不纳,这不是就把那些想归附朝廷的部族都拒之门外吗?”

两位重臣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服谁,就差撸胳膊挽袖子了,就差在这承庆殿撂一跤了。

他们俩这样让原本就十分烦恼的李世民更加恼火:“够了,议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怎么又扯到个人意气上去了。”

“哼,朕就知道他们这些人不是阿使那思摩的对手,这样调张宝相任定襄都督,让他去办吧。

他跟随大将军多年也算历练出来了,北伐一役的功勋也是不小的嘛。好了,今天就议到这儿吧,散了。”

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门!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选将第八百二十八章 该不该给面子!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二百七十九章 马屁高手李丽质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谁便宜都想占?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点血啊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场降职记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鸿胪寺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边新闻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七十九章 马屁高手李丽质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时候都有凑热闹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声!第五百六十三章 强心针第四十九章 李承乾造反了?(1)第二百六十九章 马周送来的枕头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权夺回来!第二百一十五章 奔袭计划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种奇怪的动物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师,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九十八章 阵斩高甑生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脚扑朔!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远都养不熟的狼!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三百五十三章 是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第四百六十九章 汤泉游猎第五百六十章 多余吗?不一定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难处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记住了!第六章 承庆殿定策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间王府的“家教”!第一百八十八章 决不能便宜了这个小混蛋第八百七十五章 黄脸汉子也不傻!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杀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九百五十一章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烂肉!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四百八十二章 绝不惯着这样的刁民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来,本官给找个爹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当这个官(2)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七百四十一章 晋阳风暴之收利息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妇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七百二十一章 真神计划之选将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运动会(二)第七十七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1)第二百四十八章 这枕头送的太及时了吧第三百零五章 大哥,你能给点反应吗?第三章 做客秦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干就干大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阳宫级别最高的保安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纪元,新开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运动会(一)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权夺回来!第九百四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五百三十一章 萧瑀的新爸爸第八百五十八章 东宫版“知新录” (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挣的第七百三十九章 晋阳风暴(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风这么大,你不怕闪着舌头吗?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枣交情第六百零六章 我说你是咋想的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四百四十一章 感恩者-李世民第五百零八章 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第一百二十三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3)第二十九章 让法律有尊严第三百二十二章 黄雀在后第七百八十五章 谈情怀,是吧!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门!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当由头!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问题!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画个圈圈诅咒你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国公府的活出殡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来的馅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