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宗祠

上林苑这边,刘荣一如过去的监国太子生涯——忙完了朝中事务,便出现在了心心念念的上林苑。

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就好像长安城未央宫内,仍旧住着天子启;

就好像长乐宫里住着的,依旧是窦太后,而非窦太皇太后。

一如往常。

但在刘荣离开长安之后,东宫窦太皇太后的心情,却是随着一道道身影自长乐宫们进出,而变得愈发郁闷。

“丞相,是托孤丞相;”

“亚相御史大夫,更是早在还任少府的时候,便同太子宫往来密切。”

“内史田叔,倒是个识大体的——偏又生了个榆木脑袋。”

“余下的公卿百官,也大都……”

目送又一位朝中重臣——又一位不愿意在朝议之上,提出新君刘荣‘年不及冠,暂不该掌政’的朝中重臣离去,窦太后只如是一番轻喃。

而在窦太后身侧,听闻这一番颇有些幽怨的话语,刘荣新晋任命的谒者仆射汲黯,也是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汲黯,已经劝的嘴皮子都掉了好几层。

早在窦婴、窦彭祖二人没找上自己时,汲黯就已经劝过窦太后:皇权更迭,一切当以稳妥为要;

陛下监国多年,施政得当,非必要时,万不可夺陛下之权,以免横生变故。

然后,窦太后就用‘祖宗规矩’四个字怼了回来。

等窦婴、窦彭祖二人找上门,汲黯便转而拿出了第二套说辞:太皇太后这么做,让自家外戚子侄很为难。

窦太后依旧不为所动,只一句‘汲卿非窦氏,莫言吾家事’,便直接让汲黯彻底失去了谈论此事的可能。

再到而今,眼睁睁看着窦太后,将朝中公卿重臣逐一召见了个遍,却至今都没找到愿意站在自己这边的马前卒,汲黯,却已经是无心再劝了。

事实胜于雄辩!

满朝公卿重臣,都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替窦太后将‘天子未冠而立’这个事实摆上台面;

就算窦太后接下来,能另外找到几个小虾米,以投机心理替窦太后冲锋陷阵,这个议案最终,也还是要摆在朝议之上,由百官公卿共同决议。

人家公卿重臣,现在不愿意替你窦太后张目,日后朝议之上,难不成还能支持这个议案?

三公九卿都明确表示反对——至少也是默不作声,底下那些个小虾米,难道还敢冲到各自顶头上司的前面,做出和上官相悖的选择?

这不是开玩笑嘛……

左右这件事,窦太后已经没什么成功的可能,汲黯索性也就不再开口,免得自讨无趣。

却不料汲黯不开口了,反倒是窦太后微微侧过身,以一副商量的语气道:“汲仆射以为,若是将魏其侯——窦婴窦王孙任命为皇帝太傅~”

“何如?”

此言一出,汲黯当即便明白了窦太后的打算。

只沉着脸思虑片刻,方含糊其辞道:“自有汉以来,我汉家唯一一位皇帝太傅,便是孝惠皇帝驾崩之后,为吕太后明升暗贬,自丞相转任太傅的安国侯王陵。”

“履任不几日,安国侯便不堪其辱,挂印而走,至死不复入朝……”

看似答非所问的一句话,实则却也已经是直截了当的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汉家自开国至今,唯一一位皇帝太傅,是吕太后任命的!

而且还是为了公报私仇,因为丞相王陵不支持吕太后遍封诸吕子侄,这才打算将丞相之位空给自己的嫡系(陈平,审食其),把王陵明升暗贬,任命为了皇帝太傅。

太皇太后,难道要做继吕太后之后,第二个任命皇帝太傅的太后吗?

太皇太后,果真要将自家的子侄,从二千石级别的太子太傅,直接跨过真二千石、中二千石两个级别——直接任命为秩禄万石,位三公之上的皇帝太傅吗?

太皇太后,当真要给已经年满二十、已经及冠的陛下,任命一位皇帝太傅吗……

终归是一个政治人物,汲黯藏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窦太后自不可能听不出来。

但汲黯这么多层意思,却唯独只有‘继吕太后之后,第二位任命皇帝太傅的太后’这一层,让窦太后心下稍微生出了些许疑虑。

但很快,这层若有似无的疑虑,也旋即消散在了窦太后心中。

——吕太后任命皇帝太傅,那是为了架空丞相,把丞相王陵合理合法的赶出丞相府!

我要任命为皇帝太傅的窦婴,又不是当朝丞相?

非但不是得罪过我的丞相,反而还是我的自家族侄,蒙我余荫,才得以跻身庙堂之上的太子太傅。

如是想着,窦太后这便算是说服了自己;

知道汲黯不可能支持自己,也就没再继续向汲黯征求意见。

稍思虑片刻,当即便对身旁的老宫人道:“去。”

“将南皮侯、魏其侯二人召来。”

···

“且慢;”

“莫召至长乐。”

“——召至章武侯府的窦氏宗祠。”

“若是早一步到了,就让二人候着。”

说着,窦太后便颤巍巍起了身,一言不发的向后殿走去。

——太后出宫,和天子一样,要准备御辇,以及一整套倚仗。

而在准备车马的这段时间间隙,窦太后也要收拾一下自己,换身衣服。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窦太后,并不想和汲黯待在一起。

即便知道汲黯并非是在支持谁、反对谁,而是在单纯的支持自己心中的正义,窦太后也难免生了些小情绪。

只是汲黯,终究也是黄老学新生代仅有的‘青年才俊’;

考虑到过去的老伙计:黄生病故,袁盎又被自己的小儿子当街刺杀身亡。

若再没了汲黯,窦太后日后,恐怕是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找不到了……

“汲仆射若无是,便一同随行吧。”

“只是我窦氏宗祠,汲仆射外姓之身,怕是不便入内的了……”

·

·

·

·

窦氏宗祠,和每一个贵族宗祠一样,坐落于当代嫡脉,即章武侯窦广国这一脉的核心建筑:章武侯府内。

窦氏一族的嫡脉,之所以会是兄弟姐妹三人中,最年幼的章武侯窦广国,而非最年长的窦长君,自是因为太宗孝文皇帝觉得,相比起大舅哥窦长君,还是小舅子窦广国更有出息、能力;

再加上当年,章武侯窦广国与丞相之位失之交臂,太宗皇帝索性便通过这样的方式,权当是对窦广国在那次丞相竞选中陪跑的补偿。

时至今日,章武侯窦广国垂垂老矣,更是长年窝在甘泉山下的庄园寻仙问道,更使得本就少有人莅临的窦氏宗祠,愈发被窦氏族人所淡忘。

以至于今日,当朝太皇太后、窦氏一族最大的大家长窦太后,毫无征兆的表示要来宗祠看一看,竟搞得章武侯府上下一阵鸡飞狗跳!

好在是有惊无险——赶在窦太后抵达之前,总算是将宗祠里里外外洒扫干净,并准备好了祭祖所需的一切物什。

就在侯世子怀着忐忑的心情,替父亲到府门外迎接窦太后时,宫人前来传了太后口谕:除南皮侯、魏其侯外,其余一干人等,皆不可近宗祠百步之内!

百步;

按照如今汉室的度量衡,一里也才不过一百八十步。

方圆百步,基本等同于是以宗祠为中心,划了一片直径超过一里的禁区;

整个章武侯府都没一里长宽,太后画了这么大的禁区,侯府内的人自只能鱼贯而出,各自散去。

便是在如此大费周折的‘低调’中,窦太皇太后乘坐的御辇,终于在魏其侯窦婴、南皮侯窦彭祖之后姗姗来迟,停在了章武侯府正门之外。

由窦婴、窦彭祖二人一左一右搀扶着走入府内,来到宗祠外,窦婴、窦彭祖二人抬起头,望向那古朴厚重的‘宗祠’二字,心下也是一阵恍然。

这面牌匾,是太宗孝文皇帝亲自提的字,再由少府大匠精雕细琢出字迹。

曾几何时,单就是这面匾,便足以让窦氏上上下下数百号人,在除天子之外的任何一个人面前高高昂起头;

这面匾,见证了窦氏一族显赫的整个历程。

但今日见到这面匾,窦婴、窦彭祖二人,却有些不知道这面匾,将来会意味着什么了。

“但愿将来,这宗祠匾,不会成为我窦氏宗主灵柩上的盖板……”

如是想着,窦婴终是心情复杂的深吸一口气,扶着姨母窦太后跨过高槛。

同窦彭祖合力将窦太后搀扶着,于祠堂内的宴席之上跪下身,二人这才相继起身,各自点燃香火,朝上首那几排先祖神主牌躬身一礼。

“既然你二人,都还认我窦氏先祖为祖宗,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皇帝,实在是太过年幼、稚嫩;”

“想当年,太宗皇帝尚在,先孝景皇帝在皇帝这般年纪,却连一个思贤苑都治不明白。”

“孝景皇帝尚且如此——有太宗皇帝耳提面命,孝景皇帝尚且年少顽劣,更何况当今?”

语调平和的说着,便见窦太后自顾自摇头叹息片刻,终还是颤巍巍起了身,拄杖走上前。

昂起头——即便看不见,也还是昂头望向那一排排窦氏先祖神主牌。

“朕,女身;”

“嫁作刘氏妇,便当事事以刘氏为先。”

“——唯宗庙、社稷计,为我刘氏计:朕太皇太后之身,务当代掌朝政,以免皇帝年少轻狂,误了天下。”

“只今,朝堂内外,皆为少弱之君走狗,纵朕有扶保宗庙之心,却无回护社稷之力。”

“万般无奈之下,不得已,厚颜寻上了娘家人——寻上了自家族侄。”

说着,窦太后终是一点点挪动着脚步,佝偻着回过神,混浊双目大致扫向两个侄儿所在的方向。

直愣愣‘看’了好一会儿,才满是唏嘘得再一声长叹。

“兄长走得早;”

“彭祖自幼本分,虽尚有中人之姿,却终归难成大器。”

“——不敢奢求过多,只想着,能趁朕这幅身子骨还硬朗,为南皮侯谋个太常、典客之类,以位列九卿而已……”

···

“倒是魏其侯,虽本旁支属脉,自幼倒是聪慧的紧。”

“——我汉家日后,是要由魏其侯为相的。”

“我窦氏,有一个章武侯,便已然是通天奇怨。”

“魏其侯,是肯定能做丞相的了……”

跪在都是历代先祖,以及姨母窦太后面前;

听着窦太后这好似话柄,又似是恳请的一番话语,二人如何听不出窦太后的意思?

面面相觑的侧过头,彼此对视片刻,终还是由窦婴率先站起身,举步维艰的走上前。

欲言又止许久,方咬牙开口道:“姨母对陛下,为何会有如此成见呢?”

“要知道过去这几年,孝景皇帝,那都已经不怎么过问朝政了啊……”

“彼时,陛下监国太子之身,尚且能把朝堂内外打理的井井有条,让孝景皇帝都能空出时间,再三前去甘泉歇养。”

“明知陛下早惠多智,姨母这……”

“这又是何苦啊~”

很显然,在窦婴看来,窦太后对刘荣的成见,已经影响到了窦太后对人、对物的判断。

当然,窦婴更倾向于窦太后此番,是权欲熏心。

但窦婴不想承认。

窦婴不想承认自己的姨母、太宗皇帝的贤惠发妻,窦氏一族最大的遮天树,是一个为了权利,可以罔顾事实的愚昧妇人……

“魏其侯,这是翅膀硬了啊~”

“当着我窦氏列祖列宗,这都开始教训起自己的姑母了?”

不咸不淡的呛窦婴一句,窦太后便不顾——也看不见窦婴风云变幻的面容,又象征性稍侧了下头。

“南皮侯呢。”

“兄长尸骨未寒,南皮侯便要忤逆自己的姨母——忤逆亡父自幼走失的女弟吗?”

被窦太后如此诛心的话语戳着,窦彭祖面上顿露纠结之色;

侧身看了看窦婴,见窦婴也是一副怅然若失,摇头叹息的模样,便只得失望的收回目光。

又下意识抬头,怯生生看了眼高台上,那块专属于父亲窦长君的神主牌。

最终,窦彭祖还是无力的垂下头。

“姨母,交代便是……”

“但非以下犯上,颠覆伦理纲常、悖逆君臣之道的事,侄儿,都依姨母便是了……”

第148章 去哄哄我汉家的‘东帝’第126章 公子,能否把握得住?第228章 皇祖母觉得,这是鹿是马啊?第409章 齐地一猪倌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302章 战书?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16章 对不住啊老弟第413章 赵禹之怒!第231章 顶级映射第135章 奏对第320章 卫青第387章 商贾第38章 秦老匠第220章 蝴蝶效应?第344章 天赋这个东西,藏都藏不住第363章 黑土地第235章 工业进程(防盗半小时)第183章 你不卖?我还不吃了呢!第141章 啥事儿来着?第216章 对不住啊老弟第168章 这也太拟人了吧?第301章 就先这样吧第338章 《新则》的第一次实践第79章 雏凤初鸣第183章 你不卖?我还不吃了呢!第214章 蛇鼠一窝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125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出啊?第384章 双刃剑呐调整一下状态明天开始恢复更新第381章 洗牌第397章 嗨,年关将近嘛第69章 朕,变了吗?第382章 冗余的禁卫第58章 我有卵子!第406章 傻了吧?第333章 农耕文明的畜牧业第356章 来了,都老了第395章 历史教训第50章 有样学样第158章 试试就逝世!第206章 孤儿军第349章 战略转变第375章 真这么搞?第373章 统筹会?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373章 统筹会?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97章 父皇,才是汉家的天第198章 头太痒,水太凉第325章 好郁闷的‘大’单于第56章 母亲啊母亲第106章 天子启的怒火第144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206章 孤儿军第136章 儿行千里第159章 社稷第398章 说搞就搞第75章 皇祖母,会如何抉择呢?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调整一下状态第5章 登门赔礼第88章 贼心不死!第289章 栗氏也有聪明人?第107章 梁王,也是藩第106章 天子启的怒火第142章 啊这?啊???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412章 难题接踵而至第381章 洗牌第324章 试探第58章 我有卵子!第186章 孤的心,狠吗?第230章 小说家言第159章 社稷第50章 有样学样第259章 宽宏大量韩安国第248章 窦太后的大局观第61章 陛下!第151章 该打就打!第295章 女人心第95章 盛名之下,断无虚士第259章 宽宏大量韩安国第315章 活该!第283章 战略准备第135章 奏对第267章 宗亲凋敝第281章 游牧之民的噩梦第94章 这不搞人心态吗这?第365章 物论第414章 各学派的顾虑我再改改第46章 荚钱第91章 最大最大的功臣第273章 老太后的肯定第221章 老兵第323章 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