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

李世民这个皇帝很奇怪,不,准确来说是让人捉摸不透,刚还说的好好的让自己给他出谋划策呢,这会儿听完了计策就翻脸不认人,这不,好心好意帮忙的李承乾是被他的大脚送出来,额外还赠送了他一个“滚”字。

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后,李承乾一脸无奈的对侍立于门外的甘郧和刘竣说:“以前,孤总是听人说伴君如伴虎,哎,咋整,出了注意还被踹出来了,孤真是冤枉啊!”

额,这话李承乾说的,可他们这些作臣子,当奴才是说不得,要知道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内侍总管甘郧低声陪着笑脸回道:“太子爷,您可别逗奴才们了,摔疼了没有了,要不要老奴传一个御医来给你看看?”

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妨后,李承乾对刘竣正色道:“你的事解决了,记住,今儿的恩典是陛下给你的,你以后要忠心侍主,心中要时刻感念。”,话毕,对正在殿前玩耍的狄仁杰招了招手,一大一小,溜溜达达的向东宫的方向走去。

刚走进明德殿,就见长孙无忌、张玄素和高士廉三人在殿中面面相觑,连连叹气,好像是出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真是奇了,还有什么事能把这三位紫袍大员难成这样呢?

见礼、入座之后,李承乾赶紧喝了两口开茶水,心中还不由感叹道自己费力不讨好,为皇帝出了这么大力,结果呢,不仅挨了一脚,甚至连杯茶都不舍得给赏,哎,倒霉啊!

“舅舅,你们今儿这是怎么了,怎么都垂头丧气,来,孤给你们说点高兴的事,刚才在承庆殿,父皇问。”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话,叹了一口气的张玄素,站了起来,对长孙无忌二人说了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后,对李承乾拱手言道:“殿下,老臣三人今日是来向殿下禀告,朱桃椎他们再次拒绝殿下的招揽,不仅将殿下的赏赐仍原样奉还,甚至还告诉去迎的官员,以后不必再去了。......”

话毕,张玄素将手中攥着的信,呈给了上去,从他面目上的表情就可以知道,老夫子并不想让李承乾看这几封信的内容。

张老夫子说的这件事,还得从他掌管苍文书院开始,因为今年扩招大量的学生,所以就不得不多请一些先生,除了崇文馆调用之外,李承乾还想巡一些高人隐士来执教。

于是就向交好的王公大臣打听,看他们有没有相熟的隐士,这样人不仅品格高尚,其才学更是过人,有他们来教授那些学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后来,经过高士廉等人推选十数人,其他的人都应诏前来来,唯独名声最著的朱桃椎、田游岩、王友贞三人,不管去的人怎么说,人家就是不挪窝。

听到回报以后,李承乾并不气馁,高人隐士嘛,谁还没有点脾气呢,这脾气越大不是说明其本事越大吗?李承乾随即让张宏写了三道更加谦和的手谕,又加了一倍的礼品送去。

本以这次总可以成功了吧,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又让人家给撅了回来。思来想去后,李承乾觉得还是自己的态度不够诚恳的缘故,于是以后进学子的身份亲自写了三封私信,请三位先生来苍文书院看看,要是看过之后还不满意,东宫一定以礼送家。

就这样,来来往往折腾了三次,人是一个没见到不说,就让人捎回来这三封信,这不看还不气,看完了,李承乾的额头上青筋暴起,一把就捏碎手中的茶盏。

这三封信中说,自李承乾入主东宫以来,一来,多次鼓动皇帝与邻国作战,国帑消耗无算,士卒死伤无数,造成无数的孤儿寡母。二来,不敬士族,屡屡以小过严惩士大夫,动不动就斩杀全族,或抄灭家产,动摇了朝廷与士大夫共天下根基。

第三,大肆花费财帛修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博得在民间的些许虚名,由此可见是个志大才疏、贪功好名之徒,丝毫没有看出李纲的弟子应有的风采。

最后一点,也是让李承乾最为生气的一项,他们认为,李承乾的父族是西凉后裔,母族又是鲜卑后裔,身上的汉家血脉连三分都没有,和那些五胡十六国的君主在本质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他和石虎一样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都不稀奇。

而且,其太子妃同样是鲜卑后裔,将来生下世子势必又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胡人,这样的天家不配让他们汉家德才辅佐。

看着张玄素的脸上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承乾咬着问道:“张师傅,有什么话一块说出来的吧,孤都让人骂着这样了,还有什么是接受不了呢!”

“回殿下,朱桃椎三人为了证明其无入仕之心,纷纷剁下拇指一道随信送来,老臣怕惊了殿下,所以就没有让人送来。”

张玄素绝对是说谎,不仅他自己清楚,长孙无忌二人也都清楚,李承乾是什么人,那是在尸山血河中杀出来太子,别说一个拇指了,就是当面把他们剐了,他也照样喝酒吃肉。

可不这么说怎么办呢,要是把这三个人的拇指一开始就放在案子上,太子还不直接把案子掀翻了。

哈哈......,“三位,大唐开国已经二十年了,李氏祖孙三代人在战场浴血奋战,为了难道仅仅是一家一姓的荣耀吗?

看看,倒了现在竟然还有人以血统为由低贱李家,这就是人们口中的道德高人该说的话。不但如此,连孤那没出世的孩儿都被他们骂了进去,这就是他们的德行吗?”

看到太子动了真怒,高士廉在心中不由的埋怨起他们三个来,你说你们不有病吗?不当官就不当呗,干嘛如此的折辱太子呢,人家可是礼贤下士、折节相交,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在山中呆傻了,太不知道好歹了。

“太子殿下,您不必动怒,他们说的那些不过是腐儒之见,代表不了民心。殿下的爱民之心,这是人所共知的,要不然怎么会贴了大笔的钱财去修堤筑坝呢!”

待高士廉的话说完,长孙无忌赶紧把话接了过来:“殿下,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他们之所以跺指不过是怕进京之后暴露他们是浪得虚名之辈的事实。不仅让其颜面扫地,更是可能被殿下问罪,今儿断了指,总比明儿掉了脑袋要好吧!”

李承乾当然明白他们这么说是为了宽慰自己,可现在已经不是贞观元年了,而李承乾也不是当年那个他了。

摇了摇头后,将恒连喊了进来,把那三封信扔他后,咬牙道:“和外面那三根手指一起交给三法司以谋反罪审定,然后交由内卫府督办,既然如此看不起我李氏,那就下去投胎吧!”.......

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2)第七百二十九章 聪明人话不用说多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到皇家的无名劫匪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六百七十三章 贞观十三年的第一场雪第五百四十五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实你不必这样!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娘家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九十四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纯洁啊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战(5)第九百七十章 有这么玩的吗?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对得起你爹吗?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结束代表着新的开始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妇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五百三十章 好久不见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渊的风流事儿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宫中的失踪人口案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鸡下蛋第四百八十二章 绝不惯着这样的刁民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应的非常痛快!第六十二章 包工头杜构第二百三十四章 寿星公吃砒霜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满天飞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钱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闹大明宫!第七百零三章 汝戏百姓,吾戏汝命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来越有意思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眦必报的李承乾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干什么第七百零六章 长安“义盗”第九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撞树去!第七百七十章 我真冤枉!第八百零六章 老冤家,新思路!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双“虎”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进行时(2)第八百三十五章 刘员外!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八十五章 新任司马刘仁轨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个坏怂啊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赏口汤喝不?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七百一十二章 太子妃出手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标第二百八十三章 儿臣赌他们的脑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干什么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三百四十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啊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层层封锁啊!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砖加瓦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四十五章 贞观二年的蝗虫第六百七十四章 亲戚来了是非多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画个圈圈诅咒你第二百八十三章 儿臣赌他们的脑袋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四百章 校场记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九百零四章 该徇私的时候要徇私!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进行时 (1)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头,老子看错你了第四十六章 灭蝗进行时(1)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马谡-刘仁轨第七百一十一章 爱妃,你辛苦下!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八百四十六章 赏了一个大耳贴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爷今儿赏你俩嘴巴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点出息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并治,两手都要硬第七百三十九章 晋阳风暴(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话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二百零一章 这是逼死人的节奏啊第五百四十章 再断一次太监的根儿第九十四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开始了吧!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么也要拿命去拼第三百五十六章 贤后风范的独孤妙音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六百一十章 魏征vs窦宽(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殿下,我劝你善良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绑了个爹回来?(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有些话是不能当真的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