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该敲打的时候就得敲打

bookmark

对于韩奎等贪官污吏的惩处,都依照朝廷的典制统统移送三法司处理,他们的财产也在公孙武达的主持下有序的清点着。

可让人意外的是那二十八名官员,太子不仅下令即刻抄没他们的家产,更是把他们全部流放到江源去建城。至于罪名,那可是大了去了,“无君无父,背离君恩”这八个字就把他们的人生彻底定格了。

永昌一案已经接近尾声,所以李承乾就把目光落在那些金齿等五部首领的身上。他们手里掌握这大量的部族,熟悉这里的每一片林子,要是真把人家逼反了,那剿起来可是要废不少的事。

得知大唐太子到了永昌之后,各部一早就递上来帖子求见,一来是对大唐太子如此雷厉风行的处置那些剥削他们的狗官感到痛快,二来能巴结上大唐的太子,以后还有什么样狗官能欺负自己呢。

这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别看这位太子的岁数不大,那可是狠狠手辣的角色,十几万吐蕃军队让他一仗就给灭了,这样杀星可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做贼心腹,诸部有没有重新割据自立的想法呢,绝对都有,能做主子,谁愿意当奴才呢,所以都不约而同的从大唐蓄买了大量的铁器。

大唐太子把永昌的这些官儿都烩了,那谁知道他会不会向自己问罪呢,出于试探的心里,诸部都眼巴眼望的希望能早一点得到这位储君召见。

永昌都督府-正堂,李承乾今儿特意把这些火烧屁股的家伙都叫了过来,据李晦所言,为了能争取到单独觐见的机会,这些家伙把对付永昌官员的招数用在李晦身上,气的李晦差点拔刀砍了他们。

开什么玩笑,别说自己是受重视的宗室子弟,不在乎,也不缺这些东西。就说自己如今身处宿卫要职,要是收了财帛、女人,那不是辜负自己的信任嘛!

更让他生气的是,这些部族首领把大唐的官儿都当成什么了,用金银就能买通了,这不扯淡吗?所以在太子面前,李晦狠狠地给他们奏上了一本,连引见的时候都没给好脸子。

扫视了一眼几位战战兢兢的首领后,李承乾淡淡说:“陛下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孤身为人子,自然是萧规曹随,你们带来的东西走的时候都带回去,这不是入京朝见,收这些东西不合适。”

“永昌官员不仅有负圣恩,更是祸害了诸部的百姓,所以为了补贴那些百姓,孤决定免除互市三年的赋税,三年后按照现在七成收取。

今后若再有官员对你们吃卡拿要,或者勒索敲诈,不用经过永昌的都督府,诸部的本章直接送抵中书省,孤回头跟都督府说在你们的领地中修建五座直通长安的驿站。

以后受了什么委屈,不用憋着,也不用着急,上个本章,自有陛下为你们作主。......”

晾着他们是李承乾的意思,不给他们施加点心里压力,那谁能珍惜朝廷的恩典呢。今儿主要的任务就重新声明了皇帝天下一家的主张,对诸部多加抚慰,算是补偿了他们多年的委屈。

永昌之事毕竟是大唐有错在先,既然想让人家臣服,那就让人服气,那该拿出的态度一定要那出来,这个时候就不能只顾面子了,边境的稳定是第一位的。

同时李承乾像他们通报了各部领地中的金矿开采任务改由户部直接管理,开采官员的官员一律由户部官员冲任,看护的兵丁也由兵部统一调配,一年一轮换。彻底掐断了地方管理的权限,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国帑流失的风险,也避免了官、军勾结,欺压蛮族之事的发生。

“太子殿下,臣下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弯弯绕儿,从您的话中,臣下可以听出来您是个正直、仗义的好人,俺巴勒愿意率和蛮部永远效忠大唐,效忠皇帝陛下。”

“太子殿下,臣下也愿意,过去臣下的茫部在互市中百般受人为难,猎户们搞点东西不容易,可让他们砍了一半,那部族中的婆子、孩子想吃口饱饭都难。现在有了殿下这话,这心里的石头可就落下了。”......

“没错,殿下的诚意让臣等感动,您的仁义臣等回去后一定向部族的百姓们好好的宣扬一下。”,和韩奎等人交往甚神的望部首领-泽郧,把胸脯派的叮当响。要不是不知道他们之间的猫腻,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憨厚的汉子肚子能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呢。

不过,说实在的大唐太子能如此的通情达理,宽怀为人,柯昊等部的首领心里还是挺感激的。这样的好日子,换成以前他们是想也不敢想啊!当年大伙儿就是因为大唐富庶且强大才生出了投效之心,为的不就是过好日子不再受穷吗?

孤不问你们一共置办了多少铁器,还是回去改成农具的好,否则因为什么事,在边境起了什么误会,那这谁的面上都不好看。

前些日子,孤在高原和吐蕃打了一仗,就是因为他们背反天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各位要好在珍重,孤可不想和诸位在战场上见面。”,话毕,侍候在一旁的李晦使了个眼神,然后端起茶盏喝了两口。

会见完诸部的首领后,李承乾召见了公孙武达叮嘱了他谨慎、持中为政,要让百姓和诸部知道朝廷是管大家的死活的。......

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负义啊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轨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么好当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第三百六十三章 内卫在行动第六百零六章 我说你是咋想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长孙冲 你大爷的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将军冒头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聪明人话不用说多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爷是混那的吗?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么也要拿命去拼第四百七十二章 贱人和败类第三百三十八章 活阎王长孙冲第九百四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八百六十三章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试第七百章 白发人送黑发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长生不老药的配方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干什么第五百八十四章 楼下的是你爹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点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愤怒下的食欲第四百八十二章 绝不惯着这样的刁民第四百九十一章 地也不种了?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十章 新华州刺史第一百一十六章 长安城的大搜捕第四百九十四章 艳名一夜盖长安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这一天!第二百一十七章 库山之战(2)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头蛇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七章 来,本官给找个爹第三十二章 不服气,也有招(1)第九百七十章 有这么玩的吗?第七十七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1)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四十四章 大安宫第七百零六章 长安“义盗”第六章 承庆殿定策第八百七十五章 黄脸汉子也不傻!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请留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六百九十章 双布局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间王府的“家教”!第二百四十九章 爷今儿赏你俩嘴巴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个死脑筋的老头儿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八百八十三章 你就没事找事吧!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变历史的一刀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场降职记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俭更不要脸的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五百零三章 饭桌上的学问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车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麟德殿中的啼哭-中山王李象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谋深算的岑文本第三百五十章 老师,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四百四十三章 礼部的官司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该不该给面子!第五十八章 并省官吏(5)第四十四章 大安宫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鸭子们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个死脑筋的老头儿第九百五十三章 你觉得能过的去吗?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这老不死的咋又来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四章 朝堂争锋(1)第六十一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3)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个好儿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丘神绩带来的消息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脚扑朔!第九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撞树去!第五十九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1)第四百二十章 奇怪的官儿,奇怪的官场第二百九十三章 颓废中的希望第二百九十六章 催婚进行时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三百四十八章 会吃醋的小家伙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干就干大的第二百六十四章 老李纲后悔了第八十九章 含风殿议事(1)第四百一十七章 禄东赞 (2)第三十一章 你们真是让夫子蒙羞啊(2)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七百五十九章 扑朔迷离第八百二十六章 豪气不是装出来的!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六百七十六章 来,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祸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一百七十六章 长孙皇后出的难题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围着小家伙转!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过分了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风扫落叶!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