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孩子,你着相了!

在皇帝印象中李承乾是个绝对的好战派,不管是在少不更事的时候,还是成就威名之后,对军伍之事那不是一般的上心,有时候李世民甚至觉得对于这小子来说,将军的身份要比太子之位重要的多。

为了能更好的掌控好军队,打造一支百胜之师,他还把一大批皇亲勋贵子弟招入军队,甚至不惜以储君之尊,亲冒箭矢,搏命疆场,朝野臣民对于这位好战的储君可是又敬又畏。

而且东宫六率中身份尊贵的人多了,上至一品亲王,下至各府公侯子弟,什么样的子弟没有,他们命就不如这小子金贵吗?

下面跪着这小子除了胆子大,有些年轻人应有莽撞外,没看来有什么不一样啊,高明为什么如此的偏袒他呢,甚至不惜君前失仪。

“高明,怎么动这么大的火气,是不是有些失仪啊!毛小子不懂事很正常,多教教就也是了,犯得着这样吗?”

“不过,朕非常好奇,一向治军治学极其严格的你,为什么如此偏袒此人,说说原因吧!要不然朕可真是要治你君前失仪之罪了!”,在銮驾上的李世民斜靠在软垫上,面无波澜说道。

唉,瞪了蓝渝一眼后,李承乾先是向皇帝赔罪,然后神情极其不自然的把原因说了出来:这少年确实是苍文书院的学生,而且还是李承乾亲自写的条子批准入学的。

之所以如此的开面儿不是因为他有多么高的出身,也不是因为谁说情,仅仅是因为他是东宫亡将-蓝山之子。

说道这个蓝山就不得不说华州,那个他们初次见面的地方,在那次的救灾中,李承乾对这位憨厚汉子的所作所为甚为满意。

回京之后,先是去找了程知节了解他的过往,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才去找杜如晦要人,把他从华州军府调到了六率;论资格,蓝山算得上六率元宿,因为其忠厚、公正,在军中的口碑极佳,李承乾也为得了这么一员良将欣喜不已。

后来,蓝山跟着他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积功至检校右司御率主将,最后阵亡于星宿川,是历年来六率参加对外战争中阵亡的级别较高的将领之一。

战后,收敛阵亡将士尸身的时候,李承乾亲自为他收敛,从他身上的挖出的箭簇,足足有一斗有余;听那些把他抬回来的将士说,蓝山至死还瞪大了眼睛,手中折断的横刀是他们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拿下来的。

这样一员忠勇的将军阵亡,李承乾伤心了好一阵,脑海中回想着蓝山平时的话语,希望能从回忆中找到只言片语,让他能够永远的记住这位勇烈之将,他的同袍,同僚。

可这家伙平时就是个闷葫芦,话很少,除了领命之外,很少在军中说什么笑话;唯一的一次扯闲话,还是那年在宫宴上,这家伙喝多了,他说希望他的儿子长大后可以当个文官,不用像他一样,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讨生活。

就是因为他这句闲话,回朝之后,李承乾特意命人将他的家眷从华州接了回来,又把他的儿子送到了苍文书院,就是想完成旧属的心愿,让他的子子孙孙不用去战场上搏命,靠着笔杆子为民请命。

为了让这孩子能有出息,他还请东宫的太师,当时的山长李纲,多多照拂于他,让书院的先生们手把手的交出一位地道的文官来。开始的几年挺好,这孩子也聪明,十分好学,书院中的先生们都喜欢他。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小子也不知道那根劲儿不对,没事就往六率溜,央求着秦怀玉等他父亲的旧友同袍把他收入军中;可诸将都明白太子的用意,再加上不希望老友的儿子也去阵前搏命,所以都没有答应他。

但蓝渝是个死脑筋,你们不让我当,我偏要当,直接找上了他父亲的老上司-程知节,求他去东宫说说情,应了他的请求,可都被李承乾一次次的驳回了。这次就不用说,一定是程知节那东西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所以就举荐他到皇家军事学院中当兵。

老流氓端端是好算计,秦琼是太子的老师,就算太子再不乐意,也会对自己的恩师说什么,如此就算蒙混过关了,而且将来学成之后还能混个好出身,也算不错的出路。

可这世上巧合的就这么多,程知节的算计非但没有成功,还是让他碰到上自己,看到这小家伙的那一刻,李承乾就明白那个有热闹比凑的家伙为什么这次不跟来了。

听完了儿子的解释,李世民也跟着叹了一口气,战场上结下的生死情义胜过手足,他也是带兵的将军理解这种特殊的情感,这样的情感是经得起时间、名利考验的。

从辈分上说李承乾算是蓝渝的父辈,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自然是偏执的,盲目的,因为他和那些六率的将军们都希望下一代人能过得更好,这与李世民他们约束晚辈的道理是一样的。

“孩子,太子做的没错,你不适合从军,还是回书院好生读书吧!不从军未必不能干出一番惊世的工业,朝中布衣出身的重臣也有不少,马周、窦宽、王治不也一样万民敬仰吗?”

“创立江山不易,建设国家更难,你牢牢记住朕这句话,好生的读书,朕希望在将来的进士名单上,你可以名列前茅,让州县的百姓多多受益,这也不枉太子在你身上花费的心血!”

皇帝都这么说,蓝渝还能怎么样,只能叩头谢恩,随后在侍卫的引领下退了出去。从他踉跄的背景上就能看出来,不能从军对这孩子打击不小。可这都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们家的情况与寻常人家不同呢。

“好了,朕也没降罪于你,那孩子也回去了,你这脸子该变过来了,逝者已矣,不可追思过甚,你已经做了该做的事,不必常怀愧疚之心!”

“对了,苍文书院这么多年耗费的钱粮已经不少了,那些孩子如今也是成人了,这桃子熟了就得摘下来,该让他们参加科举了,否则岂不是浪费了浇水、施肥的功夫!”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两个死脑筋的老头儿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七百八十章 家贫出孝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第八百二十五章 这老不死的到底是谁?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3)第三百二十九章 买猪肉的小男孩第七百零六章 长安“义盗”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琼是什么用意?第七百三十七章 不一样的北巡第七百零四章 你们爷俩商量好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气县令贺钦!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师父,真是久仰了!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坏“气氛”的房遗爱!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里的小把戏!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从生!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九百四十章 最好给我一个好的理由!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调儿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2)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六百八十三章 应天门兵权第八百三十五章 刘员外!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六百五十七章 龙虎山少掌教第五百七十七章 翻车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前会议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说话不算话的李世民第三百三十九章 风这么大,你不怕闪着舌头吗?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九百四十七长孙之殇!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么简单第七百三十二章 秃尾巴鹌鹑第五百二十六章 明德殿里的大耳刮子第六百二十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双刃剑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头,老子看错你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没有翻身的机会第八百九十七章 祸兮福所兮!(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哥说了让你们先串串供第七百四十四章 请你牢牢地记住这一天第四十五章 贞观二年的蝗虫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种遗传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礼物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国公府的活出殡第九百一十五章 来自高原的问候!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七十九章 大唐需要水师(1)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来吹牛批行吗?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四百七十七章 见微知著者-马宾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没有翻身的机会第四百七十章 难以降服的畜生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阵第二百八十三章 儿臣赌他们的脑袋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点出息第九百三十七章 抓鬼?还是写符?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记住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还是砸折?第六百二十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学司马懿?第六百五十二章 锦上添花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二百九十四章 结婚是改变命运的事第二百八十一章 江国公府的活出殡第五百三十九章 疯狂的太监第九十一章 争粮打井(1)第九十二章 争粮打井(2)第七百八十章 小题大做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么简单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独孤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谋深算的岑文本第三百一十一章 别矫情了,喝吧第九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撞树去!第六十二章 包工头杜构第二百二十八章 明犯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个精力旺盛的超级赛亚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一战(2)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东方朔一样的弄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债惹的祸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八百二十二章 越来越有意思了!第四百八十章 老头儿,你太放肆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黄雀在后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贿赂的李世民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说不让我吃你的东西第二百九十章 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并治,两手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