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服气,也有招(2)

李恪:“话是如此,自从上次学生惹的父皇生气,他可好久没有单独召见。学生应该怎么做才能挽回在父皇那的印象呢,要知道李泰最近可活动频繁啊。”

李恪的话让岑文本笑了,“殿下可是不服气”。岑文本是看透了自己这个学生,李恪心高气傲,处处与人争锋,眼看李承乾成了气候,又怎么能他静的下来呢。

“臣是没想到这位太子有这么大的胆子,事到如今,要是咱们不做点什么确实也说不过去,殿下又急需再陛下那立下新功”。

李恪:“请老师教我”。

岑文本坐在李恪面前,给两人都倒了一杯茶,递给李恪一杯,“前些日子马邑失守,独孤彦云将军阵亡,被胡人掳去了三万人口,前日臣在弘文殿当值,李绩的军情塘报中说,颉利有意和我朝以钱粮来交换这些人口。

要是殿下给陛下上书请求赎回这些人口,那殿下才是真正的爱民日子,在陛下那的印象也会大大改观。”

岑文本到底还是皇帝的近臣,什么样的事能讨皇帝欢喜,相信在这天下间没有几个人能比他更强了。李恪脑子也不笨,他当然知道如果按岑文本的话去做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李恪:“老师,计策好是好,可朝廷能拿出多少钱粮呢,学生可是听说,父皇连破旧的宫殿都因为没钱而没修。”

“殿下,你可真是实诚人啊。最近东宫进项如此之多,内库肯定会有一分收入,这点钱还是能拿出来的,就是拿不出来,也会有人让他给出这笔钱。”岑文本向东边指了指。

“殿下只要推荐一个这件事办成了,那着识人之能,爱民之功,自然也就是殿下的。”

李恪:“老师认为由谁去呢,这可不是份小功”,“唐俭可谓当世纵横之才,有他去必可事半功倍”。

李恪陷入了沉思中,饮了手中的茶,对岑文本说:“如果学生自荐去突厥办成此事,岂不美哉”。

“殿下,万万不可,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况殿下身具两朝血脉,身份何等的尊贵啊。这种事派遣一舌辩之士即可,不能让殿下犯险”,“再说胡人向来无信,殿下若被颉利扣在军中,有个三长两短,让臣如何去面对娘娘啊。”

李恪面色肃穆,他当然知道失败的后果,但不搏一下,只会被李承乾压一辈子。他不怕死,就怕做个陪衬,自打记事以来,李恪就没看到过母亲的眉头舒展,他知道母亲是担心他。

这也是他要争这个太子之位的原因之一,眼见长孙一脉在朝中势力日渐壮大,他坐不住了,要不上次也不至于不听岑文本的劝谏,进谏出兵北伐,还导致父皇冷落了自己。

这回李承乾硬是在六部的基础上又加了一部,这就会让更多人投靠东宫,那么除掉他的难度也会更大,此计虽然危险,但如果成功,不仅能在父皇那挽回印象,还能得到不小的收益,冒一些险也是值得了。

李恪:“老师,我那大哥不就是在罗艺军中走过一遭,才获得储位的嘛,不搏一下,怎么能成功呢。没有给,那有予呢。”话吧,将手中棋子重重的落在棋盘上。

岑文本不得不对李恪另眼先看:“既然殿下能下如此决心,那就去吧,咱们也豪赌一次。不过胡人无义,不可不防,薛万彻和柴绍向来和殿下交好,可以让他们暗中派人接应。

另外臣也会在陛下那争取到更多的钱粮,用以增加殿下成功几率。”

“好,如此就烦劳老师了”,“那就由臣代笔为殿下草拟奏本,殿下誊写后可已呈送给陛下”。

丽正殿

李丽质被送回来后,就赖在长孙皇后身边不可去睡,这会正趴在长孙皇后的肚子上听声音。听到咚咚的声音,她高兴极了,抬着小脑袋对长孙说:“母后,今日大哥交了我一首童谣,大哥说小孩子都喜欢,女儿也唱给宝宝听好不好”。

长孙皇后听了李丽质的童言笑了笑,宫里的人都知道,李承乾最是疼爱这个妹妹,无论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不忘给她送一份。这丫头今日趁着自己睡了,又跑到东宫去缠着李承乾,估计是为了哄她开心,李承乾才教她唱歌。

长孙皇后摸了摸李丽质的小脑袋轻声道:“那你就唱吧,让母后听听你大哥教你的童谣。”,随后李丽质就唱着在东宫学的虫儿飞。

“啊,丽质唱的真是好听呢,朕以前怎么没发现呢,在给父皇唱一边好吗”,看到李世民来了,长孙皇后就要行礼,李世民赶紧上前扶住她:“观音俾,你身子重了,不要那么多礼。”

长孙皇后笑着问:“陛下今日兴致颇高,可是朝事顺利”,这宫里发生的事,怎么能瞒得过长孙皇后,今天朝上的事,她早就知道了,但夫妻间的调笑还是要的。

“恩,今日承乾是大大的给朕长了脸,就连魏征那匹夫都可着劲的说好话,那些世家总说我李家有胡人血统,那里学得儒家精义,今日承乾就让他们知道下,我李唐皇族也非泛泛之辈。”

李世民正和长孙皇后说的过瘾,这时候突然感觉有人在拉自己的衣服,低下头,看到李丽质瞪着两个大眼睛看着自己。“父皇,你不听丽质唱歌了吗”。

翌日承庆殿

“景仁,恪儿的奏本你看过了吗”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双目盯着这个自己的近臣。

李世民挠了挠下巴:“钱粮不是拿不出来,但如何能保证恪儿的安全呢。景仁,胡人从无信义,要是扣下了恪儿,那该如何收场呢。”李世民就是再看不上李恪,也不会让他冒这样的风险,

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虎毒还不食子呢。

“陛下,颉利无非贪图钱粮,李绩将军的塘报中就可以看出来,如果让前线的军队给突厥造成一点压力,再加上汉王殿下聪慧异常,如此一来应该无碍。”

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到处都闹幺蛾子(2)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四百零八章 知错能改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三章 陇西王府的夜宴第六百七十五章 别给脸不要脸第六百六十九章 冤大头-李元嘉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时候都有凑热闹的第八百三十五章 刘员外!第三百八十二章 说话不算话的李世民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对宗教的看法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边新闻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讯连连!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这口气呢第二十一章 丽正殿叙话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马谡-刘仁轨第五百零三章 饭桌上的学问第三十二章 不服气,也有招(1)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个死脑筋的老头儿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话第二百零六章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第二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轨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发威!第五十五章 并省官吏(2)第六百六十二章 流血中的卑沙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场降职记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视的李承乾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八百六十三章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第八百七十七章 别特么给脸不要脸!第四百零九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五十九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1)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小看读书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一百九十三章 过年了,分点啥呢?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极宫前上演的全武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掉井里就捞出来嘛!第二百九十四章 结婚是改变命运的事第五百三十八章 密道?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确实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君集吓尿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进达第七十六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爱妃,你咋也成开国功臣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四十四章 大安宫第三百七十六章 压到骆驼的后一颗稻草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贷第七百九十三章 长孙家也有蠢货!第九百零六章 我真是来送礼的!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说话不算话的李世民第六百八十三章 应天门兵权第六百七十五章 别给脸不要脸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个呗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鸭子们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六百一十五章 为子孙前途计第五百一十章 苍天饶过谁(二)第八百四十六章 赏了一个大耳贴子!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四百二十七章 画个圈圈诅咒你第六十五 章 还有爷们吗(2)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七百一十一章 爱妃,你辛苦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变历史的一刀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么好当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这是新年的第一场风化案第八百零九章 啥玩意,闹鬼!第二百九十四章 结婚是改变命运的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边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七百六十章 羁押二王第四百七十二章 贱人和败类第二百一十七章 库山之战(2)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个发明家嘛!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点啊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后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赏口汤喝不?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条 (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单道真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阎王长孙冲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惨的世家子弟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闹大明宫!第八百九十一章 报复来的就是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