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

看到魏征着急了,李承乾就不急了,他的目的达到了,就是让魏征去堵住那些人的嘴。

“魏大人,眼下就是一个忍字,方能化解此局”,“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百姓造此罹难”

李承乾把魏征的茶杯倒满,随后说:“当然不是,和颉利大规模决战我们打不起,但暂时把他们阻挡在定襄,马邑以北,本宫相信李绩将军能做到,这样小规模的钱粮供应朝廷还是有的。”

“接下来,按照抚民以静的国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这样百姓才能更加的支持朝廷。

效仿汉武帝,大量的培育良马,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用以制约突厥精骑,如此不出三载,便可以拥有和颉利正面对抗的实力。

承乾不才,在渭南和蓝田建立一些作坊,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民生用品相信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大量的供应军队和百姓。所以说时下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听完李承乾的话,魏征明白了,这位太子爷是希望由他牵头去对抗主战的朝臣,不,这是皇帝的意思。想到这里魏征不由莞尔一笑。

“殿下是让老臣来做这个出头的锥子”,魏征是什么人,贞观一朝有名的宰相,要是这都看不出来,早就不知道烂在那块地里了。

李承乾知道魏征是什么样的人,这种人是不会拿国家的前途命运去换自己名声的,所以李承乾也没打算瞒着。

“那些所谓的主战派不过想利用此事,搏得名声而已,或者他们中某些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承乾以为如此鬼魅必需要大人这般中正耿直之人才能制服,这也是承乾今日到府的

真正目的,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魏征略微的想了想,随即问:“老臣一人如何能抵得过一朝人呢”。

李承乾:“大人放心,不只本宫支持大人,相信到时候会有人站出来的”

太极宫

李恪整理了下朝服,他不算听岑文本的,朝野上下纷纷请战,不管父皇愿不愿意,总不能拂了大家的意,寒了众臣的心了吧。

只要自己站出来,那就是第一的主战的皇子,那时候必定赢得大多数朝臣的认同,可以趁机培育自己的势力,假以时日必定能代替那个李承乾,入主东宫。

行过朝礼后,李恪第一个出班,丝毫不顾岑文本眼神里焦急:“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看到李恪第一个站出来,李世民心里有些疑惑,这小子想干什么啊,随即压下心头的疑虑说了声讲

李恪:“父皇,日前颉利不顾与我朝的盟约,无端犯我边境,攻我城池,杀我百姓,其罪罄竹难书,儿臣俯请父皇诏令一道,劲旅一支,儿臣愿为大唐和那颉利老贼在大漠之中决死一战”。

话毕,李世民真想下去抽这小子一顿。这风头是你能出的吗,当然这话他是不能说的,毕竟他说的也是大多数朝臣的意向。

“你起来吧,诸位爱卿,汉王的话你们怎么看”。

萧瑀出班说道:“陛下,臣以为汉王所言极是,不可让此贼如猖狂”。

“陛下,汉王和萧大人说的有理,臣以为应该一战,让其发展下难免尾大不掉啊”。王桂一边说一边撸着他的胡子,好像这事他说的就是金科玉律似的。

这主子都出头,身为汉王长史的权万记也站了出来:“陛下,胡骑常年侵我疆土,掠我子民,若不开战,朝廷就会失去民心的”

权万记的话说完后,崔仁师,郑康,卢承庆等世家代表也纷纷表示应该和颉利开战。

“怎么,你们就打算用吐沫星子去打颉利吗,现在开战就是以卵击石,还是都回去想想在到朝上说吧”,魏征走到班前。看到魏征出来,李承乾童心大起,

这大唐版的舌战群儒可是难得一见的,虽说他是幕后的导演,可魏征要如何的喷他们李承乾想不到,会不会也气死个王郎呢,王桂那老头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

要是把他气死了,那魏征可把太愿王氏得罪惨了。魏征的话就像在朝臣中间扔下了一颗手雷。

这可气炸了主战的群臣,王珪迈着自己的小短腿,用朝笏指着魏征:“你魏玄城一向以忠臣自己,怎么,现在怕死了,你不是也赞成开战嘛,怎可如此反复”。

卢承庆:“魏大人,你这分明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的威风,以本官看,大人所说的爱民如子,不过是说说罢了”

郑康:“魏大人,颉利不过蛮夷之辈,只能乘一时之威。只要我朝上下一心,稍搓其锐气,胡人短视,必服于上邦也”

崔仁师:“魏大人,陛下英明神武,我朝名将辈出,小小颉利不在话下,大人不该有此一说”

“治大国如烹小鲜,做事的时候不要毛毛躁躁的。户部刘尚书那已经拿不出钱粮来供应部队大规模与突厥作战了,没有钱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吗。

去年关中,河北流民遍地,且不说朝廷为此的花费,就说百姓连糊口都难以为继,让他们怎么支持朝廷呢。

还有长安附近的粮仓已经差不多空了,一旦开战势必耽误农时,不要说军粮,老百姓也没有吃的,这么干是不是和前隋一样官逼民反呢。

你们这满口仁义道德,忠君报国,可如此对待国事,和你们口中那些前隋的奸佞之臣又有什么区别呢。”

魏征上前对李世民施礼:“臣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勿轻言开战,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昔越王勾践尚知忍辱负重,徐图再报,况陛下上国天子岂不如小国之君。”

就这样,朝中的那些来不及表态的大臣的嘴也被魏征他们堵上了。当李世民问道他们还有没有背的意见的时候,众臣皆言无异议,话都说到这份上,谁要在说开战,那不就是误国,误君,误会天下嘛。

“既然如此,那朕就依众卿之言,暂不开战,命李绩紧守边境,魏征见微知著,才智不凡,着晋金紫光禄大夫。”

第八百九十六章 师生之谈!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四百五十八章 真假李承乾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爷永远是你舅爷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头,老子看错你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九百五十四章 这法场劫了也没用!第三百五十六章 贤后风范的独孤妙音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极宫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一战(2)第四百五十章 挖墙脚到老夫头上了?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场降职记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渔利的李恪第八百四十章 错综复杂的贺兰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单道真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术第一百九十四章 专业的事儿,还得找专业人士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后不要告诉我!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还是写符?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个新买卖,您看怎么样?第七百三十八章 晋阳风暴(一)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兽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妇都敢出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谋杀亲夫的郑丽婉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师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当由头!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场血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五百八十四章 楼下的是你爹第二百五十六章 爷今儿就想在这耍耍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六百八十章 龙虎会第九百五十一章 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第八百三十五章 刘员外!第四百九十二章 撸胳膊、挽袖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异议!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来越有意思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头-李元嘉第二百二十章 告诉伏允,老子来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七十六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第二百二十章 告诉伏允,老子来了第九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撞树去!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许敬宗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2)第七百二十四章 尘埃落定第七百七十八章 这操作,太溜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来自高原的问候!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还是写符?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祸第五百二十三章 面子是靠自己挣的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四)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离!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二百六十三章 没有同类的李承乾第三百零二章 岑长倩的选择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本溯源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请你们吃肉!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进行时 (1)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试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这一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东宫版“知新录” (一)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说一遍,这是私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鸡下蛋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干就干大的第五百三十九章 疯狂的太监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过多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没完没了第二百七十九章 马屁高手李丽质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是好色惹的祸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过年了,分点啥呢?第七百五十五章 诡异的胜利与勒石燕然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三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阳宫级别最高的保安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礼物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买骨的李世民 (1)第二百零五章 丽政殿里的小嘴巴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个智者曾这样说过!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战第四百六十七章 世袭刺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