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前会议

慕容顺归国后吐谷浑人也已做好准备战争的打算,他们自恃所处高寒地带,而唐军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对环境和气候不会很适应,全力一战未必没有可胜之机。

吐谷浑人动员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利诱一些归附唐的党项、氐等羌族部落背叛唐,重新归附于吐谷浑麾下,甚至还招揽了一部分吐蕃人也为了对抗唐军而加入军队。

而李靖所率领的大军主力从鄯州出发后,沿途受到不少的袭扰,这些地方都是羌人及其他族部落杂居,大多都在唐与吐谷浑之间摇摆着,这也充当偷袭者也是被吐谷浑人利诱。

为了能保证突进的速度李靖特意派遣执失思力和契毖何力二人各率立一万突厥骑兵在大军所要经过的地方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凡事敢于反抗的部落,高于马腹的男子全部杀掉,这才保证了其主力的行军速度。

此次吐谷浑人集结的作战力量已经达到三十万,其中一大部分布防在东南方向的库山一带,有十余万人,依据险要的山势,以重兵据守,战局的态势上看若战事不利这些家伙随时可能向西逃。

“大将军,据斥候来报,吐谷浑人在库山依据地势建立相对完善的营寨以抵抗我军主力的进攻。末将以为趁敌方未知晓我军主战意图,快速攻击,从这两个方向包抄力求速歼这股吐谷浑人的有生力量,绝对不能其西逃…不然,我军将很难进行追击……”,李道宗指着地图上库山后面的一个个山头和西边无边无际的沙漠,用手比划着说道。

听完了李道宗这位副帅的分析,李靖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承范,一旦我军在短时间内无法控制库山,就给了伏允充足的时间去布置曼头山等城寨,那样话就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和我军最初的战略部署不符。”

“一旦物资耗尽,那出了退军之外别无选择,要不然这十几万大军都得仍在这,从此我大唐西面没门户大开,河西十三州也将沦为敌手,到那时候你我就是千古罪人啊。”

就在二人商讨当前的军情的时候,外面侍卫来报言太子和和侯君集等部已经赶到,太子等人以至辕门。大喜过望的李靖赶紧让李道宗去迎接太子等人,随后对外面侍卫吩咐了一声,让他们擂鼓聚将。

这是李靖西征开始后,李靖第一次召集所部的主要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作战安排。

李靖坐在主帐上位,其余的部将分列两旁,有李承乾、侯君集、张公谨、段志玄、李大亮、薛万彻兄弟、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苏定芳、鄯州刺史李玄运等及一些各部的部将。

李道宗指着挂在帅帐上的军事地图,向帐中的将领介绍目前所掌握的敌方军情及吐谷浑境内的基本地形,包括道路、山谷、河流、湖泊、草场,各部落所处的位置,牛马草场分布情况,几座城镇的方位,所居住的名王贵族等情况。

“今日召集诸位,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据我们所探知的情报,慕容伏允已经收缩兵马,退至库山、曼头山一线…据险而守…最近处的库山、牛心堆距我部有百余里的路程…”

“吐谷浑在青海东南正对我方布置了大量的作战兵力…其中库山一带,兵力约十万人…。它的后方曼头山一线也有兵力近七万,依托曼头山、曼头城、牛心堆而守。

而鸣海一线,有兵力两万余,扼守拉脊山。树墩城附近有兵力约六万…这几部依据险峻的山势而守,易守难攻,其中尤以库山为甚……所据守的,当为吐谷浑最精锐之兵力。及远处,大非川一线有兵力和族人约三万…伏俟城近,有兵力约两万人…”

帐内将领都是饱战之士,听到李道宗介绍后纷纷地都吸了一口凉气儿。嚯,好家伙,正面十多万精兵,另外几处相加还有近二十多万作战力量,除了吐谷浑所部的鲜卑部,还有一些党项、羌等仆从部落,吐谷浑看来是全民动员了。

此次李靖从关中带出的军队不过十八万人,这其中还包括突厥三部的三万骑兵,而段志玄和李玄运的部队加起来也不过两万余人,所以即是全部加起来和人家比还是少了整整十万人,所以说这样并不好打。

再说吐谷浑人打仗的特点他们只知道,打不赢撒腿就跑…让你很难追击。斥候的情报也显示了,这些混账已经做好随时逃跑的准备!

待通报完军情,李靖看了着下面这些将领说道:“本帅想先听听各位对此战的看法,如何打为好…”,对于李靖熟悉的人都知道,凡是重大军事决议,他从不轻易表态。

作为大军统帅,如果早早把自己的观点说了,那么其余将校们很可能就会碍于主帅的面子不敢表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也就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毕竟大家都是凡人,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谁能保证自己一定是对呢。

“大帅,末将以为我军当以精锐快速进击,歼灭吐谷浑人在库山的有生力量。况且我军士气正盛,正好借此掰断伏允一条臂膀,总不能刚上来就崩了门牙吧。”,作为三位副帅之一,李道宗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大帅,末将有不同看法。”,待李道宗刚说完,侯君集适时的站了出来:“在此之前末将也认为应当以精锐对精锐,采取穷追猛打的战术。

可现在看来慕容伏允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考虑如何抵御我军的进攻了,要不然这里不会建立了这么多的城寨。

他们作战目标也很明显,就是在库山消耗完我军的士气和兵力后,将部队后撤至曼头山一带,继续借险要地势据守,那这么一口口的啃下去得肯到什么时候。再加上他们对这一队的地形异常熟悉......所以末将以为,应该另做打算!”

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师父,真是久仰了!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门!第九百零八章 手脚干净的“贼”!第六百四十章 让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七百零六章 长安“义盗”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这礼比郑家重!第八百九十章 没想得那么简单!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战(3)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极宫前上演的全武行第十四章 将折腾进行到底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闲话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劝你善良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谁裤裆里的东西第二章 东宫的新主人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没问题!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挣的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愿看到的背叛!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战(5)第六百二十五章 从何处而来?第八百二十一章 清官、能吏!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禄东赞 (2)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六百二十五章 从何处而来?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五十五章 并省官吏(2)第五百七十九章 贪官多能吏第一百章 无双国士与绝世突奸第八十八章 视察书院工程第三百一十四章 赵节,贫道日你大爷第五十九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1)第二百九十三章 颓废中的希望第八百三十八章 这个真不行!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线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围着小家伙转!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二百六十八章 玄武门上还有散去的疑云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马刘仁轨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处都闹幺蛾子(1)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报丧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后不要告诉我!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八百九十六章 师生之谈!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资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气异常的史仁基第三十七章 出使风云(3)第七百五十八章 这是人情,也是体面第七百三十八章 晋阳风暴(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确实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气县令贺钦!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孙思邈第二百零六章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第六百四十章 让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七百零二章 路有冻死骨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前会议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阳旧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线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一百九十六章 皇帝也听墙角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别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枣交情第七百四十一章 晋阳风暴之收利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个发明家嘛!第七十八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2)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时代就只能被淘汰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烟阁 (一)第四十五章 贞观二年的蝗虫第四十八章 灭蝗进行时(3)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绩带来的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个坏种啊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点出息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这坑我不跳第一百六十五章 君有情 臣有义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选将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六百二十五章 从何处而来?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鱼乖乖第一百四十八章 给皇家丢脸的贱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这是打谁脸呢?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宫中的失踪人口案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飘过五个字第七百五十章 这,这不可能!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闭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