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世民的后手

搬迁了新宫自然就会有一套新的戍卫制度,大明宫的禁军成分比照太极宫要简单多了,全部由玄甲军这一皇帝贴身的卫队充任,而李承乾东宫则规制为一千人的六率负责。

一下子冒出来这多成建制的玄甲军,这还真吓了李承乾一跳,别看他是太子,参与军国政事多年,但对于这支充满传奇色彩的军队的兵员编制却十分的模糊,平时也只能看到少数的人在太极宫戍卫,整个朝廷知道内情的官员也不过一手之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戍守宫禁的将领的任用,翟长孙还是万年不变的大统领,副统领从郑仁泰一人增加到了三位,分别是济北郡王-李瑊、汉阳郡王-李瓌,李瑊和李瓌是李孝恭的同胞弟弟,原来分别在始州、宜州出任刺史,他们都是因为新宫特意抽调上来的。

对于皇帝的这个任命,李承乾有些不解,不管是宗室之中,还诸卫的大将军,比他们能力强的,功劳大的,那是一抓一大吧,为什么偏偏挑上他们呢。

这两人统军最多也就是中人之资,以前在军中的时候没立过什么大功劳,一直都是打顺风仗的选手,让他们戍卫大明宫这么重要的地方,是不是有点才不配位啊。

对于儿子提出的这个问题,李世民给的回答是:“大唐立国不久,功臣和世家占据着大量的官位,掌握着大把的权力,宗室的力量相对薄弱,这不是长久之道,所以提拔一些宗室偏支来巩固皇权是必要的。

你给朕记住,在大唐善待功臣是对的,可还牢牢地记住一点,这天下除了李姓不能变外,其他的什么都是可以变的。”

为了让李承乾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李世民带着他来到了大明宫内的玄甲军驻地,看着场中正在挥洒汗水操练的军队,李世民满意的坐在露天的帅位上欣赏着。

随后向李承乾详细的讲述了这些兵员,按照寻常的规制,入选玄甲军的都是各卫中的健者,他们都在原有的军中立下一定的军功,能入选玄甲军也算是皇帝对于基层将士们的褒奖。

可面前的这支却大不一样,除了原有的规制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父、祖两辈都是天策府或者秦王府将校士卒的子孙,是皇帝的旧部,在最大的限度上保证了忠诚。

更让李承乾吃惊的还在后面,为了培养他们学习兵书战策,皇帝特意划拨了一批学士在军中执教,随后又让李孝恭、李道宗二人亲自教授他们领兵御战,争驰千里的法门。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帮唐军培养出更多终于皇室的将领,就像皇帝刚才所说的,将帅可废,江山不能倾覆。

李承乾不惊讶皇帝的狠辣,像他这样在尸山血河中滚出来的君主,什么事没见过,什么人能完全相信。让他惊讶的是皇帝这种超前的军事目光,今儿摆在他面前的就是大唐版的军事学院啊。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保持军队的战力的一个主要条件就是治学,李承乾以前不是没有想过办一所军官学院,可他的身份太敏感了,提出来不仅会得罪军中诸将,更会让皇帝认为自己有谋逆之心,这太得不偿失了。

看着李承乾一脸惊讶的盯着自己看,李世民的心里满意极了,在他众多的儿子中,唯一个有帅才的只有高明一人,至于李恪、李佑这样的不过是偏僻之将的天资,根本不能体会到他的高瞻远瞩。

皇帝需要找人倾诉他的得意之作吗?当然需要了,所以今儿除了教诲之意外,皇帝最要的目的就是炫耀,自古以来能有多少帝王像自己是无敌的军事统帅呢。

虽然皇帝的自恋让李承乾有些无奈,但他不得不承认像李世民这样卓越的统帅确实不多,图谋长安,西定薛秦,克复太原,北定刘宋,围攻洛阳,剪灭窦氏,“天策上将”的名头,那是通过一场场血战中搏杀出来的,绝对真才实学。

“父皇,您这一手,儿臣真是意料未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这些火种,我唐军的勇武之风将永不坠落,国家社稷的根基也将永不动摇。儿臣掌军的年头也不少了,但说道这高瞻远瞩的目光,把握军力的脉搏,和父皇比起来还是差之千里啊!”

听到了儿子的赞扬之词,李世民一脸无所谓的摆了摆手,随即说道:“高明,朕这些经验都是多年积累下来的,你年纪还小,再历练些年头,朕相信你将是宗室中带兵最能者。

苏定方、韩威的奏本朕看过了,松州一线吐蕃军队调动异常,战事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朕打算让李道宗辅助你提领西线诸道,御敌于国门之外。

另外一点是金齿、望、芒、濮子等部蠢蠢欲动,那里是新附之地,其心未服,一旦西线开战,必然反叛,你去之后便宜行事,那里已经是大唐的土地了,朕寸土不让。”

军功这东西在大唐绝对是最值钱的东西,皇帝麾下的能领兵出战的武将太多了,可他并不算启用他们,为什么呢?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让别人在军中占据威望,最后和李靖一样尾大不掉,还不如让自己的儿子去建功。李承乾在军事上的天赋极高,又是国家的储君,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诺,请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御敌于国门之外,定使那松赞干布不敢东顾。”,老实说,李承乾还真没奢望能赶上这场战役,皇帝今天还真是给了他一个惊喜。他明白,除了栽培他在军事上的能力外,皇帝还有愧疚之意,可不管怎么说,能捞着仗打总是好的。

恩,点了点头后,李世民指了指校场中的玄甲军,沉声说:“你出征之日,朕将划拨一千名玄甲军随你出征,充任中军卫士贴身保护你,有他们在,你的安全也会多上三分保障,朕和你母后的也会放心的多。”.......

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砖加瓦第六十四章 还有爷们吗(1)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园中的对话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计划 (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爱的不是李家第七百八十章 家贫出孝子第八百四十六章 赏了一个大耳贴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袭鸣海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些人就适合当枪用第九百二十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四)第八百九十八章 祸兮福所兮!(二)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坏“气氛”的房遗爱!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九十九章 血战恶阳岭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运齐天第四百四十七章 鱼儿终于浮出水面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三百九十六章 爱卿,你得多读读书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时候都有凑热闹的第九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撞树去!第三十六章 出使风云(2)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照第二百四十九章 爷今儿赏你俩嘴巴第七百三十一章 狗起秧子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谁都有第一次第八十一章 论粮道(1)第二百七十章 贞观朝第一孝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问你知不知错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晋先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闹大明宫!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二百六十章 你只有当狗的资格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账!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运动会(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会吃醋的小家伙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计划之刺王杀驾第八百三十五章 刘员外!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来越有意思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五百九十七章 长安城最不寻常的一年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请留步第三百四十八章 会吃醋的小家伙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赢不了的突利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一百七十六章 长孙皇后出的难题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找家长的小子们第八十四章 紧箍咒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当由头!第五百九十二章 七十有个爹、八十有个妈第二百四十五章 谁家都有不争气的孩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这坑我不跳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学会站队第三百五十章 老师,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六百八十八章 你这老匹夫耍滑头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负呀第九十四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渔利的李恪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华第九章 华州之乱 (3)第七百零八章 龙门阵不是那么好摆的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宫中的失踪人口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可以放牧,但不要放肆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种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八百九十八章 祸兮福所兮!(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诉那秃驴,本宫在这等着他第七百零一章 又“送走”了一位第三百二十二章 黄雀在后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记住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谱的国舅爷第九十九章 血战恶阳岭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纲后悔了第七百六十章 羁押二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买骨的李世民(2)第七十八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2)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种人叫添头儿!第八章 华州之乱(2)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国公府的活出殡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八百七十一章 南衙的异议!第七百五十六章 裤腰带都没有的王爷!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还是没有赶上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六百二十二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六百零五章 贪小便宜吃大亏第三百三十八章 啥时候都有凑热闹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双“虎”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销员-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