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劳烦临江王!

第181章 劳烦临江王!

十二万石。

当日日暮之前,刘荣收到了新丰传回的消息:过去十七天,新丰总共卖出少府平价粮,共计十二万石。

看上去并不多;

毕竟同样的时间间隔内,帝都长安卖出了足足七十万石,蓝田一座军事重镇——没多少百姓居住的军镇,也卖出了八万石粮食。

作为太祖高皇帝刘邦,为乃父:太上皇刘太公建造的‘新的丰邑’,新丰除了有老刘家的宗亲旁支,以及太上皇、太祖刘邦的相邻后代居住外,绝大多数赋闲的公侯贵戚——尤其是太祖丰沛元从,如萧何、曹参、樊哙等人的子孙后代,也都聚居于新丰。

说是七八家开国元勋,但经过几代人的开枝散叶,再算上旁支别脉,林林总总算下来,却也是有足足数千人。

再加上当年,被太祖刘邦从丰邑原封不动搬来关中,迁入新丰居住的数百乡邻,也已经发展出了数十家‘旺族’,族中人数从百余到数百不等。

零零总总算下来,如今的新丰,也总还是有那么三五万号的人的。

只不过,这三五万人,是新丰存档的户口。

去掉那些只是在新丰留了个宅子,自己要么跑到关东的封国,要么直接就住在长安尚冠里的元勋嫡脉,真正长期居住在新丰的人,至多不超过两万!

两万人,半个月的时间,买了十二万石粮食——买了足足三个月的口粮!

都买到秋收之后去了?

如果连着里面的弯弯绕都看不明白,那刘荣也没必要再做储君太子了,不如直接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每一年,粮价最低的时候,便是秋收之后。”

“——秋收过后,关中的粮食瞬间宽裕,物以稀为贵,粮食多了,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再加上粮商们推波助澜,刻意压价,关中秋收之后的粮价,甚至曾跌下过四十钱每石……”

太子宫外,石阶之上。

目光再度洒向不远处的售粮棚,刘荣悠悠道出一语,又神情阴郁的呼出一口浊气。

而后再道:“而眼下,是夏六月。”

“是百姓青黄不接,最需要粮食,又最难获取粮食的时候。”

“自然,也就是一年当中,粮价最高的时候……”

如是道出一语,便见刘荣缓缓侧过头,望向身侧,在石阶上做成一排的弟弟们。

轻轻扬了扬手中,那封自新丰发来的绢书,嘴角也悄然挂上一抹讥讽笑意。

“在粮价最高的夏六月,一口气买下三个月的口粮——而且还没完,还在继续买;”

“这是不是可以说明,在新丰那些个皇亲国戚、元勋公侯之后,以及‘山东父老’眼中,今年秋收后的粮价,必定会比现在还高?”

“——最起码,是他们现在买的这些粮食,至少能卖的比现在的价格更高。”

“这,意味着什么呢?”

闻言,兄弟众人各怀心虚的低下头,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愁虑之中。

就连一向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恨不能马上说出来,以彰显自己‘不比兄弟们笨’的临江王刘淤,也是满脸愁绪的低下了头。

——新丰的状况,意味着在整个新丰的认知中,太子荣此番平抑粮价,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

非但刘荣不可能成功,朝堂也大概率无法将粮价平抑下去,更不敢对背后操纵、哄抬粮价的‘幕后黑手’们大开杀戒。

让他们如此自信的,自然是自先帝从代地入继大统至今,汉家的律法系统,愈发趋于朝堂的核心执政方略:无为而治。

既然是无为而治,那自然是最大限度的放任整个政权,以及每一个阶级野蛮发展。

商人们做生意?

随便做!

贵族们捞偏门?

随便捞!

只要农人还能安心种田,还能吃饱肚子,还能往国库、内帑源源不断的贡献农税、口赋,那其他的事,朝堂都本着只要世界不毁灭,就尽可能不去干预的原则,对所有群体无差别包容。

以至于时间久了,宗亲诸侯们觉得自己行了,于是就有了吴楚七国之乱;

商人们也觉得自己行了,便有了原本的历史上,汉武帝一怒之下搞出的告缗,把整个文景之治养出来的豪商富户们,都给打了个经脉寸断。

至于贵族,尤其是元勋公侯家族,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相比起宗亲诸侯,彻侯们在封国的行政权、治理权都相对更小,需要顾虑的忌讳自也就少了许多;

相比起地位卑贱的商人,彻侯们又享有崇高的社会、政治地位,拥有相当深厚的政治基础。

不需要像诸侯王那样小心翼翼、谨言慎行,也不需要像商人们那般自卑,唯恐被哪个愣头青砍了脑袋、充了政绩;

彻侯群体在过去这几十年,可谓是过足了贵族的瘾。

到现在,更是不知有多少人得意忘形,真把自己当成汉家的主人,当成‘与汉天子共治天下’的原始股东了。

但若单只是如此——单只是得意忘形,觉得自己很行,又觉得太子不行,这些人也不至于做得这么过。

毕竟再怎么说,平抑粮价,是关乎宗庙、社稷安稳的国朝大政,更是天子启亲自过问,甚至随时准备亲自下场处理的重大事务;

如果没有一位极具重量级的后台——一位举足亲重,以至于与天子启,也从某些方面‘不相上下’的人做后台,这些蠢货再蠢,也绝不敢在这样的国朝大政,如此明目张胆的和天子启唱反调。

更不可能有人敢这般冒天下之大不韪,单只是为了挣点钱,就拿全天下人的饭碗开玩笑。

能和天子启比肩的‘后台’,显而易见:整个已知世界,恐怕只有东宫窦太后。

又已知东宫窦太后,更不可能做出这样短视、这样败坏声誉——尤其还是败坏先帝声誉、遗德的事;

如此说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扯着皇祖母的虎皮,遥控着那些蠢货在幕后操作,再让商人们冲锋陷阵……”

“——馆陶姑母,也可谓是机关算尽呐~”

“却是不知事后,到了皇祖母和父皇面前,馆陶姑母那张老脸,还能不能派的上用场。”

“便是顶着个刘姓,也不过是要给我刘氏抹了黑,为我刘汉宗亲丢了人……”

半带苦涩,半带戏谑的一语,顿时惹得兄弟众人更加郁闷了几分。

——老二河间王刘德,只神情凝重的从石阶上起身,垮着脸将手负于身后,左右来回踱起步;

老七常山王刘彭祖、老九中山王刘胜哥俩,则是心绪重重的看向彼此,进行着一段极高频率的眼神交流。

老三临江王刘淤,算是兄弟众人当中最不淡定的。

皱眉思虑片刻,又烦躁的挠了挠前额的发际线,终是受不住胸中郁结,猛地从石阶上站起身。

瞪大双眼,鼻息粗重的一阵牛喘,便大踏步上前,来到售粮棚前,一把揪起正买粮的青年的衣领,将青年提溜到了身前。

“说!”

“谁派你来的!!!”

在太子宫正大门外忙活了一个上午,公子刘淤固然是衣衫不整,遍身汗渍;

但总还是身穿王袍,头顶诸侯远游冠,更是带着令人一目了然的贵气!

被这样一个明显来头不小的贵人猛地揪起衣领,那青年自也没有冲冠一怒的胆量,只怯生生弓着腰,仍由刘淤提溜着自己,满是惊慌道:“禀、禀少君;”

“是、是俺大人。”

“是父亲大人使唤……”

“哦不,派——是父亲大人派俺,到长安买粮食的。”

“太子宫门口有便宜粮食卖的消息,是隔壁王婶子带回村儿里的;”

“买粮的钱是母亲找二伯借来,又一枚一枚数给俺的……”

说着,青年不忘费力的侧转过头,朝不远处,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瘦小少年指了指。

“俺幼弟,陪俺一起进的长安,来、来买粮……”

“咳咳咳……”

“买了粮,就、就走……”

“咳咳咳咳咳咳……”

青年几句话的功夫,常山王刘淤已经是怒不可遏,明明比那青年小几岁,却像是提溜小孩子般,双手揪着青年的衣领,将青年凭空托举了起来。

可怜青年二十来岁的年纪,被比自己年幼的刘淤自衣领提起,却是连反抗都不怎么敢,只费力的踮起脚尖,才能尽量不被刘淤揪衣领的手扼住喉咙。

太子宫,本就是集天下八分是非、舆论的‘八卦重灾区’,长安城不知有多少人,将一只眼睛片刻不离的锁定在太子宫上。

被刘淤这么一闹,原本一幅祥和之气的街道之上,往来行人也不由纷纷驻足,将探(bā)索(guà)的目光,洒向刘淤和那青年,以及刘淤身后不远处的刘荣等人。

“老三。”不多时,刘荣不咸不淡的一声低呼,便好似向机器人发出的指令般,让刘淤本能的将手松开。

终于重获自由,那青年当即抬手捂住脖颈,一边揉捏着被衣领,以及被刘淤膈疼的脖颈,一边贪婪的大口呼吸起新鲜空气。

被大哥制止,刘淤却并没有如往常那般,第一时间心虚的低下头,而是怒气冲冲的折回身:“大哥!”

“看这小子,长得一副贼眉鼠眼的模样,分明就……”

“——住口!”

不等三弟将感到嘴边的牢骚发出,刘荣冷不丁又是一声沉呵,才总算是将弟弟刘淤制止住。

只不过,临江王殿下明显还是不服气,又恶狠狠瞪了那青年一眼,才愤愤不平的一拂袖,大步走到石阶另一侧,一屁股砸坐在地生起了闷气。

将弟弟的反应看在眼里,刘荣心下莫名涌过一阵暖流。

但面上,刘荣却满是严肃地走上前,在青年,以及不远处的瘦弱少年惊恐地目光注视下,缓缓俯下身来。

“少、少君!”

“那是、是俺的钱!”

“是俺母亲从二伯家借来,给俺买粮的钱!!!”

天知道这几句话,是那青年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口齿清晰的说出口的。

刘荣却是置若罔闻,在青年、少年兄弟二人惊骇欲绝的目光注视下,将青年散落在低的铜钱一枚枚捡起,又小心吹去钱面上沾的泥尘。

直起腰杆,下意识将手伸向前,又好似想起什么般将手收回;

从怀中取出一只钱袋,才将青年的铜钱,和自己的钱袋一起递上前去。

“这……”

看出刘荣的意思,青年只一阵茫然失神。

分明想伸出手,从刘荣手里接回自己的钱;

待看到刘荣的手掌中,那只盖在铜钱的精美钱袋,青年又只得强忍住伸手接过的冲动,一时间,却是不知如何是好。

看出青年的纠结,刘荣再上前一步,拉过青年的手,将手里的铜钱和钱袋,一把盖到了青年手中。

又帮青年将手攥紧,才稍有些羞愧的苦笑道:“弟弟不懂规矩,惹了祸事,做兄长的自然没有冷眼旁观,坐视弟弟走上岔路的道理。”

“——都是做兄长的人,还请稍担待些;”

“区区薄礼,算是做兄长的,替弟弟赔罪……”

“即是进了长安,又是带了幼弟一同进的城,便不妨多转转。”

“左右时辰还早……”

算不上有多亲近,却也足够和颜悦色的善待,顿时惹得那青年受宠若惊;

下意识要将手中钱袋伸上前,却是被刘荣那白嫩细腻的手死死摁在腹前,都用上了吃奶的劲儿,愣是没能将手移动分毫。

茫然无措的抬起头,只见面前的贵公子又是对自己温而一笑,旋即转过身,望向石阶上——望向先前揪自己衣领,此刻却正生着闷气的另一位贵公子。

“去,搬袋粟来。”

隐含愠怒的一声低呵,却只换来临江王刘淤的一声冷哼,又将身子更别过去了些;

看出气氛不对,老九刘胜当即起身,作势便要往堆有粮米的售粮棚而去,却被刘荣陡然一声厉斥所呵止。

“劳烦临江王!”

“替孤,搬袋粟来!”

铿锵有力的厉斥,一时响彻整座太子宫,乃至整条蒿街上空,好似是让整个世界,都因刘荣这一呵而滞了半瞬。

而后,便是刘荣背对着跪地叩首、大礼参拜的行人,冷颜注视着弟弟刘淤,不情不愿的从石阶上起身,颇有些‘屈辱’的走到售粮棚前;

扛起一袋粟,一步一步走到刘荣身前,面上明明是极尽屈辱之色,却根本不敢将粮袋扔下肩。

废了不小的力气,将那袋粟从肩上卸下,没好气的怼到青年脚边,还不忘恶狠狠瞪向那青年,咬牙切齿的丢下一句:“拿去!”

“回去告诉你背后那人:太子宫的粟,可没那么好咽!”

“若是吃了米粥,小心别被太子宫的粟给噎死!!!”

对于刘淤这番‘告诫’,刘荣倒是没有再出声制止。

只冷冷盯着刘淤,看着刘淤极其不甘的退回身后,才正过身,对那青年稍一拱手。

到这时,先前躲在不远处的瘦弱少年,也总算是小心翼翼的走上前,藏在了青年身后——藏在了自家兄长身后,又怯生生从青年腰侧弹出个小脑袋。

见此,刘荣也是含笑上前,轻轻摸了摸少年的脑袋,再同青年寒暄了几句。

“瞧模样,也就是七八岁?”

“——回、回太子殿下的话!”

“——十、十四了……”

“呦?”

听青年说那瘦弱少年——说那瘦的跟鸡崽儿似的少年,居然已经是十四岁的年纪,刘荣只再一回身,朝身后石阶上坐着的刘彭祖指了指。

“我家老七,今年也正好十四。”

“旁边那个,老九,都还不到十三呢……”

嘴上如是说着,刘荣的目光,便不受控制的再次落到青年腰侧,那只探出来的小脑袋上。

——少年十四岁,看上去却瘦弱的好似才七八岁;

至于眼前的青年,明显是和刘荣差不多的年纪——甚至大概率要比刘荣更年长些,很可能已经及冠!

却被刘荣的三弟,今年才十七岁不到临江王刘淤,像提溜小鸡仔似的提溜了起来……

“家是哪儿的?”

冷不丁又一问,青年也总算是从愣神状态中缓过神,赶忙退后一步,对着刘荣便是深深一拜。

待刘荣伸手扶起青年,才诚惶诚恐道:“俺家住在长安东郊,广明成乡甲里。”

“家中父母尚在,兄弟姊妹六个,俺行长,幼弟行四。”

“底下还有两个女弟,大的九岁,小的刚四岁……”

闻言,刘荣只不冷不热的稍一点头,再问:“近几日,乡里的粮商卖米,都是个什么价?”

青年再一拱手:“七十钱整!”

“这还是太子殿下,在长安卖平价粮之后,才稍微降了些;”

“上个月,俺家还吃过八十七钱一石的米呢!”

一听青年这话,驻足旁观的行人纷纷点头,各自同身边人交头接耳起来。

所言众说纷纭,总结而言,不外乎一句:在刘荣卖粮平价之前——尤其是上个月,长安一带的粮价,已经在朝着九十钱每石前进!

如果没有刘荣的平价粮,那这个月,长安附近的粮价,必定会自然增涨到每石百钱以上!

刘荣出手了,长安有了每石作价五十五钱的平价粮,长安附近的粮食价格,却并没有跟着掉到五十五钱。

——极少数小粮商,如青年所在的广明成乡那般,在先前的九十多钱,和刘荣的五十五钱之间折了个中,按七十钱左右的价格挂牌卖粮。

剩下的绝大多数,则都闭门歇业,无限期停止卖粮。

其意图也不难猜:五十五钱的价格,我不接受,九十钱的价格,你们又不买;

那我还不如休息几天,反正你们都有太子宫的平价粮吃。

等太子没粮可卖了,你们都求我开仓卖粮了,我再考虑九十钱的价格,究竟会不会太亏了点……

第86章 王孙,且去第309章 武夫当国!第271章 爵酬英雄,禄赐忠臣第254章 请陛下明察!第120章 愿从老将军之请!第304章 报仇!雪恨!第218章 天子启的异常第115章 服从命令,才是武人的天职!第302章 战书?第312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263章 人心啊第21章 殚精竭虑第253章 浓眉大眼天子荣第98章 陛下口谕!第172章 天赋异禀的中山靖王第270章 朕,要给程不识封侯!明天开始恢复更新第204章 栗氏明智?好小众的字眼睡一觉第175章 申屠嘉:不要让太子失望!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239章 敞开天窗说亮话第45章 申屠嘉:当年还是太年轻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199章 学着点儿,混小子第209章 不至黄泉,不复相见矣第5章 登门赔礼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204章 栗氏明智?好小众的字眼第183章 你不卖?我还不吃了呢!第38章 秦老匠第5章 登门赔礼第65章 朕觉得不对劲!第109章 刘濞老贼!第199章 学着点儿,混小子第35章 汉少府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170章 穷酸好武第44章 长安侯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46章 庙算第41章 回去再说!刚落脚第146章 你当我弟没哥哥?第20章 诸吕故事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识第195章 朕驾崩,必有血亲殉葬!第217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276章 嫁为天子妇,为汉椒房主第253章 浓眉大眼天子荣第226章 朕!第138章 夫人,怕是不够格吧?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17章 梁《孝》王晚点更第78章 狗,不嫌家贫第207章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8章 命可真好第46章 荚钱第253章 浓眉大眼天子荣第290章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263章 人心啊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58章 试试就逝世!第14章 坑儿的爹!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59章 宽宏大量韩安国第78章 狗,不嫌家贫第89章 阉庶安敢欺我?第315章 活该!睡一觉第155章 这一次,是皇帝错了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249章 北地骑士第239章 敞开天窗说亮话第112章 番外:黄粱一梦第292章 蒙王?第205章 羽林第270章 朕,要给程不识封侯!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276章 嫁为天子妇,为汉椒房主第194章 必须找到梁王叔!第203章 谁知道呢第28章 给你脸了是不?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127章 父死子继,可歌可泣第305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148章 去哄哄我汉家的‘东帝’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13章 家宴第230章 小说家言第307章 明驻马邑,暗奔河套第112章 番外:黄粱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