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强烈的对比!

魏王抱病在家对于现在的朝局来说,不可不说是个遗憾;可晋王却一反常态的出来接管北衙的兵权,而且还十分高调的行使大都督的权力,这让朝中不少的臣子都瞠目结舌。

晋王毕竟是没有带过兵的,所以在处理军中事务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差,将军们则是好言相谏,希望王爷能重视;可李治取一意孤行,硬是以藐视上宪的罪名打了他们一顿,然后又顺手解除了他们的职务。

对于晋王的这一过激行为,杜如晦和马周都与他谈过,这个一夜由闲散的亲王跻身北衙大都督,这个军中最重要的职位之一,态度不仅改变了,更是故意压低了声音跟两位宰相玩起了深沉。

“晋王殿下,兵不是这么带的,将也不是这么用的,这种处事方式只能让军心浮动,现在正是敏感时期,求稳还来不及!你,你怎么能这么干呢!”,杜如晦面色阴沉,情绪有些激动。

“殿下,臣虽然没带过兵,但多少也见过一些,你不是太子,在军中没有那种威望,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么做只能让将士们产生逆反心理,搞不好容易出事的。”,马周苦口婆心的劝了一句。

两位宰相是想让李治能够循规蹈矩,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作就不错;晋王就是个纨绔子弟,没什么带兵的潜质,这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万一把事情搞砸了,他可吃不了兜着走。

太子可以轻易拿下北衙的三位主将,三军将士们连屁都可以不放一个,因为这份威望是太子十余年来打出来,那里是你这个顶着诏书坐上去的亲王能比的。

“两位相爷,你们是老臣,小王敬着你们,可你们也不拿土地爷当神仙,别人能做到的,本王也能做。本王奉监国诏令,节制北衙禁军,怎么做只需要对太子负责,两位相爷还是多多关心国政吧!”

话毕,李治一伸手,做出了请的手势-送客。看到晋王不仅不听劝,而且还如此的失礼,杜如晦和马周的脸都气青了,皇帝和太子都没这对待过他们,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过出了大殿,马周便一脸铁青对杜如晦说:“杜相,晋王可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啊!这才当了几天大都督,就这么不像话,要是再这么下去,怕是又一个吴王了。”

“宾王,老夫是看着太子他们长大的,他们兄弟是什么脾气秉性,老夫清楚的很!晋王是纨绔不假,可他没有野心,或者说不敢有野心,今儿这事确实反常的很,恐怕是有人在他那挑拨的缘故。”

“这事你不要往心里去,老夫会派人去查的,至于北衙那边,抽空与将军们沟通一下,得饶人处且饶人,先迁就一下,事情过去就好了。”,话毕,杜如晦拍了拍马周胳膊,二人向宣政殿走去。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如果不是李治这出了状况,他们俩这时候应该在宣政殿,专门辅导太孙看本章,不仅要教会他看本章的内容,更是教他如何分析、解决,培养他处理朝政的能力。

别看这小家伙岁数少,正是玩闹的年纪,可却异常懂事,有礼貌,对于他们这些老臣尊重的很,颇有太子爷当年的风采,大唐有这样好学、懂事的太孙,是国家、宗室之福。

“唉,相比于晋王,太孙就让人省心不少了,天赋高,也好学,举止和仪态都有模有样。看来太子和玄素公在他身上没少花心思,似乎早早就做过准备,专门调教他这方面能力。”

马周的话让杜如晦乐了一下,之所以所并不是笑李象,而是恰恰就是在笑马周,他是个寒门出身的宰相,当然不明白世家豪族对接班人的培养有多早,更不要说皇族了。

陇西李氏,原本就是西凉王族,自然有一套特殊的培养方式,要不然怎么能传承这么多久,家族一代代的壮大,最后出先帝、陛下和太子三代的雄主,定鼎寰宇呢!

李象身具李氏和独孤氏的血脉,天生的王者,自然有三分至尊气象。张玄素又是天下名师,把太子培养的这般厉害,再把小太孙调教出个样子,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你说的是没错,可我更看好他的自控力,有好几次,老夫看到他快坐不住的时候,自己在下面狠狠地掐了大腿几下,小鼻子都皱起来,就凭着他在这个年纪就能有这份自控力,将来的就错不了。”

“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可能力是后天努力,只要他保持现在这种态度,老夫相信用不了十年,他就会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储君。有了这位好太孙,大唐还可以再兴盛三代,这是国家的福气啊!”

说这话的时候,杜如晦的嘴角不由微微上扬,这孩子刻苦的样子,让他想起了十九年前的太子,那时候也是这般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虽然在天赋比不了太子,不一定有他祖、父这般功业,但绝对是好的守城之主,四品八稳的当储君,总比太子殿下弄得大伙动不动弄得心惊肉跳要好的多。

太子爷是占着气运,所以这么多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可以储君之尊冒险,多大的利也不值当啊,是以看到这小太孙如此的稳当,老杜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杜相,看来你对太孙的评价要比对太子爷高多了!你就不怕那天说顺嘴,到时候把那位爷惹得不高兴!”,话毕,马周的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笑着指了指马周后,杜如晦笑着回了一句:“老夫呢,为李家卖了几十年的命,辅佐两位帝王,三代雄主,功劳、苦劳太多了,只要不像魏征那老儿一样找死,什么问题都不会有!”

“大唐经历的风雨太多了,死的人也太多了,老夫知道这都是不得不为之,可还是希望在闭眼之前,能看到大唐能平稳的运行下去。”

哈哈.....,“我的老相爷,这阴雨天早晚都是要过去,您老且安安心,耐下性子等等,总会迎来艳阳天的。”

第七章 华州之乱(1)第一百二十七章 谁的账也不买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资第八百五十六章 麟德殿的笑声!第六百六十八章 假货坑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看看,开始了吧!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绝之路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计划 (三)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了解你!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学会站队第八百一十七章 刘相,你是真有眼力见儿!第九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撞树去!第六百九十一章 人是种奇怪的动物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两泡尿的李恪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十四章 将折腾进行到底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六百四十九章 咋的,又想跟老子要钱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严和活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八百八十九章 答应的非常痛快!第二百八十五章 就你这样的蠢货也想当太子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问题!第三百章 天子脚下的豆腐渣工程第六百九十八章 陈家四少爷第五十五章 并省官吏(2)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这一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你爱的不是李家第四百七十章 难以降服的畜生第五百五十六章 表哥,能赏口汤喝不?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轻轻的一拳!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五十四章 并省官吏(1)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风扫落叶!第四百七十四章 哭都找不着调儿了第八百九十五章 该走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长孙皇后是菩萨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个智者曾这样说过!第七百七十一章 九尸迎宾第九百二十七章 你是个发明家嘛!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轨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当兵!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一百六十四章 到底是谁干的?第七十六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第一百六十七章 东宫的特务组织第三百二十一章 螳螂捕蝉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一)第一百九十章 承庆殿议事第四百三十一章 爱妃,你咋也成开国功臣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爷的钱可不好拿第九百三十章 喲,你也有这一天!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四百九十四章 艳名一夜盖长安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鱼终现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业捉鬼三人组第一百七十四章 陛下,你太过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这事,朕管不了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里的小把戏!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四百零七章 禽兽不如啊第六百五十章 太子妃发威!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老子,不一样的儿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老子,不一样的儿子第七章 华州之乱(1)第四十三章 嚣张的孙少爷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轨第二百一十七章 库山之战(2)第四百九十九章 谁都有第一次第九百八十三章 太子病了!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计划 (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养老制度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琼是什么用意?第四百一十九章 前世冤家第五百二十章 大唐运动会(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九百六十八章 又弄出一个意外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进行时第九百八十九章无路可逃!第四百一十六章 禄东赞 (1)第四十五章 贞观二年的蝗虫第二十六章 朕要杀了这老匹夫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边新闻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种遗传第八十四章 紧箍咒第八百一十四章 男人之间的友谊!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兽与禽兽不如!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战(5)第八十二章 论粮道(2)第六百一十八章 因祸得福第二百九十九章 学子的屁股和温彦博的牙第五十六章 并省官吏(3)第八百八十四章 长孙冲的发现!第四百零三章 大小狐狸之间的对弈第七百二十四章 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