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贞观朝第一孝子

自从皇帝在太极宫下旨工部筹建新宫的旨意后,工部尚书张亮、左侍郎阎立德、新任右侍郎姜行本、匠作大监阎立本、司农少卿梁孝仁等人,经过半个月的勘验才选定了新宫的地点,选在龙首原。

自恋的皇帝陛下甚至还引经据典的赐名为大明宫,其寓意来源于《诗经·大雅》中的《大明》篇“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大明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

皇帝将李渊捧成了周文王,将自己比作武王,这股自恋的调调儿,气的魏征一脸撅了几天的嘴,胡子都拽掉一把了。

至于这个新宫地点位于长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人称龙首原。

龙首原本为隋大兴城北的三九临射之地,内有观德殿,是举行射礼的地方,唐因袭这一功用。隋初,以《周易》建设新都,认为龙首山川原秀丽,宜建都邑。

龙首山其范围在浐河、灞河和潏河之间,严格意义来说是指靠近渭河的呈东西向山麓的一部分。其地势天合“六爻”是《周易》中乾卦的卦象。

隋大兴城的督造师宇文恺附会了“六爻”与龙首山原的几支山冈对应,这就是“六爻”地形。而大明宫恰处于龙首原的“龙头”处,即广义龙首原的“九一高地”。

大明宫前朝区占据龙首山的最高端,九一高地乃龙首山之主脉,龙头所在,“头高二十丈”,地势十分高亢。站在龙首原的地高地向南眺望,整个长安城都会尽收眼底。

大明宫建造计划也是姜行本和阎立本二人附会宇文恺的“六爻”商讨出来。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迎合了礼制上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遵循礼制的基础上,他们也考虑了实际需要和长安城的建筑布局,这也恰恰说明了二人务实求真的一面。

按照典制,除了需要侧画相应的图纸之外,还要造一个小样呈给皇帝御览,让皇帝可以更加只管的看到新宫的面貌。而魏王李泰就是借着这个小样在皇帝那狠狠的露了一把脸。

李泰贡献了自己的私财用黄金打造这个小样,又亲自送到承庆殿呈献给了皇帝,并劝说皇帝单独辟出一间偏殿,将这个小样供奉起来,这样一来能将皇帝的这感动上天的孝举流传下去,为后世子孙树立一个榜样、

“青雀,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李世民一边摸着这个用黄金打造小样,一边笑问身后的小胖子。

“回父皇,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是仁的根本,则孝悌为核心之本。君子治国以仁,孝悌为本,而后百姓知所止而安于现状,四民各司其职,则天下大定。”

“虽然父皇勤于政事,辛苦耕耘数年,使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四夷宾服、百姓的生活也照前朝好了很多。

可越是这样,越是要注重孝悌宣扬,孝乃万物生灵之常情,然若以权欲用之则失其真,使老者骄横幼者懦弱无为,天下苍生浑浑噩噩,步入深渊而不自知,宜当戒之。

父皇此举就是为天下苍生树立榜样,如此孝举怎么以朽木雕琢,所以儿臣就用了一些黄金,还请父皇不要怪儿臣过于靡费。”

话毕,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好像皇帝要把他怎么样似的。而转身正好看到他这样子的李世民则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随即言道:“青雀,虽说有些浪费,但这是你的一片孝心,父皇怎么会怪你呢。而且你的提议甚好,朕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的人都明白什么孝悌之道、长幼之序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父皇要重重的赏你,说吧,你想要什么,朕无有不准。”

本来李泰的心情是挺高兴的,可听到皇帝说到长幼之序的时候,这心里不由的起了一股无名之火。

李承乾有什么好的,凭什么父皇什么时候都能想着他,难道就因为他性格暴戾,喜欢杀人嘛,这是什么道理啊。

压下心中的怒火,给皇帝回了个大大的笑脸,随即拱手称道:“父皇,这都是儿臣该尽的孝道,要是接受父皇的赏赐,这岂不是以器媚主之徒了,您这是罚儿臣呢!而且。”

哈哈哈.....,听完李泰的回话,皇帝是开怀大笑。不亏是朝野称颂的仁臣孝子,没有让朕失望,以前做事虽然有些不靠谱,但那也是年纪幼小的原因。

李世民随即摆了摆手,打断了要继续谦逊下去的李泰,沉声说道:“有功不赏不是明君做法,这样,朕增加你二百户的封邑。另外工部修建大明宫的差事儿,你也跟着看看,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直接来找朕。”......

皇帝在承庆殿大大的赏赐的了小胖子、李泰将他的封邑提升到了和李承乾一个级别,这样魏王一系的官员兴奋异常,用长孙冲的话来讲就是特么要飘上天了。

“表哥,什么事能让你这位堂堂的廉政部右侍郎气成这样啊。是天塌了,地陷了,还是谁家的小花狗不见了。”,话毕,李承乾还将桌子上的茶了一杯给长孙冲。

看到李承乾还有心情调侃自己,长孙冲一脸不解问道:“殿下,这都什么时候?陛下已经把魏王的封邑提到这个程度,你怎么还能在这坐的住呢?要知道,自从你向陛下告假以后,魏王可是没事就往承庆殿跑,......”

近来朝中参太子的本子可是不少,虽然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小事,但是这在皇帝那可是留下个德行有亏的不良印象啊。再加上一向擅长溜须拍马、见缝插针的魏王,不加点儿小心怎么行。

“陛下和孤即使父子,也是君臣,他今天给孤的东西,明天也能从孤这拿走。与其整日担心这些,还不如把该干的事儿都做好。

你有闲着的时间多去经营下面州县的廉政部的建设,和迁出鄠县的百姓是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上,这不比看着青雀要重要的多嘛。

治国不循正道,没有人支持你,不向百姓施恩,没有人爱戴你。投机钻营,这很容易,但要学会宽恕、学会容忍,这才是最难的,要有平常心。”,话毕,重重的拍了拍长孙冲的肩膀。

皇帝的德行,李承乾太了解了,只要青雀去他那卖卖萌,爱子心切的皇帝陛下都是不会计较。至于他在皇帝邀宠那套,李承乾丝毫不感兴趣,即使皇帝再怎么宠爱他,也不可能无端的废了自己。

自己要有闲着的时间,还不如多想这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呢,再不济调教那些学生不好吗?尤其是那个调皮捣蛋的裴行俭。

第九百六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层层封锁啊!第六百七十九章 险中求富贵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个商量!第二百二十六章 关键的时候掉链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2)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爷,您圣明啊!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前会议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鸭子们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国公府的活出殡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塑料姐妹情第八百九十七章 祸兮福所兮!(一)第九十八章 阵斩高甑生第四百零八章 知错能改的皇帝第六百二十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四百七十五章 君臣闲话第八百八十二章 盐山之利!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世上最阴毒的诅咒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儿子一样不好说话第九百七十章 有这么玩的吗?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帮忙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麦洼第四百三十一章 爱妃,你咋也成开国功臣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征的棒子和大枣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五百六十四章 退守麦洼第五百七十八章 迟迟露面的钦差副使第七百四十一章 晋阳风暴之收利息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没听错,就是造反!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东都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来,才有往!第一百三十九章 都想当这个官(1)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后堂的乐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头蛇的作用第七百四十九章 挣扎与抉择第六百五十六章 哦,还有这么个人呢!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宝志,又见宝志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风这么大,你不怕闪着舌头吗?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双“虎”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劝!第九百八十五章晋王府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舅爷永远是你舅爷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帮忙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离!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这套!第五百九十四章 临海公主的最终决断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谯公之殇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来,才有往!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第五百七十八章 迟迟露面的钦差副使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绩带来的消息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战(5)第一百四十二章 给皇帝献给美人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觉得能过的去吗?第七十七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1)第七百六十四章 没完没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个好儿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认识乔峰吗?第七百九十二章 长孙家的另一个外甥!第四百三十七章 你只配给孤当一条狗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辈子,谁也看不上他啊!第八百九十九章 骠骑营(一)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二百四十八章 这枕头送的太及时了吧第八百一十七章 刘相,你是真有眼力见儿!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师,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五百七十五章 颇思蜀否?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儿当大了没好处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闹大明宫!第三百八十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七百八十一章 傅奕的“故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负呀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宫就是要树立一个榜样第五百六十三章 强心针第七百零四章 你们爷俩商量好了?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战(1)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适合当枪用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战(1)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间的友谊!第七百七十五章 烦人的房二第二百零二章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计划之刺王杀驾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祸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