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条 (二)

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上午,李承乾特意邀请傅奕一同进膳,既然开腔了,那就得让人家把话说透了,所以二人一边吃、一边说,一老一壮说的热火朝天,颇有忘年之交的意思。

而傅奕剩下的几条则俱为反制之措,人有天命,政有极边,没人能长生不老,所以为子孙后代计,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并以为祖宗之法,后世子孙即使心生倦怠之意,为了孝道也的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

其六,帝王不崇信佛教则“大治、年长”,信佛则“虐政、祚短”。他还列举了庖牺氏至汉高祖,历二十九代,四百余君(包括春秋、战国诸侯国的君主。),“但闻郊祀上帝,官治民察,未见寺堂铜像,建社宁邦”。

傅奕说的没错,以前我华夏君臣子民只敬天地、祖先,照样国泰民安,没那些所谓的菩萨保佑这人就不活了吗?扯淡吧,听了那些规划反而生出了无穷的烦恼,百姓们是越来越不相信朝廷,反而对于那些秃驴的话视若“天意”,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七是建议将孔孟之教封送西域、吐蕃、天竺等过,以抵制佛教思想的流传。他们不在乎祖宗的牌位放在那,国民是否被愚弄。但大唐不行,作为炎黄子孙,不允许国民被异族教派所控制,数典忘宗,背弃千百年形成的人伦之道、世间俗约。

山不来找我,我便去找山,既然你们做的初一,那我们就做的十五,这与太子在东突厥的故地政策如此一辙。傅奕不指望在fo教国家吃掉他们,彻底改变其国民的意识形态,他的目的就是添添乱,让其自顾不暇,自然也就不来大唐找麻烦了。

八书不准fo经作为教传之典。佐世治民,惟《孝经》一卷,《老子》二篇,不须广读佛经。虽然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小民百姓们不懂,他们总要有精神寄托的,既然如此那就换成咱们自己的东西,用不了两代人,大唐国内的百姓基本上也就不知道fo经为何物了。

九是,市廛度中,国富民饶;鼓励工商发展,让老百姓多点致富的路,人都忙着挣钱养家去了,自然也就没人听顽固不化者的蛊惑,此可谓诛其心,断其宣法之路也。

十是,彻底断绝番僧入国,边防各卡在执勤时,甭管番僧是那个国家的使臣或者座上宾,一律不准入境,原路返回,换个正常人来大唐办事。

十一是直言忠谏,古来出口,祸及其身,君主虚心纳谏。及时的听取民意,接受逆耳忠言,修补政策上的缺失,国家自然就长治久安了。

傅奕所言的“益国利民”十一条,把他的经国治世的见解展现的淋漓尽致,就连李承乾都不得不说一个服字,偏执者往往都能成功,无疑,他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搞出来的可行性条文证明了,皇帝这身紫袍并没有白给。

十年磨一剑,傅奕的两鬓早以斑白,这十一条都是他呕心沥血,经过了无数的推演琢磨出来的,自然是经世致用之策。

听完了他的话,李承乾拍了拍手,笑着言道:“圣人说朝问道、夕可死也,傅公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孤一向主张特别的事,交给特别的人才来作,收获的利益也是双倍的。”

“孤是个粗人,这些年也一直长于军旅之事,在此道之上于公相比,差之远矣。不过,浅见倒是有几点,请傅公指正一二。”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粉基地】,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太子这话完全是谦逊之言,说了这么多,傅奕那里不知道这位太子爷已经把帝王之道修行到了一定的水平,要不然也会把那些和尚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

于是,赶紧拱手言道:“殿下过谦了,老臣这些年虽远在相州,但对于殿下的机敏之名却是如雷贯耳,辅助陛下解决了不少麻烦事。既然是殿下的高见,那老臣自然是要洗耳恭听的。”

呵呵......,“让傅公这样的前辈夸奖,孤真是有些无地自容了,好,那孤就献丑了。”,放下手中的茶盏后,李承乾离开座位,一边踱步,一边说的他的想法。

其一,没收来的fo教资产,七成收规国库,三分散于本州百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兔子急了还咬人呢,fo教的煽动力非常可怕,信徒何止百万,搞起事来,够朝廷喝一壶的了。

所以,得让老百姓得点甜头,把他们嘴糊住,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一手财帛,一手律法,李承乾相信大多数人的脑袋只要没被驴给踢了,一定对朝庭动fo门的事视若无睹。

这人皆有私心,只要不是顽固不化的人,心中第一位永远是家人,只要他们吃饱穿暖,这信不信仰也就无所谓了。

其二,fo门占据的良田颇多,都收回来的话数量绝对可观,把查抄寺院的同时,按照唐律授田的标准分发给租中寺院田亩的农民,在最大限度上争取他们的支持。

这些人既然承受赋税、劳役,还要上缴寺院大量的粮食,最后到手的连糊口都不够,他们都是有切肤之痛,李承乾相信对于朝廷的政策,他们一定鼎力支持。

其三,抄没的粮食就近存入当地的官府粮仓,所抄的金银铜铁,一律登记造册,上缴国库,用以日后的国家民生。

其四,番僧着一律遣送出境,不愿还俗者、反对朝廷政策者一律发往漠北服苦役,按照他们日常的生活的表现,酌情发回原籍。复而再信者,流放烟瘴之地,遇赦不赦。

其五,各寺院中的护院武僧,接触武装之后,交与当地的折冲府看管,视其表现酌情补充军阵或开释原籍,看押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听完太子的话,傅奕张大了嘴巴,因为太子所言之事,正是他想说又不敢说,毕竟他是人臣,很多事都不能替君父做主,而这位储君仅仅是听他说了一边,就从中补起了他进谏中的缺失的部分,这不得不让让其惊讶不已。

看着老头儿有些发呆,李承乾则笑了笑,招了招手继续言道:“用膳,用膳,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先把肚子填满了,咱们再接着说。”.......

第四十三章 嚣张的孙少爷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五百九十三章 这事,朕管不了第三百四十章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爷是谁?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五百九十章 越老越懂事第三十九章 李恪的春天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四百八十七章 这么小就会看花姑娘了?第一百零八章 长安城弥漫的阴谋(3)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第二百七十九章 马屁高手李丽质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绑了个爹回来?(一)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个好爹,不如有个好老师!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当这个官(2)第九百六十四章 凌烟阁 (一)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三十五章 出使风云(1)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门”由来的真相!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飘过五个字第一百八十五章 骂的就是你萧瑀第六百六十三章 钱太多了,膨胀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纯洁啊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将军冒头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颇思蜀否?第三百五十章 老师,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了,你也下去凉快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烟阁(二)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九百五十四章 这法场劫了也没用!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人者、马周也第三百零三章 殿下,你也整一个呗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三百一十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四百五十二章 在大唐也是有城管的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风扫落叶!第八百五十九章 东宫版“知新录” (三)第五百零三章 饭桌上的学问第七百九十章 现世报!第九章 华州之乱 (3)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踏破胡虏、唐军威武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第二百一十七章 库山之战(2)第八百七十章 你去把兵权夺回来!第二百零二章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第五百零四章 锦衣还乡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个好儿子!第五十一章 李承乾造反了?(3)第九百六十六章 你放心上路!第四百九十四章 艳名一夜盖长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击立止第八百六十三章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师,有些事是急不得的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谁干的?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渔利的李恪第五百二十一章 底线再次刷新的程咬金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钱第九百五十章 全力向西!第九百四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三十三章 不服气,也有招(2)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围的风头儿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报丧第六百七十九章 险中求富贵第六百五十七章 龙虎山少掌教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间的友谊!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间王府中的暗流!第九百三十八章 俩小老头的算计!第二百五十八章 去告诉那秃驴,本宫在这等着他第八百二十八章 该不该给面子!第二百九十三章 颓废中的希望第一百六十六章 长孙冲 你大爷的第七百六十四章 没完没了第九百八十五章晋王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爷的钱可不好拿第二百六十九章 马周送来的枕头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爷,您圣明啊!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给你派个新活儿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第十章 新华州刺史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转,再反转第四百九十九章 谁都有第一次第三百一十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二百八十九章 被老头儿玩儿坏的吴黑闼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