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严和活命

在都水监、内卫迅捷的行动下,李思行、谢叔方等人的亲眷一个不漏的都被投入了诏狱,这么名目张旦、明火执仗的在京城横冲直撞,弄得长安城的官员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刺王杀驾的罪名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皇帝和太子的两股情报部门一同出手,这在贞观朝以后还是头一回。不过,看到他们抓的仅仅是隐太子的几个旧部后,众臣纷纷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在心里咒骂他们不识趣,和太子过去不,那不是找死吗?

诏狱-天字一号监,自从内卫组建以来,这里从来都没启用过,就算是苏婉当初把事儿弄的那么大,也没有魏征今儿这份“荣幸”,更值得一提的是,每抓获一家人,长孙冲都会把那些人带过来让魏征过过目,因为太子说了让那老家伙看看自己做的孽到底有多深。

李世民父子今儿轻装简行,仅仅在长孙冲一人的引领下就走进了监室,摆完了酒菜之后,长孙冲很识相的退了出去。他老爹可是说了,这里面的事除了太子外,甭管是什么多么尊贵的身份,谁在里面掺和谁死,别整不明白自己的位置,等着大祸临头再反悔就来不急了。

“老臣魏征,见过陛下、殿下。”,魏征掸了掸袍子上的灰,像往常一样给父子二人行了礼。

“好了,玄成,坐吧,十二年了,咱们君臣之间是该心平气和的聊聊了,不是吗?”,话毕,李世民自顾地坐下来,很自然的端起儿子给他满上的酒杯。

“陛下这是找老臣来复盘了,好,十二年来,是该说清楚了!”,魏征端起酒杯一边闻着香气四溢的美酒,一边说着。

恩,点了点头后李世民和魏征就从武德九年说起,玄武门之变后,皇帝摆魏征为谏议大夫,他确实是真心实意投降的,尽心尽力的为皇帝招降建成、元吉的旧部。

没用多久就招降了李思行,王长楷等人,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可是,到了谢叔方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他把太原王-李承宗带到魏征的面前,并痛骂魏征卖主求荣、贪生怕死,可是寡廉鲜耻的二主之臣。

如此一来,摆在魏征面前的选择就只有两个,其一,把李承宗交给皇帝处置,大位已定,于国于民来说都不应该再起波澜。其二是保全幼主,忍辱负重以待时机,毕竟皇帝是个嗜血好杀之辈,谁知道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杨广呢,留下太原王,保全旧主的血脉,不仅全了君臣一义,更是为大唐多留下一个选择。

魏征是个有极强政治抱负的人,他最想看到就是天下大同,虽然理智上告诉他第一种选择是对的,可他还是过不了个人感情这关,把李承宗从山东带了回来,并让他剃度为僧,选择一个不让人生疑的身份活下去。

而于皇帝这边,他老早就怀疑这里面有猫腻了,因为从洛阳归朝后,裴寂等人就以杀戮过重,致使皇长孙夭折的罪名强加在秦王府身上。可等李世民想找机会解释的时候,李渊竟然以后妃和功臣赏赐薄厚斥责了他,甚至还说出皇帝的诏不如秦王的敕这样诛心之语。

不就是一块地嘛,给谁又能怎么样,关中沃野千里,就因为那百十里的耕地就不惜父子反目,这不是扯淡吗?所以从那时起他就知道,父亲已经放弃他了,改立他为太子的话也是一纸空话,其目的就是让他安心的打天下。

玄武门后,李世民在清理后宫的时候发现李承宗假死的猫腻,可当时他已经杀兄逼父,且断了旧东宫和齐王府的根,也不好再名目张胆的去追查“早死”的侄子。

所命房杜等亲信暗暗调查,可惜的很,一直以来建成的旧部们都没什么动静,他的这个宝贝侄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这次文字狱的发生,才发现至关重要的线索,为了不打草惊蛇,所以才漠视了众臣的冤屈,只等机会把魏征等人一网打尽。

“陛下,其实老臣早就知道您信不过臣,所以朝廷有什么隐秘之事,您从来都不让老臣参加!更为主要的不管老臣如何顶撞您,顶撞太子,到了最后总是能逢凶化吉,且富贵加身。除了惜才之外,老臣可不是理解为您在钓鱼呢,在钓十几年前的漏网之鱼!......”

魏征说的贞观初皇帝登基之初的政策,贞观初,为了用最快的速度安定人心和局势,他不得不选择相应势力的代理人来安顿他们,比如王珪,萧瑀等人,魏征素来和山东世族交好,不扶植他为成为山东世族的代言人,又扶植谁呢。

“玄成啊,你说的没错,朕这一辈子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当亲王的时候,朕与先帝和隐太子耗,他们都输了,而且是一败涂地。当皇帝以后,朕与你们这些心怀叵测的势力和周围的敌国耗,很显然朕还是赢了。至于你所期望的将来嘛,不会存在,因为朕培养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后继之君,让和你有一样想法的人全部落空。”

“知道朕为什么既不杀你,也没有抓你郑国府上的任何人吗?”,看到魏征摇头,李世民干了一盅酒继续笑道:“因为朕对朝野上下宣布,是你魏征,揭露李思行等人刺王杀驾的阴谋,并辅助太子剿灭了他们,朕论功行赏,今早已经传诏中书省了,晋你为检校尚书右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并加勋给你的几个儿子,让你荣耀满身。”

听了皇帝话,魏征高傲的脑袋低了下来,人们不会说谋刺太子是多大的罪过,因为这不是重点,他们只会记得他魏征不仅背弃了旧主,更是为了邀宠、升迁出卖了旧东宫的残部。

以忠、义、礼传家的魏征彻底被皇帝钉在了背叛者的耻辱柱子上,往后,人们只要提及魏家的时候,都会痛斥他的不忠,子孙也会永远受人唾弃,就算那些他提拔起来的清流也会不耻与他为伍,从此刻起他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可如果他不接受,那结果显而易见,皇帝会把加勋改为凌迟,他的全家都会被剐成碎肉,魏征不怕死,可要他舍弃全家的话,真是作不到。他不是楚恒,没有那种为了达成目的舍弃亲情的魄力,而皇帝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才胁迫他求死不能,屈辱的活着,这招比杀了他,还让他难过。

就在魏征思索之际,李承乾肃声说道:“魏相,恭喜了,你又一次逃出生天了。此次你不仅失去了尊严,更是失去孤对你的敬重,因为你魏征从来都不会择主,更不识时务。”......

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八百四十二章 铁骑王!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是不是出点血啊第九十一章 争粮打井(1)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词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还没饿死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干什么第二百三十二章 历史第一个房地产商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第四百章 校场记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负义啊第三百八十九章 你真是个坏怂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四十八章 灭蝗进行时(3)第九十一章 争粮打井(1)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了解你!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第一百二十七章 谁的账也不买第二百二十一章 惊慌失措的伏允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庆殿驳论(1)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债惹的祸第一百二十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 (1)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六百零六章 我说你是咋想的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七百二十九章 聪明人话不用说多了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里的小把戏!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给脸不要脸的东西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四百零二章 《秘记》的来源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这一天!第五十八章 并省官吏(5)第八百九十六章 师生之谈!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来的馅饼第九十八章 阵斩高甑生第六百二十五章 从何处而来?第七百四十四章 请你牢牢地记住这一天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么回来事啊!第二百七十一章 来,美人给朕笑一个第七百七十八章 这操作,太溜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第五百四十八章 吴府作客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劝!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后不要告诉我!第八百四十八章 当面砍,别客气!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诚意了!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请你们吃肉!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处都闹幺蛾子(1)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别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没问题!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妇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你认识乔峰吗?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五百一十五章 时不时就有惊人之举的皇帝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这是打谁脸呢?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晋先生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二章 东宫的新主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个新买卖,您看怎么样?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得志”的许敬宗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妇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来自高原的问候!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第四百零九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宫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九百四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仪摊事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郑家有女名丽婉第二百九十二章 坑人绝不含糊的李丽质第六百四十四章 不会让你为难的第五百七十二章 还有商量吗?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报丧第三百七十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五百五十一章 见过坑的,没见过这么坑的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战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贿赂的李世民第五百八十章 反转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词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坏的李绩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两泡尿的李恪第三百四十章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爷是谁?第八百四十一章 行,上眼药来了吧!第五百零八章 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没听错,就是造反!第八百五十二章 啥玩意,进去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鱼乖乖第四百八十七章 这么小就会看花姑娘了?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四百七十七章 见微知著者-马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