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归一,新皇现!

几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皇帝的东征胜利结束,高句丽,那个曾经窥测中原野心勃勃的国家,宗庙尽毁,社稷倾覆,终于倒在了唐军的铁骑之下。

当然,倒霉不止是他们,像新罗、契丹、靺鞨、铁利、乌罗护、粟末、落坦、思慕、窟说等部族和国家,都让皇帝借着大胜之威,以犒劳之名一窝端了。

这与李承乾在西域时,对三十六国的方法如出一辙,既然儿子做了初一,那老子做十五,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反正地盘打下来,至于别人会说什么,皇帝不在乎。

大军征讨并没有随着皇帝班师而结束,皇帝特意把李道宗、李伯瑶、薛礼等将留了下来,专门扫荡那些不识趣的部族,且给他们的旨意就只有一个字“杀”。

为了恭迎皇帝顺利凯旋,李承乾叫齐了三省七部的所有的大佬,听取他们关于迎驾、宫宴、有功和阵亡将士安顿、抚恤的计划,并明告诸臣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疏忽。

别以为事儿交给下面的人就行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李承乾对于重大的项目都亲自过问,把关无误后,再付诸实行,尤其是关于抚恤和赏功方面的事,差一点都不行。

一直到皇帝坐在龙椅上,与诸臣开怀畅饮,欣赏歌舞,李承乾才真正的轻松下来,春耕刚过,正是万繁复苏的好时候,可皇帝头发又比出征前又白了不少。

“太子爷,看到没,今儿陛下真是高兴,老臣好久没见到如此痛快了!”,长孙无忌坐了过来,笑眯眯的说了一句。

“舅舅,孤怎么觉得好生奇怪呢,父皇虽然好酒,可从来都没这么没有节制喝过酒,这是打了胜仗高兴导致的吗?”,李承乾歪着脑袋,看了一眼同样没少喝的长孙无忌。

呵呵......,“太子殿下,高明,舅舅当然高兴了,因为过了今天,你就不再是你了,你说舅舅怎么能不高兴呢!”,舌头有些硬的长孙无忌,大着舌头回了一句。

“什么加我就不是我了,舅舅,你这是喝多了,还是怎么地,孤都让你说糊涂了!你。”

李承乾的还没有说完,长孙无忌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无奈的李承乾只能招呼过来内侍扶赵国公去休息。

长孙无忌这话还没弄明白,一头雾水的李承乾就被皇帝叫了上去,稀里糊涂被皇帝拉到御阶上。只见皇帝一抬手,司宴官那边的金钟便响起了,一下子将所有人的目光都招了过来。

“诸位爱卿,自武德九年至今已经有二十年了,朕自认为登基以来从无懈怠,率领孱弱疲敝的国家在废墟中崛起,与众臣工一起造就了贞观这一盛世。”

“这二十年来,无数的英烈为大唐的盛世捐躯沙场,无数的能吏、廉吏案牍劳形而亡,所以说这个盛世不仅是朕的,也是你们的啊!你们创造了历史,也见证了历史,你们所有人都将名垂我大唐的国史之上。”

“时光匆匆,岁月无情,老的不止是你们,朕也一样。可不要紧,我们还有下一代,下一代还有儿子,子孙生生不息,江山一代又传一代。”

听到皇帝说这话,李承乾明白了长孙无忌是什么意思,盯着皇帝不断的摇头,甚至还咳嗽了几声,希望父皇可以停下来。

可李世民非但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对甘郧招了招手,紧接就看到老家伙带着两个内侍,捧着玉玺、冠冕和龙袍走了过来。

“太子的能力有目共睹,文可安邦,武能定国,大唐交到他手中,朕一百个放心。是以,朕决定效法高祖,退居翠微宫,禅位于太子,扶上马,送一程,以承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皇帝这话说完,一下就帮下面的诸臣工都醒酒了,全都长大了嘴巴看着御阶上皇帝父子,谁能想到如日中天的皇帝会在大胜归来之后就禅位呢?

就算是房玄龄、杜如晦、马周这三位皇帝的心腹,自认为了解皇帝的宰相重臣也没有料到皇帝会在这这个时候,这种场面下直接禅位!

且不说礼制上不符合规矩的地方,单说如此看重权力的人,竟然能这么轻易的就放弃手中至高无上的皇权,这有些太不可思议了,果然是天意难问啊!

在诸臣惊诧的目光中,甘郧等当场为已经愣了的李承乾换上了龙袍,李世民又亲自将冠冕给他带上,将传国玉玺交到其手中后,仔细的上下打量两眼。

“高明,咱们父子都是帝王,帝王行事从来都不拘小节,名位定下来就行了,禅位大典的事,朕看让钦天监挑个好日子再补办就行。”

“哎,不要惊诧,朕说过的,东征回来就把大唐的社稷交到你手中,算是对于多年忠孝的奖励,朕相信你一定能让大唐更加兴旺昌盛。”

话毕,皇帝阻止了李承乾要说话,反而把拉到龙椅上,用力的按了下去。随即与众臣挥了挥手,放声大笑,带着甘郧等内侍十分潇洒的转身向离去。

君臣际遇几十年,皇帝在庆功宴上冷不丁宣布退位,禅让皇位给太子,臣工们虽然惊诧,但也都心悦诚服,毕竟太子的威望和功劳在那摆着,继承大统是早早晚晚的事,来的是挺突然的,可却是理所应当,众望所归。

恭恭敬敬冲着李世民的背影行了个大礼后,诸臣公在房杜两位相爷带领向李承乾行君臣大礼,口中念道:臣等恭贺新皇,新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是天下至尊,是这天下独一无二的位子,李承乾没想到皇帝出征那句话是真的,看来这事又是他与长孙无忌商量好的了,否则也不会这么卖关子了。

看着下面的臣工行君臣之礼,李承乾的心中感慨非常,二十年的苦心经营,其中有多少喜怒哀乐,岂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不容易”这三个字,虽然简单,但却包含这二十年所有的辛苦。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六百八十章 龙虎会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四百四十七章 鱼儿终于浮出水面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与子,不同也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条 (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十九章 枭雄末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独占鳌头第一百九十八章 岭南来的土皇帝第八百九十一章 报复来的就是这么快!第七十六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谁才是杀人凶手?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辈子,谁也看不上他啊!第三百四十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啊第五百四十八章 吴府作客第二百四十五章 谁家都有不争气的孩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聪明也不如我儿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硬气县令贺钦!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儿当大了没好处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谋深算的岑文本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该敲打的时候就得敲打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二百零六章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第二百四十六章 被当成鹰熬的程妖精第二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可不能忘恩负义啊第一百九十一章 李渊的风流事儿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烟阁(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申州府的新年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一百三十一章 老子好欺负呀第四百二十七章 画个圈圈诅咒你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卖员”惹得祸!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第六百九十八章 陈家四少爷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好,兔爷儿第二百一十六章 库山之战(1)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闻!第九十八章 阵斩高甑生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六百九十四章 别有洞天第一百三十章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八百三十一章 马车内的交易!第六百零六章 我说你是咋想的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五百四十章 再断一次太监的根儿第六百零七章 “妥”善处置第四百章 校场记事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鲜出炉的城门官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死你个龟孙第五百零二章 万国来朝(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处都闹幺蛾子(1)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这老不死的咋又来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贿赂的李世民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对得起你爹吗?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五百七十八章 迟迟露面的钦差副使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进行时 (1)第七百五十三章 夷男有个好儿子!第四百零一章 奇人袁天罡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杀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五百二十八章 这是新年的第一场风化案第一百八十二章 干不了?那就腾地方第六百六十章 荒岛会议那点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运动会(一)第二百零八章 弘文殿选将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七百四十一章 晋阳风暴之收利息第八百五十九章 东宫版“知新录” (三)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前会议第六百四十六章 尊严和活命第四章 朝堂争锋(1)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一百八十八章 决不能便宜了这个小混蛋第九百一十章 明德殿里的小把戏!第三十七章 出使风云(3)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满天飞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维谷的李绩第六百九十七章 官儿当大了没好处第七百一十七章 真神计划(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贞观十三年的第一场雪第一百三十八章 长孙皇后是菩萨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阳境第九百三十四章 马屁精-刘洎!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七百三十九章 晋阳风暴(二)第七十四章 岷州终战(1)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四百零五章 大唐怼怼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