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第651章 翰林院,文庙管理所?

回到衙里,在签押房坐下,潘应龙坐在椅子上稍微定了定神,从怀里掏出那迭文稿,一一展开,铺在书案上。

栾永芳给自己塞了什么文字?

神神秘秘的!

跃入眼睛的是一行行秀丽的字迹,习得是赵体,清邃朗逸,流美动人,隐隐有大家之风范。

好字!

潘应龙不由心头一动。

不过这字迹绝不是栾永芳的字。

他看上去文质彬彬,温良尔雅,很有学问的样子,但是字写得很难看。

栾永芳自小受父亲问罪牵连,被流配岭南,吃饱穿暖都是大问题,能有什么机会学字?

“我永远都记住小时侯跟姐姐一起,围绕在父亲身边,坐在父亲膝盖上,由父亲握住我的手,一笔一划地学写字。

我跟姐姐并排站在一起,摇头晃脑地给父亲母亲背唐诗,有时候自己背错了,牛头不对马嘴,父母亲会被逗得哈哈大笑。”

栾永芳说过的话,浮上了潘应龙的心头。

看来那段美好生活的回忆,刻在栾永芳心里,成了他的图腾。

正是因为这份图腾,栾永芳无论身处何种逆境,放牛、挖渠、耕地、熬盐.他都会抓住每一次机会去识字。

“给人放牛时我故意围着私塾转,牛吃草我听课,私塾周围不仅草被吃尽,连矮一点的树叶都被吃光了。”

潘应龙记得栾永芳当时说着这些话时,眼睛里饱含着泪水。

“私塾的雷老夫子心地纯善,看出自己的心思。不驱赶自己,还在讲课时故意说得特别大声,好让屋子外的自己听到。

自己在屋外一边听课,一边用树枝在沙地上比划。

那年自己被调去熬盐,特意向他告辞。雷老夫子叹息道,‘你父亲是进士出身,不管如何,你也是个读书的种子,老夫不忍埋没。’”

“后来我被调去挖水渠、熬盐,总是想方设法省下来点钱粮,贿赂给账房先生,向这些多年未中的老夫子请教些字词文章,或借几本经义看一看。

岭南冬天还是有些冷,我宁可钻干草堆,甚至猪牛干粪堆里,也要把被褥和厚一点衣服卖了换钱,攒下来买四书五经读。”

当时栾永芳说到这里,已经是泪流满脸,他看着自己,咬牙切齿。

“凤梧先生,我从小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你是诗书世家,以后也要好好读书,靠经义文章博取功名,光宗耀祖。”

想到这里,潘应龙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正是有了这股子读书的狠劲,栾永芳在艰苦的岁月里,居然打下了扎实的学识基础。被接回到京师,在崇义公学过渡了几个月,很快就进了国子监。

当初的国子监祭酒是李贽,他的性子,就算再卖冯保的面子,栾永芳要是基础差,他说不收还是不收的。

但是栾永芳最大的短板就是字写得难看。

这需要童子功,从小时候练起来。此前的栾永芳连笔墨都少有接触,怎么练字?

现在再怎么练,这个缺陷一时半会还是弥补不上来。

所以潘应龙能一眼就看出,这字迹不是栾永芳的。

那会是谁的?

“.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一林寒吹发,清夜伴松涛。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虚窗人静听,飒飒响琅玕。”

这诗清丽脱俗,读起来金声玉韵,余韵三绕,必是蕙心兰质之人才作的出这样的诗词来。

难道是栾永芳姐姐所写?

潘应龙暗自猜测。

可是栾永芳姐姐的笔迹,自己见过,跟此文稿的字迹完全不一样啊。

此前拿来的文稿,字迹只是娟秀而已,远不及现在这字迹。

那是谁写的?

栾永芳的红颜知己?

怎么可能?

栾永芳怎么会把自己红颜知己的文稿拿给自己看?他不是如此浅薄的人。就算是想炫耀,也不会搞得这般神神秘秘。

潘应龙突然想起,栾永芳曾经提过一句,他姐姐左右手均能写字,只是右手的字写得非常好,左手的字写得很一般。

如此说来,此前栾永芳给自己的他姐姐文稿,均是左手所写,不想露出真迹。这次可能是她平日的随笔习作,所以用了右手,显了真迹。

不知什么原因,被栾永芳拿了出来,塞给自己。

潘应龙忍不住把文稿又读了两遍,心中忍不住赞叹:“果真是一位才学卓绝的奇女子。就算是自己的琪妹,也不及。”

琪妹!

潘应龙心头不由一阵刺痛。

不由自主地想到亡妻,潘应龙的心不仅刺痛,还乱如麻,连忙把文稿卷了起来,收到匣子里藏起来。

栾永芳塞给我这些文稿,到底想做什么?

这小子的用意,聪慧的潘应龙能猜到一二。

可是他历练风雨,不再是一热血就上头的年纪。

佳人虽好,可中间牵涉的诸多障碍,每一条都会让人粉身碎骨。

不过潘应龙能察觉到,栾凤儿很聪明,她也清楚其中的风险,没有轻举妄动,只是把自己当成神交的文友。

跟聪明人打交道,至少不会被拖下水。所以潘应龙才愿意继续保持着交流。

唯独栾永芳傻乎乎的,一直在上蹿下跳,暗地里在撺掇怂恿着。

了解过栾永芳的过去,也曾经有过一段不堪回首岁月的潘应龙倒也理解他的心态。

无非是压抑太久,需要寻找一处宣泄的精神寄托。

栾永芳从心底渴望能够恢复诗书世家的门第,可他姐姐是冯府夫人成了最大的障碍。

“少尹,”沈万象在门口出声。

“进来。”潘应龙定了定神,“何事?”

“少尹,这是司礼监、内阁办公厅、戎政府办公厅联袂下发的《大明军政官署机关规范条例》。”

“《规范条例》?本官倒是听说过这本册子,说是移风易俗,改变此前的官场陋俗。原是张相配合考成法,纠正官风提出来的。

草案进了西苑,皇上觉得不错,留中增补了许多。现在终于下发了。给我看看。”

沈万象双手递了过去,潘应龙接过来后指了指靠窗墙的座椅。

“千鹤先坐,本官还有事找你。”

“是。”

潘应龙翻开册子,随意翻了翻。

首先是用语方面,下级见到上级,正式场合称职务。

不明职务,文官叫大人,武官叫长官。文官行礼叉手作揖,武官行军礼,不得再行跪拜

官署不再叫衙门,正式叫某某官署,自称是本机关,或本单位。

公文往来也定了新制式。

必须采用标点符号,以及规定的文字,以前两日礼部和太常寺联袂签发的《大明公文典范汇集》为准。

《大明公文典范汇集》除了规定句号、逗号、问号、分号、冒号、感叹号等十六种标点符号的规范用法外,还规定了从此必须用规定的文字。

此前的文字,从汉唐成熟开始,字体非常多,有的文人没暖事做,就喜欢编字玩,越编越复杂。

当然了,有人繁化,也有人简化。

简化字自古以来就有,文人也称其为俗体字。

大家使用的多半是俗成约定的字,有繁有简,变化多端。

不过很多文人无聊,喜欢玩文字游戏,觉得俗体字太俗,就是喜欢用繁体字,越繁琐生僻就越显得他有学问。

《典范汇集》后附一份《万历元年简体字表》。

这是礼部和太常寺在朱翊钧的督促下,于隆庆元年就成立了文字整理编修局,组织了大批文士,收集世面上出现过的简化字、俗体字,然后几经修改整理,汇集成第一批简体字,共计一千二百六十个字。

均为日常通用字。

文字整理编修局还在继续收集和整理简体字。

《典范汇集》规定,以后大明文武官署的往来公文,必须使用《万历元年简体字表》里的简体字。

然后报纸、公文印刷的字体,也规定用宋体。这种字方便雕刻,很多工匠世代相传就是用这种字,不好意思叫秦体,就叫它宋体。

现在铜铅活字印刷开始盛行,在字体上也沿袭了此前雕版工匠的习惯。

《典范汇集》规定了公文的类型和格式。

公文类型分十二种。

决议,即资政局、御前议政会、内阁政务会议、戎政府军务会议做出的重大决定事宜。

决定,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用于公布行政军事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大致有内阁的政令,戎政府的军令,御史台的钧令,宣徽院的院令。还有六部诸寺的部令,五军都督府的督令。

公告,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以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和纪要八种公文类型。

每一种公文的适用范围,书写格式,都一一规定。

《典范汇集》中还特别强调,公文必须通俗易懂、精简准确、意思完整、条理清晰。

还附有范文,看了范文你就知道,就是用白话文,不要再拽文用文言文。

不用多想了,《典范汇集》这些很新颖的内容,多半出自朱翊钧这位资深公务员之手。

十几年练就的武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潘应龙简单看完后,往桌子上一放,对沈万象说道:“你通知梁长史,组织召开顺天府全衙,现在叫全机关大会,认真学习下发的《典范汇集》,同时还要部署各曹深入学习的计划。”

“好的少尹,”沈万象嘻嘻一笑,“按照《典范汇集》我该叫少尹大人。要是梁长史问起什么时候安排会议,怎么回答?”

“刘尹巡视即将结束,滚单说后天回来,那就暂定在五天后。要是刘尹有其它安排,我们再说。”

“是。”

“还有一件事。”

“大人请说。”

“你去跑一趟镇抚司,找下镇抚使苏峰。说我想请他吃饭,中午、晚上都可以,看他什么时候方便,越快越好。”

“好的大人。”

文庙坐北朝南,面积大约有三十多亩,建筑面积约有十一二亩,有房屋二百八十六间。

院落共有三进,沿着中轴线往里走,从南向北依次为先师门和第一进院落,祭孔前筹备各项事宜的场所。

再进去是大成门,以及大成殿为主题的第二进院落,祭祀至圣先师就在这里。

大成殿红墙黄瓦,下有月台,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双层飞檐,四坡五脊。

沈一贯抬头看了一眼。

没落了!

以前世宗皇帝时,前期还亲自来祭祀先师,后期虽不亲至,但年年都会派重臣阁老来祭祀。

可是隆庆元年后,不仅皇上不来,连官员代祭也不来了。

原本文官士林们还心中激愤,纷纷上疏抗议。

可是江南三大案,接着湖南等地陆续出现其它大案后,文官士林们再也不嚷嚷了。

至圣先师,对不住了,我们要先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名教和你老人家,就只好先苦一苦了。

沈一贯继续往前,从启圣门走进去,这里启圣祠为主的第三进院落,也是翰林院的所在。翰林院百十号人,散落在两厢的房屋里。

正中靠北的启圣祠,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用以祭祀孔圣先师的父母以及先代。现在连孔圣人的牌面都保不住了,他的父母以及先代就更不用提了。

崇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

正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

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六位先儒之父。

隆庆二年,皇上就下诏,把孔圣人的先人搬回曲阜孔庙。其余先哲和先儒之父,也统统送回各自的家庙祭拜。

理由是国家祭祀圣人,以及配享的先哲、先儒是国事,但是祭拜圣人、先哲和先儒先人,是各家之家事。

国事家事要分别开来。

于是启圣祠正殿和东西配殿被清理出来,成了翰林院掌院学士、学士、侍读/侍讲学士以及庶务和典簿两厅的办公场所。

有人戏称,翰林院现在成了“文庙管理所”。

真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想不到曾经炙手可热,养才储望,被称为储相之所的翰林院,居然败落成这个样子。

沈一贯心里一点惋惜都没有,只是有些痛恨,自己当初为何没有认清形势,没有早点从这个臭水坑里跳出来。

他转到了启圣祠的后殿,掌院学士张四维在这里办公。

隔着半开的纸窗户,沈一贯看到张四维坐在里面,戴着一副玳瑁眼镜,聚精会神地看着一迭文卷。

沈一贯出声叫道:“凤磐公!”

大人在元朝前是对父亲、祖父的尊称。但是在草原民族却是用来称呼贵人和头人。

到了明朝中期,大人已经成了对官员的尊称。《西游记》、《金平枚》以及当时士人笔记里都有记载。原因是元朝由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带来许多称呼的改变。

在作者心里,老爷有主仆之分,大人是尊卑之分。所以在新时代的称呼改变上,最后还是选了大人和长官两个词。

每个词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小姐,同志为什么那么拘泥。

Wшw☢тт kǎn☢¢ 〇

满清用过的就不能用?满清除了阿玛、格格之类,有几个是自己的?他们兴起于东北,奴隶社会,有多少自己的文化,还不都是学的明朝的?连八旗都是学得明朝卫所的小旗、总旗,再把自己的奴隶制往上套。

以上针对部分读者的忿忿不平做出的解释。

未完待续,先看看其他书:
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128.第128章 紫禁城给你,西苑给他518.第515章 现在是我大明的好机会208.第208章 不知所措的扬州官场第60章 还是世子能折腾592.第588章 杀人诛心435.第434章 衍圣公府遗毒万户154.第154章 西北的问题也要解决450.第448章 差点酿成大错的胡宗宪153.第153章 这仗打得不对啊!338.第338章 不合时宜的祖制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302.第302章 辽西通辽城501.第498章 天意诚难测220.第220章 徐公府的骚操作第11章 东南剿倭粮饷统筹处第373章 俺答汗的决断!第6章 好圣孙634.第630章 真汉子从不回头看火焰271.第271章 这是什么大会?528.第525章 大明工商联444.第442章 王一鹗250.第250章 朝献的大火烧到江华岛548.第545章 佛门喇唬会165.第165章 非常焦急的高拱611.第607章 你们是大明的功臣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为圣第92章 理藩院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陆的第一座城177.第177章 太子不杀人只诛心140.第140章 太仆寺济南站起火了637.第633章 地理朕熟啊!467.第465章 艺高胆大要治黄第6章 好圣孙311.第311章 我们在辽阳过冬!209.第209章 海瑞也会玩心眼464.第462章 张居正的一鸣惊人645.第641章 还要继续努力啊!190.第190章 太子,臣一定会办好529.第526章 臣愿作大明之卫青第19章 高拱立威280.第280章 有些失望的高拱606.第602章 新大陆是上苍赐给大明的宝地614.第610章 朕的人民152.第152章 ,灭国毁城的世子大帆船第378章 要奋起的朝鲜君臣213.第213章 这回又轮到张居正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阁老!262.第262章 大明粑粑船坚炮利471.第469章 南海封赏308.第308章 身后是辽东数十万军民257.第257章 怎么就这么巧?586.第582章 一身羁苦俗人轻316.第316章 李家兄弟155.第155章 张居正被震麻了241.第241章 与高拱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第93章 乖孙,想好了就去做!第373章 俺答汗的决断!525.第522章 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111.第111章 太孙百发百中!467.第465章 艺高胆大要治黄517.第514章 燕北都司443.第441章 衍圣公,你可要尽职啊!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张居正622.第618章 我会画个鸟!第401章 哪几藩的口碑最劣?276.第276章 察哈尔 朝鲜和海西女真555.第552章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22.第222章 张太岳尽显锋芒217.第217章 振武营给张阁老的见面礼第379章 伯思哈儿的野望333.第333章 终于下大雪了148.第148章 李成梁,有牢骚憋着!289.第289章 殿下的御下术大成627.第623章 赴汤蹈火,我等在所不惜647.第643章 沸腾的南城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爱,是有代价的!510.第507章 朕即天意!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226.第226章 太子要的还是兵权第49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519.第516章 西进路上有人抬杠135.第135章 威海卫里藏着好东西第384章 老高,千万别犯浑!第375章 王于兴师,与子偕行455.第453章 一念存善恶255.第255章 跪倒在徐府门口的绯袍官员第5章 纠结的张老师120.第120章 李贽遇到明主第101章 柳河大捷290.第290章 秋高气爽的京城594.第590章 皆大欢喜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549.第546章 又玩兵法的海瑞267.第267章 大明国库受得住吗?第30章 流年不利啊,徐阁老!418.第417章 这才是大明湖254.第254章 大明的慈爱,是有代价的!第102章 天下无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