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武夫当国!

“三等功…”

“二等功……”

“一等功………”

“还有特等功?”

天子荣新元元年年,秋八月。

北地郡西边陲,某处不知名的丛林之中。

看着手中,那本以粗纸为载体,且装订精美的簿子,江都王刘非是看了又看,翻了又翻,俨然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

簿子并非他物——正式刘荣于加冠亲政之后,所颁下的第一道国事诏令:军队功勋核算改制方案。

该方案的官方正式名称为《武勋核算新则》。

而近几日,已经顺利抵达北地,又没有其他要事的江都王刘非,便投入到了这一新律的研读、探究之中。

——和廷尉及天下各地方均线所用的刑事、民事法律:《汉律》一样,施行于军队中的法律条令,即军法,也同样是汉室法律框架内的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宗亲诸侯——作为汉家的实权诸侯,而非后世那些当猪养的所为‘王爷’,刘非本就需要对汉家所有的新、旧律法保持基本的了解。

往好了说,是保持对汉家政坛的基本了解,以更好地治理自己的封国。

说难听点,就算日后脑子抽抽了,想要做一些离经叛道的事,也总得稍微规避一下法律风险,免得被长安中央抓住太大的把柄。

具体到刘非,情况就又有不同了。

此战,汉家以马邑为饵,意图声东击西,谋夺河套;

刘非则是已经被刘荣,私下定为汉家在河套地区,分封的第一位宗亲诸侯。

众所周知:对汉家而言,无论削藩是多么有必要的事,燕、代、赵三个戍边王,都总是被排除在削藩条例之外。

至少,也是先削其他的内陆诸侯国,最后的最后,才轮到这三个北墙戍边王。

至于南方,那就更夸张了。

——太祖高皇帝刘邦,带着满朝公卿大臣、功侯贵戚,在长乐宫斩白马而誓盟:非刘氏,不得王!

却丝毫不影响在汉室版图极南,吴氏长沙国在太祖皇帝白马誓盟后,依旧延存了足足四十多年。

ωωω⊙ тTkan⊙ ¢ O

若非自己不给力,不小心断了后、绝了嗣,汉家短时间内,依旧不会有取缔吴氏长沙国,以封宗亲长沙王的打算。

结合此间种种——无论是北方的燕、代、赵三个戍边王,还是南方的长沙国,都表明汉家对于宗亲诸侯、对于分封制最直观的态度。

对于那些于国无用,仅仅只发挥着极其有限的地方治理作用,同时却又总是为长安朝堂中央制造麻烦,甚至产生威胁的宗亲诸侯国,长安中央恨不能一夜尽废为郡县!

即便考虑到各方面的顾虑,长安中央也还是在太祖皇帝开汉国祚后,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便就‘削藩’一事达成一致。

——必须削!

不能太猛烈,那就温水煮青蛙!

不能惹众怒,那就搞逐个击破!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无论是居心叵测的异姓诸侯,还是心怀鬼胎的宗亲藩王,都必须削夺其权利。

动作再慢、见效再慢,长安朝堂削藩的脚步,也绝对不能有片刻停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长安中央对南北戍边王,则采取相对慎重的态度来对待。

如先帝年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长安朝堂首先考虑到的,便是燕、代、赵三个戍边王的可靠程度,以及北方防线是否安稳,匈奴人是否有机会横插一脚,使得长安朝堂中央两面受敌。

最终,确定匈奴人‘自顾不暇’,有自己的问题要处理(单于庭血洗右贤王及其党羽),且燕、代、赵三个戍边王,有至少两个属于绝对可以信任,长安朝堂——先孝景皇帝才总算是安下心,从而毅然决然推出了晁错的《削藩策》,以彻底逼反吴王刘濞。

简单来说:对于燕、代、赵三个戍边王,长安朝堂的态度非常谨慎。

对于占据这三个王位的个人,及燕王、代王、赵王三人,长安朝堂是一边仰仗其巩固边防,一边忌惮其尾大不掉,更甚是养寇自重。

但对于这三个位于北境的‘戍边国’,长安朝堂又是能帮则帮,各类索取能免则免、赏赐能加则加。

总体而言,对于戍边王,长安中央一边防备着藩王个人威胁汉家宗庙、社稷,同时又对诸侯国所能起到的战略意义,抱以极大的期待。

燕、代、赵尚且如此——身为戍边王,仅仅只是肩负边防任务,肩负战略防守使命的戍边王尚且如此;

日后得封河套,即肩负着不比燕、代、赵更小的战略防守任务,同时又极大可能肩负着战略进攻任务的蒙王刘非,自然更是不用多说。

——刘非个人,必然会引来整个长安朝堂,乃至全天下人的瞩目!

刘非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被无数人反复分析,乃至剖析;

与此同时,长安朝堂,乃至天子刘荣本人,又都会对刘非抱以极大的期待。

期待刘非这个蒙王,能尽快发挥宗亲诸侯,在私有国土上的主观能动性,帮助汉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河套这块‘新服之地’消化掉,并作为汉家对草原进一步发起进攻,或者说是发起反攻的战略支点。

考虑到此间种种,刘非研究汉家现有的一切律法,显然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事了。

——尤其是军法!

尤其是和日后,刘非大部分军事调动息息相关的军法,刘非是最需要尽快掌握,并了解透彻的。

因为这,不但关乎到刘非日后,对麾下将帅、国中属臣的奖罚;

也同样关乎到刘非在某些时候,是否会因为不熟悉汉家已有的军法——尤其是军功核算制度,而犯下一些原则性的错误。

天子荣嘴上说是‘朕信得过江都’,但皇帝嘴里的话,谁信谁傻。

退一万步说:就算天子荣真的对刘非百分百信任,真到了刘非不小心犯错的那一天,天子荣在长安朝堂,也免不得要费一番心思,才能保住刘非,以及刘非在河套取得的成绩。

作为臣子,刘非有预防、提前规避这种情况的觉悟。

只是这一看,刘非便彻底沉浸了进去——前后足足三天,刘非的注意力,都被手中这本其貌不扬的簿子所吸引……

“在某一场战争中,在敌我兵力并无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单兵获得斩首三级,且伤不至残,伤愈后仍可继续服役者;”

“或单兵斩获首级二级,伤残退役者、单兵斩获首级一级,战殁殉国者,皆课:个人三等功。”

“——个人三等功,曲长以下官升一级,公乘以下爵升一级,入丞相府《中郎预备考察名录》备选。”

“赏钱十万,布一匹,另赐《三等功臣之户》匾一,悬于门户之外。”

“三等功臣战殁者,荫子一人,为官受百石,从军起什长。”

···

“在某一场战争中,在处于明显兵力劣势,即敌倍于我及以上的情况下,单兵斩获首级三级,且曾立个人三等功者,课:个人二等功。”

“——个人二等功,爵升一级,入长安为中郎三月,而后归于原部,官升一级;”

“伤残退役者,举为乡三老;”

“战殁者,追进官一级、爵一级,子袭爵而勿降。”

“赏钱二十万,金十金,布二匹,赐《二等功臣之户》匾一。”

“二等功臣战殁者,萌子一人,为官受二百石,从军起屯长。”

···

“在某一场战争中,在敌我兵力差距较大,即敌三倍于我及以上的情况下,单兵斩获首级三级,且曾立个人二等功者,课:个人一等功。”

“——个人一等功,爵升一级,官升一级,举中郎。”

“伤残退役者,举为县尉;”

“战殁者,追进官一级、爵一级,二子皆袭爵,皆勿降。”

“赏钱五十万,金二十金,布五匹,赐《一等功臣之户》匾一。”

“一等功臣战殁者,萌子一人为郎。”

···

“在某一场战争中,在敌我兵力差距极大,即敌五倍于我及以上的情况下,单兵斩获首级五级,且曾立个人一等功者,课:个人特等功。”

“——个人特等功,爵升一级,官升一级,为中郎。”

“入长安受兵法,后为将!”

“伤残退役者,举为郡都尉;”

“战殁者,追进官一级、爵一级,子五人以内,皆袭爵,皆勿降。”

“赏钱百万,金百金,锦二匹,御剑一柄,赐《特等功臣之户》匾一。”

“特等功臣战殁者,萌子三人为郎,皆入储君亲军。”

···

“赳赳武夫,国之干臣,朕之臂膀。”

“凡汉功臣,有御赐功臣匾悬于门户,而为郡县官吏、地方豪强所欺者,郡太守罢,县令、尉罪,县吏坐死。”

“欺辱功臣之户——尤英烈遗孤、遗孀,又父母双亲者,斩勿问!”

“乃诏告天下万民,使天佑我大汉万年……”

几遍已经将这本簿子翻遍——甚至都快翻烂了,但在再次看到这一段关于个人军功核算方面的内容时,刘非也还是一阵心潮澎湃。

刘非清楚地记得:在这本《新则》刚被刘荣推出,作为草案供朝堂共议表决时,此事在关东,尤其是鲁地的儒生当中,激起了极大的舆论风波。

不知有多少人痛心疾首,奔走相告:若使此法得行,则汉家武夫当国,而文治之士绝矣!

为了平息舆论,鲁王刘余,及鲁太傅兼国相田叔,也是费了一番功夫。

可时至今日,天下各处依旧有‘满腹经纶’之士悲呼:汉皇穷兵,汉庭黩武,不复百十年,则必重蹈暴秦之覆撤!

刘非却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咋啦?

许你们读书人一场奏对、问答,就跻身庙堂之高,为国家之相宰;

就不许俺们武人,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拼死拼活几十颗首级,换来一个做中郎、做将军的机会?

凭什么!

真要说起来,汉家以武立国,以功授勋、爵,本就是武夫当国!

与其在这儿嘤嘤犬吠,还不如练练身子骨,也早日建功立业,做个不给汉官——乃至汉人丢脸的大丈夫,才是真正要紧的事。

从这本簿子上,刘非也基本明白了年初那一战,浮斩为负数的程不识,为何非但没有被降罪致死,甚至还反而被加官进爵了。

——按照这本《新则》当中,关于将官军功核算,即‘集体武勋’核算的内容描述,今年年初那一战,程不识所部整个北地都尉,荣立集体一等功。

所谓集体一等功,根据《新则》当中的大致描述,便是在兵力明显处于劣势,即敌三倍于我及以上的前提下,超额完成战略任务,以合理范围内的伤亡,对敌军造成重大打击,使敌军战略意图被严重挫败的,经过朝堂核准,可以课为:集体一等功。

集体一等功,主帅封侯,副官二人可为封君;

军中将帅,在个人立功所得封赏之外,另赐公乘以下爵一级、曲长以下官一级。

以及额外赏钱,士卒五万,什长、伍长十万,屯长、曲长二十万,队率司马、校尉五十万,都尉、将军百万。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关于阵亡、伤残将士的额外抚恤等等,可谓是面面俱到。

至于更高一级的集体特等功——在今年夏天,才刚拿到这本《新则》的时候,刘非断定自己这一生,绝对看不到汉家的哪一支部队,获得集体特等功。

但现在……

“马邑那边,若真能把单于庭主力拖住,使其无法回援河南地,那程不识所部,便大抵能够的上集体特等功。”

“——毕竟那一句‘完全挫败敌军战略意图,并以合理的损失作为代价,为本方战略目标作出极大贡献’,可不是扯扯嘴皮就能做到的……”

“至于北地这边……”

如是想着,刘非的目光时隔数日,终于从手中这本《新则》,转移到了与自己同样藏身于丛林之中,枕戈以待的上林苑遂营甲、乙两部都尉的将士身上。

“这两部遂营……”

“嘿;”

“真想看看皇兄,会给这两部遂营的都尉,封个多少户的侯爵啊……”

“也不知李广那厮,听说区区遂营便可荣立集体特等功,动辄封侯、封君,该做何感?”

···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啊~~~”

“嗤!”

“又能怪得了谁?”

第216章 对不住啊老弟第214章 蛇鼠一窝第55章 老娘长进了?第297章 先帝诸王的安排第267章 宗亲凋敝第147章 好小子!第257章 梁内史,别来无恙否?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208章 太上皇?第241章 处置第41章 回去再说!第331章 妥协的艺术第290章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第291章 诸王的成长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58章 我有卵子!第56章 母亲啊母亲第5章 登门赔礼第30章 真闭门谢客第174章 周亚夫,你不高兴啊?第123章 梁王,好大的威风啊?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282章 云中魏尚!第135章 奏对明天开始恢复更新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35章 汉少府第118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79章 雏凤初鸣第315章 活该!第267章 宗亲凋敝第255章 绝不和亲!第75章 皇祖母,会如何抉择呢?第96章 诛晁错,清君侧!第3章 左膀右臂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东西了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323章 斗智斗勇?第49章 孙儿,当真错了吗?第305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78章 狗,不嫌家贫第176章 孤,也太不是东西了第11章 故安侯留步第157章 区区中郎将而已第282章 云中魏尚!第34章 当我好欺负?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帮太子第35章 汉少府第96章 诛晁错,清君侧!第64章 有话直说吧父皇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272章 ‘君’的意志第5章 登门赔礼第88章 贼心不死!第109章 刘濞老贼!第19章 做大哥的第323章 斗智斗勇?第327章 今非昔比第204章 栗氏明智?好小众的字眼第276章 嫁为天子妇,为汉椒房主第291章 诸王的成长第1章 瞎眼老寡妇第142章 啊这?啊???第134章 请父皇称太子第193章 高兴了吧?满意了吧!第156章 太后不敢第96章 诛晁错,清君侧!第199章 学着点儿,混小子第61章 陛下!第139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274章 汉家,不能只有一个程不识第163章 哪儿都有你馆陶主!第141章 啥事儿来着?第254章 请陛下明察!第108章 誓师第127章 父死子继,可歌可泣第268章 削藩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124章 太祖刘邦,好惨一男的第177章 只能教太子,不能帮太子第65章 朕觉得不对劲!第141章 啥事儿来着?第253章 浓眉大眼天子荣第143章 又来一个抠门儿的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141章 啥事儿来着?第290章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第238章 宗祠第127章 父死子继,可歌可泣第331章 妥协的艺术第306章 养兵千日第200章 恐复为吕氏!第58章 我有卵子!第202章 狗贼莫走!第2章 我还不是太子呢!第211章 臣,等着家上第320章 卫青第226章 朕!