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刘相,你是真有眼力见儿!

狭乡迁宽乡的政策摆在含元殿的时候,站班的臣子们都是面面相觑,太突然了吧,这才消停几天啊,这对天下至尊的父子是一刻都不让大伙儿消停,非得折腾的“鸡飞狗跳”才安心。

大唐如今河清海晏、岁稔年丰,对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四夷宾服,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凭着这份家业,李氏就是什么都不作也可以享受三代太平;大伙儿想不明白这对父子脑袋里的那根弦为什么一直甭的那么紧,好像后面有人追逐他们一样。

狭乡迁宽乡对不对,对,一点都没错,土地、赋税制度是国家的根基,只要有缓和了土地上的矛盾,那其他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即使坐在上面的是一个平庸之主,那这天下也注定是太平光景。

李世民有开基定国之功,在纷乱的隋唐乱世之中,以雄烈之资傲视群雄,他的光芒太耀眼了,甚至连他的父兄都都遮盖了过去;即使李渊是开国的皇帝,执政九年之久,可人们能记得的就只有李世民的丰功伟绩。

太子嘛,诸臣对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了,明明可以当一个太平储君,明礼听道,专心辅佐皇帝处理庶务,最后以王道治天下;可他偏偏不住的折腾,非得把自己折腾的鬼神不敢近身才行,以霸道行王者之事。

就拿佛门来说吧,几百年来以神灵之资凌驾于世人之上,勋贵、世家、豪强、百姓无不躬身侍奉,甚至连帝王之尊也不得不受其钳制,或者甘心为仆伺候。

可到了这位小爷手就不一样了,取的勒石燕然的功绩,趁着他在朝野的威望如日中天,达到顶峰的时候,转身就对佛门出了刀子,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秃驴们的势力是不小,丝毫不比汉末的黄巾之贼差,可大唐不是汉末,皇帝父子也不是灵帝那样的昏庸之主,如果其敢有所异动,那顷刻之间就会被数以万计的军队包围;

同样的道理,现在如果谁对狭乡迁宽乡的事儿,那它作文章,那下场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今儿的主要意思并不是商量行不行,而是商量怎么作。

“诸位都是干吏,土地赋税制度在变更之后有多少好处自然不用多讲,只要有了土地、通河通渠、减租减税的政策长久坚持下去,孤相信我唐之内将再无流民。

而这样的功业不仅是属于陛下的,更是属于你们,将来青史之上也会为诸公留下浓重的一笔,千秋万世之后,子孙后代们所称颂的。”

先给诸臣带个高帽,毕竟这事还得让他们带头的作用,否则有下面那些士绅能这么心甘情愿的迁走呢,在用地价之利煽动狭乡的百姓,那这活儿可就有笑话看了。

老百姓虽然对士绅们嘴上很是埋怨,可心里着实是羡慕的紧,处处以他们的行事作风为风向标,这就是所谓的跟风,李承乾心里十分的清楚,所以才和颜悦色的与他们“商量”。

随后,又从利益出发劝说诸人这其中的利益:首先,不管是勋贵世家,还是普通的士绅,他们是不可能自己去种地,名下的土地除了租出去的以外,都要雇佣百姓来完成,想凭借家中那点奴仆来干是很不现实的。

其次,一旦朝廷的政策实行,土地的价格则会一路下跌,他们手中土地不仅没人耕种,更是连连贬值,而且空置的土地还要上缴数倍的罚金,实在是得不偿失。

过分的把精力耗在这上面,只能是越来越让他们的产业越来越贬值,完全必要吃饱了的计较那么多。

最后一点大唐如今的变化,从贞观初,朝廷不仅出台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惠及百姓,更是鼓励工商,以现在户部的税收来说,将近七成来自于工商业。

朝廷从来没有禁止过官宦之家的产业,这些年大伙儿也都赚的盆满钵满了,既然如此何必在乎移个两三百里的耕地呢!

李承乾的话是把窗户纸捅破了,朝廷不禁官宦人家从商,就是特意给他们留下一条开源之路,为的就是在改革土地制度的时候,不至于像历朝历代那么激烈,这也是李世民当初故意为之的,所以他们早就身在彀中而不知了,工业区不就是这样的产物吗?

现如今,他们那个不是腰缠万贯,一个月请客喝酒的钱都比种一年的粮要挣的多,所以这并不属于断人财路,即使不愿意也只是面子的问题,只要话说开了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太子殿下,既然朝廷有意实行狭乡迁宽乡的惠民政策,臣等自然是要鼎力支持的,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区区百里又算什么呢!只是官员士绅们家大业大,人口众多,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与百姓一样无权无挂的走自然是不可能的。

依臣愚见,是不是分成两步走,家业小的先走,家业大的慢慢走,给上一到两月收拾的时候,反正早晚都是要动的,完全没必要急于一时嘛!”

刘洎话说的很有道理,看的出来他是真的为朝廷着想,而且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说的,这明显是在为李泰补台;不管是出于上意还是他的真心,李承乾都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笑着点了点头,回身拱手向皇帝表示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而房玄龄、杜如晦等重臣也得纷纷頟首,能把怨愤最大化的消弭当然是好的,这对朝廷和百姓都是有好处的,反正空出来一块分一块,走是一定要走的。

宰相们都同意了,那下面这些当差的还有什么意见呢,杜正伦、卢承庆、许圉师、上官仪、刘祥道、窦德玄、乐彦玮、孙处约等人都纷纷出班附议。

李世民也就坡下驴,命太子三兄弟署理狭乡迁宽乡的事宜,凡涉及到衙门一律积极配合,否则以迟慢朝务之过论罪。

事儿议是很顺利,而且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阻力,这是皇帝和李承乾没有想到的,可父子二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个惠民的政策,竟然拔出来这么多的泥。........

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被渣男鄙视的李承乾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三百零六章 大唐的工匠精神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眦必报的李承乾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个精力旺盛的超级赛亚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我可有诚意了!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战(1)第四十章 岑文本的警告第五百四十五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二百一十二章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第七百二十八章 陵园中的对话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闭嘴吗?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到洛阳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开始了吧!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阵第一百七十六章 长孙皇后出的难题第二百六十六章 爷儿还真是走眼了第八百六十五章 呦呵,绑了个爹回来?(二)第七十七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1)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确定他们是人吗?第七百三十三章 真特么回来事啊!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后堂的乐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对宗教的看法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间王府中的暗流!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来越有意思了!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这一天!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条 (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些毛病是不能惯的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该敲打的时候就得敲打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第七百五十九章 扑朔迷离第二十八章 大义凛然的李承乾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第七百二十九章 聪明人话不用说多了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词第六百四十三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动(2)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四百八十二章 绝不惯着这样的刁民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北衙的建立第二百八十二章 长生不老药的配方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七百五十六章 裤腰带都没有的王爷!第十四章 将折腾进行到底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爷是混那的吗?第三百三十三章 陇西王府的夜宴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条 (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五百四十七章 殿试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对宗教的看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战(6)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怼怼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庆殿驳论(1)第七百七十四章 另有其人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六百六十五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渔利的李恪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喋血鸿胪寺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1)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双“虎”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师生之谈!第七百一十三章 小风变大风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点啊第七百一十一章 爱妃,你辛苦下!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应天门兵权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飘过五个字第六百二十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八百九十八章 祸兮福所兮!(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铁骑王!第九十四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七百九十六章 有来,才有往!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选将第一百八十七章 睚眦必报的李承乾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当由头!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销员-柳述第六百七十三章 贞观十三年的第一场雪第九百章 骠骑营(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鱼儿终于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