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第603章 张师傅,我们好好聊聊

第603章 张师傅,我们好好聊聊

一支蜿蜒十余里的队伍行走在京师东边滦州府的官道上,最前面是骠骑军的骑兵。

身穿草绿红边新式军装,头戴圆檐军帽,背着隆庆二式骑兵滑膛枪,四骑一排,小跑着走在官道上。

他们还分出一部分,在官道两边来回游弋。

后面是羽林军骑兵,他们身穿鲜亮的新式军装,头戴黑色圆顶毡帽,帽边上插着一支白羽毛,在风中粼粼闪动。

他们也背着隆庆二式骑兵滑膛枪,马鞍上挂着马刀,随着战马的颠簸,不停地碰撞着辔头铜配件,发出铛铛的声音。

再后面是勇卫营,它是御马监直属的宿卫军队,从二十六军精锐中选拔,轮流入值。

专司拱卫皇城。

最中间是奉宸司的军校,也就是传说中的御前侍卫。

他们多是世代卫所子弟,经过武试中武举人和武进士,又在清河士官学校和西山军官学院学习,入二十六军历练两到三年,再经过锦衣卫层层选拔,又经过东厂暗地里的“政治审查”,这才入选奉宸司。

还有部分是勋贵子弟,他们也是经过武试或西山军官学院招录考试,在镇卫军或海军历练过,才有资格入选这青云之营。

他们穿着鲜艳亮丽的新式军官军装,头戴圆檐帽,配着佩刀,警惕地看着周围。在他们拱卫的中心,是一辆八驾马车。

这辆马车比一般的四轮马车要大一倍,金碧辉煌,厢体木板里都嵌有薄钢板。

朱翊钧身穿一身新式军装,灰绿色,金丝绣边,无比华丽,手里拿着一迭文书,在车窗透进来的阳光下,仔细看着。

张居正身穿蟒服,头戴乌纱帽,坐在对面,有些坐立不安。

与皇上对坐,这份待遇,国朝旷古仅有。

朱翊钧把文书放在旁边,左手轻轻地拍了拍。

“张师傅,你现在下定决心,要对地方吏治下手了?”

“回禀皇上。我大明官制,核心就是制约,以内制外,以小制大,尤其是地方。先是设布政、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而后又设镇守中官,镇守文官和镇守总兵三堂。

镇守中官在正德年间最盛,在嘉靖年间,被世宗皇帝裁撤大半。

镇守文官变成了巡抚都御史,以及巡按监察御史。”

张居正侃侃而谈,朱翊钧聚精会神地听着。 Wшw ▪тт kán ▪c○

“地方府州县是真正的亲民官。太祖皇帝曾多次谕示,‘治国之本在保民,保民之要在择守令。’

‘任官惟贤才,凡一郡得一贤守,县得一贤令,足以致治。’”

朱翊钧点点头,表示赞同。

“我朝官制,知府掌一府之政,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以教养百姓。相比处处受钳制的布政使,知府知县才是真正的有责有权。

一府一县的行政、财政、治安、水利、劝农、交通,都必须由他处理。

如果地方发生问题,身为亲民官之一的知府,还有推诿责任的理由和余地,那么知州知县则全无退路,本州本县的任何事务,都必须躬亲厥职而勤慎焉。”

张居正激动地说道:“皇上圣明!”

事明主易,事中主难!

皇上是明主,对朝廷上下情况非常熟悉,国朝沉疴积弊也心里有数。

自己这位内阁总理,跟皇上谈起事来,才容易产生共鸣。

朱翊钧笑了笑:“张师傅请继续。”

“是皇上。

治理地方,就应该放一部分权给布政司、府和县,让他们能够临机决断。不至于做任何事都要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瞻前顾后。

权责权责,必须先给了他们权,才能追究他们的责。

臣认为地方现在有两大弊端。一是从布政司到府、县,机构层迭,冗官冗员,职责不明。有好处的事,大家争着管。没有好处的事,大家推诿。”

马车在官道轰隆隆地行驶着。

车厢里壁包着一层锦缎,加上密封性好,隔音效果非常不错。外面的车轮声和马蹄声,都能听到,但不觉得吵。

张居正还在继续地说道:“省一级,皇上力行新官制,以布政司、按察司和兵备司分掌行政、司法和军事三权,再以巡抚总制,平日行监察职权,变时行临机之权,已经十分完善。

皇上御宸万几,繁剧之事当有臣等弼辅。地方冗官之事,臣当应替君分忧。

地方冗官之繁,在于道。兵备道、分守道、分巡道,层层迭迭,各个权柄不小,却多有重迭。

成化年前,地方道多为按察司副使或佥事出任的分巡道,布政司参政出任的分守道,大多专管府县的地方治安、边境防御以及催征田粮赋役。

成化至嘉靖年间,地方民乱骤多,以及北虏东倭扰边,兵备道大量出现。

臣统计过,全国地方三司以下道有一百一十九处,其中兵备道九十二处,分巡道兼兵备道十一处,分守道兼兵备道七处。

太仆寺、苑马寺卿兼兵备道各一处,兵粮道、管粮道兼兵备道各一处,海道兼兵备道四处,抚治荆州兼兵备道一处。”

张居正对这些数据张口就来。

他对这些弊政研究许久,心里有数。

“九十二处兵备道中,有四十三处兼分巡,其中兼分巡道三十七处,分巡指定府县者两处,分巡具体如屯田屯粮驿递马政者四处,另有兼分守者一处,即关内道。

兵备道,名为整饬兵备,实际是地方出现动荡,临时权宜之计。”

朱翊钧点点头,“没错,国朝朝政吏治,历来就是这样。上无统筹,下无预案。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到最后,全身上下都痛。

这样绝对不行!”

“皇上圣明。

皇上曾经说过,秉政者,要全国上下一盘棋,棋子如何,如何布子落子,都要心里有数。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确实是毫无远见,无全局观念之弊政。多少官员沉淀于此弊,对地方指手画脚。偏偏地方府县,繁剧事杂,官员缺乏,只能任由胥吏操控。

积弊百余年,到了必须要改的地步。

皇上,臣觉得,这些道全部革除。一省之行政,当由布政司总领,再由吏、户、礼、刑、兵、工六曹分领。

布政使总办政务,左右参议辅助。六曹分司各政,参政掌职。然后直接向府县安排政务,下达指令,监督检查。

皇上,臣认为只有这样,地方职责层层分明,权责级级传递,才能理顺地方繁剧事务,让地方官吏有劲使得出,有才用得出。

至于地方动荡之临机之事,有巡抚临机处置,调动兵备司所辖营卫军,以及警卫军,甚至可以与各军部协商,请调部分镇卫军。”

听张居正说完,朱翊钧仔细想了想,点头道:“张师傅,此策可行。”

“谢皇上!”张居正做了一揖,继续说道,“皇上,臣觉得地方弊政第二,就是以小制大的巡按御史,权柄过重。

巡按御史,号称代天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天下亲民者,郡县守令也;总督郡县者,藩臬二司也;巡察二司守令者,巡按御史也。巡按御史乃七品官,比布政使、按察使和知府要低好几级,偏偏手握他们的生死大权。

巡按巡视各地,不明详情,不懂繁剧纠葛,易意气用事,甚至为了刷名声,对三司府县颐指气使,视为下人,胡乱干政。

久而久之,地方干脆不理实事,一味推诿,一门心思花在迎合巡按御史上,结果乱政频出。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还制造出许多新问题。”

朱翊钧沉默不语。

张居正看着神态严肃的皇上,心里很是忐忑。

巡按御史为何如此嚣张?

还不是因为太祖皇帝传下来的以小制大的权谋。

这属于老朱家祖传的制下均衡之术,自己却怂恿皇上把祖传技艺废除掉,皇上愿不愿意?会不会多想?

朱翊钧心里是赞同张居正压制巡按御史权柄的做法。

他深知,巡按御史这一套,完全是老朱家祖传的小心思,见不到臣子有一点权力。太祖朱元璋不在乎臣子有权柄,他放得下去,拿得回来,大不了多砍几颗脑袋。

他就是太小家子气,恨不得把所有权柄都抓到手里,不得已分下去的权柄,他恨不得找天下所有的人帮他盯着。

后面的历代先皇,要么是“仁”“孝”,听从文官的摆布。

文官们已经适应了这套“祖制”,还找到了“充分利用”之法。

进士正途官,身份清贵,是文官集团的中坚力量。

选有前途的派出去当巡按,拼命地刷名声,攒资历,走上一条飞黄腾达之路,快步向部堂阁老前进。

至于地方积攒的那些问题,关我屁事?又不是我一个人搞出来的。

历代先皇,有的知道其中弊端,但是他没有信心,担心权力给下去,就收不上来了。

这些问题,对于自己来说,都不是问题。

朕担心权力分下去后,收不上来吗?

谁胆子这么大,想玩全家消消乐?

其次,自己好歹也是资深公务员出身,知道有一个道理,建立一套制度去管人,本质上还是人管人,但是好处多,副作用少。

其中玄妙之处,自己也是熬到了资深,才品出其中真味之一二。

朱翊钧说道:“张师傅说得巡按御史弊端,朕已经有认识到。故而在辽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六个试点省,特旨巡按御史隶属巡抚。

按照祖制,地方布政司向户部负责,按察司向都察院负责,都指挥使司向兵部负责,巡抚又隶属于都察院。

现在朕改了,布政司直接向内阁负责,兵备司向戎政府负责,按察司向御史台负责。三权分立,各司其职。

巡抚也从都察院和御史台跳出来,成为直任官。他才是真正的代朕巡狩地方。

现在张师题本。”

“辽东巡抚试点题本?”

“对,辽督确庵公(魏学曾)抚辽东时,设巡抚督察室,设都巡按一员,下管巡按御史若干员。

督察巡按,职事有二。

一是奉巡抚之命,下到府县驿站军营督办某专事。二是奉巡抚之命,调查某事。只有督办和调查之权,无专断之权;以事查人,无以人究事之忧。

辽东试行后,辽西也试行,做过总结和改正,现在辽宁六省继续试行。”

张居正脸色凝重。

皇上此举,没有完全废除巡按制,只是把它从直属都察院,代天巡狩,改为巡抚的属员。他不再口含天宪,权力来自于巡抚,也没有专断之权。

如此一来,革除了自己痛斥的以小制大的弊端,又确保对地方的监督力度。

但张居正心里有些不乐意。

这明显是加强了巡抚的权柄。

以前巡抚位高权重,但下面没直接属员和办事机构,三司很容易就架空他,让他成为聋子瞎子。

现在巡抚有经历处,设有长史;有督察室,设有督察都巡按和巡按御史,那就如虎添翼,三司都要在他的权威下听指挥。

可巡抚直属皇上,真正的代天巡狩。内阁、戎政府和御史台,与他没有直接下属关系,人家有足够的自主权和决断权。

张居正知道,这样配置,对于皇上却是最好不过。

权柄最大的巡抚,由他任命和监管。但巡抚无法亲民理政,他想对一省军政司法指手画脚,只能通过三司去具体执行。

而三司和府县,不仅有自己的主管部门,也有自己的一整套考成升迁体系,巡抚很难插上手,也没法做到擅权,更谈不上图谋不轨。

张居正思前想后,觉得这样对内阁掌控的布政司和府县影响最小,没有代天巡狩的巡按御史在旁边指手画脚帮倒忙,内阁可以级级明职权,层层压责任,让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高效地运作起来。

内阁六部诸寺被考成法鞭打得差不多了,省府县三级地方机构要是也能用鞭子抽到痛,知道动起来,那自己的新政改革,就能事半功倍!

“皇上,臣马上叫人找来魏督以及六省试行题本,认真研读一番,然后在资政局会议上,提请地方废道和巡按御史改革方案。”

“好”朱翊钧话还没落音,就听到远处轰隆隆声响,是哪里在放炮。

然后马车骤然停住,外面马蹄声急,兵马集合的铜哨声四下响起,气氛迅速变得十分紧张。

第365章 要勇于自我批评453.第451章 冯保和张居正之间的哑谜第366章 他终于走了第376章 简单粗暴但有效第81章 儿孙满堂第46章 露一脸的戚继光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236.第236章 内廷的事先抓一抓534.第531章 皇后也要立威267.第267章 大明国库受得住吗?588.第584章 黔驴技穷第3章 朕的银子!593.第589章 不换思想,就换脑袋第1章 祖孙295.第295章 海公,钱够花吗?590.第586章 石破天惊589.第585章 叶落而知秋(今天有主编推荐,小爆一下,三更)548.第545章 佛门喇唬会111.第111章 太孙百发百中!602.第598章 果阿城里的忠臣425.第424章 我们是王师!188.第188章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555.第552章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66.第166章 做太子的一天,早上631.第627章 逆子啊逆子!第340章 占领国子监156.第156章 往来兵间功成际606.第602章 新大陆是上苍赐给大明的宝地598.第594章 那我们就将计就计!441.第440章 衍圣公108.第108章 不靠谱的爹433.第432章 克升龙城426.第425章 升龙城599.第595章 三千发火箭弹的开门红264.第264章 徐阶和张居正这对师生第12章 父子和母子164.第164章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第7章 严家父子497.第495章 思想阵地我们要去占领338.第338章 不合时宜的祖制第1章 祖孙426.第425章 升龙城第361章 俺答汗还能活多久?第83章 会做生意的杨金水第70章 去皮见骨597.第593章 何塞飘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336.第336章 余公,你身体受得住吗?109.第109章 朱翊钧的战略269.第269章 这小子像王猛吗?642.第638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326.第326章 大明将士,有死无退467.第465章 艺高胆大要治黄533.第530章 都是聪明人啊第37章 要五世同堂的严阁老560.第557章 遭到家人背叛的徐府330.第330章 老高,打钱!424.第423章 防火防盗防海瑞第103章 太孙预判了我们的预判323.第323章 总有那么些不肯死心的人183.第183章 打扫紫禁城478.第476章 南苑上空的热气球284.第284章 兄弟们,我们会报仇的!525.第522章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627.第623章 赴汤蹈火,我等在所不惜499.第497章 天降异象,谁是奸臣?293.第293章 南征开始第76章 惊天大案412.第411章 一件大麻烦事第14章 倒严告一段落第349章 银子花出去得听个响327.第327章 抚顺城下第353章 徐阶和杨金水斗哑谜第22章 横屿岛第82章 皇太孙第75章 大同镇第50章 出牌的嘉靖帝第35章 完全不一样的胡宗宪第373章 俺答汗的决断!120.第120章 李贽遇到明主第24章 心灰意冷的胡宗宪417.第416章 王崇古的苦谏447.第445章 吃着火锅 喝着小酒275.第275章 敢在海瑞面前当阴阳人?218.第218章 搏一搏,知县变知府第366章 他终于走了第56章 一团和气632.第628章 这也太吓人了吧173.第173章 太子确实难对付271.第271章 这是什么大会?582.第578章 抢抱大明粑粑粗腿192.第192章 清苦的大明京官们439.第438章 王鱼鹰爱吃鱼542.第539章 有的人兵法没学精第72章 朱翊钧的反驳264.第264章 徐阶和张居正这对师生第76章 惊天大案第72章 朱翊钧的反驳第354章 以后你们斗去吧!123.第123章 心里都有数的高拱和王崇古480.第478章 悠闲自在的徐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